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_第1页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_第2页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_第3页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_第4页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1范围

在排水管道检测之前应进行管线普查。

本规程规定了排水管道检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符号、总则、基本规定、检测前准备

工作、管道周边土体病害检测、管井检测、管道内部检测、管道状况评估、成果资料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对湖北省既有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进行的检测与评估,也适用于排水管道设施

新建、扩建、改建和加固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质量检测。城市防涝设施普查、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

项目中涉及到排水管道检测评估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5-2017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CJJ181-2012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CJJ6-2009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1-201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8-2016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T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CJJ/T7-201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

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DB42T875-2013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符号

3.1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1

地下管线土体病害surroundingsoildiseaseofundergroundpipeline

地下管线土体中存在的土质疏松、空洞、富水异常等可能对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

3.1.2

地面塌陷groundcollapse

地表岩、土体受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

程。

3.1.3

雷达检测groundpenetratingradarinspection

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并分析其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吸收以及反射等物理特性,查明相对介电常数

存在较大差异的目标体(或地质体)的一种电磁波探测方法。

3.1.4

检查井manhole

排水管道系统中连接管道以及供维护工人检查、清通和出入管道的附属设施的统称,包括跌水井、

水封井、冲洗井、溢流井、闸门井、潮门井、沉泥井等。

3.1.5

管段pipesection

两座相邻检查井之间的管道。

3.1.6

管道潜望镜检测pipequickviewinspection

采用管道潜望镜在检查井内对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简称QV检测。

3.1.7

电视检测closedcircuittelevisioninspection

采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管道检测的方法,简称CCTV检测。

3.1.8

声纳检测sonarinspection

采用声波探测技术对管道内水面以下的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

3.1.9

电法测漏仪检测electrical-methodleakdetection

2

通过测量两个电极与大地之间构成的回路电流的变化来判定管道渗漏位置的方法。

3.1.10

管中雷达检测pipepenetratingradarinspection

采用雷达在排水管内对排水管道及外围土层进行检测的方法。

3.1.11

时钟表示法clockdescription

采用时钟的指针位置描述缺陷出现在管道内环向位置的表示方法。

3.1.12

直向摄影forward-viewinspection

电视摄像机取景方向与管道轴向一致,在摄像头随爬行器行进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显示和记录管道

内影像的拍摄方式。

3.1.13

侧向摄影lateralinspection

电视摄像机取景方向偏离管道轴向,通过电视摄像机镜头和灯光的旋转/仰俯以及变焦,重点显示

和记录管道一侧内壁状况的拍摄方式。

3.1.14

结构性缺陷structuraldefect

管道结构本体遭受损伤,影响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缺陷。

3.1.15

功能性缺陷functionaldefect

导致管道过水断面发生变化,影响畅通性能的缺陷。

3.1.16

土体病害密度soildiseasedensity

根据管段周边土体病害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周边土体病害长度

的相对值。

3.1.17

结构性缺陷密度structuraldefectdensity

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结构性缺陷长度的相

对值。

3.1.18

功能性缺陷密度functionaldefectdensity

根据管段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功能性缺陷长度的相

对值。

3.1.19

修复指数rehabi出ationindex

依据管道结构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修

复的紧迫性越大。

3.1.20

养护指数maintenanceindex

依据管道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养

护的紧迫性越大。

3.1.21

环境指数environmentindex

依据管道周边土体病害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

周边环境越差,管道运行及发生次生灾害的风险越大。

3.1.22

检查井3D影像inspectionwell3Dimage

对管井内拍摄的影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建模,分析管井内部支管暗接、破损等情况。

3.2符号

E一管道重要性参数;

EI——管道环境指数;

F—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

G—管段功能性缺陷参数;

H一管段周边土体病害参数;

J--管道结构影响参数;

K一地区重要性参数;

I—管段周边土体病害数量;

L—管段长度;

Li——第i处结构性缺陷的长度;

Lj—第j处功能性缺陷的长度;

Lk一第左处土体病害的长度;

m——管段的功能性缺陷数量;

M—管道接口形式影响参数;

MI一管道养护指数;

n—管段的结构性缺陷数量;

Pi——第i处结构性缺陷分值;

Pj——第j处功能性缺陷分值;

Pk一第4处土体病害分值;

4

R——管段周边土体状况参数,按病害点数计算的平均分值;

RM——管段周边土体病害密度;

Rmax——管段周边土体病害状况参数,管段周边土体病害最严重处的分值;

RI一管道修复指数;

S—管段损坏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平均分值;

