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探究12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探究12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探究12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探究12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探究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研究摘要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面对制定法运行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应当建立相应的案例指导制度,弥补制定法实际运行中的缺陷,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效率。成文法本身相对于现实的具体和复杂更具有抽象性,因而在处理法律实务的过程中,法官需要充分发挥其专业性,选择适用于本案的具体法律规则进行裁判量刑,即法官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已经存在的制定法无法解决日益增多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借鉴判例法的适用原理,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来弥补其不足。案例指导制度对成文法具有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能很好的弥补成文法所固有的缺陷,最大限度的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维护司法公正。本篇主要针对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适用过程中的指导性案例适用率低,缺少监督保障机制,部分法官缺少适用案例的思维和习惯几个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通过规范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统一提升法官素质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的适用,从而实现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的目标。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适用问题;目录摘要Ⅰ引言1一、案例指导制度概述2(一)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 21.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法律依据22.案例指导制度适用前提2(二)案例指导制度的研究现状31.制度内部问题32.案例指导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3(三)案例指导制度的研究与适用价值41.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研究价值42.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价值5二、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5(一)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法律依据5(二)案例指导制度适用前提5三、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几个问题6(一)制度内部问题61.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规模有限,种类较少62.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程序复杂,具有滞后性7(二)案例指导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71.指导性案例适用率低72.制度缺乏监督保障机制73.部分法官缺少适用案例的思维和习惯8四、完善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建议8(一)规范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与适用81.规范指导性案例的创制82.规范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体系,明确适用标准10(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机制111.需建立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具体的适用机制112.健全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激励与惩戒机制11(三)加强提升法官素质,增强援引案例的能力12结语13参考文献14引言如今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明显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伴随而来的还有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的纠纷,而单一的依据成文法的法律规范来解决这些纠纷是难以实现的。同样,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但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制定法在这些国家的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虽然并不影响判例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仍然作为一种很好的制度补充,被纳入判例法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案件指导制度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指导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审判规模和审判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案件指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在经历了漫长的法制历史的积累和沉淀之后,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现实问题,为了满足着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需要,结合审判活动经验,发布指导性案例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工作,统一审判标准和审判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从而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实现法律适用与司法公正的统一。本文仅对现有的案例指导制度内的一些问题,诸如案例指导制度的背景,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与局限,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探讨学习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冀对其的完善和发展尽绵薄之力。一、案例指导制度概述(一)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1.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义案例指导制度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规范法律适用为目的,基于审级监督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权威公布的指导性案例,对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进行审级监督,从而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一项司法制度。[[]夏锦文,莫良元.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与价值维度[J].法学,2009,11.]