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3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单元测试卷(2022年5月修订)_第1页
新教科版3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单元测试卷(2022年5月修订)_第2页
新教科版3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单元测试卷(2022年5月修订)_第3页
新教科版3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单元测试卷(2022年5月修订)_第4页
新教科版3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单元测试卷(2022年5月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1水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也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单元共有8课,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第1~4课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成分并没有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时会冒气泡……这些知识生动有趣且与生活情境直接相关,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学习,思维还处于以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解释”“寻找证据"“数据采集”“比较分析"等理性科学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理”和“趣”.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与水相关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1.围绕科学概念,强化基础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概念完善认识框架。在本单元中,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2.组织科学活动,注重方法教学。本单元各课都有大量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到的数据合理地迁移,形成相应概念.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教材中虽然没有提到“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所渗透。3.开展科学探究,规范科学表述。本单元的实验涉及一些科学仪器,如酒精灯、过滤装置等。其中个别实验耗时较长,在指导实验操作时可以借助微视频教学节省课堂时间,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究和研讨的时间。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表述,可以借助一些汇报格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述习惯。本单元涉及一些科学词汇,如“融化”“溶解"“凝结”“过滤”等,学生在书写时容易混淆,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引导。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教材P2~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水到哪里去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形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水的蒸发现象。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透明杯子、透明塑料薄膜、橡皮筋、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一杯清水,同时,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你们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吗?(预设:水是液体;会流动;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2。追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态。你们知道水的其他形态吗?(预设:还有固态和气态。)3。揭题:(教学提示:指向黑板上用清水板书“水”字的位置。)大家看,黑板上的“水”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到哪里去了.(板书:水到哪里去了)【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回顾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水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进行梳理,为后面的环节中将水和水蒸气进行对比做铺垫。再通过用抹布蘸清水在黑板上写“水”字,使学生注意到“水”字消失的现象,从而引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水到哪里去了1。提问:黑板上的水是真的消失了吗?(预设:不是。)那它跑到哪里去了呢?(预设:它跑到空气中去了。)探索与研讨2。追问:我们为什么看不见跑到空气中的水呢?(预设: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看不见的.)3。讲解:像水变成水蒸气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就叫作蒸发。因为水蒸气微粒太小了,所以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它。4。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水的蒸发:将水滴到手上,不一会儿水就“消失”了。探索二:生活中的蒸发现象1。提问: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预设: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洗干净的杯子上的水珠消失;……)2.交流:出示教材P3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图中的蒸发现象。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请你们解释图中的现象。学生1:地上的水慢慢蒸发到空气中,坑中的水较多,未蒸发完,就形成了水洼.学生2:煮食物时,水烧开经历了水→水蒸气→白气的过程。学生3:湿衣服上的水是液体,将衣服晾起来,待水蒸发完,衣服就变干了。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3.讲解:(教学提示:出示烧开水的图片或微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壶嘴与“白气”之间的部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白气”不是水蒸气。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在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时,会凝结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非常小,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探索三:用实验证明水的蒸发1.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蒸发了呢?(预设:可以通过实验证明.)跑到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预设:能。)2。布置任务: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3.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怎样解释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学生1:敞口的杯子里的水跑到空气中去了,盖上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主持人:这样解释的依据是什么?学生1:盖上塑料薄膜的杯子里面的水没有变少,敞口的杯子里面的水变少了。主持人:你们在实验二的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学生2:我看到了小水珠,我认为它们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液态水。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小组1:实验一中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面的水变少了,说明水跑到空气中去了;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面的水没有变少,说明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实验二中,我们发现塑料盒中出现了水珠,我们认为是地面上的水先蒸发后凝结形成的小水珠.所以,我们认为杯中的水会蒸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会回到盒子里.探索与研讨4。主持人:大家对小组1的汇报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小组2:我们有疑问。水蒸气也是水吗?主持人: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看法?小组3:水蒸气不是水,因为它看上去跟水不一样。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首先引出蒸发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蒸发的过程,再通过出示“水洼”“煮食物”“晾衣服”图片,引导学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解释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尤其是“煮食物”现象,要让学生明白“白气”不是水蒸气,这是本节课的关键,同时,将学生对水的认识逐渐转移到水蒸气上。最后安排两个针对水蒸气的探究实验,一是为了让学生观察水的蒸发现象,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蒸气的特点。探索四: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过渡: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对现象的解释都很合理,小组2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水蒸气到底是不是水呢?