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统编版)_第1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统编版)_第2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统编版)_第3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统编版)_第4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步古典长廊领略人物百态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一、语言目标1.了解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把握小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2.运用小说要素分析方法,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能把握杨志、范进、刘备、诸葛亮、刘姥姥等经典形象的性格特点,撰写人物小传。3.学习剧本创作方法,能任选一则小说片段,改写成课本剧,对比并感受古今语言的变化。4.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梳理概括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单元学习目标二、思维目标1.通过探究回目,精读小说片段,初步学习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提升对古典小说的分析和鉴赏能力。2.通过比较4篇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夸张、对比、衬托等共性手法,探究作者塑造此人的创作意图,提升阅读小说的猜测和推理能力。3.通过联系创作背景,探究主题,理解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提高联想、想象与虚构的能力。单元学习目标三、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对明清白话小说的阅读兴趣,感受古典小说丰富的文化内涵。2.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与艺术成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3.通过改写训练,提高写作应变能力和想象力,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单元学习目标

读古典小说,观人间百态,创作课本剧

班级要举行“读古典小说,观人间百态”系列活动。各小组将以创作、演出课本剧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研究与创造,请积极参加该活动。核心任务单元导读课

单元导读一壹自学

大声朗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课下词语注释。互学

小组讨论、整理易错字音、易错字形、重点词语并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挑选音、形易错的词语出互测题(每一课至少整理3——5个易错点),同桌互相测评。易错字音:

易错字形:

重点成语:

任务一

学习一组美词展学

小组上台展示,3人写,3人检查,其余小组补充。

全班齐读易错音、易错形、重点成语意思。自学

选择本单元中你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并向小组成员介绍他。互学

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作者介绍。任务二

了解一组作家、作品展学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对四位作家进行介绍,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

《智取生辰纲》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施氏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称其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至顺进士,卒于明洪武初,年七十五。研究者对此说尚存怀疑,迄无定论。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描写了各阶层人士在奸臣当道的背景下被逼上梁山,从聚义、壮大到因受招安而失败的过程,塑造出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等一系列各具个性特征而虎虎有的生气人物形象。该书的虚构成分大为增强,语言纯用白话,人物描写初步个性化,结构如百川汇海,既与题材内容相适应,又独具特色,成为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2、《范进中举》的作者是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儒林外史》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3、《三顾茅庐》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4、《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作者是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南京,早年经历过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养,北迁后家道衰落。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代表作《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作品以其内涵的丰厚和艺术的精湛成为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和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国府、宁国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从多方面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客观上显示出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对贵族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思想行为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1.对照“读读写写”,工整抄写重点词语,边抄边读出正确读音。

2.阅读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选择一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课后延学

单元导读二贰任务一

掌握一些文体知识自学

对照学习任务单,完成文体知识练习。互学

小组长组织组员核对所完成的练习。

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1.小说基本常识(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2.白话小说

定义:白话小说,相对于文言小说而言,是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常识。

内容:白话,基本上以北方话为基础,与一定时代的口语相接近,容易为当时及以后的大众所接受和运用。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就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白话小说以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大多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辱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世俗精神面貌。3.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源于宋代,确立于元末明初,以长篇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成熟标志。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章”。这是小说经长期演变的分回形式。用工整的偶句作回目,概括这一回的基本内容。《水浒传》便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清代至近代,中国的中长篇小说普遍采用。4.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的特征就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和弊端,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否定和贬斥腐朽落后的现象。讽刺手法大致有漫画法(夸张)、对比法、托物法、反说法(反语)等几种。著名的讽刺小说有我国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外套》等。5.演义小说定义:演义小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写成的小说。

内容:演义小说由宋代的讲史话本经过由俗到雅的长期加工、修饰发展而来,以史为本,一般采用章回体形式,深受民众喜爱。演义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形式之一。6.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开始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制度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2)清朝的科举制度:互学

快速浏览课文,小组成员轮流讲述课文大致内容。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任务二

感知课文内容

阅读《智取生辰纲》,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课后延学单

读课智取生辰纲(一)壹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下面是根据水浒情节设计的邮票图片,请你猜猜这些邮票反映了《水浒传》的哪些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任务一感知内容,概述情节自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筛选重点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生辰纲被智取的全过程。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结局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故事情节,推选出最佳答案。展学

某一小组成员展示,其余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可补充、反驳。开端(1-3)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汉押送生辰纲出发。发展(4-7)杨志一行在押送途中,内部矛盾不断激化。高潮(8-12)吴用等人设计引诱杨志一行人,杨志一行人上当喝酒。结局(13)杨志一行晕倒,吴用等人劫走生辰纲。尾声(14)作者补充说明吴用等人施计过程。

