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将相和
文本分析:
本文以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
“海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
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
局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文中讲述的故事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了,
但今天让学生学习,他们仍然觉得趣味无穷,仍然能深受教益和启发。教学设计
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在默读中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文章描写人
物的方法,进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还要注重读、说、写的结合,以读促
说、以读促写,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中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改编古代
的文言小故事。止匕外,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感受到“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对
家庭、集体、国家的重要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养成机智勇敢、心胸开阔、顾全大
局、热爱祖国的品性。
教学目标:
“璧、臣、蔺”等16个生字(包括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议”等
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掌握快速默读课文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
在联系,并能复述故事。
3.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
美好品质,从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明白”和为
贵”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2.运用抓住人物的言行深入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
习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
2.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学习本文的方法阅读一
些经典的文言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目标
“璧、臣、蔺”等16个生字(包括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议、”
等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要点把握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负荆请罪”的视频片段,出示战国中晚期七国并立的图片,出示和氏璧、
海池会、负荆请罪的图片,出示蔺相如、廉颇的图片。
导语: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当时的赵国,
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由于他们两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赵国暂时
得以保全。那么,蔺相如和廉颇一开始就那么团结,就那么同心吗?“负荆请罪”
这个故事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改编的
故事《将相和》,一起来了解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看看赵国的将相之
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提问:“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怎么理解
“和”?
预设: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弄清楚题目中的“将”和“相”分别是谁,理解
课题的难点主要在于“和”字,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查字典和自由讨论的方法来理
解。
(2)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逐字理解法理解题目的含义。
明确:“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3)教师由题目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进一步理解课题的
含义。
二、默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原著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渡:同学们,我国的文学名著、历史名著不胜枚举,其中有一部名著被鲁
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家知道这部名著是什么吗?
(学生答:《史记》。)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根据里面的故事改编而来
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部名著及其作者。(教师出示司马迁及其所著《史
记》的图片。)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
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起漫
游各地,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司马迁每到一处即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广泛地接
触社会生活及不同阶层的人物。归来后,司马迁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其
父死后,他承袭父亲官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42岁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司马迁被捕入
狱,受宫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
年,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三千多年的历
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合传”。《史记》中的“合传”有两
类:一类是将同类型的人物的传记合在一起;一类是将事业上密切相关的人物合
在一起。前者一般按时代先后排列,如《孙子吴起列传》;后者要先介绍两位主
人公的身份、经历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其前半部分以写
蔺相如为主,后半部分以写廉颇为主,而兼及赵奢、赵括、李牧。统观全传,写
蔺相如可谓用墨如泼,淋漓酣畅,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而于其余诸人大
抵是依史直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传末的“太史公曰”独赞蔺相如之智勇,而
不及其他。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做此传的意图。
2.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①快速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用的时间。
②将生字、新词、重点句子在文中标注出来。
③默读后尽量多地说说自己默读时获取的信息。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色字的字音和字形。教师纠错,学生手、
脑、嘴并用识记。
zhaochenxiannuddian
召集大宦/进噌9献上允诺典礼
chaoZU1qieiuJingbi
抄小路得罪胆怯相绝荆条和氏璧
linqianghualiandiyuC1rushan
蔺相如强逼划归廉颇抵御推辞侮辱擅长
qingxueP£0
上卿削弱战rt袍
(2)教师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
进攻召集大臣商议机智解决难题称赞绝口不提
诚意怒发冲冠交付地图允诺举行隆重典礼约定
日期思量客舍信用示弱随行军队边境会面胆怯职位碰见
将军乘机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保卫
(3)理解成语,学会运用。
预设:本课中的成语较多,有些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先查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再联系上下文来加深理解,最后结合生活实际造句加
以运用。
(教师出示词语的意思,学生填写恰当的成语。)
①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完璧归赵)
②完完整整,没有欠缺。(完好无缺)
③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怒发冲冠)
④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心协力)
⑤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无价之宝)
