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烛焰 B.钻石 C.月亮 D.正在放映的电影荧幕2.(2分)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手影 B.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 C.激光准直 D.透过树叶的阳光3.(2分)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A. B. C. D.4.(2分)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A.验钞机 B.浴霸 C.电焊用面罩 D.感应式水龙头5.(2分)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6.(2分)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看到书本的光路图的是()A. B. C. D.7.(2分)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改变小孔的形状可以改变像的形状 B.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C.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倒立的像 D.改变孔到蜡烛距离能改变像的大小8.(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N′是界面 B.入射角等于30° C.折射角等于50° D.MM′的右边是玻璃9.(2分)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10.(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的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把物体从15cm处移至30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u=25cm时成缩小的实像,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19分)11.(3分)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12.(2分)某天小王同学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选填“甲”或“乙”)图。13.(1分)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处应该是水坑。(填“亮”或“暗”)14.(2分)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选填“凸”或“凹”)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将物体点燃。15.(2分)如图甲,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工作的,额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测温的。16.(2分)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如图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7.(2分)小明在做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实验时,他在玻璃缸内配制了白糖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白糖水中的光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弯曲的曲线,你的解释是;若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激光在白糖水中沿直线传播,你的做法是。18.(2分)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透镜,乙透镜是透镜。19.(3分)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身高为1.65m,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若小芳向镜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20.(2分)请在图中作出AB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A′B′。21.(2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3分)22.(7分)阿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中间画线MN的白纸,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棋子B直到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1)阿华认为本实验应选择较(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会好些。(2)实验时应选择较(选填“薄”或“厚”)的(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3)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的目的是。(4)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5)若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此时透过玻璃板(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23.(8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可绕ON转动。(1)实验时,将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的作用是(选填“显示光路”或“无作用”)。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b)所示。(2)从(a)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选填“OA”或“OB”)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4)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反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20°30°40°50°24.(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时应将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2)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当烛焰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时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选填“上”或“下”)调整。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25.(3分)太阳到地球距离1.5×108km,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时间?(c=3.0×108m/s)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26.(5分)简述如何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27.(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观察物体,如题23﹣1图。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若长时间用眼看书、看电视或着电脑都会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1)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若是近视眼,成像会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矫正它需要戴的镜片实质上是透镜做成的(选填“凸”或“凹)。(2)宁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宁宁将光屏移动到60~70cm之间的某一位置时(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的制成的。(3)宁宁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烛焰 B.钻石 C.月亮 D.正在放映的电影荧幕【答案】A【解答】解:在选项中,只有烛焰自身可以发光,其它物体都是反射光。故选:A。2.(2分)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手影 B.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 C.激光准直 D.透过树叶的阳光【答案】B【解答】解:A、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背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所以,故A不符合题意;B、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故B符合题意;C、应用激光准直技术开凿山洞,故C不符合题意;D、透过树叶的阳光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3.(2分)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落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所以D图符合题目。故选:D。4.(2分)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A.验钞机 B.浴霸 C.电焊用面罩 D.感应式水龙头【答案】A【解答】解:紫外线有显著的化学作用,可利用紫外线消毒,故A正确。故选:A。5.(2分)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答案】C【解答】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第二个镜子成正立,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故选:C。6.(2分)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看到书本的光路图的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书本本身并不能发光,所以书本不是光源,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D正确。故选:D。7.(2分)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改变小孔的形状可以改变像的形状 B.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C.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倒立的像 D.改变孔到蜡烛距离能改变像的大小【答案】A【解答】解:A、改变小孔的形状不能改变像的形状;B、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故B正确;C、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倒立的像;D、改变孔到蜡烛距离能改变像的大小。故选:A。8.(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N′是界面 B.入射角等于30° C.折射角等于50° D.MM′的右边是玻璃【答案】D【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ON=90°﹣30°=60°,所以NN′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AO是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等于60°,且折射角∠CON′=90°﹣50°=40°<入射角∠AON;由题知,图中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所以该图反映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综上分析,D正确。