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TOC\o"1-2"\h\u15511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32546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320635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3246721.1.2绿色建筑的特征 3302141.2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 3219251.2.1国际背景 3181171.2.2国内背景 311869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417890第二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4222322.1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分析 456512.1.1国际绿色建筑政策概述 4225252.1.2国内绿色建筑政策发展 4208982.1.3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对比 4112592.2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5304072.2.1绿色建筑法规的构成 5147972.2.2绿色建筑法规的主要内容 5132302.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 5137282.3.1政策实施策略 5306482.3.2政策监管机制 521911第三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 670973.1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614113.1.1生态优先原则 6167113.1.2人本原则 6229183.1.3创新原则 6187693.2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6160713.2.1节能设计 611733.2.2节水设计 688443.2.3环境友好设计 753003.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7193303.3.1评价指标体系 7273793.3.2评价方法 7158733.3.3评价流程 731206第四章建筑材料绿色化 729404.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765544.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8119174.3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与认证 823040第五章建筑节能技术 9246285.1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97581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9307915.3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926315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148846.1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 10215316.1.1建筑废弃物产生量 1014366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 10277896.1.3建筑废弃物处理问题 102886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1088896.2.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 10190656.2.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 10281956.2.3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11171116.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 1151996.3.1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11176906.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1182566.3.3强化监管执法 11139156.3.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111746第七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管理 11185047.1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11187737.2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271377.3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124051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 13274378.1绿色建筑运营管理 1314748.1.1管理理念 13311128.1.2运营管理内容 13141658.1.3运营管理措施 13183018.2绿色建筑维护策略 13152438.2.1维护原则 13118428.2.2维护内容 13297328.2.3维护措施 14267128.3绿色建筑运营评价 1467508.3.1评价体系 14306808.3.2评价方法 14262298.3.3评价周期 148306第九章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战略 14205329.1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467039.2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 1564409.3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政策建议 152929第十章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16541510.1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16301710.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16314110.1.2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61602210.2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路径 161062710.2.1政策引导与法规支持 161934210.2.2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161731810.2.3市场驱动与消费引导 172780810.3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173126310.3.1优化建筑设计 171735710.3.2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171176110.3.3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723710.3.4强化建筑生命周期管理 17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使用效率和居住舒适性为目标的一种建筑形式。绿色建筑强调在满足人类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1.2绿色建筑的特征绿色建筑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资源节约: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4)居住舒适性:绿色建筑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同时注重提高居住舒适度,营造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5)智能化:绿色建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1.2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1.2.1国际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国际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绿色建筑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2.2国内背景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缓解资源紧张:绿色建筑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问题。(2)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注重环境保护,有助于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环境。(3)促进经济转型:绿色建筑发展有助于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绿色建筑关注居住舒适性,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2.1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分析2.1.1国际绿色建筑政策概述在国际范围内,绿色建筑政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施。以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它们在绿色建筑政策制定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美国通过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英国则推出了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评估方法,对建筑环境功能进行评价;德国则倡导“被动房”(Passivhaus)理念,降低建筑能耗。2.1.2国内绿色建筑政策发展我国绿色建筑政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上海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深圳的《绿色建筑条例》等。2.1.3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对比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2)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监管机制有待加强;(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不成熟,与国际标准接轨程度较低。2.2绿色建筑法规体系2.2.1绿色建筑法规的构成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面。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2.2.2绿色建筑法规的主要内容绿色建筑法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的定义和标准;(2)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证;(3)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4)绿色建筑的实施与监管。2.