词语运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文中的成语造句或说一段话。
(4)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默读时获取的主要信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1)全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之间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
人之间的事。(二十字左右。)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写的是廉颇(将)和蔺相如(相)之间的故事,
主要写了他们俩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故事。
(2)全文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件事。(每
件事五个字左右。)
预设: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围绕“将相和”这一中心事件,分别写了发生在不
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件事,即“完璧归赵”“港池会面”“负荆请罪”。
(3)弄清楚每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将文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句子画上记号,
明确每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然后在表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
子下画上记号,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文中没有这样的句子,可引导学生自
己概括。
比如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起因是廉颇寻衅,经过是相如回避,结果是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理清思路,把握层次。
(1)速读与思考:标上段序,弄清每件事的起止,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
每层大意。
(2)讨论后交流。
预设:本文层次分明,只要抓住三件事中每件事的起止,就很容易准确地划
分层次了。归纳层次大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主要信息,弄清每件事的矛盾双
方及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T9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地保护了国宝和
氏璧,立了大功。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港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
又立新功。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写廉颇看蔺相如的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
蔺相如为顾全大局避让他,廉颇深受感动,背上荆条登门请罪。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千百
年来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廉颇和蔺相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作者是怎样刻画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下节课上,我们将重点探究这
些问题。
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用最快的速度默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还
提取了课文的主要信息,弄清了故事之间的关系,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大家的表
现都很好,
(示例:读写生字又快又准;不仅理解了几个成语的意思,还会
运用;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简洁明了,归纳层次大意时按照“某人做某事,
结果怎样”的模式,十分准确;的发言最出彩,他把三个故事之间的顺序
说得有理有据,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积极发言,大胆表达,
学会分享。)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时目标
1.抓住故事要点,复述故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3.读写结合,用自己的话讲一个古代史书上的故事。
要点把握
1.复述故事。
2.分析写法,把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听写上节课中出示的词语卡中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小结指
导。
预设:教师在词语听写时仍要把文中出现的成语作为检测的重点。
2.教师指名说出文中的三个故事的名称,探讨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明确:课文主要讲述了有关蔺相如和廉颇的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
“海池会面”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各有因果,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
其中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
因,这三个故事的共同结果是一一将相和。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到“和”,他们精诚团结、同
心协力,共同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换来了赵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段佳话。同学们,
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他们的故事为什么影响深远?今天,让我
们穿越时空,走近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古代的杰出将相。
二、合作交流,复述课文
分组讨论,准备复述。
(1)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准备复述一个故事,并推举一人发言。
(2)分工合作,弄清每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3)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发言。
(4)师生评价。
预设:让学生练习复述故事,一是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二是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交流的环节,教师要适时巡视,指导疑难。在复述环节,
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复述故事,尽量让更多的同学展示;然后推荐复述得最
好的同学代表展示。在师生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项,如“复述故事能
手”“最佳音色奖”“最佳表现奖”等,以此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
明确:①完璧归赵
时间:有一回;地点:赵国一一秦国;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蔺相如
手下人。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就骗
他说璧上有瑕疵夺回了和氏璧,以毁璧相逼。(或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用计
从秦王手中要回和氏璧。)结果:蔺相如安排手下人化了装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被封为上大夫。
②海池会面
时间:完璧归赵后过了几年;地点:海池;人物:秦王、赵王、蔺相如、廉
颇。
起因:秦王约赵王在港池会面,赵王准备赴约。经过:秦王要赵王鼓瑟,并
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以死相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并记入史册。结果:秦王没有
占到便宜,又知廉颇在赵国的边境上有所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国。
③负荆请罪
时间:一天;地点:路上和蔺相如门上;人物:蔺相如、廉颇等。
起因: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廉颇不服气,要寻衅滋事。经过:蔺相如躲避
廉颇并说出理由。结果: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将相
和好如初,文武共治,保卫赵国。
三、深入阅读,研讨文本
(一)学习“完璧归赵”
1.故事的起因(第1~4自然段)。
预设:学生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赵王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他为什么着急?
②大臣给赵王出了个什么主意?他为什么出这样的主意?
