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从三国至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3.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所涉及2.情境设计:利用文献、图片等史料创设学习、社会情境,考查三国至隋唐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如(2023·湖南卷,3)南北政权使节挑选;(2023·湖北卷,3)唐初民族政策;(2023·山东卷,3)隋京畿区的变动;(2023·北京卷,3)贞观之治的特点;(2022·湖北卷,3)唐禁造铜器;(2022·北京卷,2)南北朝社会经济发展;(2022·海南卷,3)民族服饰3.核心考向:政治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社会经济状况;边疆治理;民族交融;区域经济与江南经济开发整体感知知识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西晋兴亡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灭亡背景①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②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的内部争斗并逐渐主导了局势时间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1.阐释·核心概念[门阀士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称庶族,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2.东晋与南朝(1)政权更迭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特点士族崛起,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2)江南开发2.图解·关键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3.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概况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民族交融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北朝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②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③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政权更迭(1)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这五个王朝合称北朝(2)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3.警示·易错易混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4.挖掘·教材信息观察教材“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通过比较两图,可以看出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变化:由东晋和十六国的对峙到北周和北齐并立与陈对峙,北方并立政权大大减少;南北对峙的分界线由淮河一线转变为长江一线,南朝后期,南方在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趋势:南北均势被打破,统一趋势明显。5.拓展·思维点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影响(1)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与影响。(3)可以避免游牧部落的骚扰和威胁。(4)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知识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建立581年,杨坚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统治建设①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②兴建洛阳城;③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暴政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引发起义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1.思考·情境问题有学者认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文中认为李唐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盛世①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②“贞观之治”(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③武周时期: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④“开元盛世”(713-741年):唐玄宗李隆基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唐朝的民族关系突厥战争贞观初年,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管辖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吐蕃和亲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会盟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回纥册封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册封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2.阐释·核心概念[羁縻政策]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是历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因俗而治的一种民族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3.挖掘·教材信息观察教材“唐蕃会盟碑”,该碑有何历史价值?你怎样认识盟约中的“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答案价值:是研究藏族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是汉族与藏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也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认识:会盟适应了唐蕃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当时汉藏民族人民的愿望,体现了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知识点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755-763)原因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②唐玄宗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政治腐败过程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唐平定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形成了长期的藩镇割据局面2.黄巢起义: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五代十国(1)五代: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称为“五代”。(2)十国:五代时期,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山西的北汉,称为“十国”。(3)周世宗改革: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图解·关键知识唐朝的兴衰主题一重心转移——魏晋到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影响视角人口迁徙——江南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一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摘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材料二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项目天宝元年(742)户数元和年间(806-820)户数下降率(%)北方373665286688776.9南方3117624150654851.7总计6854276237343565.4——摘编自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方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解读材料一主要记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原因、规模、分布等。材料二主要涉及唐代天宝元年与元和年间户数变化相关数据的比较。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变化趋势: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且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历史解释: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带来政局动荡;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深化拓展1.唯物史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2.历史解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①政治: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经济: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政策:南方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④自然: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2)影响①交通贸易: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很大的改善。②人口分布:南部、东南部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③人才教育: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④南方地位:南方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综合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⑤南方环境: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主题二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民族关系视角1祖先认同——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材料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解读材料中既有北魏对历史祖先的认同,又有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政策的措施。