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七年级上、下册教材考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最早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
・
商
西
河姆渡原半坡原始传说中的炎帝、夏
朝
周
春
战
秋
国
朝
山顶始居民生雇息生活黄帝和尧、舜、建
建
时
时
期
期
建
立
元谋人|北京人|洞人活时代时代|禹时期立
立
—
—
—
前
前
前
前
前
前
今
约
巨
旦
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距今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顿
4O年2
年
年
年
年
07077047522年
170万年70万年20万年约37000年6。00年5。。。年00104年6
万年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程标准]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知识脉络】
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一一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二、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2.外形特征: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
3.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称之为旧石器时代;
4.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
5.火的使用:还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发现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7.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程标准]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
第1页共40页
史的重要依据。
【知识脉络】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
距今年代距今6000年距今7000年
生活地区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房屋半地穴干栏式
原始农业粟水稻(最早)
工具磨制石器(钻孔石斧)磨制石器
二、原始农业的兴起
1.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的出现'磨制工具的发展
2.兴起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通过一些遗迹的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知识脉络】
一、炎黄联盟
1.部落首领:炎帝、黄帝。
2.部落战争: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3.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结为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第2页共40页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
和指南车。
三、尧舜禹的禅让
1.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
2.禅让制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3.后羿射日、女娟补天等属于神话传说
【历年真题】
(2013连云港)19.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
A.禹B.舜C.尧D.黄帝
(2014•连云港)19.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
(2015连云港)19.“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这里描述的
可能是
A.河姆渡遗址B.大汶口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
(2017连云港)19.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Q半坡聚落D.河姆渡聚落
第二单元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标准】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
其作用。
【知识脉络】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
第3页共40页
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
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1_
2.“家天下”的形成:启继承禹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
形成。
二、商汤灭夏
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2.迁都: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河南安阳)。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1.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2.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诸侯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有较
大独立性。
②诸侯的义务: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3.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5.简要评述分封制。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但随着生产力发展,诸侯相互争战,导致西周灭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程标准】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识脉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
2.功能:食器、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第4页共40页
3.杰出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商朝最
大青铜器、精差四羊方尊。体现了商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二、甲骨文
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影响。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脉络】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二、周王室衰微
原因:1.分封制的瓦解:2.周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3.
诸侯崛起: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实际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
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最早霸主,管仲辅佐)、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3.影响:(1)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2)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四.春秋时期的社会
1.政治特点:社会动荡。
2.新因素:出现民族融合。
3.社会变化:铁犁牛耕的出现;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
第5页共40页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力
【知识脉络】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战争: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
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娄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内容、影响:
内容作用影响
政治: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
使秦国的国力
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影响最深远
增强,军队的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
促进经济发展,国富战斗力提高,
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为以后秦国统
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一全国奠定基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础。
提高军队战斗力,兵强
位并赏赐土地
5、改革的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又是曲折的、充满阻力。
6.启示: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②我们要勇于改革,与时俱进。
7、商鞅变法内容中最核心(体现变法的性质)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哪一点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哪一点影响
最深远:建立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三、都江堰
1.时间:战国后期。
2.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第6页共40页
3.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
4.作用:防洪、灌溉、水运。
5.影响: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第8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脉络】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一一老子
1.主张:无为而治。2.代表作:《道德经》。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儒家学说
1.核心思想:“仁”。
2.政治主张:以德治国。