SM--管段结构性缺陷密度;

T——土质影响参数;

K一管段运行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功能性缺陷平均分值;

Ymax—管段运行状况参数,管段功能性缺陷中最严重处的分值;

YM一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

a——结构性缺陷影响系数;

H——功能性缺陷影响系数;

y——周边土体病害影响系数。

4总则

4.1湖北省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城镇排水管道检测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新购置

的、经过大修或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的设备,投入检测前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4.3在管道检测过程中,对收集和产生的涉密成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成果的安全和保密。

4.4湖北省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的对象应包括城镇排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及周边土地病害的检测

与评估,包含排水管道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和加固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检测。

5基本规定

5.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的任务可分为三类型:

a)城镇排水管道周边土体病害检测与评估;

b)城镇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检测与评估;

c)城镇排水管道的检测与评估。

5.2管道检测任务可分为普查、紧急应对检测、竣工验收确认检测、交接确认检测、来自其他工程的影

响检测和其他检测六类。

5.3管道检测内容一般包括管道结构性状况、功能性状况、管道周边土体病害状况,附属构筑物状况。

5.4检测设备应做到定期检验和校准,并应经常维护保养。

5.5当检测单位采用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该仪器或方法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检测实践经验;

b)该方法应与已有成熟方法进行过对比试验;

C)检测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检测细则;

d)在检测方案中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细则。

5.6管道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任务种类、检测对象、现场条件、检测设备能力进行选择,当一种检测方

法不能全面反映管道状况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5.7排水管道结构性状况检测周期宜为5a〜10a,功能性状况和管道周边土体病害检测周期宜为la〜

2a。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测周期可相应缩短:

a)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层性质软硬不均地区的管道;

b)位于流砂易发、湿陷性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区的管道;

c)管龄30a以上的管道;

d)施工质量差或进行过多次修复改造的管道;

e)重要管道;

f)有特殊要求管道;

g)埋设环境发生变化的管道。

5.8当采用GPS配合管道检测工作测定地下管线点和检查井的平面位置时,应符合行业标准《城市地

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的有关规定。

5.9当具备直接量测条件时,应根据需要对缺陷进行测量并予以记录。

5.10检查过河倒虹管前,当需要抽空管道时,应先进行抗浮验算。

5.11在检查过程中宜采集沉积物的泥样,并判断管道的异常运行状况。

5.12检查人员进入管内检查时,必须拴有带距离刻度的安全绳,地面人员应及时记录缺陷的位置。进

入管道的检查人员应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携带防爆照明灯具和通讯设备。管道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

过lh。遇到难以穿越的障碍时,不得强行通过,应立即停止检测。

5.13进入管内检查宜2人同时进行,地面辅助、监护人员不应少于3人。

5.14当待检管道邻近基坑或水体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对管道进行安全性鉴定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管

道。

5.15潜水作业时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潜水检查并立即出水回到地面:

a)遭遇障碍或管道变形难以通过;

b)流速突然加快或水位突然升高;

c)潜水检查员身体突然感觉不适;

d)潜水检查员接地面指挥员或信绳员停止作业的警报信号;

e)潜水检查员在水下进行检查工作时,应保持头部高于脚部。

5.16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检测的任务、目的、范围和工期;

b)待检测管道的概况(包括现场交通条件及对历史资料的分析);

6

C)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过程的控制;

d)作业质量、健康、安全、交通组织、环保等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e)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f)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计划;

g)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h)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5.17现场检测过程中宜采取监督机制,监督人员应全程监督检测过程,并签名确认检测记录。

5.18排水管道检测时的现场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有关

规定。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其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

计、选型和安装》GB3836.15的有关规定。现场检测人员的数量不得少于2人。

5.19排水管道检测时的现场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

程》CJJ/T68的有关规定。

5.20管道缺陷的环向位置应采用时钟表示法。缺陷描述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的钟点数采用4位阿拉伯数

字表示起止位置,前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起点位置,后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终止位置。如当缺陷位于某

一点上时,前两位数字应采用00表示,后两位数字表示缺陷点位。

5.21管道缺陷位置的纵向起算点应为起始井管道口,缺陷位置纵向定位误差应小于0.5m。

5.22检测系统设置的长度计量单位应为米,电缆长度计数的计量单位不应小于0.1m。

5.23每段管道检测前,应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编写并录制版头。

5.24管道检测影像记录应连续、完整,录像画面上方应含有“任务名称、起始井及终止井编号、管径、

管道材质、检测时间”等内容,并宜采用中文显示。

5.25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名确认。

6检测前准备工作

6.1管道检测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a)已有的排水管线图等技术资料;

b)管道检测的历史资料;

c)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相关的管线资料;

d)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6.2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a)察看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地物、地貌、交通状况等周边环境条件,如管道上方路面沉降、裂缝