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2.3.1政策实施策略为保证绿色建筑政策的顺利实施,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2)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3)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绿色建筑项目;(4)建立绿色建筑监管机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2.3.2政策监管机制绿色建筑政策监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绿色建筑项目审批制度;(2)加强绿色建筑项目监督检查,保证项目质量;(3)对违反绿色建筑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4)建立绿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政策执行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有望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体系的完善,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3.1绿色建筑规划原则3.1.1生态优先原则在绿色建筑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具体包括:(1)保护自然景观,尊重地形地貌,避免破坏生态环境。(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3)优化建筑布局,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3.1.2人本原则绿色建筑规划应关注人的需求,体现人本原则,具体包括:(1)注重建筑功能与舒适性,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等方面的需求。(2)关注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提高空气质量、光照条件等。(3)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实现无障碍设计。3.1.3创新原则绿色建筑规划应注重技术创新,体现创新原则,具体包括:(1)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功能。(2)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具有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路径。(3)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参与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推广。3.2绿色建筑设计策略3.2.1节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重视节能,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建筑体型,提高建筑热工功能。(2)采用高效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筑能耗。(3)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传统能源消耗。3.2.2节水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节水,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和设备,减少水资源浪费。(3)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降低自来水消耗。3.2.3环境友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关注环境友好,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建筑布局,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3)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污染。3.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3.3.1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评价指标:(1)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等。(2)节能减排指标:包括能耗、水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处理等。(3)舒适度指标:包括室内外环境质量、光照条件、声环境等。(4)人性化指标:包括无障碍设计、功能分区、智能化水平等。3.3.2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可采取以下方法:(1)定量评价: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评价结果。(2)定性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判断。(3)模糊评价: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3.3.3评价流程绿色建筑评价流程主要包括:(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项目基本情况、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2)确定评价目标:根据项目特点,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3)开展评价工作:按照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4)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项目进行等级划分。第四章建筑材料绿色化4.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置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按照其来源和特性,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等,具有可再生、环保、健康等特点。(2)再生材料:如废砖、废混凝土、废塑料等,通过回收、再生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3)复合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维等,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4)功能性材料:如隔热材料、吸音材料、防辐射材料等,具有特殊功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如下:(1)环保性: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使用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节能性: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耗。(3)健康性:对人体无害,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4)可持续性:资源消耗低,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4.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列举几个方面的应用实例:(1)外墙保温材料:如改性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提高建筑物的保温功能。(2)屋面隔热材料:如玻璃棉、珍珠岩等,应用于屋面隔热,降低室内外温差,提高居住舒适度。(3)室内装饰材料:如天然石材、竹地板等,应用于室内地面、墙面等部位,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4)绿色混凝土:采用废渣、废料等作为原料,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4.3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与认证绿色建筑材料的标准与认证是保障建筑材料绿色化的关键环节。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绿色建筑材料标准与认证:(1)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标准:我国发布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指标、方法进行了规定。(2)绿色建材认证:我国实行的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对符合绿色建材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建材的选择依据。(3)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进行认证,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4)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生产。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材料标准与认证,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提高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第五章建筑节能技术5.1建筑节能技术概述建筑节能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建筑节能技术涉及建筑围护结构、建筑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是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技术:通过选用高功能的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2)门窗节能技术:采用双层或者三层玻璃窗户,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空调能耗。(3)遮阳技术:利用遮阳设施,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内部的影响,降低建筑能耗。(4)屋顶绿化技术:通过屋顶绿化,降低屋顶温度,减少空调能耗。5.3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建筑设备是建筑物中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通过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降低空调能耗。(2)照明系统节能技术:采用节能灯具,优化照明设计,降低照明能耗。(3)热水系统节能技术:选用高效节能的热水器,优化热水系统设计,降低热水能耗。(4)电梯系统节能技术: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梯,优化电梯运行策略,降低电梯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舒适度,实现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中,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6.1.1建筑废弃物产生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已超过10亿吨,占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30%以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堆放和资源化利用。填埋和堆放是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保意识的提高,资源化利用逐渐成为建筑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方向。6.1.3建筑废弃物处理问题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理设施不足,处理能力滞后于废弃物产生量;二是处理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三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四是公众环保意识薄弱,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参与度较低。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6.2.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是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用途,将其分为可回收物、可利用物和有害废弃物,分别进行回收和处理。6.2.