小说围绕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理清文章的线索,探究双线结构的妙处。任务二理清线索,探究妙处双线结构使小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双线交织相互补充,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两条叙事线索互相照应交叉,使叙事更加灵活多变。010203双线结构的作用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明、暗双线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交汇。一明一暗,双线并行,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物形象塑造得更生动,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梳理古白话小说阅读方法1.抓住古白话小说清晰的时间线,理清小说的线索。2.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概括故事情节。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7段,说说杨志押送队的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以及作用。课后延学智取生辰纲(二)贰

花攒锦凑,龙飞凤走。

——金圣叹评《智取生辰纲》

这是一场怎样的智慧角逐呢?让我们进入“智谋大比拼”一看究竟。自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写出双方智斗的过程。任务一研读课文,分析智谋智谋大比拼

吴用团队杨志团队第一回合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第四回合

第五回合

结局

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填写内容,并推选出最佳的成果。展学

某小组展学,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可补充、反驳。吴用团队杨志团队第一回合假扮为卖枣客商,隐藏身份,提升迷惑性。在黄泥冈歇凉。假扮为客商,隐藏身份,降低被关注度。到了人少的山路地带,察觉危险,改为天热时赶路。第二回合连发三问,虚作惊慌,合情合理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杨志查问枣客,老都管讥讽杨志,众军汉笑话杨志。杨志坐在树下歇凉,放松了警惕。吴用团队杨志团队第三回合酒贩口唱山歌,挑酒恰巧经过黄泥冈。

众军汉见有酒卖,便凑钱要买来解渴,杨志怕有蒙汗药,警惕性提高,坚决打骂阻止,众军汉公然反抗。第四回合酒贩故作气恼,佯装不卖,枣商故意奚落酒贩不晓事,强买一桶饮尽,又想饮另一桶,刚喝半瓢,便被酒贩阻止。众军汉“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并请出老都管说情。老都管用吩咐的语气与杨志说话,而此时内心处于弱势的杨志只好同意。吴用团队杨志团队第五回合酒贩因先前杨志的言语所伤记恨在心,故意不卖。枣商从中劝说,还将枣子赠与军汉。老都管、虞候、军汉都喝了酒,杨志见众人无事,口渴难熬,只吃了一半。

结局酒贩算过酒钱,哼着小曲,从容离开。枣商看杨志团队所有人倒地,取走所有金银珠宝。“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请同学们结合“三十六计”中的相关内容,用章回体小说回目的形式为每一个回合拟一个小标题,欣赏吴用等人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智慧。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填写内容,并推选出最佳的成果。展学

某小组展学,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可补充、反驳。智谋大比拼杨志团队吴用团队智谋大比拼杨志团队吴用团队扮做客商瞒天过海,改变时辰随机应变扮做枣客瞒天过海,暗中歇凉以逸待劳挑选小路暗度陈仓,质问枣客威慑敌人连发三问虚作惊慌,合情合理表明身份难抗焦渴众人凑钱,拒绝买酒静观其变假意不卖欲擒故纵,借瓢舀酒当面吃尽军汉心痒公然反抗,希望都管出面说情配合饶酒酒贩追夺,偷梁换柱伺机下药内部矛盾逐步升级,都管吩咐杨志无奈赌气不卖假意调解,欲擒故纵再次上演众军如愿喝酒解渴,头重脚轻全部晕倒趁火打劫满载而归,避开敌人以走为上智谋大比拼吴用等人大获全胜智用天时矛盾地利麻痹、引诱、迷惑、动摇、瓦解——攻心术以假对假,以智斗智计谋

任务二探究下药,体会妙处

“看他写枣子客人自一处,挑酒人自一处,酒自一处,瓢自一处,虽读者亦几忘其为东溪村中饮酒聚义之人,何况当日身在庐山者耶?耐庵妙笔,真是独有千古。”——金圣叹

在小说高潮部分,作者没有直述第二桶酒里为何会有蒙汗药,而是在文章最后道出吴用等人的计策,这样安排妙处何在?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妙处。展学

某小组成员展示,其余小组成员补充。

最后一段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况,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不仅解开了下药的过程,还让读者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

如果在前文就把吴用等人的计划和行动明写出来,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梳理古白话小说阅读方法:紧扣主要事件,研读情节,感受文章构思的精妙。课堂小结

再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思考丢失生辰纲的原因有哪些?课后延学智取生辰纲(三)叁自学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杨志在押送生辰纲时的典型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示例: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点评:叙述,杨志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小心谨慎;努力掩藏行踪——精明老到任务一赏析言行,分析人物形象自学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杨志在押送生辰纲中的典型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整合人物形象,组长确定展学的形式。展学

