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
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
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
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
备考的实效。
1、通过研读20_年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在
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
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
行第二轮复习。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
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最后,加强落实、检测,
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
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
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
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
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
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
学习过程的手段。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
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
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
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
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
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
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
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
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
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3、在训练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
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
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
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
出处,再判断对解题是否有效。第三看时间,后将之转化为事件。
最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将问题、材料与课本相
关知识挂钩作答,许多材料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题
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论从史出”。必要时还应注意材
料中出现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前后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不同方
面。材料中也常出现表格式的材料题,要注意横向纵向,将二者
联系比较,找出其反映的现象、趋势等。
四、关注课改,了解学术前沿。
命题专家大多是学术界的名流学者,他们常把史学界最新的
观念和最新成果渗入命题中。
五、关注社会热点。
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
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
它基础的掌握。最后,高考的冲刺阶段结束也就是在强化训练结
束之后,一定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在这个阶段里,学生自主
复习为主,内化教材知识,通过自主训练将知识能力化,最终构
建备考系统。回归课本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
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由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然
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
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
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
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
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
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
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
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
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
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
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
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
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
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
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
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
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
的学习失去信心。
一、“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一一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
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
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
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
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
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
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
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
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
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
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
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个会影响人的职业。据统计表明,
教师对在成长中可塑性强的学生的影响仅次于孩子的父母。而作
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不
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个
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才会有更深入学
习的动力。试想,一个经常迟到早退,言行不一,甚至是一个满
口粗言秽语、行为为学生所不耻的教师,他在讲台上的话还有多
少份量,他的课还有几分吸引力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自己
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工作。
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一一探索创新是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
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
诵,它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的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
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
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
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
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
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
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
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
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
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
培养的需要。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就更
有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三、”教,然后而知困”一一问题与不足的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
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地从我们身边走开,甚至在
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于接受“填鸭式”
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呢?
2、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种种。多媒体技术与
课堂的整合是当前的时尚之一,所谓“无课件不公开”,没有了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似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
无法推行了。必须承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仍
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但应注意:第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它
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并
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高中历史教学
反思3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
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
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
败之地。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
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
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
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
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前,我们要对学生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
教,培养出人才。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历史,由于在体系
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历史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
感到历史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
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历史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经
常听老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
不得学生,是老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
支粉笔”的怪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
生学历史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在现代历史教学中,学生喜爱
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等。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增
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
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
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
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
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
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
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
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受益终生!”把
解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面对新课程、新教材,
我们应积极应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高中历史教学反
思4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
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
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
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
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
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
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
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
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
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如:新颖精彩
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
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
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
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
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
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
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
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
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
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
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
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
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
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
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
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
等。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
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
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
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
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进行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
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
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动与
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
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
方向。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
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
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
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
化水平高中历史教学反思5
一、“在快乐中学习”一一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
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
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
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
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
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
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
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
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
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
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
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
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
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
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
中掌握知识。
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一一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
的保证
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
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
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
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
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
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个会影响人的职业。据统计表明,
教师对在成长中可塑性强的学生的影响仅次于孩子的父母。而作
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
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
个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才会有更深入
学习的动力。试想,一个经常迟到早退,言行不一,甚至是一个
满口粗言秽语、行为为学生所不耻的教师,他在讲台上的话还有
多少份量,他的课还有几分吸引力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
自己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
教学工作。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一一探索创新是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
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
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我都没有加以掩
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
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
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
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
诵,它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的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
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
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
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
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
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
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
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
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
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
培养的需要。
四、”教,然后而知困”一一问题与不足的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
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地从我们身边互动学习的教
学方式呢?
