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_第1页
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_第2页
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_第3页
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_第4页
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方案TOC\o"1-2"\h\u10028第一章智能城市规划概述 3252551.1智能城市规划的定义与特点 3297911.1.1定义 314541.1.2特点 314171.2智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453941.2.1技术创新驱动 4311961.2.2政策支持加强 439001.2.3城市可持续发展 4189681.2.4跨界融合 456291.3智能城市规划的核心技术 4134571.3.1大数据与云计算 4110071.3.2物联网技术 416351.3.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4226861.3.4城市模拟与优化 44965第二章城市规划数据采集与管理 5293362.1城市规划数据采集技术 5313852.1.1遥感技术 5136242.1.2地理信息系统(GIS) 58072.1.3无人机摄影测量 5324892.1.4现场调查与采样 5322942.2城市规划数据管理方法 5325962.2.1数据库管理 5153002.2.2数据仓库 5205992.2.3数据挖掘 6221512.2.4数据可视化 6208142.3城市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 6280942.3.1数据共享机制 659062.3.2数据交换平台 6287652.3.3数据标准与规范 6125642.3.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25561第三章智能城市规划编制 673533.1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流程 6119683.1.1确定规划目标与任务 6292273.1.2收集与分析数据 7279283.1.3制定规划方案 7224563.1.4评估与优化规划方案 7176213.1.5征求公众意见与审批 7309633.2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789353.2.1系统分析法 7266433.2.2模型法 7198753.2.3实证分析法 7171953.2.4定量分析法 7244743.3智能城市规划编制工具 710633.3.1地理信息系统(GIS) 856663.3.2城市规划模型软件 8229673.3.3大数据分析工具 8309983.3.4云计算平台 862873.3.5虚拟现实技术 819861第四章智能城市设计与仿真 840014.1智能城市设计方法 850704.2智能城市仿真技术 880054.3智能城市设计方案评价 94122第五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 9128955.1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概述 986905.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9291935.3城市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 10326405.4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智能化 103924第六章智能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 10253146.1智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 1071756.1.1传感器技术 11241526.1.2物联网技术 11293376.1.3大数据技术 11304416.2智能城市环境治理策略 11283406.2.1智能绿化 11249116.2.2智能减排 117646.2.3智能垃圾分类 11233366.3智能城市环境管理平台 11240576.3.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11109396.3.2环境监测模块 1280096.3.3环境治理模块 12250406.3.4用户体验模块 1226515第七章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1293317.1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1283937.1.1基础设施智能化 12313817.1.2公共服务便捷化 1224907.1.3社区服务智慧化 12112367.2智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1399937.2.1社会保险智能化 13244157.2.2社会救助精准化 1333287.2.3社会福利均等化 13175057.3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平台 13207007.3.1数据资源共享 13310427.3.2服务流程优化 1395977.3.3用户画像分析 1317339第八章智能城市安全管理与应急 1316998.1智能城市安全管理概述 1345288.2智能城市安全监测技术 14120738.3智能城市应急管理与指挥 1411538第九章智能城市产业发展与布局 15147969.1智能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1591979.1.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1524419.1.2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壮大 15117549.1.3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15157699.2智能城市产业布局策略 15252849.2.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5221589.2.2强化产业链协同 15290579.2.3构建产业生态圈 1674599.3智能城市产业服务平台 16180419.3.1建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1683789.3.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16159699.3.3设立产业人才培养平台 1647669.3.4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1614078第十章智能城市规划与建设政策法规 161139610.1智能城市规划与建设政策概述 16465710.2智能城市规划与建设法规体系 1799010.3智能城市规划与建设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 17第一章智能城市规划概述1.1智能城市规划的定义与特点1.1.1定义智能城市规划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支持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整合与优化,构建具有高度智能化特征的城市规划体系。智能城市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管理与规划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1.1.2特点(1)数据驱动:智能城市规划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动态调整:智能城市规划能够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划方案,实现规划的动态更新。(3)协同创新:智能城市规划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的创新发展。(4)以人为本:智能城市规划关注居民需求,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实现城市与居民的和谐共生。1.2智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1.2.1技术创新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城市规划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1.2.2政策支持加强将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城市规划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智能城市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1.2.3城市可持续发展智能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2.4跨界融合智能城市规划将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形成新的产业生态。1.3智能城市规划的核心技术1.3.1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智能城市规划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使得城市规划更加精细化、科学化。1.3.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各类设施的智能连接,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1.3.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为智能城市规划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提高了规划效率与准确性。1.3.4城市模拟与优化城市模拟与优化技术通过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模拟与预测,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第二章城市规划数据采集与管理2.1城市规划数据采集技术城市规划数据采集是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规划的基础,涉及多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城市规划数据采集技术:2.1.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城市地表进行远距离感知,获取城市规划所需的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等数据。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更新速度快、数据精度高等特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2.1.2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管理和输出于一体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对各类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1.3无人机摄影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影设备,对城市地表进行低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数据。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数据精度高等特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2.1.4现场调查与采样现场调查与采样是城市规划数据采集的传统方法,通过对城市现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获取第一手数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数据可靠性,但耗时较长,成本较高。2.2城市规划数据管理方法城市规划数据管理是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有效存储、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城市规划数据管理方法:2.2.1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将城市规划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数据库管理具有数据安全性高、查询速度快、易于维护等特点。2.2.2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将城市规划数据按照主题进行整合,形成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可以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有力支持。