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审核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_第1页
2019审核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_第2页
2019审核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_第3页
2019审核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_第4页
2019审核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审核新教材】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身边的桥梁》1.1《平直的桥梁》1.2《弯弯的拱桥》1.3《专题研究:拼接拱桥》1.4《巧用悬索》1.5《桥梁里的框架》1.6《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第二单元《微观的生命世界》2.7《放大镜下的生物》2.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2.9《用显微镜来观察》2.10《微小的生命世界》2.11《发面的学问》2.12《发霉了》2.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第三单元《火山与地震》3.14《变化着的地壳》3.15《火山的喷发》3.16《大地的震动》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4.17《地球上的昼与夜》4.18《昼夜与地球自转》4.19《四季与地球公转》4.20《四季星空》4.21《太阳家族》4.22《星系》4.23《探索宇宙》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9人。他们经过五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粤教版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身边的桥梁》、《微观生命世界》、《火山与地震》、《地球运动与宇宙》四个大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身边的桥梁》单元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认识到要建造一座桥既要想办法增加承重能力,又要考虑如何平稳通行的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结构对桥面的支撑作用,是梁桥在生活中被应用的关键所在,现代许多桥梁都是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设计并修建而成的。《微观生命世界》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火山与地震》单元在引导学生观禀岩壁上的褶皱,并思考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然后,通过观察和模拟活动,做出推測:最后,聚焦于地球的内部构造,体会地球内部的运动影响着地表的变化。《地球运动与宇宙》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总体教学目标(一)科学态度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知识目标1.知道框架结构对桥梁起到了稳固的作用,认识各种桥梁,理解悬索在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3.明白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懂得避险减灾的知识。4.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明白昼夜与四季的变化和地球的运动有关,懂得简单的天文知识,体会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激发学生喜欢宇宙,希望探索宇宙的兴趣。(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六、教学进度表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1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12第一单元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3第一单元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4第一单元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5第一单元5.声音的强与弱16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17第一单元7.放大镜下的生物18第一单元8.科学观察工具——显微镜19第二单元9.用显微镜来观察110第二单元10.微小的生命世界111第二单元11.发面的学问112第二单元12.发霉了113第二单元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114第三单元14.变化着的地壳115第三单元15.火山的喷发116第三单元16.大地的震动17第四单元17.地球上的昼与夜118第四单元18.昼夜与地球自转119第四单元19.四季与地球公转120第四单元20.四季星空121第四单元21.太阳家族122第四单元22.星系123第四单元23.探索宇宙124期末复习1

第1课《平直的桥梁》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平直的桥梁》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从满足桥梁承重和方便通行的需求入手,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认识到要建造一座桥既要想办法增加承重能力,又要考虑如何平稳通行的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梁结构对平直桥面的支撑作用,是梁桥在生活中被应用的关键所在,现代许多桥梁都是在梁桥的基础上设计并修建而成的。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增强桥的承重能力”,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增强纸桥承重能力的方法;活动2“梁的作用”,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既能承重又方便桥上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桥梁结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初步了解梁桥的构造;2.知道一定范围内,改变桥面的形状和结构能增强梁桥的承重能力。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使纸桥既能承重又方便通行的方法。2.了解梁结构对桥面的支撑作用及梁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梁的结构进行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需求是桥梁发展的动力,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教学重点:知道增加桥面厚度、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强梁桥的承重能力。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用纸桥探究使梁桥既能承重又方便通行的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方盒若干、A4纸若干、双面胶、5g砝码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PPT出示:琪琪和彬彬在桥头看到限重1.5吨的牌子。提出问题:1.你观察到了什么?2.两个小朋友在讨论什么?3.有什么办法增强桥的承重能力呢?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那么桥是怎样承受那么重的物体通行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平直的桥梁》。二、活动1:增强桥的承重能力为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桥梁。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行人、车辆安全通行。有什么办法能增强桥梁的承重能力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尝试用一张纸,搭一座有一定承重能力的纸桥。探究实验:增强桥的承受能力。实验器材:纸若干、盒子、垫圈若干。实验步骤:1.