2、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种种。多媒体技术与
课堂的整合是当前的时尚之一,所谓“无课件不公开”,没有了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似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
无法推行了。必须承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仍
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但应注意:第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
它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
并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
走开,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
于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高中历史教学反思6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着眼点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
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
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因此,了
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
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
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
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
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
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
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
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
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PPT制作的课件
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
图文并举。目前我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型课件制作,使校园网络发
挥更大的作用,让网络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可见,作为新时代
的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很必要的。此外,学生课堂活动
也是我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历史辩论、历史小短剧等。总之,
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学生活动,都需要教师甚至是学生作好充分
的课前准备,认真详实的备课,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
愉快。
三、善于课后反思,是上好历史课的落实点
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
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这一点在我的教学实践
中深有体会。
在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说到当时实施的是计
划经济,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让他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粮票、
布票、钱币等。这项活动一开始备课时并未考虑到,是课后反思
进行二次备课时才设计的,再次试教后效果非常好。通过课后反
思活动,我由此而悟到一点:拓展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
设计好拓展练习,如何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
到课外,进行多元的思维训练,是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值得关注的。
可见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反馈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
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
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
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
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
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
确预料判断的。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
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
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
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
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
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
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注重专业素养,是上好历史课的支撑点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
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
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
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新教材中。所以要学习
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
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能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
师。高中历史教学反思7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引领着教学方法的新潮流。作为
教师首先要积极响应,至少掌握一两种新模式,关键还是要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师(教
法)和学生(学法)的角色关系,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创新的课堂核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个性创新。要客观辨证地审视传统教学法,讲授法至今仍然是非
常好的最见教师功底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年青教师首先要运用好
这一方法(多看百家讲坛,肯定受益匪浅),我们不应一说改革就
六神无主,或者飘飘欲仙,必须脚踏实地,做到传统和现代的有
机结合。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随便拿一个课
件,照“件”宣读一节课,这样肯定不行,在课件资源十分丰富
的条件下,必须注意两点:
(1)学生的实际水平(地区差距);
(2)取舍有度,切忌滥用课件,华而不实。
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形成自己特色且符合实际的
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反思8
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
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
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
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
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
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
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
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
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
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
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12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
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
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
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
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
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
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
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
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
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
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
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
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
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
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
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
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
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
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
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
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
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
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
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
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
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2.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
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
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
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要多转转教室,多陪
陪学生,不仅仅是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与学生聊聊天。
以上仅是我在高三这一年中教学进程上的所做,并没有谈及
学科知识教学方面、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东西。回想过去一年的
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的认识到自己
的诸多不足之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
识的错误。学生的做题习惯,规范性不强。
3.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是没有做好的一件
事情。
总之教书育人,需要更多的思想和行动,任重而道远!高中
历史教学反思9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
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
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
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
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
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标在教学过程
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
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
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
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
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
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
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
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
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
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
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
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
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
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
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
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师
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民主
与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三
是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课堂
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
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充分发展,把历
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
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
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
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
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
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
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
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
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把这些知识
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
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起来,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
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便于通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因此,要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
为电子备课。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
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
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
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高中历史教学反
思10
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
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价?如何实施?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这
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信将来我的工作任务更重,挑战更多。
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寻求对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
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
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
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
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
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
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
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
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
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
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
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过去一学年来,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
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
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
题,增强表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
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三、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
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
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
都差?”、“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
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
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缺少问题意识。
我准备在新学期将问题细化,注重平时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
文。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
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
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