某小组成员展示,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反驳。任务一赏析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点评:外貌描写,变换装束——精明老到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点评:语言描写,挑选山僻崎岖小径——智慧过人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点评:语言描写,不允许在黄泥冈休息——警惕性高

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点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跳出来质问“贼人”——临危不惧

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点评:语言描写,千方百计阻拦众人喝酒——经验丰富

1.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2.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3.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4.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杨志的另一面蛮横粗暴、急功近利

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的人却不断暴露出性格中的缺点呢?为什么他如此在意这一次护送任务?假如你是杨志,请你说说出此时杨志的内心世界。(提示:参考资料助读,联系杨志先前的人生经历设想杨志的内心世界。)

杨志,杨家将的后代。因皇帝要造万岁山,他被差派押送花石纲,不料在黄河船翻,失陷了花石纲,不可以回原复命,只得逃往别处避难。后听说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准备了一担钱物,回京活动,以图复职。

路过梁山泊(时首领王伦),留其入伙,不肯落草。回到东京(开封)买上求下钱财使尽非但没能恢复原先官职,反被高太尉逐出殿帅府。在穷困潦倒、生活无着之际,他不得不出卖祖传宝刀,不意又杀死了破落户无赖牛二,被发配大名府资料助读:杨志简介

在大名府杨志受到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时逢端午,梁中书欲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为其岳父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资料助读:杨志简介

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的人却不断暴露出性格中的缺点呢?为什么他如此在意这一次护送任务?假如你是杨志,请你说说出此时杨志的内心世界。(提示:参考资料助读,联系杨志先前的人生经历设想杨志的内心世界。)

押送生辰纲是我实现理想的唯一出路了,这趟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不能辜负了梁中书的厚爱,我要靠这次成功获得奖赏,赶快删除此刻的罪犯身份,保持我“将门之后”“几世忠臣”的美好声誉。不管用什么方法,打骂也无所谓,只要他们听我的话,生辰纲别出事就好。杨志的想法可能是这样的:

任务二研读文本,探究原因

杨志为什么失败?生辰纲为什么丢失?你能想到哪些原因呢?互学

浏览课文,讨论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展学

某小组成员展示,其余小组补充。1.失天时——天热人乏,斗力不足2.失地利——人烟稀少,视线模糊3.失人和——野蛮粗暴,矛盾重重4.陷入计谋——吴用等人技高一筹,准备充分杨志失败原因

“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

“杨志两次押运失事,造成蹇运,实非命运,而主要的罪过,也不在他,倒是坐在京城金銮殿上的赵官家,和大名府的梁中书。这些苟虐无情的害人精,不但害尽了天下的老百姓,而且还害了单纯忠实,想图一点功名的直肠人呢!”——孟超

茅盾先生把杨志失败的矛头指向了梁中书,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及孟超的的解读,说说杨志丢失生辰纲的深层原因。

如果没有道君皇帝“耽于逸乐”,建万岁山,运太湖石,杨志就不会丢了官职;如果高太尉眼中不仅仅只有银子,还能看到好汉的本领与忠心,杨志就不会发配充军;如果梁中书没有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民脂民膏,贿赂岳丈,杨志就不会昧着良心替“官赃做了保镖”。可见杨志输给的是不合理的世道,是尔虞我诈的人心,这是杨志失败的深层原因。

梳理古白话小说阅读方法

1.分析人物的言行,把握人物形象。

2.联系全书,勾连小说的前后章节,在人物活动的大背景中分析人物形象。课堂小结

请结合《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用思维导图或者流程图梳理杨志的人生轨迹。并用简洁的文字为他的人生写一则评语(100字左右)。课后延学范进中举(一)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自学默读课文,从不同的叙述视角简要复述故事内容。每个小组都要有三种视角的复述。(视角:主人公视角、见证者视角、物化的视角)任务一默读课文,概述情节互学小组成员两人一组,将故事复述给对方。推选一个复述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展示。展学、评学挑选三个小组从三个视角来复述故事内容。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评学。任务一默读课文,概述情节复述课文评价量表评价角度评价标准评价等级故事内容内容精彩具体,情节完整

复述视角符合人物身份,视角清晰、准确

语言表达语言准确流畅,条理清楚自学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结合文中对范进中举前后境遇变化、自身变化,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任务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中举前中举后吃每日小菜饭,猪油两三回。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母亲饿得看不见。

