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XX初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武都初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切实规范教育
教学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
验方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四川省义务
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总结结合我校的
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
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
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
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性原则
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
程。各门课程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
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设
置综合课程。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
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三、课程设置安排1、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
日13周。
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安排。七八年级全
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
周,复习考试4周。
2、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七一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
每课时以40分钟计。
3、课程计划表〃
四、课程设置说明
1、我校执行的是“按分科设置”的课程计划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
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上级
文件的要求,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外语教学的是英语,
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课时保证,
不得挤占或挪用。
3、地方课程由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和省教厅关于地方
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安排。
4、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
时。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其中七至九年级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
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每天下午都设置
一节体育锻炼时间,住校学生坚持每天出早操锻炼。
XX年8月28日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彭原初中学校课程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
国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
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
基础。坚持实用性的原则,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原则,挖
掘陇东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原则,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的原则,提升素质,促使创新的原则。
二、课程设置目标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的同时,规
划开发学校课程,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提升
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
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全面发展,
提升素养,砺练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学生培养目
标。
三、课程设置
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到九年级开设思品、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
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校课程。
四、课程安排
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
机动2周。
每周课时总量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
2、每节课的授课时间,每节课40分钟。课程设置表
表一:彭原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学校课程设置表
五、课程设置说明1、课程的选择
根据本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历史、地理;生物、
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分科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每周1课时,
在每周3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班抽出一节实施,由学校
提供场地、器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保证国家规定的学生
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等,
第一,信息技术在七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共6课
时。第二,劳动技术在七至八年级开设,每两周一课时。
不足课时总量部分,组织学生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机构
和场所集中使用进行教学。总课时9课时。
第三,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生情况,采取课堂与课余集
中使用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在八至九年级开设,共9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组织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共9
课时。全年总课时315课时。
6、校本课程
核心课程:配套区统一教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完
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南,借
助新课程改革的大平台,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拓展课程:配套经过选择和批准的辅助教材,其目的
和任务是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密度。拓展课形式有
口语课、阅读课、视听课、外教课等。
活动课程: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举办不同
活动,如朗诵比赛,美文背诵大赛,学唱英文歌曲,百词竞
赛,英语棋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辩
论赛,英语广播等,每学年在年
级活动的基础上,搞一次有影响力的全校性的英语活
动周,并通过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挖掘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体现“人人经过努
力都能取得成功”的现代教学思想。
家庭课程:求得家长配合,请家长有规律的督促学生完
成校外时间的外语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背诵
习惯。
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同学们耳熏目染,
在生活中感受教育。
六、课程实施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
意义和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奠定基础。
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断加强课程开发与
管理,依据市区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根据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市
区规定的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
制定本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表,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本校的
学校课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
教学,做到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开
展课堂教学竞赛,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七、课程评价
加强义务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在完善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接受
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XX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一: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
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
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认真
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此,特制定郭集镇初级中
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进我校教育改革,深
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
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
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
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实施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确保一致。以培养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
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
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首要目标。通过校
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我校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
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提供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
改的精神,贯彻与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
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实施步骤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
领导小组,各年级组成立了以年级组长负责的校本课程实
施小组,在校内形成了三级管理网络。主要职责分别是:
组长:李长青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
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吴长明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
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
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
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
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徐金宝邵士阳的永适金伟刘学斌贾立明
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
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
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
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课程设置
1、课程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是指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的主题活动展示和安
排在课表中由语文教师实施的经典阅读课。
选修课包括指的是七年级的汉字书写课。
课时安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七年级每周3节,
八九年级每周2节地方和校本课程。〃崇德笃学〃主题活动
展示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阅读、写字课排进课程
表。
2、课程安排
师资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认识和工作态度
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我校将采取组织教师外出参
观学习、外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研究、交流经验座谈等
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统一认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
奠定基础。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如校本课程
的监控、测评、听评课、调控指导,经验总结,问题解决
等。具体如下:
1、校本课程开课过程管理
①校本课程排进学校课程表,教师实施情况纳入教师
工作量,工作量与教师绩效挂钩。
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
况进行巡视检查、听课、教法学法指导。
③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
培训和组织校本课程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提升,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
④由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评
教评学活动,以便教师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与改进。
2、场地的使用及学生管理
①必修课程《崇德笃学主题活动展示》由政教处安排,
主演班级在学校四楼多媒体展示厅展示,电视转播到各班
级。
②写字课和阅读课在各班教室,由各科任教师执教。
③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
核情况综合计分。严格学生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
学生的出勤进行月公示。
3、课表的安排及教师管理
①所有校本课程都编入学校课程表,课程表下发到各
班级。
②上课情况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③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教师的出勤情
况、授课时数、简案检查情况进行月公示。
四、课程评价
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评价的要素
1、校本课程目标:
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养成推力紧密、思想方法、行为
方式、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学习的学习者。【初中课程设
置方案】
2、校本课程设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开设适宜的校本
课程。
3、校本课程管理:
教师要管理校本课程,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
间、空间和资源。
4、促进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
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内容,广泛开展
活动,不断的总结提炼,为校本课程的深层次开发进行谋
划。
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
1、深刻领会校本课程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课程的
开发与实践。
2、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
知识需求。
3、逐步提高本人的规划、组织、管理、知识以及与其
他教师协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4、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与教育情景交互作用过程中
会产生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
设计,教师要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加以运用,有将活动
引向新的领域,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统筹规划不限制其生成
性,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和成效的能力。
对学习校本课程的学生评价
五、实施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明确
职责,让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意
义。做好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估与对老师平时检查、