指导性案例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发布的,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它是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活动中的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挑选出来的指导性案例无不蕴含着审判人员的智慧结晶[]夏锦文,莫良元.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与价值维度[J].法学,2009,11.案例指导制度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为及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作用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经过漫长的法律史的累积和沉淀,最高人民法院面对着愈发复杂的现实问题和顺应愈发紧迫的现实需求,结合审判活动工作经验挑选出指导性案例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开展工作、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建立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和司法公正的案例指导制度。2.案例指导制度的特征案例指导制度存在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案例指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民事法律。案例指导制度作为顺应我国法律实务问题,结合我国法律实务的实践而建立的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制度,目的在于裁判民事案件,从而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和司法公正。由于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因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编选和发布而具有了相同的律效力,使地方性典型案例获得了全国性的普遍的参照效力。而各级人民法院在处理实务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应当参照”的原则既体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也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尺度的根本目的[[]朱顺.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688-693.]。二是指导性案例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朱顺.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688-693.(二)案例指导制度的研究现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曾长期隔绝。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大法系开始不断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两大法系都各自暴露出了自身的不足,而此时则要求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吸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两大法系表现出了较强的互补性。我国也正是顺应如此趋势,在保证成文法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寻找指导性案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之处,弥补成文法的不足。1.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制度研究判例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但随着司法制度的改革,这些国家的成文法地位不断提高,但它并不影响判例法主导地位的存在,而是成为了对判例法体系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融入到判例法制度当中。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制度历史久远,其制度本身有着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发展规律。在判例法制度形成的过程中,主要以判例报告的形式来颁布。从2000年开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法律报告[[]李红梅.普通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路[J].清华法学,2007(04):5-22.]。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罗马法以及法典化运动的影响,但其始终在法律体系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影响了其他国家[]李红梅.普通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路[J].清华法学,2007(04):5-22.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主要遵循的是同案同判,即遵循先例的原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法官在判案时自由裁量权所发挥的作用,从而达到借鉴已有的的经验,达到同案中法律适用能够前后一致,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2.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产生案例指导制度自1985年创办《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开始引入我国。该公报主要发布立法机关颁布的重要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文件、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知识产权、海事、执行等各个方面,各具代表意义,有些属于复杂疑难案件;有些属于新类型案件;有些属于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也有些属于解释法律或补充法律漏洞的案件。[[]董皞.司法解释论(修订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54.[]董皞.司法解释论(修订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54.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2004—2008)》,这是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首次向公众公布,也为未来指导性案例的颁布打好了基础。2010年l1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和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相继颁布,明确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资格,指导性案例的选择条件、类型、来源和确认程序,工作部门和工作流程以及指导性案例的五部分体例。此外还包括旧的指导性案例的清理问题等。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开发布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2011.法[2011]35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2011.法[2011]354号.案例指导制度是在坚持我国成文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传统,合理吸收外国判例法固有优势的突破性创新,它的建立符合当前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同为法治下的人类文明建设服务。