和积水情况;

b)检查管道口的水位、淤积和检查井内构造等情况;检查井冒溢和雨水口积水情况;井盖、盖框

完好程度;

c)核对检查井位置、管道埋深、管径、管材等资料,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的异味及其他异常情况;

d)地面巡视检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填写检查井检查记录表和雨水口检查记录表。

6.3检测准备工作如下:

a)按照当地规定办理占道施工证或其它许可手续,如需封闭道路,应事先征得交管部门同意;

b)检测前,需要根据检测目的、踏勘结果采取降低水位、封堵疏通等预处理措施,使拟检管道具

备检测条件;

c)管道结构性状况检测要求管道内水位不大于3%管径,障碍物少,不得影响缺陷观察;功能性

状况检测要求如实反映管道内部实际情况,一般不做处理或视需要降低管道内水位;新建、扩

建、改建和加固维修管道设施的竣工验收检查一般要求管道内部干净、通畅;

d)检查仪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

6.4现场检测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a)设立围栏和安全标志;

b)打开井盖,保证管道通风一定时间,在井口或必须下井工作之前,要使用有毒气体检测仪进行

检测,再确认井内无有害气体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c)设备就位,实施管道检测与初步判读,做好现场检测记录;

d)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

6.5部分管道需要人员进入排水管道内部检查时,应同时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a)应制作检查管段的标示牌,标示牌的尺寸不宜小于210mmx147mm,标示牌应注明检查地点、

起始井编号、结束井编号、检查日期;

b)管径不得小于0.8m;采用潜水方式检查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1200mm;

c)管内流速不得大于0.5m/s;当流速超过0.5m/s时,应做减速处理;

d)水深不得大于0.5m;

e)充满度不得大于50%;

f)缓慢下井,管道接口处逐一触摸;潜水检查仅可作为初步判断重度淤积、异物、树根侵入、塌

陷、错口、脱节、胶圈脱落等缺陷的依据。当需确认时,应排空管道并采用电视检测;

g)穿戴潜水服和负重压铅,拴安全信号绳并通气作呼吸检查;

h)地面人员及时记录缺陷的位置。

6.6检查井检查应在管道检测之前进行。

6.6.1检查井检查的基本内容应符合表1的规定,雨水口检查的基本内容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查井和雨

水口检查时应现场填写记录表格,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表1检查井检查的基本项目

外部检查内部检查

井盖埋没链条或锁具

检查项目

井盖丢失爬梯松动、锈蚀或缺损

8

表1(续)

外部检查内部检查

井盖破损井壁泥垢

井框破损井壁裂缝

盖框间隙井壁渗漏

盖框高差抹面脱落

盖框突出或凹陷管口孔洞

检查项目

跳动和声响流槽破损

周边路面破损、沉降井底积泥、杂物

井盖标示错误水流不畅

道路上的井室盖是否为重型井盖浮渣

其他其他

表2雨水口检查的基本项目

外部检查内部检查

雨水算丢失钱或链条损坏

雨水算破损裂缝或渗漏

雨水口框破损抹面剥落

盖框间隙积泥或杂物

检查项目盖框高差水流受阻

孔眼堵塞私接连管

雨水口框突出井体倾斜

异臭连管异常

路面沉降或积水防坠网

其他其他

6.6.2塑料检查井检查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61条的规定以外,还应检查井筒变形、接口密封状

况。

6.6.3当对检查井内两条及以上的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进行排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检查井内出水管道应采用罗马数字I、II……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表示;

b)检查井内进水管道应以出水管道I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B、C……顺

序分别表示;

c)当在垂直方向有重叠管道时,应按其投影到井底平面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d)各流向的管道编号应采用与之相连的下游井或上游井的编号标注。

7管道周边土体病害检测

7.1一般规定

7.1.1探地雷达技术适用于对管道周边土体病害进行检测。

7.1.2检测实施前,需进行详细准确的管道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7.1.3探地雷达检测应与电视检测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应进行对比分析。

7.1.4雨、雪天气或场地内有大量积水时,不应进行探地雷达检测。

7.2检测设备

7.2.1探地雷达设备应性能稳定、结构牢固可靠、防潮、抗震、绝缘性能良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

