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燃料基础知识_第1页
煤炭燃料基础知识_第2页
煤炭燃料基础知识_第3页
煤炭燃料基础知识_第4页
煤炭燃料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燃料基础知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料管理部质量监督处2012年5月1第一页,共100页。内容:一、中国煤炭分类二、各类煤的基本特性与主要用途三、动力煤的质量要求四、动力煤质量指标有关知识

2第二页,共100页。一、中国煤炭分类

1.煤种类别和分类指标

(3大类、14类别)1.1煤炭分类依据和指标——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和方便科学研究——依据煤的自然性质和煤在热加工过程中表现的特性,将各种性质不同的煤分为若干类别——使同一类煤有相近的特性——不同类煤的性质有明显差异3第三页,共100页。

中国煤炭分类指标: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Vdaf是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煤的自然性质)

——粘结指数G、胶质层厚度Y、奥亚膨胀度b(烟煤分类辅助指标)

G、Y、b是表征煤炼焦工艺性能的参数4第四页,共100页。

1.2中国煤炭分类(GB5751-2009)

三大类:类别符号

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透光率PM%无烟煤WY≤10.0-烟煤YM>10.0-褐煤HM>37.0≤50

5第五页,共100页。

1.2.1无烟煤的类别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氢Hdaf%无烟煤一号WY1010-3.50-2.0无烟煤二号WY202>3.5-6.5>2.0-3.0无烟煤三号WY303>6.5-10.0>3.06第六页,共100页。1.2.2烟煤的类别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胶质层最大厚度Y,mm奥阿膨胀度b,%贫煤PM11>10-20<5贫瘦煤PS12>5-20瘦煤SM1314>10-20>20-50>50-65焦煤JM152425>10-20>20-28>20-28<65>50-65>65≤25≤25≤150≤1507第七页,共100页。烟煤的类别(续上表)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胶质层最大厚度Y,mm奥阿膨胀度b,%肥煤FM162636>10-20>20-28>28-37>85>25>150>150>2201/3焦煤1/3M35>28-37>65≤25≤220气肥煤QF46>37>85>25>2208第八页,共100页。烟煤的类别(续上表)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胶质层最大厚度Y,mm奥阿膨胀度b,%气煤QM34434445>28-37>37>37>37>50-65>35-50>50-65>65

≤25≤220½中粘煤½ZN2333>20-28>28-37>30-50>30-509第九页,共100页。烟煤的类别(续上表)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胶质层最大厚度Y,mm奥阿膨胀度b,%弱粘煤RN2232>20-28>28-37>5-30>5–30

不粘煤BN2131>20-28>28-37≤5≤5长焰煤CY4142>37>37≤5>5–3510第十页,共100页。

1.2.3褐煤的类别类别符号编码分类指标透光率PM%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MJ/kg褐煤一号HM1510-30褐煤二号HM252>30-50

≤2411第十一页,共100页。二、各类煤的基本特性与主要用途

1无烟煤(WY)特点:

——挥发分低,固定碳高;

——相对密度高(纯煤1.35-1.90);

——燃点高(一般350-420℃左右),

——燃烧时不冒烟;典型产地:

——北京(01,年老无烟煤)

——山西晋城(02,典型无烟煤)

——山西阳泉(03,年轻无烟煤)12第十二页,共100页。主要用途:

——民用(如做蜂窝煤)

——合成氨造气原料

——高炉喷吹还原剂和烧结铁矿石用燃料

——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极糊的原料

——制造活性碳、炉料的原料

——制造航空用型煤的原料13第十三页,共100页。

2贫煤(PM)特点:

——烟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煤种

——不粘结或微弱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发热量比无烟煤高

——燃烧时火焰短,耐烧

——燃点较高(350-360℃左右)典型产地:

——山西潞安14第十四页,共100页。主要用途:

——电厂燃料与高挥发分煤配烧,可发挥热值高且耐烧的优点

——民用与工业锅炉燃料

——高炉喷吹燃料15第十五页,共100页。

3贫瘦煤(PS)特点:

——炼焦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煤种

——挥发分较低,粘结性仅次于瘦煤

——单独炼焦时粉焦多,配煤炼焦时作为瘦化剂,起到提高焦炭块度的作用典型产地:

——山西西山矿务局主要用途:

——冶金工业配煤炼焦

——发电、民用与其它工业炉窑的燃料16第十六页,共100页。

4瘦煤(SM)特点:

——中等粘结性的低挥发分炼焦煤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但耐磨性较差的焦炭

——配煤时起降低挥发分、增大焦炭块度作用典型产地:

——河北峰峰四矿主要用途:

——冶金工业配煤炼焦

——高灰、高硫的瘦煤一般作为电厂和工业锅炉的燃料17第十七页,共100页。

5焦煤(JM)特点

——结焦性较强的炼焦煤

——挥发分(Vdar)一般在16%-28%之间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的焦炭

——单独炼焦时膨胀压力大,使推焦困难典型产地:

——汾西高阳,淮北石台,西山马兰主要用途:

——配煤炼焦18第十八页,共100页。

6肥煤(FM)特点

——强粘结性煤

——中等、中高等挥发分(Vdaf25-35%)——加热时产生大量胶质体

——单独炼焦产生熔融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

——配煤炼焦中起骨架作用典型产地

——河北开滦、贵州盘江主要用途

——冶金工业配煤炼焦(基础煤)19第十九页,共100页。

71/3焦煤(1/3M)

特点

——较强粘结性煤

——中等、偏高挥发分

——单独炼焦产生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差的焦炭;配煤炼焦配入量范围宽,可获得高强度焦炭典型产地

——安徽淮南、河南永荣主要用途

——冶金工业配煤炼焦(基础煤)20第二十页,共100页。

8气肥煤(QF)特点

——强粘结性炼焦煤,结焦性高于气煤、低于肥煤

——高挥发分,高胶质体厚度(y值)

——单独炼焦产生大量煤气和液体化学产品

——配煤炼焦中起骨架作用典型产地

——江西乐平、浙江长广主要用途

——配煤炼焦(增加化学产品收率)

——高温干馏,制造城市煤气21第二十一页,共100页。

9气煤(QM)特点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炼焦煤

——加热时产生较高的煤气和较多的焦油

——不应单独炼焦(焦炭的质量较差)典型产地

——辽宁抚顺、山西平朔主要用途

——配煤炼焦(增加煤气和化学产品收率)

——电厂和工业锅炉的燃料

——高温干馏,制造城市煤气22第二十二页,共100页。

101/2中粘煤(1/2ZN)特点

——挥发分变化范围较宽、中等结焦性煤

——储量、产量不多

——单独炼焦时强度差、粉焦率高主要用途

——气化用煤

——动力用煤

——配煤炼焦23第二十三页,共100页。

11弱粘煤(RN)特点

——低、中变质程度、弱粘结性非炼焦煤

——加热时产生少量胶质体

——多生成于中生代的早、中期侏罗纪典型产地

——山西大同主要用途

——电厂和工业锅炉的燃料

——煤的气化原料24第二十四页,共100页。

12不粘煤特点

——低、中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煤

——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

——水分高,氧含量高

——低灰、低硫

——灰熔融性低典型产地

——内蒙东胜、神府矿区,甘肃靖远、新疆哈密矿区25第二十五页,共100页。主要用途

——发电用煤

——气化用煤

——民用和其它动力燃料

26第二十六页,共100页。

13长焰煤(CY)

特点

——变质程度最低、高挥发分的非炼焦烟煤

——煤的燃点低

——纯煤热值较低

——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都有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典型产地