③课文开头写赵王和写大臣给赵王出主意,这对写蔺相如有什么作用?
2.合作交流,在课本上圈画出相关语句。
3.汇报展示,解决问题。
交流后明确: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后,恃强凌弱的秦王假意要以城换璧,
赵王不想按照秦王的要求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来侵犯赵国。正在赵王不知
所措的时候,大臣推举了勇敢机智的蔺相如来解决这个难题。这是“完璧归赵”
故事的起因,从中可见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4.故事的发展(第5~8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5~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经过。
预设:这几段详细记叙了蔺相如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智斗秦王并完璧归赵的
过程。教师可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的经过。
明确:奉命出使、进宫献宝、设计取回、完璧归赵、据理力争。
(2)读思结合,了解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的经过。
①蔺相如“奉命出使”。
思考:从“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这句话是蔺相如分析的两种可能性和对策,目的是造成“秦国理屈”
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王变被动为主动。从蔺相如的话中可
见他深谋远虑,智慧超群。
②蔺相如“进宫献宝”。
示例:
师:蔺相如奉命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为秦王献上了和氏璧,秦王对和氏璧
喜爱至极。秦王会信守诺言,拿城来换和氏璧吗?
生:不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绝口不提”一词将秦
王“骗宝”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师:蔺相如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③蔺相如“设计取回”。
预设: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小组交流感悟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A.蔺相如怎样用计从秦王手里要回了和氏璧?
B.取回了和氏璧后,蔺相如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
做?请将重点动词做上记号,然后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C.蔺相如是不是真的要举着和氏璧撞柱子?为什么?
D.蔺相如要秦王举行隆重的典礼,目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在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时,不仅要抓住蔺相如的语言,更要抓
住他的动作,如“上前一步”“捧着”“往后退了几步”“举起”等。这些动词
生动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④蔺相如“完璧归赵”。
预设:蔺相如用计拿回和氏璧以后,便悄悄地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就……”这组关联词体会蔺相如果断、机智的性格特点。
⑤蔺相如“据理力争”。
预设:教师指名朗读蔺相如的话,分小组讨论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话。
交流后明确:蔺相如洞悉秦王的本性,料定他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并且以
“信用”作为法宝来震慑他,使得秦王即便想杀他也不能,只好将他送回赵国。
5.故事的结局(第9自然段)。
明确:“完璧归赵”故事的结局是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思考:“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和“将相和”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教师在这里不必要求学生给出答案,可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后
面的内容。
6.创设舞台,情景再现。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刚梳理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从整体上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我们也从秦王和蔺相如的动作、语言中感悟到了这
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现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呢?
(1)学生根据自己的标注,再次品味文中描写秦王和蔺相如的动作、语言
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2)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3)教师指名朗读表现优秀者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评价。
(二)学习“海池会面”
过渡: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在赵国危难之时、群臣束手无策之
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秦国毫无惧色,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赵国
挽回了无价之宝。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蔺相如将如何与秦王争斗呢?请大家借鉴
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方法,与同学自主学习“海池会面”这个故事。
0~14自然段,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的结果。
明确: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港池相见;故事的经过是会见的过程中秦
王百般刁难赵王(要赵王为自己鼓瑟),蔺相如挺身而出,保护赵王(要秦王为
赵王击缶);故事的结局是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
2.分析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预设:学生画出描写蔺相如的言行的词句,思考、讨论、交流这些句子
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重点句子。
(教师出示描写蔺相如的言行的语句。)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
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
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
同归于尽!”
朗读指导:赵王被侮辱,蔺相如十分气愤,为了维护赵王的尊严,他宁愿以
死相拼。因此蔺相如的话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
您同归于尽!”要重读。
赏析:这几句话描写了蔺相如与秦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蔺相如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映了他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非
凡的勇气和智慧。
3.教师点拨疑难问题,助力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1)疑难一: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
拿赵王怎么样?