按照图示的方法用一张纸搭建一座桥;2.向搭建好的纸桥上一个一个的放砝码;3.通过改变纸的形状或厚度来改变桥的承受能力;4.记录不同类型的桥能承载的砝码个数。(波浪形、城垛型、重复折叠的打印纸等等)教师提醒注意事项:桥墩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桥梁的形状或厚度来观察桥的承重能力。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记录表格。桥的形状桥的厚度承受砝码的数量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归纳小结:梁桥的承重能力与梁的厚度与形状有关。三、活动2:梁的作用PPT出示梁桥宽阔平整的桥面,利用教室内天花板的梁讲解梁所起的作用。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理解了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但桥梁除了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还要方便通行,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使纸桥既能承重又方便通行。可以增强承重的结构上铺设平整的桥面,这样既能承重又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利用活动1完成的承重结构,进一步制作既能承重又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的纸桥。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小结:在桥面下面增加一些结构,这些结构增强了桥面的承重能力。在桥梁建设中,工程师们运用这样的结构,这类结构就是“梁”。这种以平直的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就是梁桥。四、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到梁呢?PPT出示生活中梁的应用图片。房梁空中连廊钢梁学生分组讨论“梁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学生分组汇报,教师归纳小结:梁可以增加桥梁和物体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梁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有关“桥梁”的有关知识,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行人、车辆安全通行;梁桥的承重能力与桥的厚度与形状有关,梁桥需要有桥面才能方便通行。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的有关梁桥的知识,并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第2课《弯弯的拱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弯弯的拱桥》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桥梁”中的第2课。本课让学生认识另一种常见的桥梁——拱桥。教科书展示了生活中的拱桥,帮助学生认识拱形结构,以及它具有增强桥梁承重能力的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生活中的拱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拱桥所处的地形条件,探讨和了解拱桥的结构特点。活动2“拱的作用”,要求学生利用A4纸盒方盒搭建拱形结构,认识拱形结构具有增强桥面承重能力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拱桥的构造;2.知道拱桥的承重能力比梁桥大。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拱形结构的承重作用;2.通过对比实验,知道拱座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拱形结构进行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教学重点:知道拱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脚必须有拱座顶住拱才能坚固。教学难点:利用探究实验指导拱脚必须有拱座顶住拱才能坚固。课前准备:PPT课件、A4纸若干、方盒两个、5g砝码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波波和琪琪在春游时看见山谷中有一座弯弯的桥梁(PPT出示图片),设置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这座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座桥要剪成拱形的呢?拱桥其中有着怎样的奥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学习《弯弯的拱桥》(板书课题)二、活动1:生活中的拱桥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你在哪里见过拱桥?这些拱桥的结构由什么特点?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交流,了解拱桥的结构与梁桥有什么不同,以及拱桥的特点。学生汇报他讨论成果:拱桥的特点及优势。教师归纳小结:拱桥因能实现较大的跨度和较高的桥底高度,适宜建设在山谷、丘陵、河流等一些不方便架设大量桥墩或有高大船只通航需求的地形条件。三、活动2:拱的作用我们发现拱桥都有拱形结构,这个结构由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结果。PPT出示图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用A4纸分别搭两座桥,一座是由两张纸平放在桥墩上做成的纸桥,另一座是一张纸平放、一张纸完成拱形结构做支撑的纸桥。试试哪座桥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实验步骤:1.将盒子放在桌面上作桥墩;2.将纸平展展开作梁桥桥面;3.在桥面上方放砝码,直至桥面下塌;4.将纸拱起放在盒子中间,然后放砝码,直至桥面下塌;5.做好实验记录。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结论:有拱支撑的纸桥承重能力更强。思考:如果把纸拱桥两端的“拱座”移开,拱的承重能力会变化吗?对比实验:有拱座与无拱座的承重能力。实验步骤:1.将盒子放在桌面上作拱座;2.将纸拱起放在盒子中间,然后放砝码,直至桥面下塌;3.将拱座移开,然后放砝码,直至桥面下塌;4.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小结:拱在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向左右分散,用拱座顶住拱脚,这样拱就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了。完成《科学活动册》。四、拓展延伸:拱形结构的应用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组合。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和拱形受压力的特点相同,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如鸡蛋拱桥壳,拱形门窗,隧道,都是拱形的,但锅盖、雨伞是圆顶形,它具备了拱形受压大的特点并且没有外推力。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弯弯的拱桥”,并且明白了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适合建拱桥,拱桥的承重能力要比梁桥大,拱桥的拱座起到支撑作用。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拱桥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3课《专题研究:拼接拱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专题研究:拼接拱桥》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究如何用小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是对上两节课的延伸。这是一节专题探究课,学生通过拼接拱桥,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本课训练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较简单的生活问题和科学问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八个要素。本课主要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要素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要素;2.