它和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活动帮助卡。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点?学生1: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学生2:都没有固定形状,都可以流动。主持人:水和水蒸气有什么不同点?学生3: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探索与研讨4。小结:液态水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它们都是无色、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会认为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通过探索实验及研讨交流将学生的前概念和实际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最后得出水蒸气其实也是水,它是水的另一种状态的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拓展与小结1。小结: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是液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水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存在状态。2。提问: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教学提示:提前布置学生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3.拓展:课件出示人出汗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中的蒸发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意识到水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板书设计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并解释蒸发现象,理解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因此,水和水蒸气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实现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是蒸发。课前,比较多的学生认为水蒸气不是水,水蒸气是由水变成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于是,本课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能够间接地观察到水蒸发的过程。但学生在“煮食物"图片中观察到“白气",会错误地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对正确认识水蒸气造成了困难。因此,可以补充“用水壶烧开水"现象,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与“白气”之间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该部位的气体就是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从而将水与水蒸气区分开来。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第2课水沸腾了(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水沸腾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能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2.学会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和沸腾过程中的现象。难点:对沸腾现象进行分析,对蒸发和沸腾现象进行比较。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你们在家烧过开水吗?(预设:烧过.)你们仔细观察过烧水的过程吗?(预设:只听到过烧水的声音,没观察过烧水的过程.)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壶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水会越来越热,最后翻滚、冒泡,同时还会冒“白气”。)2.讲解:大家所说的水翻滚、冒泡在科学上被称作沸腾,当液体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沸腾。3。揭题:上一课在水的蒸发现象中出现了“白气",而水沸腾时也有“白气",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今天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水的沸腾。(板书:水沸腾了)【设计意图】水沸腾现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很多同学烧过开水,但没有仔细观察过水沸腾的现象。因此,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进而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后面的探索环节中对水沸腾的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发展思维。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不停地给水加热会怎样1。布置任务: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或画一画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小结: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面会产生“白气”,杯中会冒气泡,最后水会沸腾。探索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过渡: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观察哪些方面的现象?(预设:温度的变化;产生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声音的大小;……)2。提问:要完成给水加热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预设:需要烧杯、酒精灯……)如何给水加热呢?(预设:用酒精灯给装水的烧杯加热。)3.展示: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1)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2)器材作用:烧杯——盛水;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三脚架—-固定烧杯;酒精灯-—加热.4。播放:播放微视频和图片,介绍酒精灯的结构与使用方法。(1)酒精灯的结构:灯壶、灯芯、灯芯管和灯帽.(2)酒精灯的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热物体。(3)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探索与研讨5.讲解:出示温度计,讲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提示:边讲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持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6.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7.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是怎么变化的?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学生1:水的温度先不断升高,后保持不变。水在温度达到100℃时沸腾。主持人: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们在水沸腾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2: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气泡由大变小,水面上方有少量“白气";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气泡由小变大,在水面处破裂,水面上方有大量“白气”.主持人: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是怎么变化的?学生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8。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发现。小组1:我们组发现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一开始不断上升,达到100℃时开始沸腾,沸腾后水温不再变化.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水面上方的“白气"也逐渐变多.主持人:其他小组有什么补充的吗?小组2:我们组还发现水在加热过程中有气泡产生,且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后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处破裂。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小组3:我们组还发现水越多,给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越长。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设计意图】在探索环节,先引导学生对“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进行猜测,并记录自己的看法,再亲自体验给水加热,通过仔细观察水沸腾的过程来认识水沸腾的现象。同时,通过对水温的测量,让学生知道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水沸腾前后不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与小结1。讲解:其实在不同的地方,水烧开时的温度不都是100℃.我们平时所说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是在正常大气压下测得的。2。拓展:请大家课后查阅资料,看看分别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是一样。拓展与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布置拓展任务引导学生明白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都是100℃,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对已有的科学结论提出质疑,敢于发现真理的品质,引导学生获得“很多科学规律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感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有序、全面地观察。