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_第1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_第2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_第3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_第4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TOC\o"1-2"\h\u24780第一章绪论 236091.1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概述 265331.2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3200881.3应用方案总体目标 313926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 412742.1平台架构概述 4302352.2关键技术选型 4318192.3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519565第三章设备连接与管理 596383.1设备接入技术 5102563.2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 6301463.3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 620562第四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6282534.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248214.2数据存储与管理 7248814.3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724037第五章生产过程优化 880005.1生产调度优化 8260405.1.1调度策略智能化 881635.1.2调度过程可视化 82815.1.3调度结果评估与优化 8176705.2质量控制与预测 8160045.2.1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8200745.2.2质量预测与预警 912875.2.3质量改进与优化 9235365.3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976515.3.1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 979885.3.2能源优化配置 9133665.3.3节能减排措施 97935第六章供应链协同 10171906.1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 10172476.1.1信息共享机制构建 10281866.1.2信息协同策略 10223726.2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10235586.2.1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10219666.2.2供应商选择方法 11137866.3库存管理与优化 11164406.3.1库存管理策略 11106356.3.2库存优化方法 1131869第七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177677.1产品设计协同 12211017.1.1设计流程优化 12276937.1.2设计工具整合 12133297.1.3设计评审与迭代 12141857.2生产过程管理 1233337.2.1生产计划与调度 12233547.2.2质量控制 12311567.2.3设备维护与管理 13246837.3产品售后服务与反馈 1334577.3.1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13111277.3.2售后服务数据分析 13182077.3.3客户反馈与产品改进 139211第八章企业管理信息化 1432298.1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14268908.2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1453688.3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 14251第九章安全保障与合规 1549229.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5103919.1.1数据安全策略 15223679.1.2隐私保护措施 15176279.2信息安全风险防控 15316449.2.1风险评估 15214189.2.2防控措施 15104369.3行业法规与标准遵循 16233239.3.1法规遵循 1648219.3.2标准遵循 165205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营 16588310.1项目实施策略 161383510.1.1目标分解与任务划分 162828910.1.2技术选型与集成 17924210.1.3项目进度控制 171806610.2项目管理与评估 171352610.2.1项目组织管理 171912410.2.2项目风险管理 1752210.2.3项目评估与验收 172467410.3运营维护与优化 171094210.3.1运营维护体系构建 17107310.3.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82155110.3.3持续优化与改进 18第一章绪论1.1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以工业控制系统、工业大数据、工业云计算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具有以下特点:(1)网络化:通过构建覆盖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网络体系,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深度融合。(2)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3)协同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协同作业,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4)个性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实现定制化生产和服务。1.2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驱动:5G、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2)平台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各类平台逐渐形成生态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3)行业应用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农业、医疗等领域延伸。(4)安全合规: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合规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1.3应用方案总体目标本应用方案旨在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特点,提出以下总体目标:(1)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优化调度,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协同作业,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4)构建制造业新生态: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新生态。(5)保障网络安全和合规性:保证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合规性,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2.1平台架构概述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以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本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种设备、传感器、控制器等采集实时数据,包括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环境数据等。(2)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安全性。(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存储和计算,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4)应用服务层:基于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构建各种应用场景,如生产监控、故障预测、设备维护等。(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与平台的交互。2.2关键技术选型为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以下关键技术选型:(1)数据采集技术:采用工业协议(如Modbus、OPCUA等)进行数据采集,保证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互通。(2)数据传输技术: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3)数据存储技术:选用分布式数据库(如Hadoop、MongoDB等),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4)数据计算技术:采用大数据计算框架(如Spark、Flink等),实现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5)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故障预测、设备优化等功能。(6)安全技术:采用SSL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2.3系统集成与兼容性平台架构设计需考虑系统集成与兼容性,以保证各组成部分的高效协同和扩展性:(1)设备集成:支持多种工业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接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2)系统集成:与现有企业信息系统(如ERP、MES、SCM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3)应用集成:支持第三方应用和服务的接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4)兼容性:遵循国际标准,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设备接口,保证与其他系统和设备的高效互联。(5)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新技术的引入和系统功能的扩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三章设备连接与管理3.1设备接入技术设备接入技术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和下达。在设备接入技术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设备类型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Modbus、OPCUA、Profinet等,保证设备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接入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设备接入需求。有线接入方式包括以太网、串口等,无线接入方式包括WiFi、4G/5G、LoRa等。为保证设备接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防止非法接入和数据泄露。