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陈词滥调黯然泪下疏朗长虹化碧

B.安排就序貌和神离慰藉寒暄

C.洪水暴发部署汲取跋涉

D.诠释坚如槃石暄闹绵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A.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

B.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C.谎报军情,要打败仗;谎报农情,会减产失收;谎报商情,要在竞争中被淘汰。

D.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说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

留下了雪泌涉小,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

B.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我做起,在曰常生活中自觉参与“光盘行动”

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在全社会尊然或风。

C.“芜湖四季”彩绘位于芜湖轻轨鸠兹广场站前的四个墩柱上,其中的秋季取材于九华山路银杏大道,秋高

气爽,一辆轻轨穿江而过,暖黄色调,蓑不胜收。

D.浮躁,会让人丧失定力,陋覆加家;会让人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为商者盼望一夜

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

4、下列对句中画线部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相信能够看到可疑之人。

B.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狱官。

C.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因此能够纵目观赏,开畅胸怀。

D.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看到年长的人就厌烦他们发号施令。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某报纸曾登载短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文中说:尼泊尔60班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

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B.某人说:“这件事儿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C.当一盘喷香美味的糖醋鱼端上饭桌时,鱼嘴还在张合,鱼鳏还在扇动。我们不解地问饭店经理,鱼已经烧

熟了,嘴和鳏为什么还能动弹?饭店经理告诉我们,这正是厨师绝妙烹调技艺的表现。

D.在一架飞往美国的航班上,在乘客当中,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不是学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

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

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

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

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乙丙

2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可惜,这部他创作了很久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B.目前短信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

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C.在综合科技实力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D.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

否则“决不宽恕”。

8、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南怀谨先生说过,儒道佛三家分别开着不同的店,店内商品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中国文化

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历史从传承传统文化入手,加强家风建设,救治浮躁的人心,再造

的时代新风,确实是远见卓识之举。

A.奇货可居枝繁叶茂积淀目不窥园

B.奇货可居源远流长积蓄目不窥园

C.琳琅满目源远流长积淀路不拾遗

D,琳琅满目枝繁叶茂积蓄路不拾遗

9、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们破坏了

②这让人民懂得:或者推翻敌人,或者被敌人压迫,其他道路是没有的

③是因为三年前我们曾经和蒋介石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④这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们一道,是无法给人民带来幸福的

⑤我们的这次会议之所以称为新政治协商会议

3

A..®(3xW2)c.(3XSWM)D.@(W2)@

10、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⑤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A.①沁园春毛泽东②水调歌头苏轼③清平乐李清照④定风波苏轼⑤忆江南张

志和⑥西江月范仲淹

B.①沁园春毛泽东②定风波苏轼③清平乐李清照④西江月苏轼⑤渔歌子白居

易⑥浣溪沙辛弃疾

C.①沁园春毛泽东②水调歌头苏轼③如梦令李清照④西江月苏轼⑤渔家傲范

仲淹⑥浣溪沙张志和

D.①沁园春毛泽东②定风波苏轼③如梦令李清照④水调歌头苏轼⑤渔歌子张

志和⑥西江月辛弃疾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樊锦诗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

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

B.在安徒生的笔下,现实与幻想水乳交融,他天真又悲悯的情怀写就的童话故事,具有超越时代的美,历经

两个世纪而毫不褪色。

C.对于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学习效率的问题上,专家认为学生需要提高自控力,并且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

主动学习,才能保证学习效率。

D.歌剧《沂蒙山》以发生在沂蒙抗日根据地上的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等史实为创作素材,展示了沂蒙

百姓与八路军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

4

12、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

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明证,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

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阙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

志未酬的感叹。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开工造势,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

蕴含着诗人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结尾处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

作品的主题思想。

C.《声声慢》中,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可谓妙笔,“寻寻觅觅”写出诗人由遍寻不到的寂寞,“冷冷清清”描

写了诗人因中心无定而若有所失的恍惚,“凄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深一层,写出人生寂寞孤独的苦涩味况,情

感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可谓创意出奇,情景婉绝。

D.词始于隋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词,每

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

13、三苏文化研究院三位研究员刘川眉、刘小川、熊朝东分别完成了《眉山苏洵》《眉山苏轼》和《眉山苏辙》

三本书籍,他们对三苏有如下描述:

(1)一个落拓不羁的旅行者,一个危害言论的预言家,特立独行的布衣、鸿儒,一个器识晚成的散文大家。

(2)性情沉稳温文,寡言少语,不善外露。古今为人者、为学者、为文者、为官者,如其者,有几人何!