如观察水沸腾时,从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三个角度进行观察。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如在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时,学生比较容易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的现象,但他们容易忽略水沸腾时的温度跟大气压有关。因此在描述现象时,要适当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条件,明确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是在正常大气压下测得的,所以我们说水沸腾时的温度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沸腾时的温度就是100℃。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5第五题。五、路路利用实验探究了水沸腾时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_产生。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A.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不变B.沸腾前后温度都一直升高C。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下降4。沸腾后水面会产生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水蒸气和小水珠的混合物参考答案五、1.×××√2。气泡3.A4.B第3课水结冰了(教材P7~9)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水结冰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2。知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探究目标1.能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2.能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2。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理解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形成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认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冬天屋檐下的冰柱、水面的冰的图片。)我们在什么时候能见到这样的场景?(预设:冬天,寒冷的时候能看到屋檐下的冰柱和水面结冰。)到了冬天,水容易结冰,原因是什么?(预设: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温度比较低,水容易结冰。)2.追问:(教学提示:出示一支装有水的试管。)如果一直让试管里的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试管里的水会结冰。)3.揭题:怎么知道水会不会结冰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板书:水结冰了)【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冬天水结冰的情景切入,调动学生的前认知。从学生乐于探索未知的角度出发,设计水降温结冰的实验,从而引出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水结冰的过程1。提问:要使水结冰,需要使水的温度降低。如果想亲眼看见水结冰的全过程,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预设:可以把水倒进水杯,然后放到冰箱里面,过一段时间再去看看;可以将装了水的杯子放到大量冰块中。)探索与研讨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试管、清水、碎冰、食盐、温度计。)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的水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吗?(预设:在试管里加入适量清水,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把装有清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持续测量水温,直到水结冰.)3。布置任务:分发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帮助卡。4.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学生1:水在温度下降到0℃时会结冰。主持人: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学生2: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体积变大。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5。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放出热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结冰之后冰所占据的空间比水的大。【设计意图】在制订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记录水结冰的具体温度以及用打“√”的形式记录结冰过程中水的变化,引导学生讨论水结冰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水和冰之间状态的转变,从而总结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探索与研讨探索二: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冰是固体,水是液体,它们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冰还是水吗?(预设:冰还是水,只是状态不同.)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从外观、味道等方面观察、比较水与冰。小组讨论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发现.小组1:从外观上看,水和冰都是无色、透明的.用味觉器官来感受,可知两者都是无味的.两者的形态有区别,水是液体,能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主持人:其他小组有需要补充的吗?小组2:我们有补充。我们组发现从触觉上感受,水很柔软,而冰是坚硬的,还很凉。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拓展与小结1.小结: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水通过向周围放出热量使温度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便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2.提问:水结冰的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预设:好处是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爽口的冰激凌等,但是冬天路上结冰,会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设计意图】拓展环节旨在将水结冰的现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别从利和弊两个角度对水结冰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养成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应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上一节课观察“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之后,我们继续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水的变化,观察水的温度降低时有什么现象。让水向周围放热,温度一直下降,且下降到足够低时,水开始结冰。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他们大多数都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因此,我们在聚焦环节,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前认知,引出要探究的问题,以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探索环节,通过观察、记录、比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培养他们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交流,梳理结论,使学生对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形成全面的认识,知道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从而达成本课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7第五题。五、下面是成成所在的实验小组探究水结冰的实验记录。2。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A。让碎冰结成块B.获取更低的温度C.消毒3。第10分钟时,试管中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在0℃不变,要想让水完全结冰,此时()。A.不需要吸收热量B.需要吸收热量C.需要放出热量4。第14分钟时,水已经完全结冰了,此时会发现冰柱的高度()原来水面的高度。A。高于B.低于C.等于参考答案五、2.B3。C4.A第4课冰融化了(教材P10~1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冰融化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2。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2。形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理解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过程中的现象.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理解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冰块、吸管、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播放:(教学提示:播放一段春暖花开,小河边冰雪消融的视频.)