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2章神经调节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辽宁锦州二中高二月考)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中有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一层膜包围而成的
C.所有神经元的细胞体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D.神经元的细胞体膜表面可以受到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2.(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在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
使得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对于内脏活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自主神经系统是脑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
D.语言、学习和记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其中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
3.(2021山东新泰一中高二月考)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警报声一*感受器X-----------5申经中枢--------*肌肉收缩一*逃生
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体肌肉内
B.若传出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
C.逃生反应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
4.(2021安徽滁州定远育才学校高二月考)酒后驾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力度
进行整治。如图是对测试者酒后进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
号记忆的准确度)和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测试结果。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一•一血液中乙醉浓度-I1.2
7简单反应时
W
K.视觉保留•
.0
S8
o6
O.S
O4
0>_'--------------'------'------'------'-----'——)。
/0.51.52.53.54.55.56.57.0
饮酒测试时间/h
A.根据乙醇浓度与简单反应时的关系,可判断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条件反射,其反射中枢是脊髓
C.已知乙醇能通过加强某种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可判断乙
醇作用于突触
D.乙醇浓度升高视觉保留时间变短,从而影响视觉判断
5.(2021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月考)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受损的外周神经系统能够自我修复,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一个神经细胞只能有一个树突
6.(2020安徽芜湖高二期末)下图为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乙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
C.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消耗能量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刺激点向两侧传导
7.(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二期中)图1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电位变化的过程,图2表示用TTX物
质处理神经细胞后,得到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0
时而/ms
图1
时―/ms
图2
A.图1中ac段主要是Na+外流引起的
B.图1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为负
C.图1中ce段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此过程需要消耗ATP
D.图2中TTX物质可能抑制了Na+的跨膜运输
8.(2021辽宁锦州义县高二月考)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
正确的是()
轴突细胞体树突一+++:=+++
山二T一二二牡匚二
---►---»<+弋+—+++
ARCD
9.(2021湖北武汉高三模拟)在海马神经突触中,轴突末梢兴奋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谷氨酸
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使其产生兴奋,兴奋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促使突触后神经元释放NO,NO再反
作用于突触前膜,以调节该突触兴奋传递过程。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突触中兴奋的传递过程受突触后膜释放的NO的反馈调节
B.谷氨酸所携带的信号可以在该突触中双向传递
C.抑制突触后神经元NOS的活性可降低反馈作用
D.突触后神经元有化学信号一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
10.(2021湖南平江一中高二期中)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11.(2021山东临胸五中高二月考)200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这类突触
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图中信息的传递途径一定是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
12.(2021山东单县五中高二月考)麻醉剂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能阻断兴奋的传递。兴奋剂和毒品
也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起作用部位往往是突触,下列有关其作用机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物质能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的速率
B.能够使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改变
C.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D.影响分解神经递质酶的活性
13.(2020河北高三预测)可卡因是一种毒品,是一种神经中枢兴奋剂,通过抑制多巴胺(DA,一种神经递质)
的回收而使神经系统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细胞膜表示突触前膜,DAT是参与多巴胺回
收的转运体,箭头粗细表示DA转运量的多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膜图可卡因
可卡因存在下正常的多
的多巴胺转运巴胺转运
结合可卡因DAT口正常DAT
A.DAT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能运输DA的载体蛋白
B.可卡因通过与DAT结合抑制DA的回收
C.注射可卡因会引起突触间隙中DA浓度增大
D.D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
14.(2021山西静乐一中高二月考)一个人的手掌触碰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
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者反射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后者反射中枢在脊髓
15.(2021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研究表明,晒太阳能改善学习和记忆,这与其能促进脑内神经元合
成和释放谷氨酸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
B.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谷氨酸需要消耗ATP
C.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变化
D.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2020新疆一模)如图所示,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左后肢发生规律性地收缩(屈腿反射);
再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其左后肢趾部,左后肢未发生屈腿反射。下列分析和推论正确的是()
A.屈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