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视角2羁縻府州——唐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政策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解读材料从羁縻府州长官任命、管理和推广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唐朝边疆治理政策——羁縻府州制度。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深化拓展历史解释——隋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2023·湖南卷,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1.社会情境——从贞观之治的社会表现看隋唐盛世(2023·北京卷,3)“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①符合题意;“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经济发达的场景,②不符合题意;“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为耻,是唐朝中期杜佑对当时社会文化繁荣的描述,③不符合题意;“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是《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安定局面的描述,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2.生活情境——从百姓服饰看魏晋时期社会发展趋势(2022·海南卷,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3.史料实证——以考古发现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2021·6月浙江选考,25)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答案D解析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故选D项;评价历史人物,应从当时当地人民利益出发,排除A项;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价值标准苛求古人,排除B项;评价历史人物活动要把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起来,排除C项。1.[考古发现·新素材](2023·黄冈一模)下列三幅图为嘉峪关魏晋墓葬出土的壁画,画面人物有鲜卑人的特征。这可以印证当时鲜卑族()《扬场图》《耕牛图》《采桑图》A.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开始了民族交融的历程C.出现了生产方式农耕化D.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答案C解析从墓葬壁画可以看出,当时鲜卑族存在农耕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通过三幅壁画无法看出当时鲜卑族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排除A项;仅从壁画并不能判断北魏时期开始了民族交融,排除B项;壁画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排除D项。2.[挖掘信息·新素养]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这体现出()A.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C.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D.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都认为自己与汉族是同根同源,这体现了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B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分配相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观念,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华夏认同观念,而不是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D。3.[挖掘信息·新认知]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D.解决了边疆政权对中央的威胁答案A解析唐太宗认为如果能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就能够促进“大一统”,他的思想主张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故选A;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B;材料并非强调民族差异的淡化,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理念产生的效果,且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魏晋文化整合与隋唐盛世从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自永嘉风暴到隋的统一(311-589),是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互相冲突、采借文化的时期。调适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最终的表现则为隋唐帝国光辉的汉胡混合文化的光临。——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材料解读]魏晋时期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命题方向]魏晋时期民族交融;魏晋时期文化整合;魏晋发展与隋唐盛世的关联等。2.安史之乱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使黄河流域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战乱前的60%下降到37%,长江流域首次成为中国人口的重心。人口的大量增加为江南经济注入新的力量,江南经济突飞猛进,迅速超过了北方。——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解读]战乱导致大量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技术等,促进南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重心转移。[命题方向]安史之乱的影响;经济重心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等。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调研)《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于行运会于尧舜授受之次……唯陛下迁思易虑,以时即位,显告天帝而告天下,然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天下幸甚。”其意在()A.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B.彰显曹魏政权的正统地位C.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D.恢复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天下幸甚”可知,曹魏取代东汉,犹如尧舜禅让,以此彰显曹魏的正统性,故B项正确;曹魏不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神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曹魏政权仍然实行王位世袭制,排除D项。2.(2024·南充适应性考试)孙吴时期,由于水陆商品转运的大量出现,逐渐在水陆交通便利之所形成了许多商品聚散地,当时称之为“会市”。到南朝时,“会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多、扩大,逐渐发展成为草市、小市等不同于官方正式市场的商业性市场。据此可知,当时()A.商业活动空间得到了拓展B.经济重心逐渐开始南移C.政府对商业间接进行监管D.跨区域贸易异常的繁荣答案A解析由材料“水陆商品转运的大量出现”“会市”“草市、小市”可知随着水陆商品转运大量出现,出现了新的商品集散地“会市”,后又逐渐发展成为“草市、小市”等商业性市场,体现了当时的商业活动空间得到了拓展,故选A项;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宋以前商业活动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进行直接监管,排除C项;结合所学,明清时期长途贩运推动跨区域贸易的繁荣,排除D项。3.(2023·河南名校联考)下图中的资料可用于说明,东晋初年()•及帝(晋元帝司马睿)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A.贵族世袭特权 B.士族逐渐崛起C.门阀势力显赫 D.统治根基不稳答案C解析东晋初年,琅邪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说明门阀势力显赫,故选C项;贵族世袭指贵族世代承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以王导为首的士族势力显赫,未涉及士族崛起的过程,排除B项;东晋初年帝王统治的根基就是士族势力,而材料强调士族强大,统治根基不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4.(2024·湘豫名校联考)十六国北朝时期,各政权普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即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本族制,汉族采用汉制。其具体到职官上,则是中央职官名号大都沿袭汉魏以来的制度,地方上大都采用州郡县三级制。该政策()A.使民族隔阂更加严重 B.推动国家走向统一C.有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 D.实现了民族大交融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胡汉分治”有利于保护汉族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而职官上“中央职官名号大都沿袭汉魏以来的制度,地方上大都采用州郡县三级制”,这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交融,故选C项。5.(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元年、太和十一年两次修改律令旧文,“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车裂、腰斩、夷五族等残酷的刑律。这一做法客观上()A.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B.缓和民族矛盾以加快交融C.开启了律令儒家化的进程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孝文帝改革废除了过去伤残人体的重刑,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故选D项;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秩序是主观目的,排除A项;废除残酷的刑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无直接影响,主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B项;汉代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排除C项。