(三)案例指导制度的研究与适用价值案例指导制度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文法指导下审理案件的依据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务层面的适用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1.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研究价值任何一种制度的建构一样,都离不开理论进行支撑,案例指导制度也不例外。相对于英美法系而言,大陆法系的优势在于具有明晰的法律概念,清楚的法律解释,以及系统化的法律条文。正如庞德所言,“每个人都渴望确保他知道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它涉及深藏在我们的权利法案背后的一种观念。”[[]庞德.法理学[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15.[]庞德.法理学[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15.但是制定法也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滞后性就是其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的出现也伴随着新的法律问题的出现,已经颁布的法律规范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成文法的制定也需要专业而严谨的过程,这必定会耗费一定的时间,而判例法相对于这样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时间差的优势。我国的司法体制尚且处于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新的社会情势冲击下日渐暴露的问题,亟需建立与我国现有司法体制相适应的新制度作为补充。因此,从与制定法具有一定互补性的判例法中吸取精髓,建立特色中国化的案例指导制度是十分有必要且具有发展性的。2.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价值我国正处于司法体制深化改革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和伴随而来日益增多的新问题,学习引入判例法的方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是弥补制定法的滞后性所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通法审判的制度性原则根源于法院的社会职能。法院履行着数种职能,其中两项职能是首要的:一是解决纠纷的职能;二是充实法律规则的职能。”[[]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M].张含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M].张含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二、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一)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法律依据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提出了50项改革任务和措施。其中第13项提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指导性案例的编选标准、编选程序、发布方式、指导规则等。”这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以正式公文形式发布的有关案例指导制度改革的文件。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制度中引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司法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0年11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和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相继颁布,明确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资格,指导性案例的选择条件、类型、来源和确认程序,工作部门和工作流程以及指导性案例的五部分体例。此外还包括旧的指导性案例的清理问题等。(二)案例指导制度适用前提我国法官在指导性案例制度之下适用的指导性案例,所借鉴事的案例必须正确适用司法政策和法律规定,是真正体现司法公平与效率,并且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案例。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所创制的指导性案例必须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还要在同类案件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必须是能够体现司法公正,容易被社会接受的案例,同时,还要求其在以后是承受得了实践和历史的双重检验。指导性案例应当适应此后实践与历史的双重检验,应当能体现同类案例的核心。指导性案例是法官应当在实务中参照的的典型案例,是应当能反映相关法治社会问题的精髓的典型案例,是应当建立和维护我国法治权威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法律理论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最佳材料。从根本上来讲,案例指导制度是为了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因此,在法律规范有相对明确的规定的情况下,要严格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也要穷尽法律规定,只有在法律规范出现针对某一案情缺乏法律规定,即尚未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致使裁判无依据;或者法律规定过于抽象,模糊不清,缺乏具体操作性等情况下,才能发挥指导性案例的作用。另外,案例指导制度在适用时应当保证为待决案件选择具有相类似的案件事实指导性案例。司法裁判的根本准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同案同判”,由此维护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因此,应对前例与待决案件的相关法律事实进行认真对比分析,选择案情相似的指导性案例方可加以适用。三、案例指导制度适用的几个问题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司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司法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尚未完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为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做出了努力,对该制度的构建和指导性案例的遴选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总体上看案例指导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制度内部问题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仍然在适用制度上的成熟度和指导性案例的质量与数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案例指导制度充分发挥其目标作用。1.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规模有限,种类较少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也愈加丰富,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纠纷。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成立了相应的部门来推进案例指导制度的实施,但是司法统计数据显示,审判实践中参照指导性案例进行审判的案件数量有限。[[]马燕.论我国一元多层级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困境的反思[J].法学,2019,(1):185-191.[]马燕.论我国一元多层级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困境的反思[J].法学,2019,(1):185-191.2.