知道梯形小块更容易拼接拱圈。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有计划的探究步骤,认识由小块构件拼接而成的拱桥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拱桥设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需求是桥梁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知道用梯形小块构件链接拼接起来的拱形结构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小块构件拼接拱圈,制作出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形结构。课前准备:PPT课件、萝卜若干、塑料水果刀、盒子2个、重物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PPT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这座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座石拱桥不会塌呢?为什么这样拼接成的拱形桥不会塌?是如何拼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专题探究:拼接的拱桥》(板书课题)二、作出假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拱桥,例如木拱桥、石拱桥、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等。其中,石拱桥受材料的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小块构件要做成什么形状,采用什么拼接方式,才能造出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两个发现:A.我发现有的石拱桥的由梯形小块拼接而成的;B.我发现有的石拱桥是由方形小块拼接而成的。思考:把组成拱圈的这些石块做成方形好还是梯形好?两个假设:A.把梯形小块构件连续拼接,可以制作出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形结构;B.把方形小块构件连续拼接,可以制作出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拱形结构。三、制订计划根据假设,设计一个具有一定跨度的拱桥。参考一下要素制订完整、具体的计划,形成实验方案。1.选择合适的材料;2.根据跨度要求,确定合适的拱形结构;3.根据确定的拱形结构,把材料切成大小和形状都合适的小块构件;4.将小块构件拼接成拱形结构;5.测试拱形结构是否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教师提出要求:1.用萝卜块设计一座跨度8cm的拱桥;2.把萝卜块切成大小和形状(方块或梯形)都合适的小块构件;3.将小块构件拼接成拱桥结构;4.测试拱桥的承重能力。四、搜集证据按照计划,将萝卜切成小块构件,拼接成拱桥。拼接完成后,进行称重能力测试,并记录实验数据。展示拼接成果,根据实验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梯形的构件更容易拼接出一个拱圈,而且承重能力更强。五、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要素进行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进行专题研究的几个要素。请同学们课后分组提出更多的问题来进行专题研究。

第4课《巧用悬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巧用悬索》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4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过梁桥和拱桥,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类桥梁——悬索桥。学生通过探究悬索桥模型,认识悬索桥的结构和悬索的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把桥面吊起来”,通过组装悬索桥模型,了解悬索桥的结构特点:活动2“悬索的作用”,通过活动了解悬索的作用,认识悬索在悬素桥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悬索桥的结构及特点;2.知道悬索对桥面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悬索桥模型,初步了解悬索桥的结构及其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悬索对桥面承重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产生对悬索桥的探究兴趣,养成准确、科学地描述所观察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利用悬索桥模型,了解悬索桥的结构特点和悬索对桥面承重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悬索桥的悬索对桥面承重的作用。课前准备:PPT课件、悬索桥模型一套、砝码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PPT播放图片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梁桥、拱桥,有些同学看到这些图片,就会有疑问:这不是梁桥和拱桥,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桥?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绳子吊着?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巧用悬索》(板书课题)二、活动1:把桥面吊起来PPT出示悬索桥图片。图中这种用悬索把桥面吊起来的桥叫悬索桥。学生思考:像这种有很多绳子吊着的桥是什么桥?(悬索桥)这两个悬索桥分别建造在哪些地方?(峡谷、海面)为什么在峡谷或海面适合建悬索桥?(在峡谷中间或海面上不易建造桥墩)提出问题:观察悬索桥的结构,说说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归纳小结:桥塔、悬索、桥面。这些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期中有一类使用缆索把桥面吊起来的悬索桥。学生分组尝试通过组装悬索桥模型,了解悬索桥的特点。实验注意事项:1、充分利用配发的模拟装置以及我们身边容易收集的废旧物品:胶合板、曲别针、尼龙绳、小钢筋等。2、每座桥塔由两个铁架台底座靠拢,用两根钢筋固定,根据桥的特点,可调高调低使用,桥面的宽度、桥的跨度、拉索的长短高矮等,不定,只要比例协调即可,特別是上面的螺丝对于固定“钢索”的长短、松紧十分方便。3、用铁架台模拟的悬索桥,更能展示出悬索桥的外形特点,学生用来体验“钢索”的拉力大小变化,效果更好。三、活动2:悬索的作用在古代,人们利用藤、竹等材料吊起桥面。如今,人们多采用受拉性更好的钢索作为悬索。观察悬索桥模型,并完成对比实验,了解悬索对桥面承重的作用。用悬索桥模型测试桥面的承重能力。现在没有悬索的情况下放上重物,观察桥面的玩去程度,然后加上悬索结构,吊住桥面,再放上重物,观察桥面的弯曲程度。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巡回指导、重量变形程度梁桥悬索桥20g重物40g重物60g重物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使用悬索的悬索桥承重能力要远远大于拆除悬索的悬索桥承重能力。四、延伸与总结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悬索,比如我们家里常用的升降晾衣架,请同学们下课后观察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用到了悬索,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5课《桥梁里的框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桥梁里的框架》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硏究的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在铁路桥中,这与该类桥梁需要很强的承重能力且桥面上的铁轨不能变形,以保障列车又快又稳通行的需求有关。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哪种形状最稳定”中,学生利用竹签和橡皮筋等材料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不同形状的结构,探究最稳定的形状。活动2“框架结构的秘密”中,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搭建和加固立体框架,认识三角形立体框架对桥梁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桥梁框架的作用;2.