①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②全班讨论。
交流后明确:蔺相如看到秦王用让赵王为他鼓瑟的方法来侮辱赵王,特别气
愤,所以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以后,之所以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
为他知道大将军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
(2)疑难二:大将军廉颇在海池会面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初步概括廉颇的
人物形象。
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②全班小结。
交流后明确:秦王听说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说明廉颇英勇善战,就连秦王也惧怕他几分。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练习讲一讲“海池会面”的故事。
“海池会面”这个故事和“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学习“负荆请罪”
过渡:完璧归赵,蔺相如使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欺骗。秦王很不甘心,几年后
又约赵王在港池会面,企图羞辱赵王。蔺相如再一次以弱胜强,维护了赵王的尊
严。蔺相如一再立功,连受嘉奖,被封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引发廉颇的不满,
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
5~17自然段,画出重点语句,记录自己的感触。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5y7自然段,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
明确:故事的起因是廉颇不服气,想羞辱蔺相如;经过是蔺相如处处回避退
让;结果是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学生画出描写廉颇的言行的句子,并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廉颇的性格
特点。
明确:英勇善战、光明磊落、知错就改、顾全大局。
(3)学生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教师相机整理小结。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故事内容。
(1)“我廉颇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
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想一想:廉颇的话说明了什么?(蔺相如因为在“海池会面”上又立了功,
所以赵王加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心里不服气。)
(2)“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还
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
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
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①蔺相如的几句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
大体。)
②听了蔺相如的话,你有什么感触?
预设:蔺相如的这番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
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体现了一种爱国情怀,启示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
国家利益自己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其二是将相和与不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一一
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这说明了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3)精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17自然段。
②“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句话表现
了廉颇怎样的品质?(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负荆请罪”的故事。
4.学生回顾全文,讨论交流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港池会面”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
致使廉颇不服气,这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负荆请罪”是果,前
两件事是因。
四、整体感悟,深化认识
1.讨论交流,理清关系。
(1)讨论:“完璧归赵”“海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
否互换?为什么?(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这三个故事之间的顺序(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引
导学生弄清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
因);引导学生弄清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和内在原因,弄清将相和的表面原因及
内在原因。
(2)交流明确。
预设:引导学生在充分讨论、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明确:①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
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
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个完整曲折的故事。
②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
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将
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
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
相如的成功。
2.思考感悟,获得启发。
(1)思考将相和的原因,感悟人物形象特点。
①蔺相如的职位一升再升,原因是什么?(在“完璧归赵”和“海池会面”
上立了功。)
②廉颇心有怨气,原因是什么?(蔺相如的职位一升再升,位居自己之上。)
③将相又和好了,原因是什么?(蔺相如和廉颇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
大局。)
④分别概括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廉颇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爱国的人。)
⑤总结蔺相如和廉颇思想上的共同特征。(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
教师小结: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人。
(2)从将相和中受到启发。
教师小结:一个知错就改,另一个真诚相待,都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从此以
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
字,就是课题中的“和”。是呀,俗话说: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
样,正由于将相两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
赵国。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我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相和的故事也
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积累。
2.课下搜集更多关于《史记》的资料,激发阅读的兴趣。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和----A不和----»和
A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品读人物的语言,赏析人物的形象(教学重点)
(教师多媒体出示蔺相如的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
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从蔺相如的这些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蔺相如看透了秦王的真实目的。
生:蔺相如有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
生:蔺相如为了保护好和氏璧,不畏生死。
生:蔺相如不惧怕秦王,不同于一般人。
生:蔺相如是一个英勇的爱国者。
生:为了保护好和氏璧,他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
师: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保护好和氏璧,蔺相如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来
威胁秦王,说明他不但智慧过人,而且英勇无畏。
(多媒体出示蔺相如的话:”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
助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师:读了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思考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蔺相如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挺身而出。
生:蔺相如以性命威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可以看出他对赵王忠心耿耿。
生:我很敬佩蔺相如的胆量。
生:如果我是秦王,也会畏惧这样不怕死的人。
师: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的尊严,以性命威胁秦王,秦王怎能不惧怕。从中
可以看出蔺相如对赵王忠心耿耿、不计个人安危。
(多媒体出示蔺相如的话:“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
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
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师:从蔺相如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原来蔺相如是一个充满大智慧,以大局为重的人。
生:蔺相如能够看清时局,认清形势。
生: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
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躲避廉颇,可见蔺相如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生:能成大事的人,必定有着宽广的胸怀。
生:如果我是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这一番话,必定会羞愧难当。
生:赵国能有蔺相如这样的人才,真是赵国的福气呀!