(3)他是特立独行的,他一生都在受伤,而每一次受伤都使他变得更强大。他教我们看两点:活着要有意义,

生活要有韵味儿。

请据此选出与描述相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

A.苏洵苏辙苏轼B.苏辙苏轼苏洵

C.苏轼苏洵苏辙D.苏洵苏轼苏辙

5

14、对下列各项中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笠是兜整蓑是甲。(比喻)

C.举酒欲饮无管弦。(比喻)D.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15、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清晨,在蒙蒙细雨中,我们乘坐的客轮在三峡的巫峡江面上航行。(客轮航行)

B.当老师郑重地把闪光的国徽别在我们胸前的时候,我们一下子觉得长高了许多。(我们长高了许多)

C.由教育部主办的教师书法、绘画、摄影展览9月8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开幕。(教师书法、绘画、

摄影展览开幕)

D.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戈壁。(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

横穿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戈壁)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6、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他是个守旧的人,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顽固)

(2)近日,曹某因____公务被怀柔法院依法判处拘役五个月。(损害•妨害)

(3)名山大川的绮丽风光吸引了文人墨客的往复____和佛道徒的结茅修行。(流连,留恋)

(4)见到来信,他欢呼雀跃,一把抓过来,地打开,似乎见到久违的亲人。(急不暇择•迫不及待)

(5)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型瞰之轨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6)学习基础知识,应当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切不可一味贪多求快,否则,强苗助长。()

(7)从火爆上线到仅仅2个月时间,似乎在一夜之间,答题直播在各大平台消失了。(偃旗息鼓销声匿

迹•鸣金收兵)

17、有一种词汇,它既不能作主谓宾、也不能作定状补,它是

6

18易错字音

㉖数()数典忘祖()劫数难逃()数见不鲜

㉗落()落落大方()大大落落()丢三落四()落枕

㉘混()混水摸鱼()鱼龙混杂

㉙脉()含情脉脉()一脉相承

㉚薄()如履薄冰()薄饼()薄荷

㉛曲()曲突徙薪()曲尽其妙()曲高和寡

19、给重要字注音

啕)膏腴()合从()孝公既没()缔()轸()召()滑翟()景逡巡

()()镶()鞭笞()俯首系颈()()藩()篱黔()首篥名城()锋镐()氓

(逮墨翟()猗()顿行()伍阡陌()()锄橱)棘矜()留)钱()谪

(成度()长紫()大牖()

20、识记字音,给加点字注音

等约()玉扈()仙砥)凝哪)

用干()钗脚)人寰()翡翠奉()

21、辨析下列所给词语的词义,然后给它们填入正确的横线处。

戛然而止半途而废

⑴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荡;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当它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2)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否则只能是一无所获。

2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7

①军秋)②势宁()③下歌)④瓢动()

⑤口死()⑥哗摸()⑦吹啾声()

23、解释词语。

(1)横行霸道:

(2)莫名其妙:

(3)装神弄鬼:

(4)唧唧哝哝:

(5)拍手称快:

(6)顺水推舟:

24、解释词语。

肃清:

按语:

此岸性:

争论不休:

无稽之谈:

自吹自擂:

拨乱反正:

25、孟子(前372—前309),名。战国时期的、、。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

与孔子并称为且称其为-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及(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篇。孟子维

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学说和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8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题日是编者加的:齐恒,即(?一前643)

名春秋时期齐国君。晋文,即(前697—前628),名春秋时期晋国君。齐公、晋文公

均在春秋五霸之列。

26、古人常用“居士”给自己取雅号,如李白给自己取“青莲居士”,秦观给自己取“淮海居士”。请指出下

列居士分别指的是那位文人。

六一居士李清照

柳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蒲松龄

易安居士欧阳修

27、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牛郎织女的故事,被当作忠贞爱情的佳话,一直_____到今天。(留传/流传)

②我们见过不少世态炎凉的情况,比如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在别人失势时十分冷淡,甚至______O

(得鱼忘筌/过河拆桥)

28、文学常识填空。

①普希金是__________国诗人、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还有抒情诗、等。

②徐志摩是现代诗坛上_______派的主将之一,其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风格飘逸轻灵,代表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这音乐的曲调的名称就是如、等。

29、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㉛自分()已死㉒哪)然㉚涉()衿

30、默写构成句子的6个语法成分,要求:①顺序正确;②用箭头标明成分之间的修饰关系。

9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JHB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疏朗”的"疏"应为“舒”,“长虹化碧”的“长”应为“装”。