知道桥梁框架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框架结构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2.通过动手拼接,了解桥梁立体框架结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交流与合作,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技术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教学重点:知道立体框架中的三角形能极大提高铁路桥的稳固性。教学难点:制作不同形状的立体框架。课前准备:PPT课件、小竹签、橡皮筋、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PPT出示图片:铁路桥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这座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三角形的框架?三角形框架在桥梁结构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桥梁里的框架》(板书课题)二、活动1:哪种形状最稳定列车通过铁路桥梁时,不仅要求桥梁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还要求桥面上的铁轨不能变形。怎样才能使铁路桥梁既有很强的承重能力又稳固?很多铁路桥梁都具有框架结构,这些框架结构由哪些基本的形状?铁路桥梁的稳固性与桥梁框架结构的形状时候有关?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一起验证:尝试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不同形状的结构,了解哪种形状最稳定。实验步骤:1.用牙签和橡皮筋先拼出一个三角形的形状;2.用手压一压、拉一拉这个形状,观察是否稳定;3.再用牙签和橡皮筋拼成一个四边形;4.再次用手压一压,拉一拉这个形状,观察是否稳定;5.用同样的方法拼成其他的形状,记录实验现象。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是否稳定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框架更加稳固。三、活动2:框架结构的秘密钱塘江大桥是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钢铁框架桥,它是我们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出示钱塘江大桥图片,学生自习观察桥体结构。出示立体结构框架图片,学生思考:这种框架结构由哪些缺点?怎样才能使这个立体结构变得更加稳定呢?你能参照钱塘江大桥的结构,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例题框架吗?学生动手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固制作好的立体框架,了解哪种方法能让它更稳固。(加入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实践:用牙签搭高塔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观察生活中各种类型的钢塔,模仿其结构,尝试利用牙签、胡萝卜等材料塔一座牙签塔。看谁搭的牙签塔既高又稳固。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在桥梁里加入框架,可以使铁路桥梁既稳固又有很强的承重能力;还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立体框架中的三角形结构能增强框架的稳固程度。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框架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6课《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在前几课,学生学习了几种不冋的桥梁和桥梁中的框架结构。本课正是利用前几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一座小桥。这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本课的教学内容由5个环节组成: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这也是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桥梁,然后动手制作和测试,最后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根据任务,分析可利用的材料,形成设计方案,并简单评估其可行性;2.能从多方面评价小桥设计,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照设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2.能根据别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案,改进小桥。科学态度目标:了解桥梁建设需要由多个系统组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教学重点:知道用梯形小块构件连续拼接起来的拱形结构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小块构件拼接拱圈,制作出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形结构。课前准备:PPT课件、吸管、木条、报纸、胶水、尺子、绳子、重物若干、小灯泡(手电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任务导入出示建设大桥的图片。我们学习过几种不同类型的桥梁。今天,我们来设计并制作一座小桥吧。(板书课题:我的小桥)本节课我们的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座能承受一定重量,跨度50厘米的桥梁模型。二、设计在制作桥梁前,我们先要做好设计。1.首先我们要确定桥梁的类型。(出示梁桥、拱桥、框架桥和悬索桥的图片)2.其次要确定使用的材料。(出示材料图片)3.小组交流讨论,画出设计图。根据任务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需考虑可利用的材料、桥梁的用途、制作的方法等。三、制作设计图我们已经确定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制作流程吧!1.制作流程:(1)制作桥梁模型的构件。(2)用适当的方法把各个构件组装在一起。(3)对桥梁模型进行整体的调整和美化。2.教师提示:(1)组员分工合作,做到每个人都有任务,不浪费时间。(2)先讨论方案,再完成设计图。(3)画设计图时要标明桥梁的尺寸,并标清楚桥梁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4)时间:15分钟。四、测试1.测试:对桥梁模型进行测试,看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思考:要测试哪些项目?怎样测试才科学?(要测试桥梁是否能承受一定的重量;还要测试桥梁的跨度是否达到。)3.测试:测试桥梁是否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在加放重物时,应该慢慢增加重量。增加到500克重物而桥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就成功了!)出示图片4.测试:测试桥梁的跨度是否达到。(用直尺测量桥梁的跨度,在就成功了!)5.思考:能否给桥加上照明系统。(考虑用小灯泡或手电筒添加照明系统)五、评价与改进展示自己制作的桥梁模型,介绍其类型、结构、用途等,并互相评价。根据评价意见,对桥梁模型进行改进。六、科学阅读古时候人们为了横穿江河,用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建造了桥梁。尽管技术受限,但是古人用智慧建成了许许多多堪称奇迹的桥梁。例如,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是一座横跨37米河面的石拱桥。赵州桥由五个桥孔组成,大桥洞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设计不但造型优美,而且节省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还能减小流水对桥的冲击力。由于建造者的精巧设计,140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水灾、地震都没有破坏赵州桥。正因如此,赵州桥被称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今天,我国在桥梁建造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2018年10月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人工岛、海底隧道等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6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碧波之上,一桥飞架三地,宛如一条蛟龙横卧在伶仃洋上。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智慧和心血的中国桥梁,浓缩了我国建筑的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七、课堂小结1.按结构分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框架桥。2.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要有五大要素,分别是任务、设计、制作、测试和评价与改进。