B.该实验说明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C.若破坏脊髓后刺激的是传出神经,左后肢会产生反应
D.不破坏脊髓,刺激脊蛙的脊髓可能引起双后肢发生反应
17.(2021湖北武汉高二月考)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热心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
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如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a
神经元、丫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
A.a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
B.y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
析,肌梭是感受器
C.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丫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
D.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
个突触
18.(2021河北邯郸高二期中)如图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神经元b产生
兴奋,但在神经元a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c兴奋,则神经元b不易产生兴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3个突触结构
B.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b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
C.神经元c兴奋可能会对神经元a的神经递质释放产生抑制作用
D.神经元c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b产生兴奋
19.(2021江苏徐州期中)图甲、乙和丙分别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及电位变化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丙
A.兴奋传导过程中,电表I和II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
B.①一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C.电表I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Na+浓度仍低于膜外
D.电表II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
2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C.患者若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D.第二级记忆为永久记忆,不易遗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X2021北京海淀实验中学期中改编)回答下列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问题:
I.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
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1-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
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
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局部放大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填“向左偏转”或
“向右偏转”),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B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则说明乙酰胆碱引
起B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
是o
H.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
似的突触。若对A点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若刺激图中M点,则A点
(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某人服用了某药
品,它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受体作用后的分解,因此,服用后,突触后一个神经元的变化是
或O
22.(11分X2021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月考)如图表示人类大脑皮层中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局部放
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产经元C局部放大
遨A~----
①神经元B苍-神经元A
信号
分子
图乙
(1)图甲中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突触后膜通常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若图甲中
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会(填“延长”“缩短”
或“不变”)。
(2)若图乙中信号分子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它的方式是,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它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由于Na+(填“内”或“外”)流,使得后膜内外两侧出现电位
变化,从而产生兴奋。
(3)利用M和N两实验位点及自选实验器材来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简要写出设计思路
即可):0
(4)图丙是一个完整反射弧示意图,已知④为传出神经。现设计实验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有无突触结构,依
图示连接电表,并在箭头处给予一适宜刺激,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情况,若电表的指针偏
转次,则阴影部分有突触;若电表的指针偏转一次,则阴影部分无突触。
23.(9分X2021湖南三湘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俗话说:春乏秋困,夏盹冬眠。为什么人总是会犯困呢?我国
科学家通过研究找到了让人变困的相关神经元,即分泌腺背的神经元。腺背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稳态因子
之一,其能促进睡眠,随着腺昔浓度的增加,睡眠压力增大从而促使人睡觉。回答下列问题:
(1)腺首由组成,腺背作为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是O
(2)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每天清晨,人体中的腺背发生,使睡眠压力减小而使人逐渐恢复清醒状
态;题述睡眠稳态的调节方式为。
(3)下面是科研人员寻找分泌腺昔的神经元的主要探究过程:
①科研人员发现小鼠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清醒和睡眠期间都是高度活跃的,并且其神
经活动总是提前于腺首释放,据此推测:。
②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诱导细胞外腺背略微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
导细胞外腺背大量增加,进一步推测:O
③欲进一步证明②的推测,实验思路是;实验结果是实验
组胞外腺甘浓度的增加显著低于对照组。
④实验结论:。
24.(13分)(2020北京丰台高二期末)研究发现,当用水流喷射海兔的虹吸管时会引起鲤收缩,称为缩鳏反
射。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图,请回答:
虹吸管①
图1缩鳏反射示意图
(1)图1中有个神经元。当兴奋传至①处时,引起神经元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在
②处,突触前膜会释放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从而引起缩鳏反射。在该反射中,谷氨酸是
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为神经递质一般需要符合
条件(至少答2点)。
(2)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向海兔的尾部施加一个强电击,再轻触它的虹吸管,将诱发一个更强烈的缩鳏反
射,且在刺激后几分钟之内,只要轻触它的虹吸管,都会引发更强烈的缩鳏反射,即产生了“短时记忆”;如果
向海兔的尾部多次重复施加强电击,引发强缩鲤反射的反应可以持续一周,即产生了“长时记忆”。图2
为两种记忆的形成机制,请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环腺甘酸
受体
单次强刺激尾部.重复强刺激尾部.
