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认识地球的形状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下册科学
3.授课时间: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是什么,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证据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证据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找到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如船只的消失、地球的弯曲等。
3.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分析地球的形状,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理解并能够描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
2.证据收集与分析: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地球形状的能力。
难点:
1.地球的形状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证据的合理运用:学生可能不熟悉如何科学地收集和分析证据,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办法:
1.使用地球仪和图片: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椭球体形状。
2.动手实验:让学生参与船只消失实验等,亲身体验并收集证据,从而理解地球的形状。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收集的证据,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证据分析和科学思维能力。
4.引导性问题: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船只消失是什么原因?”等,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认识地球的形状》这一课时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地球仪、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形状。
3.视频资源:收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地球卫星照片、船只消失现象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4.实验器材:准备船只模型、灯箱等,进行船只消失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地球的形状。
5.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境,如设置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卫星照片或船只消失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指出本节课将探讨地球的真实形状。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介绍地球的形状,解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教师讲解地球的证据,如船只的消失、地球的弯曲等,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
-教师通过地球仪和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提出练习题目,如“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请说明地球为什么不是完美的球体。”等,让学生书面回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地球的形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们还能想到其他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吗?”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和证据的重要性。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如果地球是完美的球体,会有什么不同?”、“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天体的形状吗?”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总计用时:30分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学过程要符合实际学情,紧扣重难点,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知识点梳理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证据:船只的消失、地球的弯曲等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3.地球仪和图片:地球仪和图片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
4.证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证据,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地球的形状。
5.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观察、实验、分析等。
6.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7.地球的卫星照片:地球的卫星照片可以展示地球的真实形状。
8.船只消失实验:通过船只消失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地球的形状。
9.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10.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1.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12.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作业1.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为什么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
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引力造成的。
2.列举两个你认为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并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船只的消失和地球的弯曲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船只的消失是因为地球的曲率导致船只在远处看不见,地球的弯曲也可以通过观察地平线来证明。
3.简述地球仪的作用,并说明为什么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形状。
答案:地球仪是一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位置。地球仪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形状因为它展示了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并标注了各地的位置。
4.描述一次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这个现象证明了地球的形状。
答案:我在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这个现象证明地球是球体,因为地球的曲率导致船只看不见,船只消失的地方就是地平线,地平线的存在说明地球是球体。
5.列举三个与地球形状相关的科学术语,并简要解释它们的含义。
答案:地球仪、椭球体、地平线。地球仪是一种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椭球体是地球的实际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地平线是地球上观察到的远处与地面平行的线,它的存在说明地球是球体。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可以通过地球仪和图片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证据:
-船只的消失:地球的曲率导致船只在远处看不见。
-地球的弯曲:通过观察地平线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3.科学探究:
-观察:通过地球仪和图片观察地球的形状。
-实验:进行船只消失实验,亲身体验地球的形状。
-分析:收集证据,分析地球的形状,得出结论。
4.科学态度:
-对科学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课后作业:
-描述地球的形状,并解释为什么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
-列举两个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护地球建议书15篇
- 中秋节国旗下讲话稿(11篇)
-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5篇)
- 仲夏夜之梦的读后感范文
- 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词
- 英语代词课件教学课件
-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 影响心理挫折承受能力的因素
- 联考协作体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
- 慢病防控知识培训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 关键岗位廉洁从业培训课件
- 麦肯锡商业计划书
- 农业旅游商业计划书
- 《神话原型批评》课件
- 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儿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 LED灯具光学基础知识
- 2024抖音运营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