2.2.3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城市规划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觉城市规划中的规律、趋势和潜在问题,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2.2.4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城市规划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规划人员理解和分析。数据可视化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有助于发觉城市规划中的问题。2.3城市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城市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是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规划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几个方面:2.3.1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数据共享机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数据安全。2.3.2数据交换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平台,为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城市规划数据提供交换通道。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数据传输等功能。2.3.3数据标准与规范制定城市规划数据标准与规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标准与规范应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和交换等各个环节。2.3.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城市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过程中,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采用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第三章智能城市规划编制3.1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流程3.1.1确定规划目标与任务智能城市规划编制首先需明确规划目标与任务,包括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规划目标应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以及城市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前瞻性。3.1.2收集与分析数据智能城市规划编制需收集大量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数据,包括地理信息、人口统计、经济数据、交通状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3.1.3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与任务,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智能城市规划方案。方案应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方面。3.1.4评估与优化规划方案对制定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1.5征求公众意见与审批将规划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充分听取市民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修改完善后,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3.2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方法3.2.1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城市规划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3.2.2模型法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城市规划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效果,为规划决策提供参考。3.2.3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提供有益借鉴。3.2.4定量分析法运用数学方法,对城市规划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3.3智能城市规划编制工具3.3.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智能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收集、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为规划编制提供可视化支持。3.3.2城市规划模型软件城市规划模型软件可以模拟城市规划中的各种因素,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效果,为规划决策提供参考。3.3.3大数据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规划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为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3.3.4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可以为智能城市规划编制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3.5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展示城市规划方案,让规划者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效果,提高规划编制的准确性。第四章智能城市设计与仿真4.1智能城市设计方法智能城市设计方法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融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交通系统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智能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任务。(2)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城市现状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为智能城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3)方案设计:结合需求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智能城市方案设计,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方面。(4)方案优化:根据设计评价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智能城市设计的质量和效果。4.2智能城市仿真技术智能城市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城市运行状态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模型构建:根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相关数据,构建城市模型,包括地形地貌、建筑形态、道路系统等。(2)仿真算法:运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等算法,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仿真,包括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3)可视化展示: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技术,将仿真结果可视化展示,便于设计师和决策者了解城市运行情况。(3)交互式分析:提供交互式分析工具,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对仿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智能城市设计提供有力支持。4.3智能城市设计方案评价智能城市设计方案评价是衡量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性评价:评估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城市功能需求,包括交通组织、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2)环境效益评价:评估设计方案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绿化景观、污染治理等方面。(3)经济性评价:评估设计方案的投入产出比,分析经济效益。(4)可持续性评价:评估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关注资源利用、碳排放等方面。(5)社会效益评价:评估设计方案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居住舒适度、就业机会等方面。通过对智能城市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以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5.1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概述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其智能化建设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城市交通、能源、给排水等领域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智能管理,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5.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交通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智能交通信号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3)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引入智能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实现实时到站信息推送、线路优化等功能。(4)智能停车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停车位信息实时查询、预约停车等功能。5.3城市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预测和调度,提高电力供应效率。(2)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就近消纳,降低能源损耗。(3)智能建筑:引入智能节能技术,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5.4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水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表数据的远程抄读和异常监测。(2)智能排水系统: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监测排水系统运行状况,预防城市内涝。(3)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运行。(4)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第六章智能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6.1智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城市环境监测的基础,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城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指标。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等特点,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6.1.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类环境数据,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6.1.