故选:D。9.(2分)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答案】D【解答】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经过透镜的光线发散;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应该将光屏靠近透镜。故选:D。10.(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的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把物体从15cm处移至30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u=25cm时成缩小的实像,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答案】D【解答】解: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此时像距等于物距;分析图象可知,u=20cm时,所以2f=20cm,故A错误;B、当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成实像,物距变大,故B错误;C、由图知f=10cm,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故C错误;D、当u=25cm>2f时,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19分)11.(3分)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浅(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3)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浅。12.(2分)某天小王同学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甲(选填“甲”或“乙”)图。【答案】直线传播;甲。【解答】解: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所以图甲是日食的成因图。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甲。13.(1分)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亮处应该是水坑。(填“亮”或“暗”)【答案】亮。【解答】解:迎着月光走时,来自月亮的光照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所以看到水面亮,地面凹凸不平,有少部分光进入眼睛,所以人应走暗处。故答案为:亮。14.(2分)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凸(选填“凸”或“凹”)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答案】凸;会聚。【解答】解: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故答案为:凸;会聚。15.(2分)如图甲,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额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测温的。【答案】热胀冷缩;红外线。【解答】解;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答案为:热胀冷缩;红外线。16.(2分)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色散;绿。【解答】解: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色散;绿。17.(2分)小明在做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实验时,他在玻璃缸内配制了白糖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白糖水中的光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弯曲的曲线,你的解释是白糖水不均匀;若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激光在白糖水中沿直线传播,你的做法是将白糖水搅拌均匀。【答案】白糖水不均匀;将白糖水搅拌均匀。【解答】解: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若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激光在白糖水中沿直线传播。故答案为:白糖水不均匀;将白糖水搅拌均匀。18.(2分)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凸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因此甲是凸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答案为:凸;凹。19.(3分)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身高为1.65m,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10m;若小芳向镜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①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即小芳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所以,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5m+5m=10m,②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若小芳向镜移动一段距离;③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所以这时他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答案为:10m;不变。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20.(2分)请在图中作出AB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A′B′。【答案】【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所示:21.(2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答案】【解答】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出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3分)22.(7分)阿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中间画线MN的白纸,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棋子B直到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1)阿华认为本实验应选择较暗(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会好些。(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选填“薄”或“厚”)的茶色(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3)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4)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5)若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此时透过玻璃板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答案】(1)暗;(2)薄;茶色;(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4)相等;(5)能。【解答】解:(1)为使成像清晰,阿华认为本实验应选择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茶色玻璃反光性好,成像清晰,不能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有透光性,平板玻璃既能成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4)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棋子B与A的像大小相等,故说明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5)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若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故答案为:(1)暗;(2)薄;(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5)能。23.(8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可绕ON转动。(1)实验时,将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选填“显示光路”或“无作用”)。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b)所示同一平面内。(2)从(a)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法线两侧。(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OA(选填“OA”或“OB”)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20°30°40°50°【答案】(1)垂直;显示光路;(2)同一平面内;(3)OA;可逆;(4)等于;增大。【解答】解:(1)实验时,将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如图(a),当E,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将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如图(b)所示、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从(a)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法线两侧。(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OA方向射出,光路是可逆的。(4)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可知20°=20°;30°=30°;40°=40°;50°=50°;故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故答案为:(1)垂直;显示光路;(3)OA;(4)等于。24.(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实验时应将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当烛焰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时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左(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下(选填“上”或“下”)调整。【答案】(1)10.0;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左;变小;(4)下。【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此时物距u=50cm﹣10cm=40cm>2f、缩小的实像;(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所成像将变小;(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故答案为:(1)10.0;同一高度;照相机;变小。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25.(3分)太阳到地球距离1.5×108km,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时间?(c=3.0×108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