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主要包括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通过技术处理,将废弃物中的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生产出新的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6.2.3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是指将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出其他行业所需的初级产品或副产品。如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将废砖瓦破碎后作为建筑材料等。6.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6.3.1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法规政策体系,明确各级企业、公众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6.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6.3.3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堆放、填埋等行为,保证建筑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理。6.3.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第七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管理7.1绿色建筑施工原则绿色建筑施工原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建筑质量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以下是绿色建筑施工的几个基本原则:(1)资源节约原则:在建筑过程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2)环境保护原则:在建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3)科技创新原则: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4)质量第一原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建筑施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耐久性。7.2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一系列先进、适用的技术,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以下几种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的关键:(1)节能技术: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2)环保材料技术:推广使用环保、低碳、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绿色施工技术:采用环保型施工设备、工艺和方法,降低建筑过程中的污染排放。(4)智能化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建筑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7.3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保证绿色建筑施工原则和技术得到有效实施。以下措施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1)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要求。(2)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绿色建筑施工原则和技术得到落实。(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4)推广绿色施工标准:制定和推广绿色施工标准,引导建筑企业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5)强化质量监测与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测,保证建筑物达到绿色建筑标准。(6)实施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绿色建筑施工措施,对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8.1绿色建筑运营管理8.1.1管理理念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旨在实现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关注用户体验,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8.1.2运营管理内容(1)能源管理: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分析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浪费。(3)废弃物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4)室内环境管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5)绿化管理:保持绿化带和景观设施的整洁,提高绿化效果。8.1.3运营管理措施(1)制定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2)定期开展绿色建筑运营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3)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4)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能源审计和评估。8.2绿色建筑维护策略8.2.1维护原则绿色建筑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和美观。(2)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3)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8.2.2维护内容(1)结构安全维护:定期检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及时修复损坏部分。(2)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建筑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绿化维护:保持绿化带的整洁,修剪树枝,防治病虫害。(4)室内环境维护:定期清洁和保养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质量。8.2.3维护措施(1)制定绿色建筑维护计划,明确维护项目和周期。(2)建立建筑维护档案,记录维护过程和结果。(3)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维护。(4)加强对建筑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8.3绿色建筑运营评价8.3.1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运营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消耗:评价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2)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3)废弃物处理:评价建筑物的废弃物处理效果。(4)室内环境:评价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5)绿化效果:评价建筑物的绿化效果。8.3.2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运营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建筑物运营效果进行量化评价。(2)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对建筑物运营效果进行定性评价。(3)综合评价: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对建筑物运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8.3.3评价周期绿色建筑运营评价应定期进行,一般以一年为一个评价周期。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运营管理策略,提高绿色建筑运营效果。第九章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战略9.1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众多城市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绿色建筑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绿色建筑产业链逐渐完善等。但是在城市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市场推广难度较大等。9.2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1)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是推动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标准、施工标准等,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益。(2)加强政策支持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建立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奖励,引导更多企业投身绿色建筑产业。(3)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加大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4)培育绿色建筑市场加强绿色建筑市场的培育,提高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产品。(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提升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9.3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政策建议(1)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序进行。(2)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如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3)加强绿色建筑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主题班会》课件
- 《电脑对白领危害性》课件
- 《研究过程》课件
- 吸氧患者护理查房
- 电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 电子钟plc课程设计
- 电子装配的课程设计
- 《相遇在$亿市值》课件
- 电子科大数电课程设计
- 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 六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及答案
- 积极心理学:塑造刚健自信的中国青年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液压破碎锤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百灵达X1622USB - X2222USB - X2442USB - 中文说明书 - 图文-
- 植物中淀粉含量测定
- 供应商调查表(范本)
- HDPE管施工技术交底
- 世界卫生组织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完整版)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实施选课走班制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