第7课《放大镜下的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生物》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1课,学生将了知道放大镜的基本组成结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知道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更多细节。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是不同的;活动2:“还能放得更大吗”,引导学通过动手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放大镜的基本组成结构;2.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知道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更多细节。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用不同倍数放大镜观察物体,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2.通过动手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科学态度目标: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愿意交流与合作,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人道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2.对自然界中一些微小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学生正确、规范使用放大镜对比观察科学课本上的照片以及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等,体验到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那么请你们猜一猜人的肉眼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有多大呢?(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放大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放大镜,放大镜是怎样使用的。二、活动1: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学生思考: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进行观察,会有哪些不同?1.出示放大镜,对于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谁能介绍一下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呢?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4.小组合作,使用不同倍数放大镜观察七星瓢虫,会有哪些不同?5.交流:A.我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图像就被放得越大,但观察到物体的范围变小了;B.我还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很多细节,而且还很清晰。6.小结:放大镜的倍数越大,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三、活动2:还能放得更大吗?1、思考: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能否提高放大倍数?(出示图片)2、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3、探究实验:探究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否提高倍数实验器材:两个相同倍数的放大镜、实验观察物等。实验步骤:(1)一只手拿着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保持不动;(2)另一只手拿另一个放大镜,上下移动;(3)通过移动其中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图像。4、思考:通过实验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交流A、我观察到图像缩小了,有些看不清B、我观察到图像被放大了,而且细节更清晰了6、得出结论:只要找好距离,组合放大镜可以将图像放得更大更清晰思考:组合不同倍数的放大镜,也能得到同样效果吗?四、师生交流,探究放大镜特点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放大镜,感受放大镜的特点;教师提出问题:放大镜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有谁了解过放大镜的结构?谁了解放大镜的特点?预设学生回答:1.中间厚,边缘薄;2.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3.放大镜具有放大的特点。教师总结:我们使用放大镜时,是把物体放在焦距以内,这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便是物体放大的虚像,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在1倍焦距以内)。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间需要有一个凸起的、透明的透镜,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凸起的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五、实践:用放大镜组合观察用纸筒和胶带等固定调整好的放大镜。使用自制的放大镜组合观察身边的物体,看看是否能将它放得更大,看到更多的细节。观察记录表物品倍数肉眼5倍10倍20倍皮肤西瓜虫叶子作业本六、课堂小结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信息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8课《科学观察工具——显微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2课,学生讲了解显微镜的组成,并学习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认识显微镜”,帮助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并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活动2:“怎样使用显微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规范使用显微镜,并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永久装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组成结构;2.知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知道显微镜可以能帮助人们观察更细微的结构。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2.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对自然界中一些未知事物产生不懈探究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知显微镜对人类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细微结构。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物体的物象。