厚厚的冰雪是在什么时候融化成水的呢?为什么会融化呢?(预设:太阳出来后冰雪融化成水,因为此时冰能吸收热量。)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冰会慢慢融化,变成水,如果一直加热,水还可能会沸腾.)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水的变化。(板书:冰融化了)【设计意图】聚焦环节,先通过播放春暖花开,小河边冰雪消融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来感受冰雪的融化,引发学生共鸣。在美丽的景色中,再提出“冰融化了,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的问题,进而引出课题,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冰融化的过程1。讲解:科学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就会开始融化.2。提问: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快冰块的融化?(预设:放在手里、热水里;让太阳晒。)如果给你们一台吹风机,你们会怎么做?(预设:用吹风机对着冰块吹热风。)如果给你们一根吸管呢?(预设:通过吸管用嘴对着冰块吹气。)探索与研讨3.活动:指导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教学提示:提醒学生要对着冰块的某一个部位不断吹气。)4.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冰被吹热气的部位融化得快。)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预设:说明增加热量,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因为热气能让冰块吸收更多热量。)5.追问:你们知道冰融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设计实验进行检验?(预设:冰融化会变成水。我们可以取一小块冰放在手里使它融化,或放在烧杯中,让它慢慢融化。)6。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温度计。)怎么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预设:可以将结冰的试管放到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冰块融化的现象。)7。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8。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1: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给冰加热,冰吸收了热量。判断的依据是在热水中,冰融化得很快。主持人: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2:融化前是固态,融化中是固液混合状态,融化后是液态.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设计意图】在探索“冰融化成水"之前,先引导学生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提出想法,以鼓励学生多思考,提高他们实验的积极性。然后出示实验材料,给学生提示或启发,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出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及发生的变化.探索与研讨探索二:比较水、水蒸气和冰1。过渡:通过对实验“冰融化成水”的观察,再结合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发现了水、水蒸气和冰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吗?它们之间有何转化关系?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水、水蒸气和冰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小组1:水、水蒸气和冰都是透明、无色、无味的物质,但是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冰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主持人:水、水蒸气和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怎样转化?小组2:水、水蒸气和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在温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最后会凝结成冰,冰受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变回水。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4.小结:水、水蒸气和冰的状态不同,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冰是固态的,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物质-—水,并且可以相互转化:水遇冷可以变成冰,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冰受热也可以变成水。拓展与小结1。过渡: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预设:喜欢)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个融化得更快一些呢?2。拓展: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设计实验进行研究,下次课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设计意图】由“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这一问题引出最后的拓展环节。如何研究冰激凌的融化过程?在本环节中,特地给出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快一些?”的提问,是在间接地提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思考哪些条件应该相同,相同的条件如何设置,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后自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板书设计1。4冰融化了冰eq\o(→,\s\up7(融化),\s\do5(吸收热量))水教学反思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观察了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结冰是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究水的变化的兴趣,由此自然地开展继续观察水变化的探究活动.所以,本课的教学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前认知,引出要探究的问题。继而进行“吹冰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热量。然后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再通过比较三种形态的水之间的异同来梳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系统地整理所学知识,对水形成较系统的认识。最后通过研讨交流,达成共识,总结探究过程,进一步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从而圆满地达成了本课的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8第二题。二、判断题。1。冰、水和水蒸气都是同一种物质,它们可以互相转化.()2。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的温度一定都是0℃。()3。[易错题]把一小块正在融化的冰放入一大杯0℃的水中,水会结冰。()参考答案二、1.√2.×3.×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材P12~1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2。知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2.能用搅拌的方法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克,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克,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剂量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透明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播放食盐在水中慢慢溶解的视频。2。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溶解在水中.你们说说看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3.揭题:(教学提示:出示一杯清水和食盐、小苏打。)家庭厨房中常见的小苏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发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2.讲解:要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就要做对比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来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探索与研讨3.引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案.(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预设:设置不同条件,如食盐和小苏打;设置相同条件,如取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相同、都进行搅拌、每次加入食盐和小苏打的量相同等。)(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水为什么要一样多?(预设:用量筒量取50毫升水倒入透明杯中;如果水量不一样,则无法进行比较。)(3)怎样加入食盐和小苏打?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预设:将食盐和小苏打分成若干份,每份约为2克或一勺,先加一份,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4)什么时候停止加入食盐和小苏打?(预设:当食盐和小苏打不能继续溶解时,停止加入。)(5)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预设:透明杯底部没有剩余的白色固体或粉末时就是完全溶解了。)(6)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预设:没有全部溶解,不算一份.)4。