校准和保养。

7.2.2探地雷达主机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b)信噪比不低于120dB,最大动态范围不低于150dB;

c)系统应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时窗、实时滤波、增益、点测或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

等功能;

d)计时误差不应大于1.0ns;

e)最小采样间隔应达到0.5ns,A/D转换不应低于16bit,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

f)工作温度:-10℃〜40℃;

g)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7.2.3探地雷达天线应具有屏蔽功能,其中心频率、探测深度、精度及配置要求宜按表3选用。

表3探地雷达天线中心频率、探测深度、精度及配置要求

序号天线中心频率范围探测深度范围探测精度配置要求

1100MHz-200MHz0-6m0.40m不少于1种

2400MHz~500MHz0~3m0.25m不少于1种

3600MHz-1GHz0-lm0.10m不少于1种

7.3检测方法

7.3.1探地雷达检测前,应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参数设置和介电常数标定。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

障碍、易于天线移动;避开高导电屏蔽层或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10

7.3.2采用测距轮模式时,需对测距轮进行现场标定。

7.3.3单个数据记录长度不宜大于100m,宜以检查井位置进行划分。

7.3.4探地雷达现场检测工作分为普查和详查两种工作方式,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不同检测阶段采

用相应的检测方式。测线布设应覆盖整个探测区域,普查时应以平行管道走向布置测线,100〜200MHz

天线测线间距不宜大于4m,400〜500MHz天线测线间距不宜大于2m;详查时,应布置测线网格,

100〜200MHz天线测线间距不宜大于2m,400〜500MHz天线测线间距不宜大于1m。

7.3.5测线定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探地雷达检测工作测线起止点、基点、转折点、异常点、地形突变点以及其他重要点位,应进

行位置的测量。测量工作应根据需要提供所探测点的坐标;

b)可根据地形图中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地形、地物进行测量定位;

c)可利用探测区域内电磁波的已知明显反射(如金属井盖)对探地雷达测线进行定位。

7.3.6车载雷达天线移动速度不宜大于10km/h。

7.3.7应对探测到的异常区域进行统一编号和现场标记,并对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影像记录。

7.3.8应对检测到的异常区域进行详查,对严重异常区域,应采用钻探、标贯等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7.4图谱判读

7.4.1符合探地雷达检测的土体病害一般具有下列基本条件:

a)土体病害的几何尺寸与其埋藏深度或探测距离之比不应小于1/5;

b)土体病害激发的异常场应能够从干扰背景场中分辨。

7.4.2探地雷达检测成果应包含土体病害属性、平面位置坐标、埋深、大小、与管道的距离等情况,按

附录E格式填写表格。

7.4.3土体病害属性及雷达图谱特征判读可参考表4。

表4土体病害属性名称及雷达图谱特征

分类土体病害属性雷达图谱特征

1轻微疏松反射信号能量有变化,同相轴较不连续,波形结构较为杂乱、不规则

2中等疏松反射信号能量变化较大,同相轴较不连续,波形较为杂乱、不规则

3严重疏松反射信号能量变化大,同相轴不连续,波形杂乱、不规则

4一般富水异常顶面反射信号能量较强、下部信号衰减较明显;同相轴较连续、频率变化不明显

5严重富水异常顶面反射信号能量强、下部信号衰减明显;同相轴较连续、频率变化不明显

反射信号能量强,反射信号的频率、振幅、相位变化异常明显,下部多次反射波明显,

6空洞

边界可能伴随绕射现象

8管井检测

8.1一般规定

8.2.1管井检测宜采用潜望镜或声纳设备进行检测。若检查井内充满水,或是针对井的下端有水部分,

宜采用声纳进行检测。无水或少量水情况下,宜采用潜望镜的对管井进行检测。

8.2.2潜望镜检测管井时深度不应超过10m。

8.2检测设备

8.2.1潜望镜检测设备要求参考9.2检测设备A管道潜望镜。

8.2.2管道声纳检测设备参考9.2检测设备C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8.3检测方法

8.3.1管道潜望镜

a)镜头中心应保持在管井竖向中心线上,偏离不得超过10%;

b)拍摄管井时,顺时针方向,手动螺旋拍摄,旋转速度不得高于6秒/圈;

c)拍摄检查井内壁时,应保持摄像头无盲点地均匀慢速移动;

d)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名确认。

8.3.2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a)检测前应从被检管道中取水样通过实测声波速度对系统进行校准;

b)声纳探头的推进方向应从上至下,并与管井中心轴线一致,偏离不得超过10%;

c)声纳探头安放在井口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并应调整电缆处于自

然绷紧状态;

d)声纳检测时,在管井井口段起始、终止检查井处应进行0.5m-lm长度的重复检测;

e)在声纳探头下降或上升时,电缆应保持自然绷紧状态;

f)根据管井的不同管径,应按表5选择不同的脉冲宽度;