师: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剖析人物的语言,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期待
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赏析: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就是教学得法、高效,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因
此,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了学生“揣摩”“讨论”和教师“引导”“点拨”的
课堂教学结构,摒弃了教师包办或一问到底的教法。让学生通过揣摩、讨论课文
中描写蔺相如的语言的句子,来分析人物的形象,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
悟人物的高尚品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认识,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
能力、分析能力的目的。
...........................>教学反思...........................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编的,由三个小故
事组成,篇幅较长。怎样做到“长文短教”,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首先要对
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取”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重点词句段;“舍”学
生通过自学能读懂的课文内容。再根据学段要求和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特
点,准确选择每个故事中的重点句段进行语言训练,再用小结性的语言进行串联
提升,点明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学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保持了故
事的完整性,走出了内容分析的套路。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通过“演一演”这种学习方式来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小组内先练习
分角色演一演,然后在全班表演,学生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但深刻地理解了人
物形象,而且有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这种体验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阅
读名著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授课
课题将相和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
召集”等词语。
教学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目
标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
系。
教
学
重
点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难点
第一课时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
召集”等词语。
教
学
目
标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问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
导入,能激发学生的
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兴趣。简介背景能帮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助学生理解课文。】
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导入
(板书:将相和)
()分
钟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设计意图:把
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握题目,通过题目初
(出示课件3)步理解课文。把握整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体,弄清课文的主要
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内容。这样的方式有
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助于让学生快速把
握课文。】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
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失信抵御理直气壮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
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
“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设计意图:抓住人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物的语言、动作展现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人物性格。把这个作
为教学重点,有助于
故事。)
帮助学生把握人物,
新课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教学理解主题,还有助于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
()学生的写作。】
分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海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
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
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
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
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
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
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
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
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
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
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
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
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
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
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设计意图:总结、
内容。
课堂小结预习有利于帮助学
及拓展延(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生夯实基础,并为下
伸()(板书:完璧归赵)
分钟
2.课堂练习:节课的讲解做准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备。】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
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港池会上
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
们预习“海池之会”。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皇帝zhdoji()dachen()们shdngyi()出兵的时间。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价之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先后顺序给下列故事排序。
()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到秦国。
()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秦王想要把和氏璧骗到手。
()秦王只好放了蔺相如。
()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
【答案】
一、召集大臣商议
二、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
好地归还主人。
三、34251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
教学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
目
标示和教育。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设计意图:设置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复习检查这个环
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节,可以巩固上节
导入
()分事组成的?课所学内容,同时
钟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引出这节课要讲的
格特点。内容。】
(板书:机智勇敢)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
探究的方式把握主旨,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意识,又能提高参与
度,同时还能让学生从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
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类题目的方法。】
新课(板书:海池之会)【设计意图:用先
教学把握内容,再分析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
()
人物性格的方法,
分钟记录下来。
能帮助学生很好地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
理解课文,把握人
赵国尊严。
物的性格。】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
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
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
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
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
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
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
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
吗?
生答,师总结:从海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
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
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
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
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
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
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
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
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
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
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
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哪是因,哪是
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
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
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
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
课堂小结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
及拓展延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
伸
()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
分钟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生把自己的感想抒
发出来,能让学生
梳理思路,表达感
受。】
【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考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医用隔离衣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尿布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拖鞋袜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暑假综合复习
- 便携秤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交通枢纽消防安全维护方案
- 园艺景观项目施工方案
- 酒店客房翻新工程方案
- 小型服装厂应急预案范文
- 消防报警设备合同
- 提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探析
-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污水处理厂冬季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 完整版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 (新版)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