形成短时记忆形成长时记忆
图2短时记忆上i长时记忆形成机制
两种记忆的形成都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5-TH并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环腺昔
酸,继而激活了,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使缩鲤反射增强。与短时记忆的形
成不同的是,在重复刺激下,蛋白激酶A促进CREB-1基因的表达,导致,从而形成了长时
记忆。
(3)如果将已形成长时记忆的海兔相关细胞中的RNA提取出来,注入从未经过相似训练的海兔神经细胞
内,接受此RNA的海兔是否会产生类似于RNA供体海兔的长时记忆反射(即长时记忆是否可以移植)?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o
(4)连续给海兔40个刺激会诱发习惯化,但只能持续一天。如果每天给10个刺激,连续4天,习惯化效应
就能持续一周。训练中间穿插一些休息,能促进长时记忆的建立。人类的记忆形成与上述机理相似,若
要产生长时记忆,可以采取的做法是o
(5)请根据本题信息,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性课题:o
25.(11分)(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模拟)吗啡是一种镇痛药,其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峰值(动作电位
的最大值)及传导速率的影响是镇痛效应的重要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当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
电位变化是。
(2)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大鼠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吗啡动作电位峰值/mV兴奋传导速率/(m.5)
浓度10min20min40min10min20min40min
09.079.139.0633.0033.1532.96
0.1g/L7.824.582.9030.1524.6919.80
0.2g/L5.601.64016.024.520
0.3g/L000000
为保证大鼠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的生物活性,实验中需将大鼠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置于类似于
(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液体环境中。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根据所学内容推测,吗
啡的作用机理是o
(3)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
一个神经元的原因是。吗啡有镇痛作用,
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结合的能力。
答案全解全析
1.C2.B3.C4.B5.A6.C7.D8.C
9.B10.C11.B12.B13.D14.C15.A16.ACD
17.ACD18.BC19.AC20.BCD
1.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包括众多的神经元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A正确;神经是
由许多神经纤维被一层膜包围而成的,B正确;神经元的细胞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灰质,在外周神经
系统中形成神经节,C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
树突或细胞体,因此在动物体内,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的膜表面可受到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D
正确。
2.B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
系统,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错误;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
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C正确;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感觉
中枢在大脑皮层)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
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正确。
3.C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的耳蜗中,A错误;由题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听觉,B错误;逃生反
应有大脑皮层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由题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影响肌肉收缩,D错误。
4.B根据乙醇浓度与简单反应时的关系可知,乙醇浓度越高,能力指数相对值越低,说明测试反应所需时
间越长,由此可判断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A正确;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条件反
射淇反射中枢是大脑,B错误;已知乙醇能通过加强某种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兴
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可判断乙醇作用于突触,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乙醇浓度升高会使视觉保留时间变短,
必然会对视觉影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判断,D正确。
5.A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可以膨大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
突触后膜,B错误;Na+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C错误;一个神经细胞一般有一至多个树突,D错误。
6.C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由于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A正确;静
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该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B正确;动作电位
形成过程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会
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刺激点向两侧传导,D正确。
7.D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点为静息电位,ac段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ce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图2表
示用TTX物质处理神经细胞后,膜电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据此分析作答。图1中ac段表示动作电位
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引起的,A错误;图1中c点时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此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为
正,B错误;图1中ce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此过程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
错误;图2中施加TTX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推测可能是该物质抑制了Na+的跨膜运输,D正确。
8.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由突触后
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C错误。
9.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并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使
突触后神经元释放NO,NO再反作用于突触前膜,以调节该突触兴奋传递过程,这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
结合A项分析,海马反射弧上的兴奋在神经突触中的传递存在反馈调节,而神经递质谷氨酸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谷氨酸所携带的信号在突触中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
NOS的活性,突触神经元NO的释放受阻,从而降低NO的反馈作用,C正确;当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兴奋再激活NOS,使突触后神经元释放NO,NO再作用于突
触前神经元,该过程包含化学信号-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换,D正确。
10.C由题图可知,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通透性瞬间增大,会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A正确;神经递
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②只能说明Na+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
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
被回收进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易错警示
关于兴奋传递的3个易错点
(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
(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3)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
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11.B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的一部分,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
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应器。神经中枢内不一定具
有“沉默突触”,A错误;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都不能完成兴奋在神经
元之间的传递,形成“沉默突触”,B正确;图中信息的传递可以不经过③结构,C错误;若图中③为“沉默突
触”,刺激①,兴奋仍能传递到e和⑤,D错误。
12.B根据题意,兴奋剂和毒品起作用的部位往往是突触,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受体的