表5脉冲宽度选择标准

管径范围(mm)脉冲宽度

500—10008

1000-150012

1500~200016

2000—300020

g)探头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被检测检查井的的规格形状,在规定采样

间隔和管井变异处探头应停止行进、定点采集数据,停顿时间应大于一个扫描周期。

8.4图谱判读

12

8.4.1管道潜望镜

a)影像资料和截图应能清晰准确地反映管井的缺陷;

b)检查井的缺陷情况可现场初步判读并记录,同时应拍摄视频,并应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量

化检查井中的缺陷尺寸,现场检测完毕后,复核人员应对检测资料(排水管道的基本信息,如

管井编号、管径、定位、管道材质,检测方向等信息)进行复核;

c)缺陷图片宜为现场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图片。

8.4.2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a)规定采样间隔和图形变异处的轮廓图应现场捕捉并进行数据保存;

b)经校准后的检测断面线状测量误差应小于3%;

c)声纳检测截取的轮廓图应标明管道轮廓线、管径、管道积泥深度线等信息。

9管道内部检测

9.1一般规定

A潜望镜检测一般规定

9.1.1管道潜望镜检测适用于对管道内部状况进行快速初步判定,可用于既有管道日常巡查、大范围管

网普查及新建管道复核性检查。

9.1.2管道潜望镜检测时,管内水位不宜大于管径的1/2,管段长度不宜大于50m。

9.1.3当无法清晰地记录管段末端状况或管段长度超过30米时,应对该管段进行双向检测。

9.1.4当无法清晰地记录管段末端状况或管段长度超过30米时,应对该管段进行双向检测。

9.1.5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a)管道潜望镜检测仪器的光源不能够保证影像清晰度时;

b)镜头沾有泥浆、水沫或其他杂物等影响图像质量时;

c)镜头浸入水中,无法看清管道状况时;

d)管道充满雾气影响图像质量时;

e)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9.1.6管道潜望镜检测的结果仅可作为管道初步评估的依据。

B管道CCTV检测一般规定

9.1.7电视检测不应带水作业。当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措施,确保管道内水位不大于

管道直径的20%且不超过300mm。

9.1.8在进行结构性检测前应对被检测管道做疏通、清洗。

9.1.9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a)爬行器在管道内无法行走或推杆在管道内无法推进时;

b)镜头沾有污物时;

c)镜头浸入水中时;

d)管道内充满雾气,影响图像质量时;

e)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C管道声纳检测一般规定

9.1.10声纳检测适用于对运行中管道内部状况进行初步判定。

9.1.11声纳检测时,管道内水深应大于300mm。

9.1.12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a)探头受阻无法正常前行工作时;

b)探头被水中异物缠绕或遮盖,无法显示完整的检测断面时;

c)探头埋入泥沙致使图像变异时;

d)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D管道电法检测一般规定(电法测漏仪)

9.1.13电法测漏仪适用于检测排水管道渗漏点位置的检测排查。

9.1.14电法测漏仪检测时,管道内水深应大于300mm。适应管径为300mm-1000mm

9.1.15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中止检测:

a)探头受阻无法正常前行工作时;

b)探头因被水中异物或泥沙托垫露出水面,致使电流曲线陡然升降时;

c)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检测时。

9.1.16被检测管道应为非金属管道或包有绝缘材料的金属管道。

E管中雷达检测一般规定

9.1.17管中雷达应对管顶和管底进行雷达扫描确定管道周边土体病害。

9.1.18管中雷达检测应获取雷达扫描和电视检测的同步数据,实时进行对比分析。

9.1.19管中雷达不应带水作业。当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措施,确保管道内水位不大于

管道直径的20%且不超过300mm。

9.1.20检测实施前应进行详细准确的管道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9.1.21管中雷达适用管径范围300-1500mm。

9.2检测设备

A管道潜望镜

9.2.1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应坚固、抗碰撞、防水密封良好,应可以快速、牢固地安装与拆卸,应能够

在0℃〜+50C的气温条件下和潮湿、恶劣的排水管道环境中正常工作。

9.2.2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14

表6管道潜望镜检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技术指标

图像传感器>1/3"CCD,彩色

灵敏度(最低感光度)0.01勒克斯(lux)