B.“安排就序”的“序”应为“绪","貌和神离”的“和"应为“合”。

D.“坚如槃石”的“槃”应为“磐;“暄闹”的“暄”应为“喧”。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把“柿子”比喻成“红灯笼”。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仿佛”表推测,不是比喻词。

C排比,三个句子的句式都是"谎报……,要(会)……”。

D.设问,先提出问题“为谁而建?”,然后回答“为了各国人民”。

故选Bo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0

A.“雪泥鸿爪”: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这里是说老子会留下历史的痕迹,使用准

确。

B.“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这里是说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

使用准确。

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这里是说景色美好,使用准确。

D.“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这里是说“丧失定力”的状况,使用错误。可以把“随遇而安”

改成“随波逐流”。

故选D。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信”应为“诚信”;"见”应为"被";"疑”应为“怀疑”,故翻译为:诚信而被怀疑。

C.”所以”应为“用来”;故翻译为: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

D.“长人”应为“当官的人";“烦”应为“不厌其烦”;故翻译为: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

故选Bo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句子逻辑关系的能力。

A.从论述“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转成了“世界上抽烟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

错误,违反了“同一律”。

11

B.“这件事儿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这个人的话既承认“没有过

问”“侧面了解”,又“提点意见”,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C.答非所问。问的是鱼鳏和嘴为什么会动,饭店经理回答的是厨师的技艺如何高超。答非所问。

D.表示两类不同身份的人,不矛盾。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乙处,“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一句中,列举后面出

现了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等”字了。也就是说,“省略号”和“等”只用

一个即可,都用显得多余、啰嗦。

故选Bo

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在“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前加“他”。

B.不合逻辑,“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应为“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文字,还可以

是图片”。

C.成分残缺,在“与我国发展”前加“同”。

故选Do

12

8、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

高价出售。此处强调商品丰富,故当选用“琳琅满目”。

第二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

旺,后代子孙多。此处强调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故当选用“源远流长”。

第三空,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积蓄:积聚;贮藏。与“文化”搭配当用“积淀”,

强调留下有价值的,故此处选用“积淀”。

第四空,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

读。此处使用对象是“时代新风”,显然是强调社会风气好的,故只能用“路不拾遗”。

故选C。

9、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⑤③根据“之所以……是因为……”的表达,应排除③⑤排列情况,即排除AC。④②应是先证明……,后懂得……

的逻辑顺序,故而排除D。

故选Bo

10、答案:D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对应的词牌、作者应该是“定风波、苏轼”,排除AC;

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对应的词牌、作者应该是“如梦令、李清照”,排除B。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成分残缺,“他天真又悲悯的情怀写就的童话故事”中,缺少与“情怀”搭配的介词”以:改为“他以,,…

情怀写就的童话故事”。

C.结构混乱,“对于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学习效率的问题上”句式杂糅,改为“对于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学习效

率的问题”或“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学习效率的问题上”。

D.搭配不当,”展示了沂蒙百姓与八路军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动宾不搭配,把“展示”改为“讲述”。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词……每首皆有调名”表达有误,词调是格律上相同的许多词作所形成的一个集合。给这个集合一个名称,

就是词牌。词调是实,词牌是名。它们是名与实的关系。每一首词,必有一个词牌。不一定每首词都有调名。

故选Do

13、答案:A

1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已经年过而立,结果

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

服力。所以由“器识晚成的散文大家”可以判断此处是苏洵。

(2)苏辙恬淡沉静,寡言沉稳,虽也坎坷多难,但官至宰执,得尽天年,享寿七十有四。所以由"性情沉稳

温文,寡言少语,不善外露”可以判断此处描述的是苏辙。

(3)苏轼的一生,从眉山到京城,从京城到杭州,又从杭州到黄州,他忧心世间疾苦,他也会苦中作乐,他

把心中的悲欢都化作诗稿,洒在大宋江山的蒙蒙细雨里。他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被贬于黄州期间,苏轼

早已心灰意冷,却仍旷达洒脱,写下了无数名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都是在此期间创作的。

面对滚滚长江,他发出无限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只有对着滔滔的江河他才敢抒发自己的抱负,感叹人生的渺小。所以由“他一生都在受伤,而每一次受伤都使

他变得更强大”可以推知此句描述的是苏轼。

故选Ao

1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C.此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管弦”借代音乐。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成分的能力。