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主张是(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4.孔子的思想后被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是(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5.孔子在教育主张上的意义: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
者学、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
相结合。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因此思想领域
出现不同学派,各陈其说。
2.影响:促进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3.各学派及其主张
学代表代表作
主要思想借鉴或启示
派人物或名言
儒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
孟子《孟子》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
家切非正义战争
道
庄子《庄子》顺应自然积极面对问题
家
第7页共40页
墨
墨子《墨子》“兼爱”“非攻”;节俭构建和谐社会,节俭
家
法《韩非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
韩非改革创新
家子》专制统治
4.百家争鸣(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
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各家相
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5.我们怎样看待和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历年真题】
(2010年连云港)29.”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
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
(2012年连云港)19.“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3年连云港)20.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①.-I
②汉
司
人
、
面
母
胡
鱼
纹
戊
服
彩
陶
鼎
俑
A.①B.②C.③D.④
(2013年连云港)21.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
慧”是指
A.“无为而治”B.“尚贤”与“节俭”C.“依法治国”D.“仁”和“礼”
(2014•连云港)20.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
(2015连云港)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A.礼治思想B.教育思想C.仁政思想D.法治思想
(2017连云港)20.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庄子
(2018连云港)1.为巩固“普天之下”的王土,西周统治者实行
第8页共40页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6连云港)(1)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
主要思想与"百家争鸣"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3分)
B.(2019连云港)36.(12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C.(1)研读经典是走进传统文化的第步。概括右侧材料甲中“仁”的含义,孔子倡导“仁”是为
了解决当时的什么问题?(4分)
甲:樊退向仁.子日:“爱人.”彦聊问仁.子日:“克己夏礼为仁.一日克己夏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伸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摘自《论语》)
(1)爱人;约束自己行为以符合规范;体贴别人。(3分)礼崩乐坏。(1分)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张轩一次张豺二次西肺
丘•用秦触攵陈胜、吴广奴小发西汉艰出使酉城出使百域#设立
h--------->1III11b
苜23晔蒯侔能伪军能解初映前咻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程标准】
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脉络】
一、秦灭六国
1.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2.时间:公元前221年
3.建立者:嬴政
4.都城:咸阳
5.意义(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第9页共40页
政治方面(2)在中央设立太尉(职能:W)、丞相(职能:辅佐皇帝处理正事政务)、
御史大夫(职能:负责监察);
(3)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经济文化方面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田畴异亩,车涂异轨)采取统一度量衡。
以圆形方孔钱为通行货币;以小篆为通用文字。(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便于政令统一。)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民族关系方面修长城(蒙恬、秦长城西起临跳、东到辽东)
6.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7.图片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兴趣性、客观性、直观性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程标准】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
【知识脉络】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一刘邦项羽起义,推翻秦朝楚汉战
----->-----►
事刘邦建立西汉。
一、秦的暴政
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建“张楚”政权,最终失败。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楚汉之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
2.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
之争”。垓下之围,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0页共40页
【课程标准】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知识脉络】
一、西汉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年。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3.都城: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①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贫困。②汉高
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
2、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3)轻徭薄赋
4、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原因: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重视“以德化民”。③提倡勤俭治国,以
身作则。
2.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
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口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
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
四、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1)秦亡主要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
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五.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第11页共40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标准】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脉络】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内容作用影响
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使西汉实现了
建立刺史制度大一统,开始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进入鼎盛时
儒术”期。它对于统
经济上统一铸币,盐铁官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一的多民族国
营,平抑物价家的巩固和发
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展有着十分重
开通丝绸之路要的作用。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为推行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太
学),学习《四书》《五经》。
2.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推恩令”建议的是(主父偃)。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知识脉络】
一、光武中兴
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1)时间:公元25年;(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3)都城:洛
阳,史称东汉。
3、光武中兴:
措施:(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
第12页共40页
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
走向了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发;
2.领导者:张角3.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第14课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
【课程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知识脉络】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第一次第二次意义
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加强西汉与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各国的联系.为丝
建立友好关系绸之路的开辟奠
作用熟悉了西域地理环境和风互派使节,定基础.