结合以及酶分解神经递质,这些反应都发生于突触,但并没有改变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B错误。
13.D结合信息可知,DAT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能运输DA的载体蛋白,通过DAT将DA回收到细胞
内,A正确;根据箭头的粗细可知,当可卡因与DAT结合后DA的回收量减少,说明可卡因抑制了DA的回
收,从而导致突触间隙中DA积累,B、C正确;DA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
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D错误。
14.C手触电线引发的握紧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引发的反射属于
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15.A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每个分枝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所以每个神经元的轴突末
梢会形成很多突触小体,A错误;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来完成的,需要消耗ATP,B正确;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变化,C正确;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
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16.ACD脊蛙能完成屈腿反射,破坏脊髓后不能完成反射,说明脊髓是屈腿反射的中枢,A正确。大脑皮
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有调控作用,本题实验材料是脊蛙,无法探究脑的功能,B错
误。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直接与效应器相连,刺激传出神经,相关效应器会产生反应,C正确。脊髓灰质
中存在中间神经元,刺激脊髓屈腿反射中枢,产生的冲动可以传至双后肢,D正确。
17.ACD由图示可以看出,a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
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a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
元,A正确;丫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
角度分析,肌梭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错误;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丫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
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递给A神经元,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C正确;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
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个突触,如图所示,D正
确。
a神经元
梭外肌纤维
大脑
皮层
A神经元,-----肌梭
(含梭内肌纤维及神经末梢)
18.BC图中含有a、b、c3个神经元,a和b之间存在一个突触,c和a之间也存在一个突触,共计两个突
触,A错误;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可知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神经元b产
生动作电位,使神经元b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B正确;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但
在神经元a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c兴奋,则神经元b不易产生兴奋,说明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
起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元c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了神经元a的神经递质释放,C正确;图
中显示神经元c兴奋后,通过影响神经元a,进而抑制神经元b产生兴奋,为间接影响,D错误。
19.AC电表I的两极连在同一位置的膜内和膜外,电表II的两极连在两个神经元的膜外,兴奋不能从R
处传到S处,电表I和II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均向左偏转,A正确;①一②电位变化表示动作电位的形
成,对应于Q处的兴奋,B错误;电表I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Q处Na+浓
度仍低于膜外,C正确;电表II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处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
细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丙不相同,D错误。
20.BCD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A正确;脑干有与呼吸等有关的生命中枢,
脊髓有低级反射中枢,故它们能发挥调控作用,B错误。患者若言语区的V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S区受
损则不能讲话,C错误;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年,会被遗忘,D错误。
2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1.(1)静息内负外正
(2)向右偏转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
响(2分)
II.由正变负不能B、C持续兴奋持续抑制
解析I.(1)图中电表指针偏转方向即电流方向。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即突触后膜处于静息电
位,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
乙酰胆碱,若乙酰胆碱引起B神经元兴奋,说明形成了动作电位,Na+内流,动作电位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
正,因此电表指针向右偏转;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时,说明促进CT内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
外正内负的差值加大。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否则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正常的神
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II.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故若对A点施加一强刺
激,则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由图可以看出M点位于传出神经,由于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刺激图中M点,A点不会发生电位变化,原因在B、C(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能够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一直结合,则突触后一个神
经元的变化是持续兴奋(或抑制)。
22.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1)组织液树突或细胞体延长
⑵胞吐流动受体内
(3)刺激N点,检测M点有无膜电位变化;刺激M点,检测N点有无膜电位变化(2分)
(4)12
解析(1)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常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共同形
成突触,因此突触后膜通常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图甲中含有3个神经元(神经元A、神经
元B、神经元C),兴奋一部分经过神经元A直接传递给神经元B,一部分经过神经元C再反过来传递给
神经元B,因此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会延长。(2)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依赖于细
胞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Na+内流,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从而
产生兴奋。(3)为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利用M和N两实验位点,如刺激N点,检测M点
有膜电位变化;刺激M点,检测N点无膜电位变化,证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由突
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前膜,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4)依图丙可知,若阴影部分有突触,那么
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由左传递到右侧,在箭头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右侧能感受到兴奋,左侧感受不到兴奋,
电表的指针偏转1次;若阴影部分无突触,在箭头处给予一适宜刺激,传递的方向是双向的,右侧先感受到
兴奋,随后左侧再感受到兴奋,电表的指针偏转2次。
23.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XD腺喋吟与核糖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2)清除(分解)神经调节
(3)腺昔的释放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腺背的释放主要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
选择性让小鼠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凋亡腺甘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2分)
解析(1)腺首是由核糖和腺喋吟组成的,腺背作为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腺甘浓度增大可促进睡眠,故每天清晨,人体内的腺首发生清除
(分解),使睡眠压力减小而使人逐渐恢复清醒状态;题述睡眠稳态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3)①由于乙
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清醒和睡眠期间都是高度活跃的,并且神经活动总是提前于腺首释
放,故可推测腺首的释放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②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
能神经元,会诱导细胞外腺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