地位

(1)境遇变化中举前中举后语言

动作

心理

(2)自身的变化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形式。展学、评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评价。任务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中举前中举后吃每日小菜饭,猪油两三回。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母亲饿得看不见。众乡邻拿蛋、送酒、背米、捉鸡来,胡屠户送肉住茅草棚张乡绅送范进一所房屋用无盘费去应考众乡邻搬桌凳,胡屠户送四五千钱,张乡绅送纹银五十两地位被胡屠户骂得狗血喷头,无人理会、无人帮助胡屠户奉承恭维,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张乡绅拜访拉拢(1)境遇的变化中举前中举后语言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噫!好!我中了!”“晚生久仰老先生……”“晚生侥幸……”“方才费老爹的心……”动作作揖;抱着鸡,……在那里寻人买。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心理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如何甘心?”—(2)自身的变化热衷功名迂腐无能怯懦麻木虚伪圆滑

范进历尽千辛万苦才考上了举人,为什么在得知自己中举后却疯掉了呢?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经过三十五年,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心追求,终于功名到手,便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资料助读

明朝科举考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中举的知识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

明清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范进历尽千辛万苦才考上了举人,为什么在得知自己中举后却疯掉了呢?社会原因:①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②社会环境的压力。梳理古白话小说阅读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品读经典情节,深刻领会文章主旨。课堂小结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请你勾画描写胡屠户的语句,并做批注课后延学范进中举(二)伍

任务一分析胡屠户形象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文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胡屠户的变化,文中有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变化的?这些变化,体现了胡屠户怎样的特点?自学请你勾画表现胡屠户变化的语句,整理归纳,并分析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中举前中举后对范进的称呼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对身份的评价

说话的态度

所带的礼品

对嫁女的看法

对亲家母的称呼

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评学

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评价。中举前中举后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老爷贤婿老爷对相貌的评价尖嘴猴腮体面的相貌对才学的评价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舍与你的才学又高对身份的评价癞虾蟆文曲星说话的态度训斥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恭维奉承

讨好

千恩万谢所带的礼品一副大肠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对嫁女的看法倒运有些福气对亲家母的称呼你那老不死的老娘老太太胡屠户:嫌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

任务二分析张乡绅、众乡邻形象互学趋炎附势的又何止是胡屠户一人,请小组成员勾画张乡绅、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举动,分析他们的人物特点,确定展学的内容和形式。中举前中举后张乡绅

众乡邻

任务二分析张乡绅、众乡邻形象互学趋炎附势的又何止是胡屠户一人,请小组成员勾画张乡绅、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举动,分析他们的人物特点,确定展学的内容和形式。展学、评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评价。中举前中举后张乡绅“一向有失亲近”主动拜访,认为世弟兄,送钱赠房众乡邻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没人来过问热心帮忙:送鸡蛋、酒、米、鸡等招待报录人,到街上寻范进张乡绅:趋炎附势,道貌岸然,虚伪奸猾。众乡邻:麻木冷漠、趋炎附势。

作者详细描写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前后变化,他们身上有没有什么特点是一直没有变的?展学

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不变的是范进追名逐利之心,不变的是周围人趋炎附势的嘴脸,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的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儒林外史》以讽刺手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的意味,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圈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课后延学范进中举(三)陆

任务一探究讽刺手法讽

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它利用夸张、对比、反语等手段,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以达到揭示其本质或揭示其荒谬性的目的。

讽刺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同时,讽刺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可以通过揭露社会现象中的不合理之处,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自学《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请你结合讽刺手法的含义,联系文本,探究作者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的。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形式。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任务一探究讽刺手法讽刺手法运用对比手法范进、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运用细节描写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运用夸张手法030102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把掌后才清醒过来。

任务二辨析悲剧喜剧

范进中举,喜极而泣,是喜剧还是悲剧?互学小组成员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形成小组意见。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者辨析。喜

剧范进中举的故事包含了许多夸张和讽刺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喜剧效果。悲

剧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过多了一个虚伪腐朽、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既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何谓文学创作中的典型?——典型既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就是说:是这样一种人物描写: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

----(俄国19世纪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安徽的第一大文豪,是全椒的吴敬梓。”——胡适

精读课文,完成练习册《范进中举》。课后延学从单篇到整本书

《三顾茅庐》到《三国演义》(一)壹

任务一概述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自学速读课文,简要概述故事情节,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人物形象。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评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评价。简要概述故事情节

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人物形象特点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特点刘备礼贤下士、诚心诚意、尊重人才诸葛亮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张飞鲁莽暴躁、直爽真诚关羽儒雅稳重、顾全大局概括人物形象

任务二探究“蓄势”手法

蓄势

为了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阻碍、干扰等),而着重铺陈的一种表现手法,使作品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任务二探究“蓄势”手法自学依据“蓄势”的定义,思考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