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汇总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明确和完善实验方案。【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明显.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5.布置任务: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6.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50毫升水中分别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和小苏打?学生1:50毫升水中分别溶解了7份食盐和2份小苏打。主持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依据是什么?学生2:不同,依据是同样多的水,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主持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学生3:一份一份地加入可以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设计意图】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课实验采用打“√”的形式进行记录,再通过对三个核心问题的讨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7。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组内进行交流.8。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发现。小组1:我们组50毫升水中溶解的食盐是7份,小苏打是2份,这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探索与研讨主持人:大家对小组1的汇报内容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小组2:我们有疑问.为什么各小组记录的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不完全相同呢?主持人:有小组代表可以尝试解释一下原因吗?小组3:我发现我们组透明杯中的食盐基本上都溶解了,溶解过程中,我们小组一直在搅拌,有些小组可能搅拌得不够充分。小组4:我们小组的食盐现在基本上已经溶解了,刚刚可能是溶解得还不够充分造成的。小组5:我们小组先进行了食盐溶解的实验,发现很多都溶解了,所以在做小苏打溶解的实验时,第一次多加了几份,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不够准确。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请老师对我们的汇报进行点评和补充。9。小结:大家对实验的观察都非常仔细,对各组间数据差异的分析也都非常合理。那么,如果要验证到底哪个数据是准确的,我们应该重新进行实验,多做几次。【设计意图】从学生整体数据的差异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一样数据的可能原因,使学生知道实验数据不一样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去相信大多数同学的数据,否决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而是应该去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有条件尽可能重新进行实验。拓展与小结1。小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发生变化。2.拓展: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何在家里做实验检验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堂的实验进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板书设计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食用碱……溶解实验注意事项:水量相同每次加入物质的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教学反思在本课开始前,学生只知道食盐放入水中会消失,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本课首先通过交流经验、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观察现象、获取数据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接着通过研讨、交流使学生对实验结论达成共识,同时反思实验过程,初步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再通过拓展活动,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寻找更多证据,从更加普遍的现象中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从而达到了本课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11第四题。四、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吗?成成展开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为8份(如图甲)。②将一份食盐和小苏打分别加入5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在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如图乙),直到各自不能溶解为止。③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1。成成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A。搅拌两次,看到烧杯中有食盐或小苏打B。烧杯中的水变浑浊了C.不管怎么搅拌,烧杯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2.做实验时发现食盐不能继续溶解,此时成成应该()。A。加水,直至食盐全部溶解B。继续加食盐C。停止实验,记录最终溶解了多少份食盐3。小苏打和食盐相比,溶解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参考答案四、1。C2。C3.食盐第6课加快溶解(教材P15~1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加快溶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2。能用搅拌的方法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多份、冷水、热水、玻璃棒、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纯净水、水果糖、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在一杯冷的纯净水中放入一颗水果糖,请同学帮忙试喝。2。提问:水甜吗?(预设:不甜;没有味道。)水中放入了糖,怎么会不甜呢?(预设:糖还没有溶解;糖溶解得太少.)3。追问:怎样才能较快喝到甜甜的糖水呢?(预设:加热;用热水溶解;搅拌;……)4。揭题: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不错!但是怎么知道你们的这些办法是不是有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加快溶解.(板书:加快溶解)【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做好了情感和知识等方面的准备,自然进入研究状态.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水杯、食盐.)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呢?(预设:把食盐分别加入热水和冷水中,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探索与研讨2.追问:我们设计该对比实验时,不同的条件和相同的条件分别是什么?(预设:不同的条件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相同的条件有水量、食盐量、都不搅拌……)3.讲解:设计对比实验时,如果有多个不同的条件,不仅不公平,而且不能判断溶解的快慢究竟与哪个条件有关。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控制条件。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5。交流: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1: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慢,在热水中溶解得快。主持人:通过实验现象,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2:热水能加快溶解.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探索二: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热水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搅拌是否也能加快物质的溶解。2。提问:设计该对比实验时,不同的条件和相同的条件分别是什么?(预设:不同的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相同的条件有水温、水量、食盐量……)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4。交流: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1:搅拌时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食盐溶解得慢主持人:通过实验现象,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2:搅拌能加快溶解。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设计意图】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对比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控制,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研讨: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1.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研讨、交流.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温度和是否搅拌会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因为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主持人: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么做?