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程序复杂,具有滞后性。当代社会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类型案件也层出不穷。理想的案例指导制度将有效帮助法官及时应对新型疑难案件。然而,由于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程序非常繁复,往往需经层层推荐、多方征询意见,并由最高法院审委会讨论通过并发布。这一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且相较新类型案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审慎的遴选程序虽然有利于保障指导性案例的质量,但是对于解决新产生问题的解决并不有利,甚至因为其滞后性而导致法官在面临新类型案件时难以从以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寻求解决之道。(二)案例指导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指导性案例适用率低在对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实践中,不难发现,适用案例指导制度审结的案件相较同期审理案件而言占比重较小,这固然与指导性案例的适用需满足的几个条件相对复杂有所关联,但是仍不可忽视其程序的繁琐性等诸多限制。细查实证调查之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实践中存在“(量)低(质)劣”的引用现状,[[]张双根.指导案例制度的功能及其限度——以指导案例8号的引用情况为分析样本[J].清华法学,2017,(3):130-152.[]张双根.指导案例制度的功能及其限度——以指导案例8号的引用情况为分析样本[J].清华法学,2017,(3):130-152.另外,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在实践中难以细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仅参照裁判要点,要求其“精心提炼”裁判要点,然后形成“精致的结论”。精心提炼得出要点极大帮助了后案法官对指导性案例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却也导致了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在适用的本质上难以细分。在司法实践当中,法官往往将其归同于司法解释与法条的适用。综上所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极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即是其难以提高的适用率,指导性案例的弊端导致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不论出于“不愿适用”还是出于“难以适用”,都阻碍了受案法官有效的从指导性案例处寻求解决争议的途径。2.制度缺乏监督保障机制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运行仍然缺少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在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地位不明确,所遵循的是“参照适用”,并不具有判例法下的实际约束力,因而不会对法官审理案件产生硬性要求。其所具有的“应当参照”的效力和作为裁判理由被引述的资格,其法源地位缺乏明确的制度依据,这就容易减弱了其实践效果。[[]孙跃[]孙跃.指导性案例与抽象司法解释的互动及其完善[J].法学家,2020,(2):103-1173.部分法官缺少适用案例的思维和习惯在成文法体系之下,部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存在一定的思维惯性,加之现实案件往往具有超出预期的复杂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制定法,存在着依赖法条的习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拿到案件,往往会先试图从制定法中找出适用本案的法条,大多数判决书中都会引用大量的法律规范,此后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最终得出判决。大部分法官在处理实务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是案例指导制度更广泛适用的一大阻力。同时,法院审理、接待人员、判决书的撰写大部分等事务占据了法官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法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案件进行审查和指导,从而削弱了法官对解释法律的主动性和能力。[[][]吴春岐.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和应用[M].法律出版社,2012:150.同时,部分情况下法官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有意识地指出并适用于指导案件在收集资料、逻辑判断和审理案件过程中,但在具体裁判文书、报告合议庭,庭审笔录,其他正式材料中并没有任何体现,指导性案例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四、完善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建议(一)规范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与适用指导性案例是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规范的指导性案例是案例指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有效适用的前提。从指导性案例的创制、遴选到学习与引用,都需要制定规范的体系,提高指导性案例种类的丰富度以及效力范围的广泛度,以此来更高效的解决法律纠纷,统一司法尺度,维护司法公正。1.规范指导性案例的创制(1)充分发挥学术在指导性案例创制中的作用迄今为止,制定法在我国目前的法治现状之下仍然是案件审理的主要依据,且这一现状在我国法律体系下不会改变。因而需要学术界的加大力度参与指导性案例创制。换句话讲,正因为制定法在案件审理依据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仅仅依靠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去尝试引用指导性案例难以推动整个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才更需要指导性案例的创制深入法律界整体,从法律界各层面、多角度探寻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法律人作为法律理论整理归纳与法律制度实际运用的主体之一,应当使法律理论在指导性案例创制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所适用的问题相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学术界的参与程度以及相关理论的丰富度与法治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不足。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若欲开出实质判例制度,必然要经历判例库系统核心与边缘的更替。当务之急是凝聚实务、学说之注意力,一方面提高指导性案例及其他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相较司法解释的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解释式政治权威对指导性案例拘束力的维护效用。[[]汤文平[]汤文平.中国特色判例制度之系统发动[J].法学家,2018,(2):49-6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各级法院在创制指导性案例的过程中,可以经由学者充分参与讨论,充分参与到创制过程当中,归纳总结经验,为增强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的有效互动添砖加瓦。(2)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创新制度,对于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判决,尤其是重大案件的司法判决,对民众法律观念的塑造至关重要,一个案件如果要判决的不合理、不公正、或者不合法,容易使得社会公众对法律产生误解,不利于法治观念的形成。所以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刘作翔.案例指导制度:“人民群众”都关心些什么?