出现了几处“蓄势”?(提示:刘备的期望是什么?刘备在见到孔明之前经历了哪些波折?见面后,欲请孔明出山之事又是否顺利?循着这个思路就能找到“蓄势”。)

任务二探究“蓄势”手法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评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评价。刘关张先遇其弟诸葛均,言孔明在庄,飘然而去。一蓄。孔明虽在家,昼寝未醒。二蓄。先生翻身将起,却又朝里壁睡着。三蓄。总算醒了,不是立即就起,而是先吟诗。四蓄。童子报知刘备拜谒,整衣半晌,方才出迎。五蓄。见面前刘备再三称誉,孔明谦让再三,不肯赐教。六蓄。替刘备筹划,提出“千古奇策”后,又不愿出山相助。七蓄。刘备“衣衫尽湿”孔明才感其诚笃,答应出山。八蓄。受聘后,却没有立刻动身,而是留宿夜,翌日同归新野。九蓄。见面后

在《三国志》中,《三顾茅庐》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虚构那么曲折的一个过程,请你结合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资料】玄德第三番访孔明……使一去便见,一见便允,又径直没有趣矣。——毛宗岗评《三国演义》

蓄势凸显人物的形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千呼万唤,主角才翩然亮相——神秘莫测;隆中对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雄才大略,旷古奇才;替刘备筹划,提出“千古奇策”后,又不愿出山——孤高淡泊;因刘备以“苍生”为请,才肯出山——关心民间疾苦。诸葛亮的形象

此文除了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也凸显了刘备的人物形象。请你勾画描写刘备的语句,并做批注。课后延学

《三顾茅庐》到《三国演义》(二)贰

任务一研读文本,探究反衬手法

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自学文中的刘备礼贤下士,与他形成反衬的是什么人?请你勾画出表现他们反衬的语句,说说他们的态度。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与刘备形成反衬的是关羽和张飞。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曰:“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与刘备形成反衬的是关羽和张飞。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曰:“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态度:对多次见不到诸葛亮的不满、愤怒。

你能发现关羽、张飞性格的区别吗?罗贯中设置这两个人物有什么作用?不同关羽:有修养,说话做事委婉张飞:脾气暴躁,做事冲动作用:烘托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任务二再论刘备,探究文章主题互学在叶昼看来,接连两次不得见诸葛亮,刘备应该像张飞关羽那么愤怒,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刘备在装腔作势。请小组成员结合材料和《三国演义》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后准备发言。【材料一】

叶昼先生却对刘备礼贤下士表示有不同的看法,他假托性格率真的李贽评语说——孔明装腔,玄德作势,一对空头,不如张翼德,果然老实也。【材料二】

究其原因,就是左右不得其人。时值群雄争霸天下的动荡年代,如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多方罗致奇才,招贤纳士为己所用。尤其对处在事业低潮的刘备更是如此。

当时刘备依附刘表,将寡兵微,朝不虑夕。还险遭暗算,侥幸死里逃生。在此落魄之际,恰遇隐居的司马徽,指出刘备败在无人辅佐。徐庶辞别时又举荐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正为留不住军师而伤怀,于是急切想请卧龙出山。【材料三】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任务二再论刘备,探究文章主题互学在叶昼看来,接连两次不得见诸葛亮,刘备应该像张飞关羽那么愤怒,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刘备在装腔作势。请小组成员结合材料和《三国演义》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后准备发言。展学小组成员展示讨论成果,其余小组补充或反驳。1.曹操曾称誉刘备为盖世英雄,然而这位刘皇叔在政治上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二十多年里东奔西走,寄人篱下,自己无立锥之地。他渴望贤士辅助,成就大业。2.从君主的角度来说,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对自己的臣子要有足够的尊重,对奇才异士更要万分敬重,就像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这种思想和态度是自古以来儒家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理想。

《三国演义》正是想通过“三顾茅庐”这一故事情节,突出刘备求才、爱才的品质。

罗贯中为什么这样来创作《三国演义》呢?为什么要突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请结合资料,说说你的看法。【材料一】写作背景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族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材料二】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是建功立业,显亲扬名。但前提是得君行道,也就是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信任和重用,就像刘备和诸葛亮、周文王和姜子牙那样君臣和谐、互相信任。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现象是个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每一个真正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都渴望自己得到赏识、信任和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

三顾茅庐的故事寄寓了以罗贯中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得君行道,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为诸葛亮撰写人物小传。课后延学

《三顾茅庐》到《三国演义》(三)叁

任务一探究《三国演义》之三

课文中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后,觉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似乎围绕着“三”在讲故事。自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三国演义》中与“三”字有关的