课前准备:PPT课件、显微镜、动植物永久装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在实验室用显截镜观察标本,引出疑问。问题1: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在观察一些微小生物。)问题2:你知道小女孩使用的观察工具是什么吗?(小女孩使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问题3:显微镜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吗?显微镜我们平时可能见过,但是很少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那么显微镜该如何使用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板书设计)二、活动1:认识显微镜1.光学显微镜最早的光学显微镜是由荷兰人詹森父子共同制作的。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他就是光学显微镜。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现在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镜台(载物台)、调节器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光学部分:目镜、物镜。显微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2.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英文名ElectronMicroscope(简称EM),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装置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μm,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nm,也就是说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放大了1000倍。3.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缩写为STM。它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类原子力显微镜更加高的分辨率。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三、活动2:怎样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按照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顺序,学习使用显微镜。取镜: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安放:把显微镜平稳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安装目镜和物镜。对光:调整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放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用目镜观察,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收镜:观察完成后,将显微镜还原收回镜箱。注意事项:不能让物镜碰到载玻片。四、讨论用显微镜观察室,在目镜里看到的物象与标本的上下左右正好颠倒。怎样调节载玻片的位置,才能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小结:在显徴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斯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徵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着目镜,直到到达合适的位置。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显微镜由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和照明部分组成;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依次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请同学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显微镜的知识,并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第9课《用显微镜来观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显微镜来观察》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3课,学生将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并学习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帮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活动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吗”,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各类动植物玻片,说说组成它们的细胞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理解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不同倍数镜头下的物象是不同的;2.知道制作玻片标本的步骤;3.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2.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并描述自己看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对大自然中生物的组成结构产生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知动植物结构组成的奇妙。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教学难点:能够自己完成玻片标本的制作。课前准备:PPT课件、显微镜6台、动植物细胞结构玻片、玻片制作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关于显微镜的知识:1.一个放大镜和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物体的特点;2.显微镜各部分名称;3.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二、活动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室,只有让光透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象。因此,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片标本。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两种倍数观察,第一组采用目镜倍数10X,物镜倍数10X;另一组采用目镜倍数10X,物镜倍数40X。分别观察两种倍数的细胞状态,并记录。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1.安放: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焦: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针对通光孔的中央。5.左眼像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知道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6.仔细观察表皮细胞,并绘制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学生观察,并用图文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种类记录文字图形100X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400X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三、实践:制作植物表皮玻片标本给学生分发提前准备好的新鲜的茎、叶、果实、种子等材料,尝试制作植物器官表皮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注意提醒学生安全。1.