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第4节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上部 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 D.地核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测量山峰的高度D.研究地核物质的组成解析:第1题,岩浆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第2题,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①②③;④包括软流层。第3题,可以利用地震波在通过不同媒介时传播的特征不同进行地质探矿(石油为液态,若遇到石油则横波无法通过、纵波会减速);但它不能传递生命信息,也不能测量山峰的高度与进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研究。答案:1.B2.D3.B北京时间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大地震。强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几乎席卷了日本全境,日本多地海浪高达10米。截至年4月11日下午3点,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遇难人数达13127人,失踪人数14348人。阅读以上材料,回答4~5题。4.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D.无感觉5.此次地震和海啸,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A.岩石圈 B.大气圈C.生物圈 D.水圈解析:第4题,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人应感到上下颠簸。第5题,地震直接作用于岩石圈,并通过地震波影响水圈,产生海啸,从而影响海洋生物及人类(生物圈)生存。所以可以看出,此次地震和海啸对大气圈的影响最小。答案:4.A5.B6.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石油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通过时波速也迅速下降,a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所以A项是正确的。答案:A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完成7~8题。7.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A.大气圈 B.生物圈C.水圈 D.岩石圈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答案:B8.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A.水圈 B.生物圈C.地幔 D.大气圈解析: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而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C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10.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A.① B.②C.③ D.①②解析:第9题,首先明确图中序号:①是硅铝层,②是硅镁层,③是地幔,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地壳。第10题,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答案:9.A10.A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11~12题。1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1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解析:第11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深度范围内。第12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答案:11.A12.A地球的圈层结构既包括内部圈层,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回答13~14题。13.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 B.下地幔C.外地核 D.内地核14.发生在地壳中的浅源地震,其地震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变慢B.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C.纵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D.纵波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突然消失解析:第13题,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第14题,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其地震波是由震源向地心和地表两个方向传播的,该题考查的是向地心方向传播的内容。纵波和横波通过莫霍界面时都突然加快,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变慢。答案:13.C14.C二、综合题(共22分)15.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某年青海省玉树县(96.7°E.33.1°N)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千米。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玉树 B.成都C.上海 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研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地壳厚度线圈中,0千米表示_______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位于________(地壳、地幔或地核)。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四地中玉树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地壳最厚。第(2)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第(3)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干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答案:(1)A(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3)莫霍面地壳1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____。(4)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组成,E层的主要物质成分为________的硅酸盐类;G层叫________,H层叫________。H层物质呈现________态。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所以要根据学过的知识首先读懂图。该图分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尺),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性状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5千米处波速明显增大,可确定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