期末检查、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结构工资结合起来,与
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
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3、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利用新
闻媒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协
调社会、家庭共同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争取社会各
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
有效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机制。
4、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环境改造与建设,加快图
书馆、实验室、校园网络、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建设好
学校网站和开发校本课程主页,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
的物质条件。
方案二: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课程的开发与
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
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
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
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
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
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学校课
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
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
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
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
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学校实践活动
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
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感召下,
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学校课程,向多学科延伸开来。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孙向海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学校课程
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学校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
分管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学校培训、督察学校
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学校教材、
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学校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
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情况及
对学校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选择并制订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
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学校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
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学校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
评课等工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了解情况,
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学校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
极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学校化。
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学
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学
校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五、学校课程开设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
优势,形成学校课程的新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
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
校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学校课程的目标定
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逐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生成为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
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向拓展型课程的方向去研究和开发。
六、课程的实施:
1、相关教师每学期应撰写学校课程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
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
3、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
和谐的活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
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学校课程活动后,及时做好记录。
5、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学校
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学校课程开
发领导小组,以便整理总结,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广,
做好展示汇报工作。
七、学校课程的评价:
1、成立学校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
评价。
2、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学校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
开发与实施。
4、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
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
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
效果等。
6、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支
持和鼓励,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
八、学校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学校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
研究学校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学校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定时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利于更好地
开展工作。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
教训I。
6、在教师考评上尽量肯定教师学校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
等,为学校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学校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把优秀
的学校课程活动或案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
发出的学校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
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
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方案三:初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国
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打下坚实
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目标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规划开发校
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
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区基础教育〃身心健康、人格健
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全
面发展,外语见长〃的学生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根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
案〉的课程计划》及《石景山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到九年级开设思想品德、历史、
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
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与校本课程。
四、课程安排
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
、学校机动2周。
每周活动总量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
2、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进行长短相结合的方式,上午每
节课45分钟,下午每节课40分钟。
五、课程设置说明
1、课程的选择
根据区及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历史、地理;生物、物
理、化学;美术、音乐分科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
课所要求的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所了解,
不组织笔试测试。每周3课时,另外安排上、下午两次课
间操时间,早晨与下午结束课程之后,学校提供场地、器
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保证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增
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
第一,信息技术在七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共70课
时。
第二,劳动技术在七至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不
足课时总量部分,组织
学生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进行
教学。总课时100课时。
第三,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生情况,采取课堂与课余集
中使用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在八至九年级开设,共60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组织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共
80课时。总课时140课时。
5、地方课程【初中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区教委规定和安排,在七至九年级开设六门地方
课程,包括写字、预防
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等。
其中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
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在学校的机
动时间内完成。在七至八年级开设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
每学年6课时;在七年级开设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每学年6
课时;在八年级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9课时,安
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9课时。同时,在预防爱滋病专题
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中,
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环境日〃
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心理健康在每周一
的地方课中安排,在七至八年级开设,共35课时。写字课
在八至九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共70课时。
6、校本课程
作为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在外语课程方面有以
下一些思考和做法。
首先,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就英
语课程而言,遵循新课标倡导的教学和学习理念,力求在
教学中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讲授,
忽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
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
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
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从听、说、读、写语言学习的技能层面上,根据本校
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心理特征进行课程设计。我校的英
语课程设置如下:
核心课程:配套区统一教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完
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南,借
助新课程改革的大平台,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拓展课程:配套经过选择和批准的辅助教材,其目的
和任务是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密度。拓展课形式有
口语课、阅读课、视听课、外教课等。
活动课程: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举办不同
活动,如朗诵比赛,美文背诵大赛,学唱英文歌曲,百词竞
赛,英语棋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辩
论赛,英语广播等,每学年在年级活动的基础上,搞一次
有影响力的全校性的英语活动周,并通过活动课程的组织
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挖掘和发挥每个学
生的特长,体现〃人人经过努力都能取得成功〃的现代教学
思想。
双语课程:在其它学科课程中,渗透专业词汇,中英
结合,让学生掌握一些各学科的专业词汇,提倡有条件的
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
家庭课程:求得家长配合,请家长有规律的督促学生完
成校外时间的外语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背诵
习惯。
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同学们耳熏目染,
在生活中感受教育。
其次,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并对语
言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第二外语的选修课程。目前学校选择
法语课作为学生第二外语选修课程。
六、课程实施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
意义和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奠定基础。
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
管理,依据市区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根据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市
区规定的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
制定本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表,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本校的
校本课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
教学,做到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开
展课堂教学竞赛,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七、课程评价
加强义务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在完善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接受
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方案四:初中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在教学观念、目标、内容、方法、
管理、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
