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_第1页
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_第2页
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_第3页
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_第4页
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局刑事侦查预案TOC\o"1-2"\h\u21567第一章:预案概述 3285481.1预案制定的目的与意义 3156521.1.1目的 3231461.1.2意义 37281.1.3适用范围 342821.1.4实施条件 331169第二章:组织指挥与协调 4199931.1.5建立原则 431911.1.6指挥体系组成 487361.1.7指挥体系运作机制 497371.1.8职责分工 5261291.1.9协作机制 513148第三章:信息收集与情报分析 544201.1.10概述 572671.1.11信息收集渠道 6271181.1.12信息收集方法 6236261.1.13概述 6156621.1.14情报分析技术 6224741.1.15情报分析手段 724716第四章:现场勘查与取证 7192581.1.16现场保护 741611.1.17现场勘查 7138581.1.18取证方法 864141.1.19取证技巧 86225第五章:案件侦破策略 8290271.1.20梳理案件线索 8135161.1.21分析线索,确定排查方向 9177011.1.22实施排查措施 9289441.1.23梳理案件信息 9205741.1.24对比分析案件 9234161.1.25实施串并侦查 102191第六章:技术侦查手段 10311791.1.26电子监控技术 10208691.1.27网络侦查技术 1018746第七章侦查措施与手段 1186691.1.28搜索措施 11254361.1.29查缉措施 11237061.1.30拘传 1161131.1.31羁押 124218第八章:审讯与调查 1223281.1.32审讯准备 1248471.1审讯前对案件背景、嫌疑人情况的充分了解。侦查人员需对案件相关事实、嫌疑人性格、生活习惯等进行深入了解,为审讯提供有力支撑。 1224361.2审讯计划的制定。根据案件特点和嫌疑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讯计划,包括审讯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审讯策略等。 12235291.2.1审讯技巧 12110102.1建立信任关系。在审讯过程中,侦查人员应保持平和、诚恳的态度,与嫌疑人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愿意主动提供信息。 12288762.2诱导式提问。侦查人员应善于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引导嫌疑人逐步透露犯罪事实。 12134052.3情感引导。针对嫌疑人的情感波动,侦查人员可适时运用情感引导,使其在情绪波动中暴露真实情感。 12246542.4利用矛盾。在审讯过程中,侦查人员要善于发觉嫌疑人陈述中的矛盾,利用矛盾促使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 1362072.5指供。在嫌疑人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可适时提供部分证据,引导嫌疑人承认犯罪事实。 1376972.5.1审讯方法 1384103.1单人审讯。适用于对嫌疑人心理压力大、容易崩溃的情况,有利于迅速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13174563.2双人审讯。适用于嫌疑人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互相包庇的情况,可通过相互验证、揭露谎言等方式,促使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 13240103.2.1调查取证 13128281.1案发觉场调查。对案发觉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现场遗留的物证、痕迹等,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1335701.2嫌疑人调查。对嫌疑人的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查,挖掘嫌疑人犯罪动机和证据。 13316131.3目击者调查。寻找案发觉场附近的目击者,收集目击证言,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 13198171.3.1证据收集 13283972.1物证收集。对案发觉场及嫌疑人住所、交通工具等可能遗留物证的地点进行详细检查,收集相关物证。 13204062.2书证收集。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书面材料,如合同、账目、信件等,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 13316942.3证人证言收集。对目击者、嫌疑人亲友等人员进行询问,收集证人证言。 13288962.4视听资料收集。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视听资料,如监控录像、录音等,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 13142162.5技术鉴定。对收集到的物证、书证等进行技术鉴定,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1331784第九章:案件处理与善后工作 1315172.5.1案件移送 14157162.5.2案件起诉 14178192.5.3赔偿工作 14231192.5.4安抚工作 1410389第十章:预案评估与修订 1569942.5.5评估目的 15251852.5.6评估内容 15183152.5.7评估方法 15246962.5.8修订原则 1656652.5.9修订内容 1699262.5.10修订程序 16第一章:预案概述1.1预案制定的目的与意义1.1.1目的本预案的制定旨在明确公安局刑事侦查工作的指导原则、任务分工、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应急措施,保证在发生刑事犯罪案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侦查工作,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1.1.2意义(1)提高侦查工作效率:通过预案的制定,可以使侦查人员在面对刑事犯罪案件时,迅速明确工作方向和任务,减少侦查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预案的制定有助于合理配置侦查资源,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实现侦查工作的最大化效果。