学生2:可以将食盐放入更热的水中。学生3: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搅拌。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K探索与研讨2.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实验结论.小组1:我们组认为温度和是否搅拌会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因为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食盐加入更热的水中和用更快的速度搅拌的方法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主持人: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汇报内容有疑问或补充吗?小组2:我们有补充,我们认为加更多的水也能加快食盐的溶解。主持人:大家同意小组2的补充吗?小组3: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补充,因为水量只能影响溶解食盐的多少,不能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3。小结: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能够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水温越高,食盐溶解得越快,搅拌也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通过对问题的研讨,进一步统一全班同学的观点,同时也是在对本课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本课重难点。拓展与小结1.拓展: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准备奖励每人一颗水果糖。大家先思考一下,怎样吃,可以让糖溶解得更快?(预设:用舌头翻动搅拌;把糖块咬碎;……)2.活动:邀请四位同学同时表演吃糖,大家仔细观察谁先使糖完全溶解,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3.小结:除了水的温度与是否搅拌外,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还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实现了趣味和科学的有效统一.板书设计1。6加快溶解对比实验的关键: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加快溶解的方法:升高水的温度搅拌……教学反思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对于加快溶解的方法也知道一些,比如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但是有些学生对于热水是否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可能还不清楚,因此,本课通过“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和“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两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验证猜想,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通过研讨、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课堂出发,建立起新的猜想。通过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将猜想付诸实际,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从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课各项教学任务,达成了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12第一、二、三题.一、填空题。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生活中的味精、洗衣粉的颗粒都很小,这说明让颗粒变小可以________溶解。二、判断题。1。溶解的快慢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2。在比较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搅拌。()3.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两杯水的量应该是一样的.()4.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变慢。()5。搅拌棒的大小和材质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有很大的影响。()三、选择题。1.右图是两杯食盐水,可以用来研究()与溶解快慢的关系。A.温度B。搅拌C.颗粒大小2.成成在吃一颗水果糖,他想让这颗糖更快地在嘴里溶解,应该()。A.含在嘴里不动B.用舌头搅拌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参考答案一、1.温度是否搅拌(或颗粒大小)2.加快二、1。×2。×3。√4。×5。×三、1.B2。C第7课混合与分离(教材P17~18)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混合与分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能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能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能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水和沙,利用蒸发装置分离食盐和水.难点:理解分离食盐和水的原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清洗干净的细沙、食盐与沙的混合物、玻璃棒、清水、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放大镜、滤纸、漏斗、铁架台、烧杯、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出示红豆和小米,并将它们混在一起。2.提问:大家有什么办法将红豆和小米分离开吗?(预设:用手将红豆挑出来;用筛子将小米筛去.)3.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海水晒盐的视频.)海水在日晒条件下,水蒸发后就留下了食盐,千百年来盐场的工人们就是利用这种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但是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食盐总是掺杂着一些细沙,能用筛子将食盐与细沙分离吗?(预设:不能.)有什么办法能将它们分离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混合与分离。(板书:混合与分离)聚焦活动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让学生先思考如何分离颗粒大小差异较大的红豆和小米,再思考如何分离颗粒大小相近的食盐和沙,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探究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食盐和沙1。活动:(教学提示:出示食盐和沙.)指导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并分组讨论食盐和沙的特征,完成活动帮助卡.探索与研讨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如何区分食盐和沙,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学生1:食盐是无色的、颗粒小、半透明、能溶解在水中。学生2:沙是黄色的、颗粒小、不透明、不能在水中溶解。主持人: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学生3:食盐溶解后看不见了,沙不溶解,沉在杯底。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探索二:分离食盐和沙1。提问:既然不能用筛子分离食盐与沙,我们还能怎样将它们分离呢?(预设:可根据食盐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离.)2。过渡: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溶解后再过滤,从而将它们分离。接下来大家动手试一试。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4.交流:知道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我们是怎样将食盐和沙分离的?为什么这样分离?学生1: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因为食盐溶于水而沙不溶于水。主持人: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2:溶解食盐。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探索三:分离食盐和水1.提问:怎样将食盐和水分离开呢?(预设:把水蒸发掉。)2.追问: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断蒸发而减少,直到全部蒸发完,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是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预设:会留在杯子里.)3.讲解:窗台上的浓盐水因水分蒸发而有食盐析出,这种自然蒸发,水分减少得很慢,我们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4.展示:出示蒸发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强调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其他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5。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6.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食盐吗?如果是,说明什么?学生1:是,说明盐水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白色颗粒留在蒸发皿中。主持人: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学生2:食盐和水是通过蒸发分离的.分离后,水跑到空气中去了.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7。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对探索过程及研讨问题做总结。