——内蒙准格尔矿区,辽宁阜新、铁法等矿区主要用途

——电厂与其它工业锅炉燃料

——气化用煤27第二十七页,共100页。

14褐煤(HM)特点

——煤化程度最低

——水分大、氧含量高

——挥发分高,不粘结,热值低

——孔隙度大

——化学反应性高,热稳定性差

——贮存时易风化变质和碎裂

——含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灰熔融性普遍较低28第二十八页,共100页。典型产地

——内蒙平庄、霍林河矿区,云南小龙潭等主要用途

——发电燃料

——气化燃料

——加氢液化原料

——提取褐煤蜡或腐植酸的原料29第二十九页,共100页。三、动力煤的质量要求

1动力用煤动力煤:

——凡是作为发电、机车、非电站锅炉、烧制水泥等都属于动力用煤。主要煤种: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贫煤、粘结性较差的气煤,少部分无烟煤主要商品煤形式:

——洗混煤,洗中煤、煤泥、末煤、粉煤、筛选煤30第三十页,共100页。

2发电用煤质量要求

2.1煤种

——煤粉锅炉,褐煤到无烟煤都能烧;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6.5%的年老无烟煤与高挥发分烟煤配烧。

31第三十一页,共100页。

2.2煤的发热量——保证单位时间内在锅炉中产生足够的热量——发热量应与炉型设计相适应性单机容量越大的机组对发热量的要求越高如:30万kW:低位发热量Qnet,ar

>23MJ/kg

一般中、小型电厂:Qnet,ar18.8-23MJ/kg

沸腾燃烧的小型电厂:Qnet,ar

>12.5MJ/kg

燃用褐煤的发电厂:Qnet,ar

>12MJ/kg32第三十二页,共100页。GB/T7562-2010发热量(Qnet,ar)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MJ/kg

卡/g>24.00

>5700>24.00>5700>24.00>5700>18.00>4300

2级MJ/kg

卡/g>21.00~24.005000~

5740>21.00~24.005000~

5740>21.00~24.005000~

5740>14.00~18.003350~

430033第三十三页,共100页。GB/T7562-2010发热量(Qnet,ar)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3级MJ/kg

卡/g——>18.50~21.004420~

5000>18.00~21.004300~

5000>12.00~14.002870~

33504级MJ/kg

卡/g————>16.50~18.003950~

4300——34第三十四页,共100页。

2.3煤的挥发分

——挥发分是煤的气体可燃物

——发热量相同的煤,挥发分较高时锅炉热效率较高

——挥发分应与锅炉设计相适应

一般:Vdaf>10%较好:Vdaf

>20%更易燃烧:Vdaf>30-40(37)%褐煤电厂:Vdaf

>40(37)%

35第三十五页,共100页。GB/T7562-2010中挥发分(Vdaf%)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6.50~

10.00>10.00~

20.00>20.00~

28.00>37.002级————>28.00~

37.00——3级————>37.00——36第三十六页,共100页。

2.4煤的灰分

——灰分高影响热效率

一般以干基灰分Ad不大于24%为宜为充分利用劣质煤,Ad可放宽到46%

37第三十七页,共100页。GB/T7562-2010中灰分(Ad%)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20.00≤20.00≤10.00≤10.002级>20.00~

30.00>20.00~

30.00>10.00~

20.00>10.00~

20.003级——>30.00~

40.00>20.00~

30.00>20.00~

30.004级————>30.00~

40.00——38第三十八页,共100页。

2.5

全硫

——腐蚀燃煤设备,污染环境

St

<1%为宜缺煤、高硫煤区:St

<3%

39第三十九页,共100页。GB/T7562-2010中全硫(St,d%)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1.00≤0.502级>1.00~2.00>0.50~1.003级>2.00~3.00>1.00~1.5040第四十页,共100页。

2.6全水分

——影响发热量;

——影响煤料装卸和制粉系统。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要求不同。

41第四十一页,共100页。GB/T7562-2010中全水(Mt%)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8.0≤8.00≤30.02级>8.0~