(3)强化协同作战:预案明确了各部门、各警种的职责和协作关系,有利于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作战优势。(4)规范侦查行为:预案的制定有助于规范侦查行为,保证侦查工作依法、合规进行,减少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与实施条件1.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安局刑事侦查部门在侦办各类刑事犯罪案件过程中,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快速反应的情况。1.1.4实施条件(1)人员条件:预案实施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侦查人员,包括刑侦、技术侦查、情报分析等岗位人员。(2)装备条件:预案实施需要配备必要的侦查装备,如通信设备、侦查器材、交通工具等。(3)技术条件:预案实施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如信息网络、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4)协作条件:预案实施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和警种之间的密切协作,形成整体作战合力。(5)法律条件:预案实施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侦查工作的合法性。第二章:组织指挥与协调第一节指挥体系的建立为保证刑事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高效、有序的指挥体系。本节主要阐述指挥体系的建立原则、组成及运作机制。1.1.5建立原则(1)统一领导:刑事侦查工作应在公安局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保证侦查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2)分级负责:根据案件性质、规模和影响,实行分级负责,明确各级指挥员的职责和权限。(3)专业化指挥:根据侦查工作的特点,选拔具有丰富侦查经验和专业素质的指挥员,实行专业化指挥。1.1.6指挥体系组成(1)指挥部:设立指挥部,负责全局刑事侦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参谋长等组成。(2)指挥中心:设立指挥中心,作为指挥部日常工作机构,负责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和下达指令等任务。(3)侦查部门:设立侦查部门,负责具体案件的侦破工作。侦查部门根据案件性质和任务,分为若干侦查小组。(4)联勤部门:设立联勤部门,负责协助侦查部门开展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情报信息等。1.1.7指挥体系运作机制(1)指挥部运作:指挥部负责全局刑事侦查工作的决策、指挥和协调。指挥长负责全局侦查工作的领导,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参谋长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2)指挥中心运作:指挥中心负责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和下达指令。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侦查工作的实时指挥。(3)侦查部门运作:侦查部门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开展具体案件的侦破工作。侦查部门应加强与联勤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各种侦查手段和资源。第二节职责分工与协作为保证刑事侦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协作。本节主要阐述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协作机制。1.1.8职责分工(1)指挥部:负责全局刑事侦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2)指挥中心:负责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和下达指令。(3)侦查部门:负责具体案件的侦破工作。(4)联勤部门:协助侦查部门开展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情报信息等。1.1.9协作机制(1)指挥部与侦查部门:指挥部负责全局侦查工作的组织、指挥,侦查部门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具体侦破工作。(2)指挥中心与侦查部门:指挥中心为侦查部门提供实时信息支持,侦查部门根据指挥中心的信息开展侦查工作。(3)侦查部门与联勤部门:侦查部门与联勤部门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共同推进案件侦破。(4)各侦查部门之间:各侦查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重大、复杂案件。通过明确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保证刑事侦查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贡献力量。第三章:信息收集与情报分析第一节信息收集渠道与方法1.1.10概述信息收集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一环。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案件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侦查效率,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持。本节主要介绍信息收集的渠道与方法。