视角>45°

分辨率>1920x1080

照明灯光聚光28500坎德拉(cd);泛光二1500坎德拉(cd)

图像变形<±5%

变焦范围光学变焦230倍,数字变焦N10倍

存储录像编码格式:MPEG4、AVI;照片格式:JPEG

9.2.3录制的影像资料应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回放和截图等操作。

9.2.4影像资料及截图应能清晰准确地反映管道缺陷。

B管道CCTV检测设备

9.2.5检测设备的基本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摄像镜头应具有平扫与旋转、仰俯与旋转、变焦功能,摄像镜头高度应可以自由调整;

b)爬行器应具有前进、后退、空档、变速、防侧翻等功能,轮径大小、轮间距应可以根据被检测

管道的大小进行更换或调整;

c)主控制器应具有在监视器上同步显示日期、时间、管径、在管道内行进距离等信息的功能,并

应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d)灯光强度应能调节。

9.2.6摄像镜头应具有平扫与旋转、仰俯与旋转、变焦功能,摄像镜头高度应可以自由调整。

9.2.7爬行器应具有前进、后退、空档、变速、防侧翻等功能,轮径大小、轮间距应可以根据被检测管

道的大小进行更换或调整。

9.2.8主控制器应具有在监视器上同步显示日期、时间、管径、在管道内行进距离等信息的功能,并应

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9.2.9灯光强度应能调节。

9.2.10电视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电视检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技术指标

图像传感器>1/3"CCD,彩色

表7(续)

项目技术指标

灵敏度(最低感光度)SO.1勒克斯(lux)

视角>45°,平扫2180°,旋转二180。

分辨率>1920x1080

照明灯光N1500坎德拉(cd),可根据管径的大小调节光源强度

图像变形<±5%

爬行器电缆长度为120m时,爬坡能力应大于5。

电缆抗拉力>2kN

存储录像编码格式:MPEG4、AVL照片格式:JPEG

9.2.11检测设备应结构坚固、密封良好,能在0℃~+50℃的气温条件下和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9.2.12检测设备应具备测距功能,电缆计数器的计量单位不应大于0.1m。

C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9.2.13检测设备应与管径相适应,探头的承载设备负重后不易滚动或倾斜。

9.2.14声纳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扫描范围应大于所需检测的管道规格;

b)125mm范围的分辨率应小于0.5mm;

c)每密位均匀采样点数量不应小于250个。

9.2.15设备的倾斜传感器、滚动传感器应具备在±45。内的自动补偿功能。

9.2.16设备结构应坚固、密封良好,应能在0℃〜+4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D管道电法检测设备(电法测漏仪)

9.2.17电法测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极的感应范围应大于所需检测管道的规格;

b)电流检测准确度不应低于1%,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5uA;

c)量程应在0|iA-L0xl05HA范围内;

d)应能通过调节设备来屏蔽不同土质、岩层等的阻抗干扰。

9.2.18检测设备应结构坚固、密封良好,能在0℃~+4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E管中雷达检测设备

9.2.19管中雷达设备应满足本规程中关于电视检测设备的所有要求。

9.2.20爬行器拖拽或承载雷达天线沿管道走向对管顶和管底进行雷达扫描。

16

9.2.21雷达扫描图像和管道电视影像同步在主机屏幕显示。

9.2.22管中雷达主机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具备2通道以上的测量功能;

b)信噪比不低于120dB,最大动态范围不低于150dB;

c)天线主频应为900MHZ与1.2GHZ之间;

d)计时误差不应大于1.0ns;

e)系统扫速:200道/秒以上;

f)时窗应为20-60ns之间;

g)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和实时显示功能,并包含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9.2.23管中雷达天线应具有屏蔽功能,其中心频率、探测深度、精度及配置要求应按表8选用。当多个

频率的天线均能满足探测深度要求时,应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表8管中雷达天线中心频率、探测深度、精度及配置要求

天线中心频率(MHz)探测深度(m)探测精度(m)配置要求

400~60050.25不少于1种

9.3检测方法

A管道潜望镜

9.3.1镜头中心应保持在管道竖向中心线的水面以上。

9.3.2拍摄管道时,变动焦距不宜过快。拍摄缺陷时,应保持摄像头静止,调节镜头的焦距,并连续、

清晰地拍摄10s以上。

9.3.3拍摄检查井内壁时,应保持摄像头无盲点地均匀慢速移动。

9.3.4对各种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和记录,并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格式填写现场记

录表。

9.3.5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相关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名确认。