小组1:我们组是通过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的方法来分离食盐和沙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媒介物(介质)的作用.我们组在分离食盐和水时,利用了蒸发法,将水蒸发,水就跑到空气中去了,剩下的是食盐.主持人: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汇报内容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其他小组:没有。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和班级内汇报的形式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汇报能力和现象分析的能力。拓展与小结1.提问:怎么分离混合的木屑和铁屑?(预设:可以利用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特点,用磁铁吸;可以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着的、铁屑在水中会下沉的特点,加水即可分离。)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下次课我们将进行实验成果的交流。【设计意图】本节课先通过了解食盐和沙的特点,再利用各自的特点对它们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所以在拓展环节设置了分离木屑和铁屑混合物的任务,将书本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质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不同,对生活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例子也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混合物分离利用的是物质的不同性质还是缺乏概念.所以,本课首先创设情境,分析原理,获得启发,认识到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分离混合物。在“观察食盐和沙"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食盐和沙的异同点,根据其不同点思考分离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然后通过“用水分离食盐和沙”的活动和“分离食盐和水”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最后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迁移运用,利用物质的特点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从而圆满地完成本课各项教学任务,达成了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14~15第二、五题.二、判断题。1.点燃酒精灯时,如果没有火柴,可以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2.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与水分离。()3.蒸发实验结束后,在蒸发皿中看到的细小白色颗粒是食盐。()五、状状设计了食盐和沙的分离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步骤一称为(),步骤二称为(),步骤三称为()。A。蒸发B.加热C.过滤D.溶解2.步骤一中,水所起到的作用是();步骤三中水不见了,是因为水()了。A。蒸发B.溶解食盐C.结冰D.融化3。步骤二中,滤纸的折叠方法是()。A.对折一次B.对折两次C.对折三次4。步骤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完全蒸发之后熄灭酒精灯B。停止加热后可以立即用手拿蒸发皿C.盐水蒸干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温将其烘干参考答案二、1.×2.√3.√五、1.DCA2.BA3.B4.C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P19~20)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探究活动中,能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3.能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难点:讨论、交流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出示图片。2.提问:上面的三张图片中,水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河里的水结冰,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冰融化了是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在晾衣服时,湿衣服慢慢地晒干了,衣服上的水消失不见了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3.追问:水的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它们还是水吗?(预设: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液态、固态、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它们都还是水。)聚焦4.过渡: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学提示:课件出示用橡皮泥和纸做的各种物品。)5。提问:图片中的物体是用什么做的?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图片中的物品是用橡皮泥和纸做的,它们的大小、形状等发生了改变。)6。揭题:接下来让我们也用橡皮泥和纸来做一些物品,看看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橡皮泥和纸的变化1。布置任务:出示橡皮泥和纸,指导学生分组活动,用橡皮泥和纸做各种物品,让它们发生变化,并完成活动帮助卡。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橡皮泥被做成各种东西后还是橡皮泥吗?学生1:是.主持人:纸被折叠、撕扯后还是纸吗?学生2:是。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3.小结:通过挤压、拉伸、折叠、撕扯等方法,让橡皮泥和纸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改变,还是橡皮泥和纸.【设计意图】将让橡皮泥和纸发生变化的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变化,思考变化,探究出物质发生的变化。探索二: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1。布置任务:通过以上的动手制作,橡皮泥和纸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结合本单元学习的有关水的变化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活动帮助卡。探索与研讨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1:它们都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没有改变,仍是原来的物质。主持人: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出类似水这样的变化吗?学生2:酒精的挥发。学生3:折断铅笔,笔变形.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3.小结: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将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发现橡皮泥、纸和水等物质都是形状、体积、状态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拓展与小结1.拓展:(教学提示:出示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这个乒乓球被压瘪了,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让它恢复原状吗?(预设:放入热水中。)2。演示: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乒乓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3。小结:乒乓球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所以瘪下去的地方又鼓起来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热胀冷缩。4.布置任务:你们知道其他类似的现象吗?课后调查生活中更多的热胀冷缩现象。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了,知道了物质之间的一些变化是可逆的.本课首先通过聚焦引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变化,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和其他变化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再通过用橡皮泥和纸做各种东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制作,感受变化,思考变化。然后通过比较各种变化的相同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发现物质的大小、形态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本质的变化。最后通过拓展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科学原理去解释一些现象,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P16~17第三、五题。三、选择题。3。将一个压瘪(biě)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原因是()。A.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了B.乒乓球外壳受热膨胀了C。乒乓球吸水膨胀了五、为了比较橡皮泥、纸和水的变化,元元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1。如图甲,元元在制作过程中,让橡皮泥和纸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了变化。2.图乙是本单元学习的有关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三种状态间的变化是不可逆的B。水的三种状态间的变化需要放出或者吸收热量才能完成C。水在三种状态间变化时,只有温度发生了变化3.你认为橡皮泥、纸和水的变化的共同点是()。A。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B.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C。