1.1.11信息收集渠道(1)犯罪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获取犯罪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视频监控等进行分析,可以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2)证人访谈:询问目击者、知情人和相关当事人,了解案件发生前后情况,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信息。(3)数据查询:利用公安信息系统,查询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犯罪记录、通讯记录等,为侦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4)技术侦查:通过技术手段,如手机定位、网络监控等,收集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和通信内容。(5)情报交流:与其他侦查部门、警种及外部单位进行情报交流,拓宽信息来源。1.1.12信息收集方法(1)实地调查:深入案发地,了解案件背景,收集相关证据。(2)访谈询问:以提问、记录、录音等方式,收集证人、当事人的陈述。(3)数据挖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4)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监控、手机定位等,收集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第二节情报分析技术与手段1.1.13概述情报分析是刑事侦查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揭示案件背后的规律和特点,为侦查决策提供依据。本节主要介绍情报分析的技术与手段。1.1.14情报分析技术(1)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挖掘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犯罪规律等信息。(2)文本挖掘:对案件相关的文本信息进行挖掘,提取关键词、主题词等,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动机、犯罪手段等。(3)社交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挖掘其人际关系、犯罪团伙结构等信息。(4)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犯罪地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1.1.15情报分析手段(1)人工分析:通过人工阅读、梳理案件材料,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手段、规律等。(2)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案件进行分析、评估,为侦查工作提供专业意见。(3)模型分析:运用统计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犯罪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犯罪趋势。(4)联动分析:与其他侦查部门、警种及外部单位进行情报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情报分析效果。通过以上信息收集与情报分析技术与手段,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案件侦破。第四章:现场勘查与取证第一节现场保护与勘查1.1.16现场保护为保证现场勘查的顺利进行,现场保护。现场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封锁现场:对于重大案件,应迅速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防止现场被破坏。(2)保护现场:对现场进行严密监控,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现场造成破坏。(3)信息收集:及时收集现场周边信息,包括目击者证言、视频监控等,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1.1.17现场勘查(1)勘查准备:成立勘查组,明确勘查任务、人员分工和勘查工具。(2)勘查顺序:按照现场周边、现场内部、现场核心的顺序进行勘查。(3)勘查内容:(1)现场地形地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特点,为现场分析提供依据。(2)现场物证:寻找、提取、固定现场物证,如指纹、血迹、毛发等。(3)现场痕迹:分析现场痕迹,如足迹、车轮印、工具痕迹等。(4)现场状况:记录现场状况,如现场布局、物品摆放、门窗开启情况等。(5)现场周边情况:了解现场周边环境,如交通状况、周边建筑、人员流动等。第二节取证方法与技巧1.1.18取证方法(1)视觉观察:通过肉眼观察现场,发觉可疑痕迹和物证。(2)照相、摄像: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固定现场状况。(3)光谱分析:利用光谱仪器,对现场物证进行成分分析,确定物证性质。(4)化学分析:利用化学方法,对现场物证进行成分分析,确定物证性质。(5)生物检测:对现场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确定生物种类、性别、年龄等信息。(6)现场实验:通过模拟现场条件,验证现场痕迹的形成原因。1.1.19取证技巧(1)顺序取证:按照现场勘查顺序,逐步收集证据,避免遗漏。(2)多角度取证: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现场,发觉更多线索。(3)细节取证:关注现场细节,挖掘潜在证据。(4)对比分析:将现场证据与已知信息进行对比,发觉矛盾和关联。(5)适时取证: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根据案件进展,适时提取证据。(6)专业协作: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协作,提高取证效果。第五章:案件侦破策略第一节犯罪嫌疑人排查犯罪嫌疑人排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梳理线索,筛选出可能的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以下是犯罪嫌疑人排查的策略:1.1.20梳理案件线索(1)案发觉场勘查:对案发觉场进行细致勘查,提取指纹、DNA、血迹等生物检材,搜集现场遗留物品,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貌特征等。(2)访问目击者:对案发觉场周边的居民、商家、行人等进行访问,了解案发当天的情况,寻找目击者提供的线索。