6.(2023·山东卷,3)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隋京畿区相对于西汉出现了明显东移的趋势。这是由于两汉以来,随着关中地区土地的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可耕地减少,已无法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于是隋通过京畿区的东移,将京畿重心逐渐转向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样可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隋朝与汉代的财政收入均主要来自以人头税为代表的农业税,排除B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7.(2024·南京调研)隋朝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冼夫人得知广州被困,立刻派孙子冯暄带兵援救。之后,冼夫人不顾花甲高龄,又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各路豪强被慑服,接受隋朝官爵。这表明隋朝()A.加强了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B.设置了羁縻府州缓和民族关系C.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D.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少数民族首领冼夫人帮助隋中央政府镇压其他少数民族叛乱,拥护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后各路豪强接受隋朝管理,故选A项;隋唐时期设置羁縻府州是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并非缓和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并不能体现隋朝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排除C项;番禺少数民族首领反抗隋朝统治说明隋朝尚未得到各族人民拥护和认同,排除D项。8.(2024·百师联盟高三联考)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以至于善于经商趋利而名扬丝路的昭武九姓诸国,也对中国大唐天子顶礼膜拜,甚至远在西亚的萨珊波斯也因国难频频向唐朝寻求支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开放开明的政策 B.繁荣的盛唐文化C.辽阔的疆域范围 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A解析唐朝皇帝受到周边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拥戴,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唐朝强大的国力,二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繁荣的文化与辽阔的疆域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对周边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吸引力方面,开明开放的政策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C两项;材料涉及周边国家,不属于唐朝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排除D项。9.(2023·山西晋中模拟检测)唐玄宗认为,“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底绥万邦,慕义向风”;士大夫群体积极探讨“混一戎夏”、践行“以德化之”;名臣狄仁杰以身作则,“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边疆诸族“慕中华之仁义忠信”。据此可推知,唐代()A.社会价值取向追求显贵地位B.民族间的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C.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民族政策D.少数民族与内地治理趋向一体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底绥万邦,慕义向风”“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可知,唐代的统治阶层倡导与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少数民族也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由此可知,这促使民族间的交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唐代对少数民族的包容政策,而不是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政策的灵活多变,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少数民族与内地治理一体化的趋向,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0.(2024·武汉调研)下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典籍时间户数《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年间(627—649)72000户《新唐书·地理志》唐天宝年间(742—756)354000户《元和郡县制》唐元和年间(806—820)164000户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统治者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社会稳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唐朝由盛转衰,与材料中户数骤降相吻合,故选B项;“政权更替”不符合史实,材料都是唐朝,排除A项;“促进江南经济开发”与材料中江南地区户数在天宝后下降相悖,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江南地区户数变化,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排除D项。11.(2024·苏州高三调研)唐律要求任何人出卖男女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市司领取“市券”。“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法律还要求对那些试图伪称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以及市司“不时过券”者给予惩罚。上述材料表明()A.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C.政府对市场贸易严格管理D.唐朝以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答案C解析唐律的规定表明政府对市场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故选C项;题干是对唐朝市场贸易的规范,而据此无法得出“抑商”,更不能体现“重农”政策,排除A项;题干是对私人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和约束,而不是对交易规模的严格限制,排除B项;题干所述不仅有男女奴婢,还有牛、马、骆驼、骡、驴等牲畜,将男女奴婢等同于牲畜作为买卖的商品进行规范,说明并未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排除D项。12.(2024·宿迁模拟)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由此可见,唐律()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B.渗透外儒内法理念C.体现以情入法的特征D.秉持平等理性思想答案A13.(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调研)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农耕图”,绘制于唐代。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B.中原农耕技术的推广C.政府主导边疆地区的开发D.自耕农生活困苦不堪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中的“铁犁”“牛耕”等现象可知,唐朝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已传播到边疆地区,故B项正确。图片中不能体现“农耕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主导”及“自耕农的困境”,排除A、C、D三项。14.(2024·保定高三开学考试)唐太宗时期,曾在凌烟阁为功臣绘制画像,以表彰其功勋。此后一百多年,并未再绘制新的功臣画像。唐中晚期,又多次新增功臣画像,新增者多为武将出身。唐代功臣画像活动缘于()A.藩镇割据的出现 B.选官制度的调整C.尚武风气的盛行 D.政治形势的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功臣画像活动主要出现于唐初和唐中晚期,因为这些时期政治动荡,战争较多,统治者为表彰宣传,举办功臣画像活动,而盛唐时期政治稳定,国家为功臣画像的动机较低,故选D项;唐初没有出现藩镇割据,故排除A项;为功臣画像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项;功臣并非都是武将,排除C项。15.(2024·永州一模)756年,唐玄宗发布了一篇筹划平叛全局的制书,在划分各路势力的基础上,规定“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教学实录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计划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总复习之全册词语表
- DB11T 1064-2014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获取与更新
- 阀门技术规格书
- 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医用去污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假体的安装调试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台钟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丧葬费家庭协议书范文范本
- 中小学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3篇
- 中汇富能排矸场设计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60题)
- 2024年大学试题(财经商贸)-统计预测与决策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品
-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初训修订版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课 开启物联网之门 教学设计
- 2024220kV 预制舱式模块化海上风电升压站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9 作息有规律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