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亚非(同步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课 古代亚非(同步练习)答案_第2页
第1课 古代亚非(同步练习)答案_第3页
第1课 古代亚非(同步练习)答案_第4页
第1课 古代亚非(同步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古代亚非1.在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最可能是(

)A.《查士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D.《拿破仑法典》【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前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他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王权神授,完善官僚体系。故选C项;《查士丁尼法典》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国家不符,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国家不符,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又称《民法典》,1804年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的,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国家不符,排除D项。2.大流士一世登上王位后,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巴尔干半岛北部到多瑙河的地区,他的国家从此进入最强盛的时期。他的国家是(

)A.阿卡德王国B.亚述帝国C.波斯帝国D.基什王国【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在国王大流士一世的统治下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故选C项;约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登上基什的王位,史称萨尔贡一世。他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征服了苏美尔人各城市。他营建新都阿卡德,所建立的国家被称为阿卡德王国,排除A、D项;亚述是在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于西亚地区兴起的强国,国家不符,排除D项。3.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河流C.高山D.沙漠【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由此可知,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故选B项;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是江河文明,不是海洋文明,排除A项;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是发祥于江河,不是起源于高山,排除C项;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的起源受江河影响,与沙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4.“烈日炎炎赤道流火,孕育出世上最长的那条河,人们依赖那一泓碧水滋润生活,河谷里黑土肥沃,祖祖辈辈在那里耕作”“这里的金字塔更体现了人民在天文星象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罗马文明【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最长的那条河”“金字塔”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故选A项;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代表文明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排除B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都属于海洋文明,不是题干反映的大河文明,排除C项、D项。5.古埃及的国王集行政、军事和司法权力于一身,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金字塔的用途是()A.教堂B.寺院C.陵墓D.神庙【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故选C项;教堂、寺院、神庙均不是金字塔的用途,排除A项、B项、D项。6.某中职学校的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预习效果,为同学们推送了以下专题视频:《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吉尔伽美什》。请判断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A.古代亚非文明的舞蹈B.古代亚非文明的史诗C.古代亚非文明的绘画D.古代亚非文明的雕塑【答案】A【详解】据材料《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吉尔伽美什》,并结合所学,《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史诗,是一部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史诗。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属于古代亚非文明,可知,该内容是古代亚非文明的史诗,故选A项;古代欧洲文明专题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欧洲专题包括封君与封臣制、西欧庄园、拜占庭帝国、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封建时代的亚洲专题包括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7.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什么人发明的()A.古印度人B.阿拉伯人C.古埃及人D.古代中国人【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10个数字符号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A项;排除BCD项。8.古印度的《原人歌》中记载:“(原人)头上生出婆罗门,由肩上生出刹帝利,由腿上生出首陀罗。”这映射了()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B.古巴比伦的法制传统C.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D.古代两河流域的史诗传说【答案】A【详解】据材料“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将社会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故选A项;排除BCD项。9.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匹配正确的亚洲文明是()A.古埃及——金字塔B.中国——莎草纸工艺C.古印度——佛教D.古巴比伦——象形文字【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故选C项;古埃及位于北非,埃及金字塔不是亚洲文明,排除A项;莎草纸工艺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这种“纸”只是一种原始的书写材料,与现代普遍使用的纸不同,排除B项;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排除D项。10.经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亚非文明主要有:①中华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埃及文明④古代印度文明。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文明从东向西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文明从东向西依次是中华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所以选择①④②③,B项符合题意。11.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下列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某遗址出土有谷物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大量黄金面具、玉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黄金面具、玉器、陶俑等D.出土的玉器上刻有符号和精美的花纹【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归贵族所有,材料中单人墓随葬品有大量黄金面具、玉器、陶俑等,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某遗址出土有谷物和较多陶器碎片,,材料没有明确告知属于个体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差距,排除B项;D项说明当时人类的玉器制作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12.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是地理气候、技术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的结果,B项正确;“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述错误,排除A项;农业文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早期人类各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并没有密切的联系,D项正确。故选B项。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时期,原意为“宫殿”,中王国时期使用于对国家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史学界根据君主专制王权开始于古王国的史实而把古王国及以后的埃及国王都称为法老。所谓君主专制,乃是国家管理的一种政体形式。古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上古世界各国同类政体中最为典型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第一,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第二,法老独揽了全国的一切行政大权,……第三,在法理上,法老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第四,法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齐涛主编《世界通史·古代卷》材料二现在,我们可以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看到《汉谟拉比法典》,它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该法典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古巴比伦社会,成为了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摘自曹顺仙编著《世界文明史》(1)提炼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原则、实质和意义【答案】主要信息: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古埃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2)原则:“以牙抵牙,以眼还眼”。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详解】(1)主要信息:据材料一“‘法老’……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可知,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据材料一“古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最为典型的”可知,古埃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2)原则:根据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处理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原则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实质:根据材料二“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并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亚非文明分布图材料二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1)图中ABCD代表4个古代文明的名称,把它们的名称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BCD(2)根据下面示例,列举属于世界四大文明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一例。示例:物质文明:狮身人面像精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3)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四个文明的相似点【答案】(1)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中华文明。(2)古代埃及物质文明:金字塔,精神文明: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物质文明:空中花园,精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物质文明:华氏城,精神文明:佛教;中华物质文明:万里长城;精神文明:甲骨文。(3)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