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讲义+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讲义+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讲义+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讲义+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讲义+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知识点梳理】1.新中国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背景?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是什么?背景:(1)国际: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激烈对立。(2)国内:新中国成立,为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什么是“一边倒”?“一边倒”的背景?意义?概念:“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背景:(1)国际:①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激烈对立。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方针,敌视新中国。③新中国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相同。(2)国内: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为了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的地位。意义:①在“一边倒”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③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④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3.“另起炉灶”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什么不同?针对对象不同:“另起炉灶”针对的是原来国民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不承认这些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就是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4.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建交,接着与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等周边邻国以及部分西方国家(瑞丹芬)建交。②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就西藏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在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③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在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④1955年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⑤到1956年,中国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5.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有什么新特点?原因?特点:①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②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原因:①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万隆精神。中国国际影响力扩大。②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什么特点?原因?特点: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为主。②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两弹一星)②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成为中国外交突破的关键。③中苏关系的恶化。7.世纪之交中国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史实?(3个史实)首要任务: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史实: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也取得了新进展。8.进入21世纪,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史实有哪些?①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②与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③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④多边外交: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什么新特点?①在外交工作上进行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②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0.以史实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史实。(4点,83页)史实:①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②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③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举办了哪些主场外交?①主办“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②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③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④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巩固提升】1.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这次建交浪潮的事件是()A.中苏建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尼克松访华2.1955年4月19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该发言体现了我国()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外交政策开始适时转变C.遵循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反帝反修”、70年代的“一条线”(团结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再到欧洲一条战略线上的国家,抵抗苏联)、80年代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及21世纪初“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转变。这一变化表明中国()A.外交政策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 B.外交方式具有多元性特点C.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已形成全方位外交的格局4.1969年2月,尼克松指示基辛格放手“探索与中国缓和的可能性”;5月,美国政府确定对华示好的政策,决定以贸易政策作为先锋,可以立即执行;7月,美国政府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旅游限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美国主导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影响美国对华政策C.冷战格局因中国崛起趋于崩溃 D.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5.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但中法都没有在条约上签字。正如周恩来总理在向来华谈判建交的法国代表富尔所说,双方事先并未交换过意见,但表现出来的行动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两国都()A.主张禁止核试验 B.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C.具有相同价值观 D.奉行自主的外交政策6.1997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提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承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或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关各方同意根据公认的国际法……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争议”。这说明()A.中国的多边外交有了新突破B.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C.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得到践行D.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7.蒋纬国在《国民革命史》中写道:(此战)迫使日军将主力作战由华北移于华东。因此日军将其原可由北平南下汉口最有利的作战线,改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使国军获得一年又两个月时间……将华东、华中凡可供应建设抗战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迁。此战()A.为持久抗战创造了一些条件 B.正面战场取得了首次大捷C.敌后战场进行了积极的配合 D.推动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8.1901年,清政府在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击毙处建立“克林德碑”;1918年,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又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上述碑名的变化主要缘于()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9.尼泊尔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指出:尼泊尔支持一切民主原则,并希望在和平自由和国际友谊中生活。同时他认为尼赫鲁总理和周恩来总理所宣布的五项原则是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正当办法,可以作为扩大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的真正基础。以上论断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B.切实推动了新型区域外交合作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材料二:“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尼克松访华带动了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苏建交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在20世纪50年代,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答案: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此时外交政策未转变,排除B项;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立足国内外局势变化,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外交战略,这既体现了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也体现了其灵活性特点,A项正确;材料反映外交政策的变化,而非外交方式的多元,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对象既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排除C项;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形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69年2月至7月,美国逐渐改变对华制裁,逐渐减少对华限制,甚至实施对华示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和中美两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变化都有关系,其中中国核技术研究成功后,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而美国方面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又受到来自西欧日本崛起的冲击,因而急需改变对华政策,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美方的态度和相关措施,无法判断其是否主导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中美关系,而非美苏冷战,排除C项;材料现象的主体是美方不是中方,因此无法判断中方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D解析:根据“正如周恩来总理在向来华谈判建交的法国代表富尔所说,双方事先并未交换过意见,但表现出来的行动却是一样的。”可得出中法两国都以自身的得益出发,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法禁止核试验,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共处,排除B项;中法的价值观不同,排除C项。6.答案:B解析:材料与多边外交无关,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属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的重大成就,故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的一个联合声明,至于联合声明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是否得到践行,材料并未提及,故C项误。东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面不是关键作用,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迫使日军将主力作战由华北移于华东”和“改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可知此战役为淞沪会战,且此次战役“使国军获得一年又两个月时间……将华东、华中凡可供应建设抗战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迁”可知淞沪会战为持久抗战创造了一些条件,A项正确;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排除B项;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排除C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武汉会战,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国的战胜国,1952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因此题干相关碑文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故D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故排除A;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故排除B;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C。故选:D。9.答案:A解析:选择A:据材料“五项原则…可以作为扩大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的真正基础”并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