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城市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海量环境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觉城市环境中的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6.2智能城市环境治理策略智能城市环境治理策略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智能城市环境治理策略:6.2.1智能绿化智能绿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自动调节水分、光照等条件,提高绿化效果。智能绿化还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化绿化布局,提升城市生态环境。6.2.2智能减排智能减排通过监测和分析城市交通、工业等领域排放的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排放量。例如,通过优化交通路线、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式,减少交通排放。6.2.3智能垃圾分类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垃圾分类情况,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化垃圾分类处理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6.3智能城市环境管理平台智能城市环境管理平台是实现对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的重要工具。以下是智能城市环境管理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6.3.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实时收集各类环境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6.3.2环境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负责对城市环境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觉环境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6.3.3环境治理模块环境治理模块根据监测数据和智能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并实时调整治理策略,保证环境治理效果。6.3.4用户体验模块用户体验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查询、报警和反馈功能,提高用户对环境治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以上模块的协同作用,智能城市环境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高效治理,为我国智能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第七章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7.1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满足居民需求的重要途径。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1基础设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是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包括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智能化。7.1.2公共服务便捷化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通过移动应用、自助终端等渠道,实现政务、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的在线办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7.1.3社区服务智慧化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注重社区服务的智慧化。通过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家政、养老、医疗、教育等多元化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7.2智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智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柱。其主要内容包括:7.2.1社会保险智能化通过社会保障卡、移动支付等手段,实现社会保险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保证社会保险待遇的及时、准确发放。7.2.2社会救助精准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社会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率,保证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7.2.3社会福利均等化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福利的均等化。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加强对社会福利资源的配置和监管,提高社会福利的覆盖率和满意度。7.3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平台智能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平台是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载体。其主要功能如下:7.3.1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搭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7.3.2服务流程优化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流程,简化办理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7.3.3用户画像分析通过用户画像分析,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服务资源的智能匹配,提高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第八章智能城市安全管理与应急8.1智能城市安全管理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智能城市安全管理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环节。智能城市安全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安全进行全方位、实时、动态的监控和管理,以提高城市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智能城市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安全信息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获取城市安全相关信息,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城市安全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安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为决策提供依据。(3)城市安全预警与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预测城市安全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安全防范工作。(4)城市安全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证城市安全运行。8.2智能城市安全监测技术智能城市安全监测技术是智能城市安全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城市环境、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安全信息,为智能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来源。(2)视频监控技术:利用摄像头对城市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3)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城市安全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安全隐患和风险,为决策提供支持。(4)云计算技术:将城市安全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8.3智能城市应急管理与指挥智能城市应急管理与指挥是智能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城市特点和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和资源调配。(2)应急指挥系统:建立统一的城市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提高应急响应速度。(3)应急资源调度: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合理分配应急资源,保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4)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城市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对城市安全的影响。(5)应急信息发布: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安全防范。通过智能城市应急管理与指挥,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智能城市产业发展与布局9.1智能城市产业发展趋势9.1.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城市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智能城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9.1.2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壮大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智能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扶持下,智能城市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9.1.3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智能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跨界融合成为一大趋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众多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9.2智能城市产业布局策略9.2.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优化智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先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智能城市产业链。9.2.2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强智能城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内部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同时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9.2.3构建产业生态圈以智能城市产业为核心,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环节的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主体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氛围。9.3智能城市产业服务平台9.3.1建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智能城市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