土人情交往日趋频繁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
(2)路线:长安一一河西走廊一一西域一一中亚一一西亚一欧洲的大秦。
(3)商品交往:中国的丝绸、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宝
石等及核桃、葡萄等作物传入中原。
(4)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5)意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6)历史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丝绸之
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
第13页共40页
明的相互渗透;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
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一带一路: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合作共赢)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
六甲海峡一一孟加拉湾沿岸一一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
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的班超出使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程标准】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知道
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识脉络】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时代成就地位
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造纸鼻祖
张仲景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医圣
华佗东汉末年麻沸散、五禽戏外科圣手
中学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
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士教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在生和成仙。
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向吊原朝区。
宗教: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佛教: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东汉后期形成。东汉以后,形成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
面。
1、史学: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童时期约3000的主要史事。司马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不以成败论英雄。《史记》被鲁迅称为
第14页共40页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义: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历年真题】
(2011连云港):29.“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
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
(2012连云港)20.“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
(2014•江苏连云港)21.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
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郑和下西洋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张骞通西域
(2014•江苏连云港)22.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
(2014•江苏连云港)29.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
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
(2015连云港)21.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A.《春秋》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
(2015连云港)29.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6连云港)20.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骨…加,。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2017连云港中考)2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赢政泰统•货1币尔意图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第15页共40页
(2018连云港)2.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2018连云港)11."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
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A.《缀术》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自然史》
(2019连云港)1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
(2019连云港)20.“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吴国西晋北魏统一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国建立算国也立建立壮立黄河流城北苑迁箱各阳
IIIIIII________Ir
2仇)年208隼22(4221年222年266年439隼494年
第16课三国鼎立
【课程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知识脉络】
一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在赤壁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二三国鼎立220年
曹丕定都洛阳
221年222年
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建业
1.形成
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魏220年称帝洛阳曹丕
第16页共40页
汉221年称帝成都刘备
吴222年称王建业孙权
2.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脉络】
C三国普〕--------南正匕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西晋的建立(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4、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
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程标准】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脉络】
第17页共40页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泥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
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4、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重心从北方开始转到南方。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程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知识脉络】
一、沈水之战(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1、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383年(2)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统一北方:439年
2、改革的原因(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18页共40页
(1)迁都洛阳(494年)目的:巩固统治(2)改说汉语;(3)改穿汉服;
(4)改用汉姓;(5)鼓励与汉族联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孝文帝改革体现怎样的政治智慧?对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政治智慧:区别对待(不同年龄人群),减少阻力。(目标明确,政策灵活)
作用:使政策切实可行,也减少了年龄较大的官僚贵族的反对,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
6、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孝文帝作出的抉择,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2)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坚定执行汉化改革。改汉姓、易汉服、
说汉化、改汉制、通婚姻等。
7、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共同点: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评价:全面、辩证地看
问题。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表现:
3、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
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知识脉络】
类别朝代代表人物成就
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数学南朝祖冲之1.数学: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领先世界近千年;2.天文:制定《大明历》。
书法东晋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
惊龙”,被誉为书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
羲之的《兰亭序》
第19页共40页
绘画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雕刻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历年真题】
(2010年连云港)20.右图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首书者
A.王羲之B.顾恺之C.李白D.苏轼
(2011年连云港市)20.“(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秦朝B.西汉C.东晋南朝D.宋朝
(2012年连云港市)29.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
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B.汉武帝独尊儒术C.孝文帝厉行汉化D.武则天重用酷吏
(2013年连云港市)30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
确的是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
工开物》笫21咽豕卷图
C.王羲之:(兰亭序》/:《红楼梦》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2016年连云港市)21.上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B.人口的大量迁移C.统治者的措施D.稳定的
社会环境
(2017连云港中考)21.下左一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
其作者是
第21题图
A.郦道元B.顾恺之C.贾思勰D.祖冲之
(2019连云港)21.“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A.得到大规模开发B.自然条件优越C.人口数量增加D.社会环境安定
第20页共40页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会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
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科举制确立与发展: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
唐朝完善,明朝开始八股取士,清戊戌变法时废止八股文;1905年废除科举制。
内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强调以才能选拔官员,逐渐成为后世选
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作用和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
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同时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封建皇蚤。(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北京)
科举制度的实质:维护封建统治
2、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第21页共4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品牌联合营销协议2篇
- 2024版许可经营合同范本3篇
- 大连市2024年度生猪买卖合同协议汇编
- 二零二四年度房产交易居间服务合同
- 商贸流通区域合作协议书(2篇)
- 吊装类劳务合同
- 续约合同增值协议
- 钢结构安装工程分包协议书
- 绿化植物租赁协议书范本
- 展览馆展览设计招标文件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
- 2024广东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
- 保价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年
- 新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题库
-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年乙方房屋租赁合同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 Module 4 Unit 2 How much is it(教案)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真题试题分析及范文讲义
- TS气瓶检验质量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