B.“当老师郑重地把闪光的国徽别在我们胸前的时候”作状语,“我们”是主语,“一下子”是状语,“觉得”

是谓语,“长高”是谓语,“了"“许多”是补语。

缩句即提炼句子的主干(主、谓、宾),本句主干为:我们觉得长高。

故选B。

16、答案:顽固妨害流连迫不及待Vx偃旗息鼓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

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1)“固执”和“顽固”都是形容词,都多用于形容“坚持某种信念,不肯改变”。固执:形容立场、性情、

作风等。指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贬义词,程度较轻。顽固:则形容立场、思想、态度等。指守旧落后,

不愿接受新事物,或坚持反动立场,死硬到底。句中,

由“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可知,应选“顽固”。

(2)“损害”,使受伤害、损失。“妨害”,指有害于,阻碍。后者侧重结果。句中,根据它支配的是“公

务”,可知,应选“妨害”。

(3)“留恋”和“流连”都有“难舍难离”的意思,但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它们舍不得

离开的对象。“留恋”的词义是“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

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如"留恋亲人”“留恋学校生活”“留恋故土”;“流连”指受吸

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句中,根据它支配的词是

“名山大川的绮丽风光”,可知,应选“流连”。

(4)“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句中,

16

根据它用来修饰“打开信件",可知,应选“迫不及待”。

(5)“涸辙之附”,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根据后文“急谋升斗之水”判断,

此次使用是正确的。

(6)“携苗助长”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因

为,句中意思是欲速不达,与“堰苗助长”的意思不符。所以使用错误。

(7)“偃旗息鼓”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鸣金收兵”用敲锣

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根据”答题直播的平台”运行仅仅2个月时间,就终止了,这一语

境,应选“偃旗息鼓”。

17、答案:连词/关联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能力。

连词和关联词,在句中中起连接作用,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但不能单独作句子的任何成分。

18、答

案:shushushudludluolalaohunhunmomaibobaoboququq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

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本题是形近字

注音。需要注意以下易混字的读音:“数见不鲜”的“数:"丢三落四”的"落”,“含情脉脉”的‘脉‘,

“曲高和寡”的“和”。

19、答

17

案:xiaoyuzongmodizhenshaozhaiyunxunzuchixijlngfanqian

huidimengdiyihangqianmoyouqinxianshazheduoxieyou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靖”容易误读为“稣。”;“从”容易误读为“c6ng";“没"容易误读

为"mei";“轸”容易误读为"zhen";“召”容易误读为"zhao";“翟”容易误读为“di”;“藩”容

易误读为"pan"等。

20、答案:chudjidngmeidiIanbohuanqinyTIT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

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绰,应读chub,易错读为zhu6;袂,应读m泣易错读为qu©;睇,应读di,易错读为tl。

21、答案:戛然而止半途而废

解析: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具体分析,两者都有“中途停止”的意思。“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多用来形容声音。“半途而废”指做

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多用来形容人。(1)句依据所填词语前语境“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荡;时而舒缓,

时而急促”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和“声音有关”,故应填“戛然而止”;(2)句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做任

何事情都不能否则只能是一无所获”分析可知,指的是“人做事情”有关,故应填“半途而废”。

22、答案:①chGnhuo②wCi③4@chan⑤shuan⑥zA⑦jiu

解析:

18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

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此题注意“闩(shuan)死”,闩,门关上

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木棍或铁棍。

小提示:

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

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祥。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23、答案: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①

装扮成鬼神(骗人);②比喻故弄玄虚。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

(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

(1)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干坏事;霸道,蛮不讲理,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横行霸道”是贬义词,与“专横跋扈”意思相近。

(2)莫名其妙:莫,不能;名,说出;妙,奥妙。“莫名其妙”,不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物或道理很

奇怪,使人难以理解,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3)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吓人,比喻故弄玄虚,玩弄手段欺骗别人。含贬义。

(4)唧唧哝哝: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5)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含褒义,与“大

快人心”意思相近。

(6)顺水推舟: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含有贬义,与“趁风

使舵"意思相近。

19

24、答案:肃清:清除;消灭干净。

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语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

争论不休:讨论不出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拨乱反正: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析略。

25、答案:轲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孟亚圣7仁政性善孔孟之道《孟子・梁惠

王上》齐恒公小白晋文公重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

析,确定答案。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

“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

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

20

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现将此学说称为“孟子之道”。南宋时朱熹将《孟

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

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

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

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齐桓公(前725年~前643年9月12日),姜姓,名小白,春秋时

期齐国君,春秋五霸之首。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

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