3.2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数据采集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核心环节,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以下是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步骤: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包括设备运行参数、故障代码、故障时间等。采集方式包括直接读取设备接口数据、通过网络协议获取数据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格式转换等,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展示,便于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数据展示可通过可视化组件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如故障预测、设备功能优化等,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3.3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功能,通过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警、远程诊断和远程维护,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构建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提示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通过远程诊断功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和原因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故障排除方案。实现远程维护功能,包括远程升级设备软件、配置设备参数等,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为保障远程监控与维护的安全性,需采用加密通信、身份认证等手段,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操作。通过以上措施,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设备连接与管理功能得以实现,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设备运行保障。第四章数据分析与挖掘4.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采集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基础环节,涉及从设备、系统、传感器等众多数据源获取原始数据。需明确采集数据的类型和用途,包括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质量数据等。根据数据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和频率,如实时采集、定时采集等。数据预处理是数据采集后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去除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重复记录和无关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结构。(3)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4)数据降维: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降低数据复杂度。4.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数据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访问。以下为数据存储与管理的主要步骤:(1)数据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系统等。(2)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3)数据安全: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4)数据维护:定期检查数据质量,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5)数据查询与访问: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和访问接口,支持多种查询语言和工具。4.3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关联规则挖掘: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如频繁项集、关联规则等。(2)聚类分析:将数据分为若干类别,分析各类别的特征,如Kmeans、层次聚类等。(3)分类预测:根据已知数据预测新数据的类别,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4)时序分析: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趋势,如ARIMA模型、指数平滑等。(5)机器学习:通过训练模型,实现数据的自动分类、预测等功能,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6)可视化分析:通过图形、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提高数据解读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的优化。第五章生产过程优化5.1生产调度优化5.1.1调度策略智能化在生产过程中,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调度策略更加智能化。通过实时采集生产线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物料库存情况以及生产进度,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调度决策支持。具体措施包括:构建智能调度模型,实现生产任务的动态分配;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修保养;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提高调度效率。5.1.2调度过程可视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实时展示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使调度过程更加直观。通过可视化技术,企业可实时监控生产线运行状况,快速响应生产异常,提高调度效率。5.1.3调度结果评估与优化通过对生产调度结果的实时评估,企业可以不断优化调度策略。具体方法包括:建立调度结果评估指标体系,如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等;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调度结果的持续改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调度策略的自我学习与优化。5.2质量控制与预测5.2.1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互联网技术可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觉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采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建立质量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质量数据,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5.2.2质量预测与预警基于历史质量数据和实时采集的生产数据,企业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预测与预警。构建质量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产品质量;设定质量预警阈值,实时监控生产线质量波动;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质量风险。5.2.3质量改进与优化通过对质量数据的持续分析,企业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操作流程等;采用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质量改进的自动化与智能化。5.3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5.3.1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互联网技术可实时采集企业的能源数据,包括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实现节能减排。采用能源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能源数据;建立能源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能源消耗情况,找出节能潜力。5.3.2能源优化配置基于能源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对能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能源优化策略,如调整设备运行时间、优化能源使用结构等;采用能源管理软件,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与优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能源优化配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5.3.3节能减排措施企业可以根据能源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推广绿色生产理念,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第六章供应链协同6.1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6.1.1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为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首先需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该机制应涵盖供应链各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制定信息共享标准: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格式、传输方式等,保证各环节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采用加密、身份认证等手段,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6.1.2信息协同策略(1)实施供应链协同规划:通过预测需求、优化库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等方式,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运作。(2)强化供应链协同决策: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波动。(3)优化供应链协同执行:通过实时监控供应链运行状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整体执行力。6.2供应商评价与选择6.2.1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1)质量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质量稳定性等,反映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水平。