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
高的教学。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
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
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1
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基本模式
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归纳总结五个
基本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通过活动、体
验、表现来完成教学。
为了很好的贯彻问题式教学,本节课的设计环节如下:首先,
从学生自己组织的新闻播报导入本课,引出辛亥革命的主题。第
二步,给学生5分钟时间预习新课,梳理辛亥革命的线索,并按
小组把线索写在黑板上。第三步,从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
命?——为了革命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做了哪些准备?通
过这样的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重
点问题即革命的准备阶段。第四步,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结果
来描述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对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后,还设计了一
个学生自己反思提问,考察其他同学的活动。第五步,反思革命
成败,感悟革命激情。
本节课在设计上,遵循一个基本模式,从提出问题到分析、
解决问题、反思、归纳评价,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也充分体现了
问题的基础、层进、综合、开放等特性。特别注重发挥小组成员
积极性,通过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其中还设计了小组及个人的反思评价量表,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及
他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做反思。比如,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要反
思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自己是
怎样调节自己的学习的,如果自我评价是否定的,那就要考虑以
后如何改进,等等。
但是在本次课堂教学中,设问的技术和提问的技巧还需要进
一步加强。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
认为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要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思考探究,又
要有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关注到小组合
作探究学习,但是个体的自主思考就会忽视,或者说是教师不太
相信学生,不敢放手,往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短,迫不及
待的要提示学生。而且,在反思、反馈评价过程中,虽然有设计
评价的量表,但是这种单纯的数字表格很容易流于形式,反思的
真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特别是反思本节课堂教学对问题式
教学的贯彻运用,我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努力和改进地方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二、加强对教材的
研究,在备课方面下功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三,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
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2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结构的变
化一一确立模块教学和专题型体系。新课程设置九个模块课程,
教学单元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的,因此又称为专题式教学。
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
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
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此种方法又被称为通史或编年史的教
学模式。而现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
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
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
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
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从而给教学组
织和实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
容,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角
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六个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利
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适应
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习模块的设置,
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
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由于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的教学体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
空间范围,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时序
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
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
总结,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
专题式教学具有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跃性和更难的理论
深度,要求教师在放弃传统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塑造
更高层次时序性和更深刻整体性的新观念,使之成为高中历史教
与学的新纽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历史研究水平、高度的
归纳、整理、概括和抽象能力、较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较高的历
史理论修养,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每一模块设置的专题都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相连,
这就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理解现实问题,借助社会现实反思
历史问题,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另外,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是专题式教学显著的
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
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遂,为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
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探究课题。
那么如何进行专题式教学?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
同类专题的材料,调整、取舍教材内容,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
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
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例如,
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必修课程《历史I》为例,
可通过对单元1、3、4、8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
展简史。还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如把必修课程《历
史I》的专题7和8结合起来,探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
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问题,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
性和缺陷,认识到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还
可以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同性质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
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的共同点和差别,使学生对人类文明
在生成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认识。
其次,在某个专题教学(或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利用大
事年表以及单元导言为学生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一个该阶
段历史发展的框架。然后,再展开新课的学习。
第三,在专题学习时,要阐释清楚本专题的概念及内涵。
第四,要讲清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
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最后,进行规律性的探究,获得某些历史启示,对学生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
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
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
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
新教材中。所以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
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能与时俱进,
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3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
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历史在初中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因此
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
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
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
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
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
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因此,
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
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
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
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
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
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
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
笔记,也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
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
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
历史思维能力。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
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和加强指
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学生就在
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
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
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
积累经验,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
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
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
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
好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
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
上交流。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
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
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并经常进行
教学反思,注意总结提高,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好。高中历史教学
反思14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该如
何进行学习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由于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初
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知识的衔接。
我觉得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新观点、新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体现与时俱进的理念。
2、初高中新课标都着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如爱国主义、革
命英雄主义培养,体现历史教学的教育性特点。
3、初高中新课标都注重教法、学法的培养。
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区别:
1、初中历史教学重知识系统性的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重专题
研讨。
2、初中历史教学重历史知识的传授,高中历史教学偏重能力
的培养。
3、初中历史教学多感性认识,高中历史教学重理性分析。
4、初中历史教学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学更注
重跨学科的综合性。
5、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较多,高中历史教
学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高中与初中教学进行衔接:
1、教学过程中适当回顾和补充通史知识。
2、适当补充感性材料,使理性知识丰满起来。
3、改变初中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现象,加强探究课的教学,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
4、教学与时政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理性的思维诠释身边的
国内外大事,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改变教学方法,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
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
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
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
那么高中学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呢?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
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
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
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
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
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
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
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
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
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
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
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
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
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我校提出的“3+_”教学模式,
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预习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件 【ch06】创业项目开办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范本
- 钢管架施工临时用电供应合同20242篇
- 沙石供应协议格式范本
- 2024年度服装行业大数据应用合作协议
- 第课时教育课件
- 课件背景图片下载
- 2024版钢筋工程合同纠纷调解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合作协议
- 2024版给排水安装工程分包商维护保养合同2篇
- 手术室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送检标本规范率PDCA成果汇报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分水果
- 大众朗逸2011款说明书
- 2.1 流程的探析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 电泳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 班主任工作技能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 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
- 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习作指导人教(部编版)
- JJF 1049-1995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
- 小学生安全教育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