故事,想一想为什么相似的情节要写三次?互学小组成员交流和“三”有关的故事。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桃园三结义、三让徐州、三气周瑜

这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叙事的一个传统。相似的情节写三次,三次中有变化,使得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充分、生动。

任务二《三国演义》专题研读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讲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自学请你从中先挑选一个关键词,仿照范例,写一个专题研究计划,再依照计划撰写400字以上的研究报告。《三国演义》专题研究计划关键词专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过程英雄

多面曹操

梳理曹操生平简介,了解其性格特点及背后的成因。通过目录,搜寻曹操相关章回,快速阅读,圈划要点,随文批注;拟提纲,结合原著内容和相关资料撰写。示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研究报告示例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母亲……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1.修改研究报告,小组推选一则张贴在“文化展示栏”。2.完成练习册《三顾茅庐》。课后延学

《刘姥姥进大观园》到《红楼梦》(一)肆自学

找出有关刘姥姥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的形象。互学

小组分任务学习:一人扮演刘姥姥,模仿刘姥姥开饭

前的语言动作、滑稽表演及夹鸽子蛋的动作,其余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表演画面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展学

小组成员进行互学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倾听、补充、评价或修改。任务一

场景再现——刘姥姥登场1.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①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哪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②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③“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刘姥姥的形象:2.刘姥姥夹鸽子蛋的动作的句子,揣摩下面句中的标红的词语,分析其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鸽子蛋满碗乱跑小心翼翼、憨态可掬鸽子蛋、筷子光滑

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下落速度快思考:如果你是导演,为《刘姥姥进大观园》“笑”场选角,你如何做到一“点”就中?自学

朗读第7自然段有关各人发笑的场景,仔细揣摩个人笑的情态。互学

小组成员讨论课文中细致的描写人物各具情态的笑,并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分别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互学成果,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任务二

导演选角,一“点”就中凤姐、鸳鸯掌着,只管让刘姥姥,她们笑而不露,反映出她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对孙子的宠爱溢于言表。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可看出她暂时放下了客人的礼仪,也彻底放松了。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含蓄、有教养、谨慎的性格。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服的,可以看出他们身份地位低微。依据特征,确定角色:王熙凤

鸳鸯:总策划、导演湘云:豪爽黛玉:体弱宝玉:爱撒娇贾母:宠溺孙子王夫人:雍容华贵,比较克制薛姨妈:暂时放下客人礼仪,放松

凤姐、鸳鸯是“导演”,她们为何要导演这出戏?刘姥姥倾情“演出”,刘姥姥明知道是拿她“取笑儿”,为什么还要积极配合。

自学

1、请仔细阅读课文并分析凤姐、鸳鸯导演这出戏的原因,刘姥姥倾情演出的原因。

2、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互学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整合答案任务三

导演导戏演员说戏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1.鸳鸯、凤姐为何要导演这出“笑”剧?

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2.刘姥姥明知道是拿她“取笑儿”,为什么还要积极配合?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并不傻,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她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生存的需要,她不得不装着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更多的恩惠。3.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本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场景的错位设计引发的“笑”剧,把握贾府人物的身份特征;通过品读刘姥姥极富个性的语言、动作描写,了解刘姥姥的智慧与豁达。希望同学们通读全书,继续了解刘姥姥这个贫穷的、有智慧的老太太。课堂小结

《红楼梦》是一本写贵族的小说,为什么在这样的小说里安插刘姥姥这个乡下老太太?(提示:刘姥姥在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读者通过读她的眼睛看到了所谓富贵。她对环境不熟悉,才觉得处处新鲜,富贵人家得到讲究才得以呈现。贾府吃饭用的是镶金、银的筷子,其实根本不好用,富贵过了头,已经不是享乐了,而是给自己找麻烦。凤姐说的一两银子一个,贾家人没几个会去算这笔帐,但刘姥姥会去叹息“一两银子,也没有听见响声就没了”。作者借刘姥姥的眼睛折射出富贵的另一层,同时也让富贵与贫贱之间产生对话,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悲悯。)课后延学