(3)获取技术支持:利用监控视频、手机通话记录、网络数据等技术手段,查找与案件相关的信息。1.1.21分析线索,确定排查方向(1)根据案件性质,确定排查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确定相应的排查范围。(2)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特征: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作案时间、作案地点等进行分析,推测其可能的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3)按图索骥,查找嫌疑人:根据已掌握的线索,绘制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图,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工作。1.1.22实施排查措施(1)采取公开排查与秘密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2)发动群众,广泛收集线索,发挥群众在排查中的作用。(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嫌疑人进行技术侦查。第二节案件串并分析案件串并分析是通过对已发生的多起案件进行对比分析,发觉案件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侦破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下是案件串并分析的策略:1.1.23梳理案件信息(1)收集相关案件资料:对已发生的同类案件进行梳理,收集案件报告、现场勘查记录、嫌疑人信息等资料。(2)分析案件特点:对案件的作案手段、作案时间、作案地点、受害人群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共同点。1.1.24对比分析案件(1)按时间顺序排列案件:将已收集到的案件按照发生时间进行排序,观察案件发展趋势。(2)分析案件关联性:通过对案件特点的对比分析,发觉案件之间的关联性,确定是否为同一犯罪团伙或犯罪嫌疑人所为。(3)提取关键信息:对案件串并分析中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梳理,为后续侦查工作提供方向。1.1.25实施串并侦查(1)根据串并分析结果,调整侦查策略,集中优势警力开展侦查。(2)加强信息共享,与相关警种、部门协作,共同打击犯罪。(3)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犯罪网络,捣毁犯罪团伙,实现全链条打击。第六章:技术侦查手段1.1.26电子监控技术电子监控技术是当前刑事侦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视频监控:通过安装在特定区域的摄像头,对犯罪现场、嫌疑人活动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为侦查人员提供重要线索。(2)音频监控:利用无线麦克、录音设备等,对犯罪嫌疑人的通信、交谈进行监听,收集关键证据。(3)数据监控:对犯罪嫌疑人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数据监控,分析其通信记录、网络活动等信息。(4)车辆监控:利用车载GPS定位、车牌识别等技术,对嫌疑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跟踪,为侦查提供方向。1.1.27网络侦查技术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网络侦查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为网络侦查技术的几个方面:(1)网络监控:通过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互联网服务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其犯罪行为。(2)数据挖掘: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网络行为特征,为侦查提供线索。(3)IP地址追踪:通过技术手段,确定犯罪嫌疑人的IP地址,进一步锁定其地理位置。(4)网络身份识别:利用网络身份识别技术,对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的活动进行追踪,揭示其真实身份。(5)网络证据提取:对犯罪嫌疑人的电子设备进行取证,提取网络聊天记录、邮件、图片等证据。(6)网络攻击与防御: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网络攻击行为,开展网络防御,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电子监控技术与网络侦查技术的应用,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案件侦破率,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章侦查措施与手段第一节搜索与查缉1.1.28搜索措施(1)目标搜索:针对案件相关场所、部位、物品等,制定详细的搜索计划,明确搜索范围、目标、方法及注意事项。(2)拉网式搜索: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组织警力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搜索,保证不遗漏任何可疑线索。(3)技术搜索:利用技术手段,如无人机、红外线探测仪、警犬等,对案件现场及相关区域进行搜索。(4)深入搜索:针对重要线索,组织警力进行深入调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1.1.29查缉措施(1)人员查缉:对嫌疑人、涉案人员及其关系人进行身份核查、轨迹查询,发觉线索。(2)车辆查缉:对嫌疑车辆进行布控,通过车牌号、车型等特征进行查询,查找线索。(3)物品查缉:对涉案物品进行查封、扣押,对相关场所进行搜查,发觉线索。(4)信息查缉: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分析涉案信息,为侦查提供支持。第二节拘传与羁押1.1.30拘传(1)拘传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涉嫌犯罪的人员,可以进行拘传。(2)拘传程序:由侦查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两名以上侦查人员执行。(3)拘传期限:拘传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8小时。(4)拘传措施:对被拘传人进行人身检查、拍照、提取指纹等,保证安全。