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的微创治疗_第1页
慢性疼痛的微创治疗_第2页
慢性疼痛的微创治疗_第3页
慢性疼痛的微创治疗_第4页
慢性疼痛的微创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疼痛(téngtòng)的微创治疗

杨小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dìyī)附属医院共五十三页慢性(mànxìng)疼痛的定义

慢性疼痛是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反复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或者预期会继续或进展的组织损伤所伴的疼痛。往往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征象(zhēngxiàng)(例如,疲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等),并且可能继发抑郁症。2004年世界疼痛学会宣布,慢性疼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

共五十三页慢性疼痛(téngtòng)的危害(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机能(jīnéng)障碍长时间疼痛传入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痛敏使疼痛加重神经可塑性改变使疼痛异常顽固共五十三页慢性疼痛对人类(rénlèi)的危害(II)

49%的病人无法参加社交活动

61%的病人无法参加娱乐活动

58%的病人无法进行家庭的正常生活

27%的病人没有正常睡眠(shuìmián)

34%的病人无法提拎购买的日常用品共五十三页慢性(mànxìng)疼痛的诊断

u

详细询问病史u

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u

实验室检查(jiǎnchá)u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DSA、脊髓造影等共五十三页慢性疼痛治疗(zhìliáo)目的

1.生理、心理、行为调整异常神经系统

2.

防范(fángfàn)神经可塑性改变

3.消除疼痛的病因

4.改善生活质量

共五十三页慢性(mànxìng)疼痛的微创治疗

慢性疼痛(téngtòng)的治疗方法很多,如:u药物治疗u

神经阻滞u

物理治疗u

心理治疗u

针灸治疗u

微创治疗共五十三页慢性疼痛(téngtòng)的阶梯镇痛123介入(jièrù)微创治疗±弱阿片类曲马多±辅助治疗

弱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辅助治疗非阿片类药物±辅助治疗疼痛持续或加剧疼痛持续或加剧疼痛神经阻滞和注射治疗疼痛治疗应遵从WHO三阶梯镇痛原则共五十三页慢性疼痛(téngtòng)的微创治疗

随着(suízhe)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各种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慢性疼痛治疗领域中,结合介入技术的一系列微创技术也发展迅速。

共五十三页疼痛临床的微创技术1.小针刀疗法2.胶原酶椎间盘溶核术3.射频热凝术4.臭氧消融术5.脊髓(jǐsuǐ)电刺激术6.鞘内药物输注术7.椎体成形术8.椎间孔镜手术

共五十三页

小针刀疗法(liáofǎ)

(1)

中医针灸(zhēnjiǔ)“针”与西医手术“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剥离、切割和松解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疗效共五十三页小针刀疗法(liáofǎ)

(2)

适应症:l

慢性肌肉韧带劳损引起的疼痛(téngtòng)l

滑囊炎、腱鞘炎等引起的疼痛l

非脑源性肌痉挛、肌紧张引起的不适和功能障碍l

肌肉韧带骨化引起的疼痛l

引起症状的四肢关节骨刺共五十三页小针刀疗法(liáofǎ)

(3)

禁忌症:l

发热、感染l

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l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l施术部位有难以(nányǐ)避开的重要血管、神经和脏器者l

定性、定位诊断不明确者

共五十三页

胶原酶椎间盘溶核术(I)

优点: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无粘连、费用低。是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原理:小关节内缘、椎板外切迹--溶解(róngjiě)纤维环和髓核。共五十三页胶原酶椎间盘溶核术(II)适应症:

常规保守治疗无效者

术后复发,又无手术(shǒushù)条件者禁忌症:

钙化或撕脱骨折精神障碍

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

共五十三页胶原酶椎间盘溶核术(III)并发症:l

过敏l

神经根损伤(sǔnshāng)l

椎管内或椎间隙感染

共五十三页射频(shèpín)热凝治疗(1)

原理:通过利用(lìyòng)高频率射电电流,使得电极尖端的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组织内蛋白质灭活凝固、水分丧失而萎缩

优点:穿刺针细、组织损伤小安全、简单、易于掌握无手术瘢痕、可重复治疗

共五十三页射频(shèpín)热凝治疗(2)

适应症:l

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l

软组织疼痛l

椎间盘源性疼痛l

背部手术失败(shībài)综合症l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疾病l

晚期癌痛l

肌肉痉挛性疾病:肌性斜颈共五十三页射频(shèpín)热凝治疗(3)

禁忌症:l

活动性肺结核l

各种原因性出血l

心力衰竭l

急性化脓性炎症l

安装(ānzhuāng)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共五十三页射频热凝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tūchū)症原理:共五十三页射频(shèpín)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cāozuò)流程图共五十三页创新(chuàngxīn)之处◆组织损伤小、无出血,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能高,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综合治疗费用降低◆适应症广,治疗效果确切,患者(huànzhě)接受程度高◆全手术过程记录,方便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共五十三页综合(zōnghé)比较开放式手术:切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并摘除髓核,效果好、直观,能同时处理突出和狭窄,但创伤大,出血(chūxiě)多,术后恢复慢,破坏了脊柱稳定性。

胶原酶溶核术:侧入路在CT或C形臂透视引导下进针,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高,易造成椎间粘连等并发症,适应症窄,有过敏现象。

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电刺激术(1)

概念(gàiniàn):

1967年首先由C.NormanShealy等提出1990年后,SCS技术在欧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硬膜外后腔,经造影证实其确切位置后,给予适宜的电流刺激在不同脊髓节段及其所支配的皮节区域和内脏产生感觉和运动效应。目前在全球已有5万以上病例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电刺激术(2)