——关于指导性案例的问与答[J].法学评论,2017,(2):1-10]我国当前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时期,对于司法而言,如何回应公民对司法的公平正义的深切渴望,如何应对社会舆论对于“同案不同判”的质疑,进而提高司法公信力,便也是案例指导制度的重要任务。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扭转[]刘作翔.案例指导制度:“人民群众”都关心些什么?——关于指导性案例的问与答[J].法学评论,2017,(2):1-10综上所述,指导性案例在创制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吸纳民意,以防止司法擅断。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只有基于交往形式的协商民主,才能在平等主体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公民的自我规范,从而推动个人权利与国家主权之间的良性互动。”[[]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368.[]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368.2.规范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体系,明确适用标准(1)指导性案例的检索与选择案例指导制度目前所存在的较明显的问题为指导性案例的检索较为困难,其程序较为复杂,这也是阻碍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快速推进适用的一大障碍。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所适用的方式和角度是有所不同的。部分指导性案例所包含的法律规范以及案件事实所体现的原理是对制定法的补充,类似于对相关法律规范的解释。还有一部分指导性案例所包含的法律条文过于“原则”,难以适用,或者其所包含的案件事实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该指导性案例就是对制定法立法上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定法的作用。因此,法官在面对指导性案例的检索与选择时,除了穷尽法律规则,结合案件事实进行严谨的对比分析以外,还要区分待办案件的纠纷疑难点,明确指导性案例在解决此案纠纷中所发挥的具体效力范围与类型,并做好整理归纳,为后案的借鉴简化不必要的程序。(2)对同类案件进行认定任何案件都由多种事实组成,在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过程中,需要选择事实组合最为类似的案例。从已有学说理论和审判经验来看,相似性判断要注意“缩小范围”和“抓住重点”。“缩小范围”是指尽可能缩小比较的范围,范围越小,比较的难度一般就会越小,且出错的可能性也相应越小。“抓住重点”是指要针对两个案件最核心内容,以此确立相似性的比较基点,而后比较两案之间的相似点更重要还是不同点更重要。“简而言之,案件相似性的判断,是逻辑与经验的统一,是判断者的目光不停地在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往返盼顾的过程”。[[][]孙海波.“同案同判”:并非虚构的法治神话[J].法学家,2019,(5):141-157同时,对于“同案”的判断以及对案件事实的分析需要对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国家政策的更迭、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各指导性案例与待办案件是否存在“情势变更”的情况。法官应当首先对案件的基本事实进行充分的比对、分析,在对于同类案件的认定时除了发挥自由裁量权,把握指导性案例与待办案件的案件性质的同类型和案件情节的视角的相似或同类,也要进行情势权衡综合分析,最终选择与待办案件确属同类的指导性案例适用。(3)指导性案例的归纳以及后期审查与指导指导性案例所具有的典型性是其能够起到普遍性的指导作用的基础。指导性案例的创制需要经过严格的遴选和严谨的步骤都使得指导性案例能够持续的为新产生的待办案件所适用。学术界通常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发指导性案例,不仅要加强对法律适用方面的指导,更要立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定位,从具有特色的检察工作方式方面加强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业务领导。[[]万春.检察指导案例效力研究[J].中国法学,2018,(2):75-88[]万春.检察指导案例效力研究[J].中国法学,2018,(2):75-88(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在建立和发展案例指导制度时,在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配套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不仅导致了其在实践中适用率低、效果有限,而且也阻碍了其与相关司法解释制度的互与动。1.需建立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具体的适用机制指导性案例得到各级法院接纳并被准确适用,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适用机制,且该机制需要被赋予一定意义上的拘束力。部分法官在司法实践当中,存在对适用指导性案例“能避则避”的现象,这固然与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的决定有关,也与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并无法律拘束力不无关系。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既可以选择适用,也可以选择不适用;既可以选择严格按照案例指导制度的程序适用,也可以在在材料收集、逻辑判断和案情谈论过程中自觉地参考和适用了指导性案例,但在具体裁判文书、审理报告、合议庭笔录、审委会记录、其他正式材料中并不体现,使得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存在较大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规范。2.健全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激励与惩戒机制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受案法官对于正确灵活的引用指导性案例进行审理案件时较为困难的事情,最高人民法院一方面要通过否定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效力,区分其与司法解释体系,但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法院系统内部的司法行政管理途径,激发各级法官正确引用指导性案例的积极性。在指导性案例总体数量还偏少,相对于法律、司法解释作用发挥还不充分的情形下,要充分避免受案法官感觉检察指导案例离自己比较远,不能“如臂使指”的情况出现。同时,对于受案法官在应当适用指导性案例时存在的刻意避免引用,“隐性引用”等情况,也应当相应建立一定的惩戒制度,严谨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避免案例指导制度在时间中的“名存实亡”。(三)加强提升法官素质,增强援引案例的能力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级人民法院作为案例指导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实战场”,需要大力加强法官培训,提升法官素质。正如部分学者所言,如果司法治理能力的关键是法官通过判决书说理将自己的裁决理性化、正当化的能力,那么判决书说理就成为了司法治理能力及法官个人司法能力的关键。[[]李红海.案例指导制度的未来与司法治理能力[J].中外法学,2018,(2):493-511.[]李红海.案例指导制度的未来与司法治理能力[J].中外法学,2018,(2):493-511.加强案例指导工作层层动员和推进,首先要树立法官对案例指导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法官联席会,集中学习、研究、探讨典型案例,进一步熟悉掌握适用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逐步养成正确运用指导性案例来审理案件的习惯,加强从案例到案例类比推理的法律适用方法司法训练。各法院应当统一学习指导性案例创制与适用的相关规范,建立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和能够灵活运用案件指导原则和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