1.1.31羁押(1)羁押条件: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符合羁押条件的,可以予以羁押。(2)羁押程序:由侦查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执行。(3)羁押期限: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4)羁押措施:对被羁押人进行监管,保证安全,同时进行侦查讯问、调查取证等工作。(5)羁押告知:及时告知被羁押人羁押原因、期限、权利义务等信息,保障其合法权益。通过对搜索与查缉、拘传与羁押等侦查措施与手段的运用,为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案件侦破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八章:审讯与调查第一节审讯技巧与方法1.1.32审讯准备1.1审讯前对案件背景、嫌疑人情况的充分了解。侦查人员需对案件相关事实、嫌疑人性格、生活习惯等进行深入了解,为审讯提供有力支撑。1.2审讯计划的制定。根据案件特点和嫌疑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讯计划,包括审讯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审讯策略等。1.2.1审讯技巧2.1建立信任关系。在审讯过程中,侦查人员应保持平和、诚恳的态度,与嫌疑人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愿意主动提供信息。2.2诱导式提问。侦查人员应善于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引导嫌疑人逐步透露犯罪事实。2.3情感引导。针对嫌疑人的情感波动,侦查人员可适时运用情感引导,使其在情绪波动中暴露真实情感。2.4利用矛盾。在审讯过程中,侦查人员要善于发觉嫌疑人陈述中的矛盾,利用矛盾促使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2.5指供。在嫌疑人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可适时提供部分证据,引导嫌疑人承认犯罪事实。2.5.1审讯方法3.1单人审讯。适用于对嫌疑人心理压力大、容易崩溃的情况,有利于迅速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3.2双人审讯。适用于嫌疑人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互相包庇的情况,可通过相互验证、揭露谎言等方式,促使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第二节调查取证与证据收集3.2.1调查取证1.1案发觉场调查。对案发觉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现场遗留的物证、痕迹等,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1.2嫌疑人调查。对嫌疑人的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查,挖掘嫌疑人犯罪动机和证据。1.3目击者调查。寻找案发觉场附近的目击者,收集目击证言,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1.3.1证据收集2.1物证收集。对案发觉场及嫌疑人住所、交通工具等可能遗留物证的地点进行详细检查,收集相关物证。2.2书证收集。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书面材料,如合同、账目、信件等,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2.3证人证言收集。对目击者、嫌疑人亲友等人员进行询问,收集证人证言。2.4视听资料收集。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视听资料,如监控录像、录音等,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2.5技术鉴定。对收集到的物证、书证等进行技术鉴定,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第九章:案件处理与善后工作第一节案件移送与起诉2.5.1案件移送(1)案件侦查终结后,侦查部门应当对案件进行审查,保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2)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侦查部门应当及时制作《案件移送报告》,连同案件卷宗、证据材料一并移送给检察机关。(3)移送案件时,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告知其权利和义务,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2.5.2案件起诉(1)检察机关收到案件后,应当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保证案件符合起诉条件。(2)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3)在起诉过程中,检察机关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利,保证案件公正审理。(4)侦查部门应当配合检察机关,提供必要的侦查资料和证据,保证案件顺利进行。第二节赔偿与安抚工作2.5.3赔偿工作(1)案件侦破后,对于因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赔偿。(2)赔偿工作应当在案件起诉前进行,侦查部门应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证赔偿工作顺利进行。(3)赔偿金额应当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犯罪嫌疑人的赔偿能力确定,保证公平合理。(4)赔偿协议签订后,侦查部门应当对赔偿款项进行监管,保证赔偿款项及时支付到位。2.5.4安抚工作(1)侦查部门应当对受害人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关注其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2)对于受害人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诉求,侦查部门应当予以关注,并在职权范围内积极协调解决。(3)侦查部门应当与受害人家属保持沟通,及时告知案件进展情况,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