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保新课程工作在我校顺利实
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
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提升办学理念,
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和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
式的变革,扎实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
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把学
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主要目标任务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教学
理论,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学科课程
改革实施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新课程
实施水平,改革和探索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课题研究,
以教研推进课改。
1、促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2、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
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3、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
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与合作的i。
4、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
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5、注重学科整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
社区等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形成新型的课
程体系。
三、组织机构
1、课改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邹平
副组长:于少军、莫宝珍、于建军
2、课改实施学科组:
语文组:组长:武小翠
成员:宋九丽、黄秀民、王玉凤、贾国军、黄丽娜、
胡艳华
数学组:组长:于泽
成员:吴凤芝、樊学文、庞艳银、武小微、刘素芬、
齐迎春、赵颖
英语组:组长:马玉
成员:何慧、韩晓玲、于秋云、李文韬、翟子文
理化生组:组长:李明远
成员:张振国、马建新、宋久兴、宁德宪、宁志伟、
张冰洁
政史地组:组长:朱君科
成员:王亚民、李翠萍、柴继华、宁晓丽、于小红、
左文玲、张久明、于秀梅、
于少军、于建军
体音美:组长:景永旺
成员:郑国珍、陈永新
信息:组长:庞艳春
成员:陈晶晶、谢海民、穆荣
校本:组长:李仁
成员:张金、武小翠
四、资源配备:
1、教师配备:为确保新课程实施工作顺利开展,结合
我校实际,组建一支文化素养较高、业务素质较好、教学
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XX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一: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
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
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
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
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
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
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
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
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
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
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
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
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
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
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
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
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
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
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
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
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
革纲要》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
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
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
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
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
度,通过研讨课、评优课、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评
比、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科学课程的正常实施。
5.抓网络。开辟学科教学网站,及时掌握新课程实施
的信息交流广大教师的观点、经验;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
6.抓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利学课程的评价
办法,边实施边完善。
7.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成长
与发展,利用新课程实施的机遇,为教师搭好展示教学才
能的舞台,努力培养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
五.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课程实施活动小组。
2.确定国家课程规定各类学科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
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领悟各类学
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
议。在教坛新秀汇报课等常识教研活动中课,让教师感悟
新课堂,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
3.积极收集各地执教科学课的经验,收集本学科的课
程资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我校实施新教材做好准备。
实施阶段
前期:在继续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着重
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科学探究〃的课型模式:
2.构建新型的学生学习常规;
3.课程资源的充实,包括优秀案例、教学素材等;
4.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
5.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6.学生的学业评价。
在前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课
程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技能的培训,切实落实各类课程
的各项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活动小组成员和优秀教
师的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总结前期实施经验,写出前期实施总结。在总结前期实施
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本学科的实施目标,将学期实施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转化为新的研究课题,开展课题研
究。不断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展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
展示教学新观点,交流教学经验。
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本学科教材实施一个轮回的经验,编辑新课
程实施的成果集。
方案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
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
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
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
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
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
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
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
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
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
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
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
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
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
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
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
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
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
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
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
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年课时总
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
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
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并报教育
部备案。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
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
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
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
周。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
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
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
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为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
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
合理安排。
5.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综合
或分科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
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以
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
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
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
内容。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
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的课
程中。
7.1-6年级设体育课,7-9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
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7-9年级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
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
体育活动的时间。
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
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
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
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方案三:沙城第六小学课程设置及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
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
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
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
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
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
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
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
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
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
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
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
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
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
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
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
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
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玉红
副组长:任建军罗金霞
成员:宋长玲杜红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各教研组在学期初,认真分析研究本组本学科的学
习情况,制订完整的教研工作计划,在第二周内交教务处,
批阅后能较好地执行计划,期末有实事求是的教研组工作
总结。
、每周四定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单周教研组长主持,
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
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
有教研组活动总结。双周学科主任主持,经常地开展教育
理论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随时
平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
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周进行二次集体备课.继续
试行〃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
平时课前共同探讨教材教法,课后认真反思得失,通过〃对
话、交流、互动〃,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
、扎实开展〃三段两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要求每
个备课组的教师参与三轮听〃课〃。凡是外出作课和参加学
校研究课的教师,各组教师为了充分了解授课教师本人的
教学经验和风格,第一轮课让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上,
这是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全组教师进行第一次反思,帮
他寻找自身经验与理念的差距。第二阶段是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教学理念的课例设计和实施,授课教师上完后,全
组教师进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寻找设计与课堂实际之间的
差距,以便再进行新设计。第三阶段是新行为阶段,授课
教师展示〃两反思〃后的教学成果,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观看
教学录像、集体备课,认真组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履
职汇报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听
课评课机会。学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和教
师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使教师对当前实施的新课