原理:l

依据疼痛的门控理论l

阻断疼痛信息向大脑传导疼痛区域产生(chǎnshēng)麻刺感或异常感觉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电刺激术

(3)优点(yōudiǎn):l

微创技术l

非破坏性、可逆性l

无副反应l

根据病人情况调整电压、脉宽、频率l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l

并发症少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电刺激术(4)脊髓电刺激系统的组成

神经刺激器---发放脉冲电极-----传递电脉冲至脊髓导线(dǎoxiàn)-----连接电极和神经刺激器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刺激术适应症u

神经源性疼痛—顽固性慢性腰腿痛—腰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幻肢痛/残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性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糖尿病神经源性疼痛u

缺血性疼痛—周围(zhōuwéi)动脉梗阻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顽固性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

共五十三页临床(línchuánɡ)资料(1)

陈金忠,男,53岁,以“外伤后右上肢抽痛、麻木9年”之主诉入院。诊断:右臂丛神经(shénjīng)损伤。患者9年前,因机械绞伤致右上肢多处骨折,于多家大医院手术治疗,术后右上肢活动较前改善,但剧烈疼痛仍无改善。查体: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上肢颈6-8、胸1脊神经支配区触觉减退,屈肘、前臂旋转、屈腕、手指活动受限,右手握力Ⅱ级。肱二、三头级反射、桡骨膜反射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VAS评分9分。颈椎MRI示:椎管无异常改变。

共五十三页临床(línchuánɡ)资料(2)

祝松柏,男,66岁。诊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年前,左大腿前、内侧出现带状疱疹,于当地治愈后,疱疹区出现暗紫色瘢痕,大腿前内侧至膝关节前内侧持续性针刺样疼痛,影响睡眠。先后于西京医院、交大二院等多家医院诊治,均无改善。2年前,于我科行射频毁损治疗,效果亦不理想。查体:左腹股沟下方可见数个暗紫色瘢痕,约7×8mm大小。其他皮肤色泽正常(zhèngcháng)。左下肢腰1-3脊神经支配区(腹股沟下至左膝关节前内侧)触痛阳性,VAS法评分7分。左小腿触觉、运动、反射均无异常。共五十三页选择手术(shǒushù)原则保守治疗无效与疼痛一致的病理改变没有(méiyǒu)严重的非治疗性药物成瘾心理状态稳定没有植入的禁忌证,如败血症、凝血障碍等共五十三页脊髓(jǐsuǐ)刺激术操作流程第一阶段:放置电极术中测试第二阶段:术后测试––7-10天第三阶段:植入整个(zhěnggè)系统共五十三页电极(diànjí)植入

(1)患者俯卧位,消毒铺巾后,于胸2-3棘突向右旁开1cm,用特制穿刺针向头端倾斜30度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成功后将电极缓慢送入,使电极覆盖颈4-7脊髓右侧背柱,C型臂X线透视下明确(míngquè)其位置,进行术中测试。共五十三页电极(diànjí)植入

(2)患者俯卧位,消毒铺巾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用特制穿刺针于腰2-3向头端倾斜30度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成功(chénggōng)后将电极缓慢送入,使电极覆盖胸9-12脊髓左侧背柱,随后进行术中测试。共五十三页术后测试(cèshì)7-10天的筛选测试。患者明确疼痛缓解的程度(chéngdù),医生同时作相应的评估。疼痛缓解超过50%,考虑植入。患者测试结果满意,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从切口处轻轻取出接头(jiētóu),从电极上卸去经皮延伸部分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拔出测试用延伸(yánshēn)导线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根据(gēnjù)习惯及患者的意愿,选择刺激器植入部位

在荷包口位置(wèizhi)做一个3cm的切口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刺激器植入深度(shēndù)不超过2.5cm,并与皮肤表面平行在电极切口和腹部荷包口之间确定(quèdìng)穿刺途径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建立(jiànlì)皮下隧道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把延伸接头(jiētóu)插入刺激器连接口

将神经刺激器插进荷包口内,有

字的一面对着皮肤

共五十三页刺激器植入常规缝合(fénghé)切口共五十三页合并症感染:永久置入时感染机会并不多见。在测试期间因硬膜外处于(chǔyú)开放状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用抗菌素一周电极移位:电极植入早期(数日内)应避免剧烈身体活动,如颈部、躯干过渡屈伸及回旋等导线断裂:应尽量选用旁正中法进行硬膜外穿刺,以防棘间隙狭小损害电极共五十三页

合并症置入刺激器部位(bùwèi)异物感及疼痛:多数患者在植入早期会有异物感,严重者可用镇静药对症处理极少数患者出现置入刺激器游走,需重新固定神经根刺激痛:多为电极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在电极植入时应注意避免进入椎间孔其他脑脊液漏、过敏等共五十三页术中术后注意(zhùyì)术中常规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预防感染、对症处理术后5-7天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患者最佳满意度为准术后随访,积累资料,以供科研(kēyán)之用,同时也积累临床经验共五十三页鞘内药物(yàowù)输注术(1)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组成:

药物通过埋藏体内的电脑输注泵输注至脊椎(jǐzhuī)管内,作用于脊髓的作用位点。

导管位置:放置于蛛网膜下腔,从脊柱经皮下隧道连接至药泵

药泵位置:腹部Intraspinal

CatheterPump共五十三页鞘内药物(yàowù)输注术(2)鞘内药物输注的原理: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通过鞘内药物输注系统(xìtǒng)注入鞘内,直接与脊髓后角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类似内源性内啡肽和脑啡肽的作用,抑制P物质的释放,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共五十三页鞘内药物(yàowù)输注术(3)适应症

:

l

癌痛

l

骨质疏松症

l

弥散性疼痛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