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三、3。A五、1。形状大小2。B3。C2空气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气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感官并运用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第1课“感受空气"作为单元起始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空气,用气泡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分类整理,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第2~7课都是在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和特征.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可以被压缩,这是对空气存在状态的探究;空气有质量并且很轻,大量的空气聚集在一起可以被称量;热空气会上升,空气会流动形成风,这是对空气属性的探究.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讨论、归纳、总结和提炼了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了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进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通过感官简单地观察空气。若要进一步研究,必须借助工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感官并运用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思维,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从物质角度进行解释,并用量化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围绕概念的发展过程开展教学。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主题探究过程,从多个角度丰富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第1课“感受空气"中的气泡图可以贯穿在每一课中,在教学中逐步补充与修正,直到最后一课形成完整、清晰的图解。2.围绕学生的主体探究开展教学。教材的编写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的形式呈现,重点突出“探索”和“研讨”,活动的安排也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探究,“称空气"“压缩空气”“做热气球”等活动均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活动后对空气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实验的描述需要用理性的语言表达感性的认识,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用空气流动来解释风的成因.教师可以创建一些思维模型或图示,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降低解释的难度。3.围绕使实验直观简单开展教学。本单元的实验需要非常关注细节,例如: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中的扎孔、打气;称量空气时天平的灵敏度调整;做“热气球”时袋子的选择;风的成因一课中对教具的改进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工作,以确保能呈现出最直观的实验现象。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教师改进的教具要尽可能地简单、实用,在对细节的指导上要多借助微视频。第1课感受空气(教材P22~2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感受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2.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2.能用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打气筒、水、石块、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一套、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导入:进行打气球活动.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气,指导学生分组体验。2.提问: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预设:空气。)3.追问:空气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预设:空气的特征有:摸不着、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空气的作用有:供给呼吸、帮助燃烧、给轮胎充气等。)4.揭题: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空气。(板书:感受空气)5。引导:引导学生绘制气泡图。(教学提示:在后面的探索活动中将学生的汇报结果记录到气泡图上。)【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引出课题。本单元后面的研究内容都是在本课的基础上展开的,绘制气泡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空气更全面、更科学的认知。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做传递游戏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应该选择什么容器来装石块、水和空气呢?怎样做,它们才不会从容器中泄露出来?(预设:用自封口塑料袋装空气,塑料杯装水,碗装石块。)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做传递游戏,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通过传递游戏,你们发现空气有哪些特征?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学生1:我发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因为我看不见它,也闻不到它的气味.学生2:我发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因为我把它装在不同形状的容器里,它都可以充满整个容器。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提问:空气和水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空气和石块相比呢?(预设: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和石块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据一定的空间.)5.小结:空气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无色、无味、透明、形状不固定。【设计意图】在游戏开始前和游戏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空气与水或石块的相同特征。本环节既是对空气特征的总结,也是对观察方法的总结。探索与研讨探索二:感受空气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在“感受空气"的活动中,你们又发现了空气的哪些特征?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学生1:我发现空气可以流动,因为鼓起的塑料袋的封口被打开后迅速变扁了,封口处有轻微的风;吹口哨时口哨发出了声音。学生2:我发现空气很轻、能压缩,因为我只用很小的力就能把气球掂起来,而且轻轻挤压气球,气球就变形了。主持人:空气和一般的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学生3: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感受到。学生4:它们都占据空间,都有质量。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3。小结:空气很轻,会流动,能占空间,能压缩.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在游戏中了解、验证空气的特征。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气泡图的归纳整理上,气泡图里整理出来的关键词,是整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探究线索.拓展与小结1.讲解:(教学提示:出示不同类型的物体图片。)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例如,冰、石头、沙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空气是气体。2.拓展: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还有很多,人们是怎样区分的呢?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3。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而且空气在地上无处不在,空气中的氧气能帮助燃烧,动植物呼吸需要空气.我们还发现了空气的一些新的特征,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课外科学书籍,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各种类型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类型,让学生能够对三种类型的物体进行区分。板书设计2。1感受空气教学反思通过一年级“认识一袋空气”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水的三态特征也有了较丰富的认识.另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能用气泡图梳理前概念等。由此,在本节课中,首先通过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提供了思维工具气泡图,从而调查了学生关于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接着通过“做传递游戏”和“感受空气”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充分感受空气的特征,为本单元后续探究铺好基石。再通过拓展与小结,增进学生对空气的了解和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材P25~2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研究空气占据空间。2。能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