程理念有新的认识,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针对
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
识地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事先做好发言准
备,讨论时重点发言,使大家受益。
、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打破以往〃少数人说了算〃
的评课方式,让所有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进行
反馈,互相帮助,不断提高。
、抓好〃七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
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论文;40岁以下教师自制一个
多媒体课件;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年订一份教育刊物;
承担一次讨论的中心发言人。
、科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培训和电子备课,
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收集、
分析、处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信息。
、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式,讲授与
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走
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
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先进带后进,最终达到人人参与、
人人提高的目的。
、继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为切
入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与生活教育,根据学生遇
到的实际情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3、认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划、指导、督促和协调,认真开展
国家、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
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方案四: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
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
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
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
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
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
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
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
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
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
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
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
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
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XX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方案一: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
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
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
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
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
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
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
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
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
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
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
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
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
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
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
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
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
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
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
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
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
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
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
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
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
-下Mf;
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
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
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1.〃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
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
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
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
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
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
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
订单班等。
2.工学交替模式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
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
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
每学期实施轮换。学分制专业为企业员工优先录取,实施
阶段性教学。
3.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
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
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
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
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
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
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
应能力。
4.顶岗实习模式
21模式是指在校专业学习2年,第3年专业顶岗实习,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
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
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它的实质是:一是注
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三是保障就业。学校和
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
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
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
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
种的职工培训基地;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如电
工、电焊、工程机械操作工培训基地。
6.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
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
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
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
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
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
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
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
能准备。
六、保障措施
1.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仪式明确职责,规
范双方的行为。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
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
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
排。
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了解校
企合作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2.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3.学校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
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
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
进校企合作工作。
方案二: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
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
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
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
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
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
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
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
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积极联系,形
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
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
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
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崔作让
副组长:王畅郭明德杨宇松闫文贵
成员:霍宇平董跃中郭雪珍刘海荣陈坚孟昭祥郭福祥
张圣孙国经
领导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
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霍宇平
成员:董跃中高晓维郭雪珍王宏广刘海荣郭福祥任松
青牛建平
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
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
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
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
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方式
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2、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和规格开展定单培
训。
3、校企共同、联合开展培训。
五、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经验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
任务是为省公司进行职工技能及全员岗位培训,多年来一
直将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我们工作
的主要任务,仅20xx年,学校就完成行业内外营销自动化、
变电仿真等培训任务47期1618人次。同时,学校面向社
会,加大为系统外企业服务力度,目前学历教育学生共有
1500Ao
20xx年,我校已积极转变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活动,
该活动主要针对山西省电力公司各供电分公司运行
实际,全年8次主动把现场需要的生产知识、技能主
动送到一线员工手中,共培训员工418人次,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
六、校企合作的实施步骤
山西省电力公司内校企合作
1、对20xx年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针对培
训实际,加大活动的覆盖面,增加培训内容。
2、培训目标
主要针对现场人员急需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培
训,提高参培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技能知识的培训。
3、培训方式
现场进行专题性培训,现场演示,个别指导,互动答
疑等方式。
4、培训对象
选择忻州、朔州、大同、临汾等供电公司所属支公司
进行。培训对象为县供电营销人员、供电所人员及农电工
作人员等,同时,尽快签定相关合同予以保障。
5、培训内容
营销自动化培训、变电仿真培训、农电电能计量培训I、
安全知识培训、紧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线路钳压技术
及接线制作技能培训等。
6、培训时间
每月进行2次,每次约2-4天。
山西省电力公司外校企合作
1、合作对象【初中课程设置方案】
河南送变电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
2、合作方式
承接企业定单,也可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
养,并通过合同等法律形式予以确立。
3、培训内容
为企业送变电专业输送一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
方案三: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
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
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
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
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
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
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
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
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
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
知识和技能,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生态公园用地租赁合同
- 呼叫培训合同范例
- 离婚官司跟律师合同范例
- 商丘工学院《物联网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告装修工程合同范例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陕西中医药大学《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燕麦方便面带料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手刹支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产品研发合伙人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附答案)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 山东师范大学《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五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形考任务二-国开(FJ)-参考资料
- 地 理知识点-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 15《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翻译技术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清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