B管道CCTV检测设备

9.3.6爬行器的行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

9.3.7管径不大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O.lm/s;管径大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

进速度不宜超过0.15m/s。

9.3.8检测时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应在管道中轴线上,偏离度不应大于管径的10%。当对特殊形状的管道

进行检测时,应适当调整摄像头位置并获得最佳图像。

9.3.9将载有摄像镜头的爬行器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当检测起点

与管段起点位置不一致时,应做补偿设置。

9.3.10每一管段检测完成后,应根据电缆上的标记长度对计数器显示数值进行修正。

9.3.11直向摄影过程中,图像应保持正向水平,中途不应改变拍摄角度和焦距。

9.3.12在爬行器行进过程中,不应使用摄像镜头的变焦功能,当使用变焦功能时,爬行器应保持在静止

状态。当需要爬行器继续行进时,应先将镜头的焦距恢复到最短焦距位置。

9.3.13侧向摄影时,爬行器宜停止行进,变动拍摄角度和焦距以获得最佳图像。

9.3.14管道检测过程中,录像资料不应产生画面暂停、间断记录、画面剪接的现象。

9.3.15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应将爬行器在完全能够解析缺陷的位置至少停止10s,确保所拍摄的

图像清晰完整。

9.3.16对各种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和量测,并填写现场记录表,记录表的内容和格

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C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9.3.17检测前应从被检管道中取水样通过实测声波速度对系统进行校准。

9.3.18声纳探头的推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并应与管道轴线一致,滚动传感器标志应朝正上方。

9.3.19声纳探头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并应调整电缆处于自然绷紧

状态。

9.3.20声纳检测时,在距管段起始、终止检查井处应进行2m〜3m长度的重复检测。

9.3.21承载工具宜采用在声纳探头位置镂空的漂浮器。

9.3.22在声纳探头前进或后退时,电缆应保持自然绷紧状态。

9.3.23根据管径的不同,应按表9选择不同的脉冲宽度。

表9脉冲宽度选择标准

管径范围(mm)脉冲宽度(|1S)

300〜5004

500—10008

1000—150012

1500—200016

2000—300020

9.3.24探头行进速度不宜超过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被检测管道的规格,在规定采样间隔和管道

变异处探头应停止行进、定点采集数据,停顿时间应大于一个扫描周期。

9.3.25以普查为目的的采样点间距宜为5m,其他检查采样点间距宜为2m,存在异常的管段应加密采样。

检测结果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格式填写排水管道检测现场记录表,并应按本规程附录C的格式绘制沉积

状况纵断面图。

D管道电法检测设备(电法测漏仪)

9.3.26聚焦电流法检测设备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应将电流值调节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18

9.3.27在开始检测前,应将计数器归零,在电法测漏探头前进或后退时,电缆应保持自然绷紧状态。

9.3.28电法测漏仪探头推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并宜与管道轴线一致,探头应完全没在水面下方。

9.3.29以普查为目的的采样点间距不宜大于1m,其他检测采样点间距不宜大于0.1m,存在异常的管段

应加密采样。检测结果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格式填写排水管道检测现场记录表,并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

格式绘制纵断面图。

E管中雷达检测设备

9.3.30管中雷达检测应满足本规程中电视检测方法的所有要求,管中雷达在管道内运行速度控制在

0.5m/s,对扫描到的异常区域进行统一编号和现场标记,并在同步的电视影像中输入文字信息标注。对

严重异常区域,应采用钻探、标贯等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9.3.31管顶雷达扫描应根据管径调整爬行器抬升支架高度,使雷达天线紧贴管壁。

9.3.32应根据管道周边环境进行参数设置和介电常数标定。

9.3.33需对电缆盘计数轮进行现场标定。

9.3.34单个数据记录长度不宜大于100m,宜以检查井位置进行划分。

9.3.35管中雷达检测应同步显示电视影像像和雷达扫描图形。

9.3.36管中雷达检测300-600mm管道,应沿管道走向对管顶和管底进行雷达扫描。

9.3.37管中雷达检测600-1500mm管道,应沿管道走向对管顶进行120。的扇面扫描。

9.4结果判读

A管道潜望镜

9.4.1影像资料和截图应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可视范围内50m的管道缺陷。

9.4.2管道内缺陷尺寸的判定可依据数字摄影测量结果直接核算。

9.4.3缺陷图片宜为现场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图片。

B管道CCTV检测设备

9.4.4缺陷的类型、等级应在现场初步判读并记录。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复核人员对检测资料进行复