《刘姥姥进大观园》到《红楼梦》(二)伍自学红楼梦第39至41回,作者借刘姥姥的视角再次描写大观园的人、景、物。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何借刘姥姥一农村老妇人的角度去观察大观园?任务一“小人物”与“大世界”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任务一“小人物”与“大世界”1.这种以一个外部人的角度来描绘荣府和大观园,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子的美丽和奢华。2.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观园中各个院落的特色。3.让我们看到了大观园中的人情世故。自学借助章节目录,浏览和刘姥姥有关的内容,简要概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说说刘姥姥三次进贾府的意义。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任务二“小人物”与“大家族”刘姥姥一进贾府(第6回):刘姥姥到贾府门上寻求救济,见到管家奶奶王熙凤。凤姐以贾府亦有难处为由,以二十两银子打发刘姥姥。刘姥姥二进贾府(第39-42回):刘姥姥到贾府送瓜果蔬菜,意外受到贾老太太的喜爱和厚待,得以游览大观园,大开眼界,大饱口福,归家时得了诸多财物。刘姥姥三进贾府(第113、119回):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前来探望。见到了病危的凤姐,凤姐将巧姐托付于她。后恰逢巧姐差点被狼舅奸兄卖掉,刘姥姥仗义相救,至乡下避难。

刘姥姥进贾府是作者苦心埋下的一条线索,通过刘姥姥前后三次进贾府,展示了贾府兴衰败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贵族从天下望族走向家亡人散。

从刘姥姥三进贾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姥姥?请写一则关于刘姥姥的读后感。(400字左右)课后延学读写共生课任务一:诗歌七巧板——《枫桥夜泊》自学

朗读《枫桥夜泊》,分析诗歌的意境,尝试用七巧板来表现诗歌的意境。互学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诗歌的意象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1.意向意境的分析:第一句:“月落”,指时间,月亮西沉,时间已经很晚,但是诗人还没有入眠,同时月亮又是中国古诗词里的特有意象,代表愁思。“乌啼”,乌鸦在古代被视为不详之鸟,“乌啼”正式命运的不详之兆。“霜”,给人以清寒、肃杀的感觉,诗人又用“满天”来形容,天地间似乎被无形的霜所侵占,寒气逼人而来,生动地展现了夜的寒冷。第二句:“江枫”是暖色调中的冷意象,江枫和枫叶成为了诗人表达秋天愁苦的重要意象,到了秋天,枫叶由青变红,这现象往往出现在白露之后,是秋天到来的象征,也是人对秋天到来最直接的感觉,枫叶又是在最红的时候与母体分离,随风飘落,此情此景更增添了诗人的别愁。“渔火”,捕鱼船上的灯火,星星点点、隐隐约约,在孤寂幽静的水边,也是暖色调,以暖衬冷,更见其冷。诗歌一、二句是对标题意境的扩大和深化,“月落乌啼、霜天寒江、江枫渔火、客舟游子”,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进一步描绘出枫桥的凄凉夜景,烘托出诗人独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第三句:“姑苏”,地名,象征着热闹、繁荣,“姑苏城外”则暗指远离热闹繁华。“寒山寺”,相传为梁武帝下诏赐建,加上历代诗、文、画中,积淀着文人超越世俗的高雅趣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第四句:“钟声”,相传寺院撞钟的传统源自离职修行的梁武帝,他下诏赐建寒山寺,用撞钟的方式,希望人们听见钟声,暂时解脱心中的烦恼。

诗歌第三、四句是全诗意境的灵魂和升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打破了午夜的宁静,回荡在渔舟上的游子的心中,暗示着负载菩提禅悦的夜半钟声化解、平息了羁绊游子的烦愁苦闷。任务二:现场说书——《涛声依旧》

将《枫桥夜泊》改为现场说书形式,主题也变为“涛声依旧”。自学

思考从哪些方面将《枫桥夜泊》改为现场说书形式,然后撰写大纲。

(提示:确定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视角、人物情感波澜)互学

小组交流自学中的困惑,整合答案。提示:古诗改写为叙事散文的要素和方法:序号要素抒情诗的特点叙事散文的特点改写方法需要补充的内容1视角第一人称为主第一或第三人称为主根据需要选择视角如用第一人称,给读者一种代入感。自己即“诗人”;如用第三人称,那就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人的一切2环境语言凝练,通过意象表现环境描写具体根据意象特点,具体描写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场景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科举取士的大环境)3人物刻画语言凝练,通过意象和情感表现人物刻画细致根据意象和诗歌情感细致刻画人物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4情节结构跳跃,几乎无情节情节充分开展联系背景、依托情感,不写情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补充、纠正或评价。