12.0>8.0~

12.0>30.0~

40.03级——>12.00~

20.0>40.0042第四十二页,共100页。

2.7煤灰熔融性

——评价煤灰是否结渣的重要依据

——影响锅炉结渣、除渣;安全运行。炉膛温度到达或超过软化温度(ST)时,煤灰结成渣块,影响通风和排渣,造成安全隐患。不同发热量有不同要求(固态排渣)

发热量>12.5MJ/kg时:

——软化温度ST>1350

发热量≤12.5MJ/kg时:

——软化温度ST不限

43第四十三页,共100页。GB/T7562-2010灰熔融性(ST℃)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褐煤1级>1450>1450>13502级>1350~

1450>1350~

1450>1250~

13503级>1250~

1350>1250~

1350>1150~

12504级——>1150~

1250——44第四十四页,共100页。

2.8可磨性

——影响磨煤机功耗和磨粉能力。

通常要求HGI>50

45第四十五页,共100页。GB/T7562-2010哈氏可磨性HGI技术要求分级无烟煤贫煤其它烟煤1级HGI>60HGI>80HGI>802级>40~60>60~80>60~803级————>40~6046第四十六页,共100页。

四、动力煤质量指标有关知识

1、煤炭的特点煤炭:古代植物残骸经地质作用变化而成的可燃性生物岩。特点:由有机物和无机矿物质组成的复杂且非常不均匀的混合物。47第四十七页,共100页。2、煤质分析的特点

1)样品的代表性

1g或小于1g样品的结果代表1千或几千吨煤的品质。

2)误差构成

采样误差:80%制样误差:16%化验误差:4%48第四十八页,共100页。3)

试验方法两类:

固有成分或特性分析

如:煤的全硫,碳,氢,氮分析,与发热量测定等;

特点:测定结果不随试验条件而变;49第四十九页,共100页。

非固有成分或特性分析(规范性试验)

——煤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使煤产生某种转化,然后测定转化生成物的量和特性的分析。如:煤的灰分、挥发分、灰熔融性、可磨性,以与焦化指标分析或测定等

特点:试验结果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温度、时间、压力等)而改变。50第五十页,共100页。4)试样:分析试验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空气干燥状态:室温下连续干燥1h质量变化不超过0.1%

煤样的存放:严密容器

——防止水分变化,氧化与污染煤样的称取:充分混匀,多点取样

——防止比重不同部分的分层和离析

51第五十一页,共100页。3、发电用煤质量指标简介3.1水分化合水:以化合方式同煤中的矿物质结合,是矿物晶格的一部分,如

CaSO4•2H2O105---110℃

不能除去不能准确测定游离水:以物理吸附或附着方式与煤结合

105---110℃

能除去可测定

52第五十二页,共100页。

全水分totalmoistureMt:

——煤的外水和内水之和,代表刚开采、发运与接收时煤的水分空气干燥煤样水分moistureMad:

(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空干基水分,分析水)——一般分析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含的水分53第五十三页,共100页。

水分测定原理:已知质量的煤样

→在105—110℃烘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

→根据质量损失计算煤的水分54第五十四页,共100页。影响水分值的主要因素1)煤的变质程度(煤种)

MtMad褐煤:15%----40%5%----30%烟煤:5%-----20%0.5%----12%无烟煤:0.7%----3%年老无烟煤:2%----9.5%55第五十五页,共100页。2)环境湿度:湿度大——水分高湿度小——水分低3)制样过程:制样室环境制样设备的密封性是否经过预干燥煤样储存方式56第五十六页,共100页。3.2灰分

定义: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来源:煤中矿物质灰分——矿物质受热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的产物

57第五十七页,共100页。矿物质在灰化过程中的主要四种反应:

1)碳酸盐分解

2)黄铁矿氧化

3)失去结晶水

4)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离子被氧化为金属氧化物58第五十八页,共100页。

灰分与矿物质的区别:组成和含量不同近似关系:MM=1.10A+0.5SpMM—矿物质含量,%

A—灰分产率,%

Sp—硫化铁硫,%59第五十九页,共100页。灰分测定原理:——一定量分析煤样在灰皿中——慢灰法:在冷马弗炉中,于不少于30min

内加热到500℃,停留30min,再继续加热到815±10℃,灼烧到质量恒定;——快灰法:1)马弗炉法,

2)特制管式炉法——计算残留物质量占分析煤样质量百分比。灰化温度:ISO标准:815±10°C

ASTM标准:700---750°C60第六十页,共100页。3.3挥发分定义: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用途:用于煤炭分类和锅炉设备选型工艺设计等61第六十一页,共100页。测定原理:——1g分析煤样在带盖的坩埚中——900±10°C

(注)加热7min——计算质量损失——扣除水分,得挥发分产率注:

ISO标准:900±10°C

ASTM标准:950±20°C

62第六十二页,共100页。影响煤挥发分值的因素:1)煤的变质程度(煤种)煤种Vdaf

泥碳:70%

褐煤:40%----60%

烟煤:10%-----50%

无烟煤:<10%

63第六十三页,共100页。试验条件控制程度: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时间试样容器材质、形状、尺寸、支架64第六十四页,共100页。3.4煤中硫存在形态:硫酸盐硫硫化物硫有机硫单质硫(有时,微量)全硫—上述各种硫之和无机硫—硫酸盐硫与硫化物硫,与单质硫之和可燃硫

—硫化物硫与有机硫之和洗选可脱除的硫—硫酸盐硫、硫化物硫、单质硫洗选不可脱除的硫—有机硫65第六十五页,共100页。煤中全硫测定原理:1)艾士法(重量法)

—煤样与艾士剂混合高温灼烧

—全部硫形成可溶性硫酸盐

—加氯化钡,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根据硫酸钡沉淀质量,计算全硫含量2)库仑滴定法

—煤样在空气流中燃烧(有催化剂)

—全部硫生成SO2(少量SO3)

—SO2被电解产生的碘滴定

—根据电解消耗的电量计算全硫含量66第六十六页,共100页。3)高温燃烧中和法

—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有催化剂)

—全部硫生成硫氧化物

—吸收在H2O2溶液中形成硫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计算全硫含量(根据氢氧化钠消耗量)67第六十七页,共100页。影响硫含量值的因素:

1)成煤环境:海相沉积较高海陆相交替沉积较高陆相沉积较低

2)试验误差68第六十八页,共100页。3.5煤的发热量Qcalorificvalue(heatingvalue)

1)弹筒发热量,Qb,ad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与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直接由氧弹量热计测得。69第六十九页,共100页。2)恒容高位发热量,Qgr,v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与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

Qgr,ad=Qb,ad-(94.1Sb,ad+αQb,ad)70第七十页,共100页。3)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v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与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由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水(原有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的气化热。71第七十一页,共100页。4)恒压低位发热量,Qnet,v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压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产物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与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

从恒容低位发热量扣除体积膨胀功72第七十二页,共100页。发热量的表示单位:焦耳每克J/g

;兆焦每千克MJ/kg卡每克卡(cal)/g

单位换算:1MJ/kg=1000J/g,国内常用:1卡20℃(cal)/g=4.1816J/g国外常用:1卡IT=4.1868J1Btu/Ib=2.326J/g

(英制热量单位)73第七十三页,共100页。

氧弹量热法测定原理——煤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放出的热量被一定量的水吸收——根据水温升高度数计算试样的发热量74第七十四页,共100页。

影响发热量值有关的因素:

1)煤的变质程度(煤种):——Vdaf在28%左右的肥煤和焦煤的“纯热值”最高——Vdaf>28%,随Vdaf增高“纯热值”降低;——Vdaf<28%:

在无烟煤之前,“纯热值”随Vdaf降低不明显;