核。

9.4.5缺陷尺寸的判定可依据管径或相关物体的尺寸。

9.4.6无法确定的缺陷类型或等级应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9.4.7缺陷图片宜采用现场抓取最佳角度和最清晰图片的方式,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观看录像截图的方

式。

9.4.8对直向摄影和侧向摄影,每一处结构性缺陷抓取的图片数量不应少于1张。

C管道声纳检测设备

9.4.9规定采样间隔和图形变异处的轮廓图应现场捕捉并进行数据保存。

9.4.10经校准后的检测断面线状测量误差应小于3%。

9.4.11声纳检测截取的轮廓图应标明管道轮廓线、管径、管道积泥深度线等信息。

9.4.12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中应包括:路名(或路段名)、井号、管径、长度、流向、图像截取点纵

距及对应的积泥深度、积泥百分比等文字说明。纵断面线应包括:管底线、管顶线、积泥高度线和管径

的1/5高度线(虚线)。

9.4.13声纳轮廓图不应作为结构性缺陷的最终评判依据,应采用电视检测方式予以核实或以其他方式

检测评估。

D管道电法检测设备(电法测漏仪)

9.4.14检测结果数据应连续、真实、全面,确保无漏检情况发生。

9.4.15曲线图中距离和电流的峰值是一一对应的坐标对,曲线峰值越高,起伏越大表示漏点级别越高,

管道没有漏点的曲线电流值应趋近于稳定电流值。

9.4.16排水管道渗漏状况纵断面图包括:漏点曲线截图、漏点处相对于起始位置距离、缺陷等级、管段

信息等。

图1电法测漏仪与CCTV电视检测结果对比

9.4.17电法检测曲线图不应作为结构性缺陷的最终评判依据,应采用电视检测方法予以核实或以其他

方式检测评估。

E管中雷达检测设备

9.4.18土体病害激发的异常波形(特征图谱判读参考表4)应能够从干扰背景场中分辨。

9.4.19雷达检测图谱异常区域应与CCTV检测结果相对应,结果应包含土体病害属性、土地病害平面位

置坐标、埋深、与管道的距离、管道的缺陷位置、大小等情况,并应按附录A和附录B格式填写表格。

9.4.20土体病害属性及雷达图谱特征判读可参考表4。

10管道状况评估

20

10.1一般规定

10.1.1管道检测评估应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a)接受委托,搜集管道资料;

b)现场踏勘,查勘周边环境及管道基本情况;

c)制定检测方案;

d)做好检测准备工作;

e)现场实施检测;

0内业资料整理、缺陷判读、管道技术状况评估;

g)编写检测报告,整理影像资料;

h)提交检测成果。

10.1.2管道状况综合评估应包括管道结构性状况评估、功能性状况评估、管道周边环境状况评估。

10.1.3管道状况综合评估应依据检测资料、设计资料或调查资料进行。

10.1.4管道状况综合评估工作应以计算机处理为主,人工判断为辅。

10.1.5管道周边土体病害分值按多因素加权法进行计算。

10.1.6当管道缺陷或管道周边土体病害沿管道纵向的尺寸不大于1m时,长度应按1m计算。

10.1.7当管道纵向1m范围内两个以上缺陷或土体病害同时出现时,分值应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的结

果超过10分时,应按10份计。

10.1.8管道评估应以管段为最小评估单位。当对多个管段或区域管道进行检测时,应列出各评估等级管

段数量占管段数量的比例。当连续检测长度超过5km时,应做总体评估。

10.2检测项目名称、代码及等级

10.2.1本规程已规定的代码应采用两个汉字拼音首个字母组合表示,未规定的代码应采用与此相同的

确定原则,但不得与已规定的代码重名。

10.2.2管道缺陷等级应按表11规定分类。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等级划分及样图参考CJJ181-2012中条文

说明。

表10缺陷等级分类表

等级1234

缺陷性质结构性缺陷程度轻微缺陷中等缺陷严重缺陷重大缺陷

功能性缺陷程度轻微缺陷中等缺陷严重缺陷重大缺陷

10.2.3土体病害因素、分类代码、因素分值、权重、以及最终分值计算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病害因素、分类代码、因素分值及最终分值计算

因素分类(代码)因素分值权重病害分值病害等级

轻微疏松分值S11

1

(QS)

中等疏松

2

(ZS)

一般富水

2

病害属性(YF)0.35

严重疏松

5

(YS)

严重富水

5

(ZF)

空洞(KD)10

H>4m11〈分值V42

土病害覆土深2m<H<4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