说书大纲时间:深秋半夜地点:客船主要人物:张继事件起因:科举落地事件经过:辗转反侧,惆怅孤寂,半夜无眠事件结果:寺庙钟声,抚慰心灵

改写示例:今日我科举落榜,心如被刀剑刺穿般绝望,借此夜景,写下此诗,以诉衷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霎时间,昏暗、清冷的月光洒下来,如同我的心情一般,无力而苍白,悲伤迟迟不肯散去。抬头凝望天空,夜色竟已不请自来,就像我那忧郁的心情,悄悄的,静静的,把周围死死地围住。江边的枫树对着周围隐隐约约的渔火倾诉着自己的忧愁。拥有着自己的知己,是那样和谐、美好。在这个不眠之夜,我心中的悲哀、忧愁又与谁来倾诉?只不过是抱怨一场,随风而去罢了。这姑苏城外有名的寒山寺,景色倒是美妙、令人神清气爽。不过,此刻在我看来,寒山寺如同此时的我,孤零零立在那,一阵阵钟声像在为我哭泣。我不曾想,今夜的光景竟过的如此之快。只好带着满怀的忧伤,渐渐踏上早已等候在江边的客船,离开这个被自己的心情渲染的凄凉、悲伤的地方。

通过现场说书的改写实践,我们明白了改写的原则,改写要注意的事项及改写的基本形式。小贴士:改写的原则: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常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改写的常见形式:1、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2、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将书面语改成口语。3、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将顺序改为倒叙、插叙。4、其他,各个角度都可以改写。改写的写作要领1.

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2.

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3.

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改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4.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进行联想和想象时,不能改变原文的主题或思想倾向,也不能“喧宾夺主”,为了追求联想和想象而“画蛇添足”,与中心不符。任务三:小考官评作文

如果你是小考官,请你对照以上所学,评价教材142页教材里出示的《枫桥夜泊》的改写片段。教材142页的改写片段: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2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叶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的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自学

对照所学评价改写片段互学

小组交流改写片段展学

一个小组展示对改写片段的评价,其余小组倾听、补充或纠正(提示:从改写片段内容来看,改写者基本没有把握住诗人情感,意象品味不到家,改写时,改写时,人物活动的背景、活动过程、主题表达都会走偏。所以,改写一定要建立在品味原诗意象、把握诗人情感基础上。)

本节课在品味古诗意象特点、把握诗人感情基础上,抓住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的几大要素:视角、环境、人物塑造、情节构造,区分每种文体各自的特点,通过实践掌握改写方法。课堂小结从下面两个写作实践中任选一个进行练习。(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提示: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课后延学(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角度,换成另一个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提示:1.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3.改写后再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仪陇县基于核心素养质量提升项目大单元教学系列(初中语文工作二室、九年级攻坚团队)名著导读课

名著导读(一)壹自学《水浒传》是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了解这部作品非常重要的窗口。请同学们阅读并圈画第1--5回目录,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任务一读回目,感知章回体特点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二回第三回第一回第四回第五回展学随机请学生展示,其余学生补充。形式上:两句组成,相互对仗;内容上:概括这一回内容,一般由人物+事件构成,有些回目还点明了时间、地点。每一回设置了大体相对称的两段故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学请圈画目录第3-7回、7-12回、12-17回、18-23回,40-50回,说说你的发现。互学小组成员交流、整合,确定展学内容和展学形式。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任务二读回目,把握作品整体结构回目主要人物故事之间的联系特点3--7回

7--12回

12-17回

18-23回

40回之后

回目主要人物故事之间的联系特点3--7回鲁智深史进引出鲁智深,鲁智深引出林冲,林冲引出杨志,杨志引出宋江,人物一个接一个被牵引出来,一环扣一环。串式结构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7--12回林冲12-17回杨志18-23回宋江40回之后梁山众好汉一回合中表现多个英雄人物。复线式结构《水浒传》是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到失败的全过程,你能从目录中发现水泊梁山由兴到盛的过程吗?互学小组成员研读回目,从目录中发现水泊梁山由兴到盛的过程。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准备补充或反驳。任务三读回目,了解故事势态变化水泊梁山回目奠基发展壮大鼎盛没落水泊梁山回目奠基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发展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壮大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鼎盛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没落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阅读《水浒传》,利用回目读一个英雄的故事,整体把握英雄人物的生平,完成英雄人物思维导图。课后延学

名著导读(二)贰读回目,了解人物经历读回目,感知章回体特点读回目,了解故事势态变化课前回顾名著阅读——读目录读回目,把握作品整体结构清金圣叹评武松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金圣叹评武松注:

天人——容貌和才能出众的人。自学请同学们阅读武松第一次出场的内容,想一想武松当时的处境。互学和小组成员讨论武松当时的处境,组长确定展学内容和形式。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补充。任务一

看武松出场,初识武松形象

那廊下有一个大汉,因害疟疾,当不住那寒冷,把一锨[xiān]火在那里向。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跐[cī]在那火锨柄上,把那火锨里炭火都掀[xiān]在那汉脸上。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íxiū)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互学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武松故事,和小组成员简要讲述故事情节。组长确定展学人员和展学内容。展学小组成员展示,其余小组补充。任务二讲武松故事,了解人物经历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第二十九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