(2)价格指标:包括采购价格、运输成本等,反映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3)交货指标:包括交货准时率、交货周期等,反映供应商的交货能力。(4)服务指标: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反映供应商的服务水平。(5)管理指标:包括供应商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反映供应商的综合实力。6.2.2供应商选择方法(1)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基于供应商的投入产出数据,评价其绩效水平。(3)人工神经网络法(ANN):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6.3库存管理与优化6.3.1库存管理策略(1)经济订货批量(EOQ)策略:根据产品需求、采购成本、库存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优订货批量。(2)安全库存策略:根据市场需求波动、供应链风险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安全库存水平。(3)动态库存策略:根据实时市场需求和供应链运行状态,调整库存水平。6.3.2库存优化方法(1)库存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库存数据,预测库存风险,提前采取应对措施。(2)库存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方法,寻求最优库存策略。(3)库存优化模型:构建库存优化模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求解最优库存方案。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供应链库存的优化,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第七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品设计、生产、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集成管理,实现产品从诞生到退役的全过程跟踪与优化。以下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具体应用方案:7.1产品设计协同7.1.1设计流程优化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产品设计协同通过以下方式优化设计流程:构建统一的设计平台,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与协同;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设计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决策支持;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缩短设计周期。7.1.2设计工具整合为了提高设计效率,企业应整合各类设计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用于绘制产品图纸;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用于进行产品功能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软件,用于制定生产工艺;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用于管理设计数据。7.1.3设计评审与迭代设计评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设计评审与迭代过程如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设计评审的在线化、透明化;建立专家库,提高评审效率;针对评审意见,及时进行设计修改,实现快速迭代。7.2生产过程管理7.2.1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过程管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7.2.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具体措施如下:采用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产品质量;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加强过程控制,减少不良品产生;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决策支持。7.2.3设备维护与管理设备维护与管理对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如下:建立设备维护与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实现设备功能的实时分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维护资源的优化配置。7.3产品售后服务与反馈7.3.1售后服务网络建设为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企业应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具体措施如下: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售后服务体系;优化售后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培训售后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提高售后服务响应速度。7.3.2售后服务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售后服务数据,企业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分析产品故障原因,指导产品改进;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评估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售后服务需求,提前做好服务准备。7.3.3客户反馈与产品改进企业应重视客户反馈,以下为具体措施:建立客户反馈渠道,鼓励客户提出意见和建议;分析客户反馈,找出产品不足之处;结合客户需求,进行产品改进;定期发布产品更新,提高客户满意度。第八章企业管理信息化8.1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整合企业内部所有资源,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流程的高效协同。ERP系统涵盖了生产、销售、采购、库存、财务等多个业务模块,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ERP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企业管理成本;(2)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4)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无缝对接,拓展企业业务范围。8.2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业务增长。CRM系统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机会、售后服务等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客户视图。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CRM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客户信息的准确性;(2)分析客户需求,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3)提高销售团队的工作效率,缩短销售周期;(4)优化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8.3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方面。HR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HR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员工信息的集中管理,提高信息准确性;(2)为企业招聘提供智能化支持,提高招聘效率;(3)提升员工培训效果,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4)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5)优化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员工满意度。第九章安全保障与合规9.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9.1.1数据安全策略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中,数据安全是的。为保证数据安全,企业应制定以下策略:(1)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2)数据备份: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3)数据访问控制: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严格限制,仅允许授权用户访问敏感数据。(4)数据审计:对数据操作进行实时审计,保证数据安全。9.1.2隐私保护措施为保护用户隐私,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隐私政策:制定明确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数据收集、使用和共享的目的。(2)数据脱敏:在处理和分析数据时,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3)用户权限管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权限管理功能,让用户自主控制个人信息。(4)合规审查:定期进行隐私保护合规审查,保证企业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9.2信息安全风险防控9.2.1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9.2.2防控措施为应对信息安全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2)系统安全防护:定期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安全加固,防止系统漏洞被利用。(3)应用程序安全防护: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4)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组织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9.3行业法规与标准遵循9.3.1法规遵循企业应遵循以下行业法规:(1)网络安全法:保证企业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2)数据安全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3)信息安全技术标准:遵循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提高信息安全水平。9.3.2标准遵循企业应遵循以下行业标准:(1)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2)ISO27002:信息安全实践指南。(3)ISO27005: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通过遵循行业法规与标准,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