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总结提升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01知识网络02考点突破03素养提升目录
1.知识网络图
12122.本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如图所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述相关物
质的性质、用途及制法等。①
。
12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12⑧
。⑨
。⑩
。⑪
。
12
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
(2023·长沙)下列有关含碳单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常温下木炭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金刚石用作电极D.石墨用作钻机钻头A1234567891011121314152.
(2024·安庆大观期末)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
时,先加热木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D
)A.实验过程中,CO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加热CuO处过程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C+2CuO
2Cu+
CO2↑第2题D123456789101112131415考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3.
(2024·廊坊安次期末)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C
)A.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
不同C.粒子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1234567891011121314154.
(2023·周口太康模拟)如图为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
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操作:实验开始时应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点燃酒精灯B.现象: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C.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改进: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第4题B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4·洛阳伊川期末)某同学用图示微型实验装置制取CO2并检验其
性质,回答问题:第5题(1)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2)a处颜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请你再补充一个图示实验中没有呈现的CO2的一个化学性
质:
。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23456789101112131415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6.
(2023·安徽二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
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123456789101112131415(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为
,判断二氧化碳已经收
集满的方法和现象是
。(1)仪器b的名称为
。集气瓶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
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的效果。(4)如图中既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能用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
氢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C
BD
123456789101112131415
7.
(2023·淮南模拟)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4·安阳期末)下列操作或用途中,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D
)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二氧化碳用作化工原料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D.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D1234567891011121314159.
(2024·泰州兴化段考)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C
)A.一般不选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因为二者反应速率太快B.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3·阜阳模拟)如图所示(干冰常温下易升华),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C
)A.从微观角度,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C.
U形管内右端红墨水液面升高D.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10题C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亳州利辛期末)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
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123456789101112131415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
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
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
学吸收法中的吸收剂主要有氨水等。用氨水(NH3·H2O)吸收时,控
制温度在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
(NH4HCO3)。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
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1)用氨水吸收CO2,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活性炭、沸石等可用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NH3·H2O+
疏
松多孔
(3)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填字母)。A.发展风力发电,减少燃煤发电B.大力发展城市燃油公交以提升运力C.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燃气热水器AC
12345678910111213141512.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碳家族成员如图,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
回答问题。第12题(1)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字母)。A.氧化物B.化合物C.单质CO2
AB
123456789101112131415(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一个CO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可以用作
燃料(或二氧化碳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等合理答案均可)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2023·运城运康中学期末)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其主要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
答下列问题。第13题(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
123456789101112131415(2)上述流程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酶能加速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此过程中酶的作用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
因是
。CO2+3H2
催化
作用
分子构成不同
(4)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是
(写一点)。缓解温室效应加剧(合理答案均可)
12345678910111213141514.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仪
器已略去)。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第14题(1)实验过程如下: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123456789101112131415③装好试剂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二氧化碳。⑤先点燃
(填“A”或“B”)处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D
中有气泡产生且
。⑥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⑦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
,判断氧化铜被还原的实验现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质能发电的生物质能发电新技术开发考核试卷
- 一年级口算练习题大全(1000题)
-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2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词语搭配练习题
- 江西省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临川一中八所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影视平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泰安市南关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试题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九中2025届高三4月综合测试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京瓷哲学学习与应用课件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手机终端采购合作协议书范本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有答案
-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爱护牙齿-儿童保健课件
- 电厂水化验培训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与管理策略
- DB4401∕T 10.10-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10部分:园林公园
- 机动车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