无烟煤阶段,“纯热值”随Vdaf降低较明显;——高硫煤的Qgr,daf较正常值偏低

“纯热值”指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daf75第七十五页,共100页。2)水分:水分越高,发热量越低

3)灰分:灰分越高,发热量越低

4)碳和氢含量:碳含量越高,发热量越高氢含量越高,发热量越高(氢燃烧热是碳燃烧热的3.5倍)

5)煤风化、氧化和自燃后发热量降低

6)测定误差76第七十六页,共100页。3.6煤的(哈氏)可磨性HGIHardgroveGrindabilityIndex定义:煤在规定条件下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用哈氏可磨性仪测得的可磨性指数称为哈氏可磨性)用途:用于磨煤机设计,选型与磨煤产率和能耗估计77第七十七页,共100页。测定原理:

—煤样制成规定粒度

—在哈氏可磨仪上研磨一定转数

—筛分研磨后的煤样

—称量筛上物质量,计算筛下物质量

—根据筛下物质量,从校准图中查得HGI值(预先用可磨标样标定仪器)78第七十八页,共100页。与HGI值有关的因素:

1)煤中矿物质的性质、数量

2)煤的结构与挥发分产率

3)煤的水分和灰分

4)同种煤,水分和灰分越高,HGI值越低

5)试验误差79第七十九页,共100页。3.7煤的磨损指数AIAbrasionIndex定义:在规定条件下,磨碎1kg煤对金属磨损的毫克数。(煤磨碎时对金属件的磨损能力)。测定意义:1)磨煤机选材的参数

2)对磨煤机寿命进行评估80第八十页,共100页。测定原理(GB/T15458-1995):

——一定粒度和质量的煤样装入磨罐(带有

4个金属叶片)

——由传动轴带动旋转12000r

(1450±30)r/min)

——称量金属叶片的质量损失,计算磨损指数AI:

AI(mg/kg)=(m1-m2)/m×103

m1-m2——试验后叶片的质量损失

m——试验煤样的质量81第八十一页,共100页。影响煤的磨损指数值的因素:1)矿物质的组成、存在形态、颗粒大小(主要是硬度)石英、黄铁矿、菱铁矿

——硬度高,含量增加,磨损性增强;方解石、高岭土

——硬度较低,磨损性低与矿物质总量无关;与硬度高的矿物质总量有关2)试验条件82第八十二页,共100页。3.8煤灰熔融性ashfusibility定义:煤灰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而发生的物理状态变化的特性测定意义:1)用于指导锅炉设计,燃煤工艺和运行控制2)选择或设计燃烧或气化设备的依据之一熔点高:固态排渣熔点低:液态排渣3)估计锅炉内结渣和积灰情况(保证锅炉安全燃烧)83第八十三页,共100页。测定方法:——将煤灰制成一定尺寸的三角锥;——放在一定气氛的管式炉内,按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观察灰锥在受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记录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84第八十四页,共100页。变形温度DT(DeformationTemperature):

——灰锥尖端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软化温度ST(SoftningTemperature):

——锥体弯曲至锥尖触与托板、灰锥变成球形(高等于底长)时的温度半球温度HT(HemisphereTemperature):

——灰锥变形成至近似半球(高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流动温度FT(FluidityTemperature):

——灰锥熔化成液体或展开成高度小于1.5mm的薄层时的温度85第八十五页,共100页。与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值有关的因素:1)煤灰成分组成氧化铝(Al2O3):含量高,熔点高氧化硅(SiO2):碱性氧化物高时降低熔点有时起提高熔点作用氧化铁(Fe2O3):弱还原性气氛中以FeO存在,含量增高,熔点降低;氧化性气氛中以Fe2O3存在,含量增高,熔点升高;

86第八十六页,共100页。氧化钙(CaO):<30%时,含量增高,熔点降低,

>30%时,含量增高,熔点升高;氧化镁(MgO),氧化纳(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