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小刀在观察物体内壁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去下“井”中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提醒学生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能有气泡。如水不足,可沿盖玻片边缘滴加;若水分过多,可用吸水纸吸掉。4.从盖玻片的一边加入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玻片标本做成可以进行观察。6.观察制作完成的玻片标本。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四、活动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吗?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1.观察:说说叶片与根部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我发现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各和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出示叶片结构示意图和根尖结构示意图2.讨论:动物体是否与植物体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3.出示显徵镜下动植物各部分结构形态图片。4.结论: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的。五、讨论动物体是否与植物体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提出假设,学生分组讨论。六、科学史教育细胞的发现者:罗伯特·胡克。胡克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他本人被誉为英国的“双眼和双手”。他曾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于1665年发现了植物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细胞壁),并命名为“cell”,至今仍被使用。七、总结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观察了动植物的各种细胞,理解了细胞的概念,那么下节课我们一去微小的生命世界探索吧。

第10课《微小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徵小的生命世界》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徵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四课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取自自然水体的水,认识生活在水中的形态各异的做小生物,了解生命世界的多样性。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水滴里的生命”,要求学生从池塘中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形态各异的微观生命世界:活动2“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发现徵小生物的形态多种多样,种类和数量极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自然水体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2.知道生命世界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认识一些常见的微生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认真仔细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并进行记录和描述;2.能通过资料对微生物进行简单的识别。科学态度目标:对微生物产生继续研究的兴趣,感受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对自然界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点:知道微小生物是生命世界的组成部分,认识一些常见的微小生物。教学难点: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认真细致地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并进行记录。课前准备:PPT课件、池塘水、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妍妍和琪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茶几上摆放着一个金鱼缸、科学课本和观世界的课外书。问题:鱼缸里的水怎么变绿了?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二、活动1:水滴里的生命PPT出示池塘照片,请学生自习观察池塘中有什么?预设:鱼、鸭子、水草、石头等。提出问题:除了大家所说的这些还会有其他什么吗?会不会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如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去验证一下吧。思考:在用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命之前要做什么?(取水样制成临时装片)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水样等)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我发现用显微镜观察自然界的水体,可以发现自然水体中有许多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微小生物。三、活动2:肉眼看不见的生物池塘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它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除了少数如水螅、水绵等肉眼能勉强看到的生物外,绝大多数是肉眼看不见的。借助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提醒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到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轻拿轻放。学生分组制作水样样本玻片并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用图文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观察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预设:看到了很多小虫子一样的东西,还会来回的游动。教师总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微生物中,最常见的就是水藻了,有蓝藻、团藻、金藻等。刚才我们看到的会游动的微生物中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是不运动的,有球形的、杆状的、螺旋状的。多媒体展示水中常见的各种微生物。四、讨论:在微小的生命世界中,有哪些是由单细胞组成的生物?是否有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微生物都有哪些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归纳小结:在这个微小的生物世界中,既有单个细胞组成的植物和动物,如衣藻、草履虫和硅藻等,又有一些多细胞生物,如水绵、水螅等,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了多细胞生物。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用显微镜观察了池塘水中的微小生命世界。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11课《发面的学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发面的学问》是《科学》五年級下册“徵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五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发面食品入手,在亲自动手发面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面团发酵是酵母菌在起作用。课文通过图文资料介绍了酵母菌的形态和特点,同时也介绍了其他常见的徵生物,如蘑菇、木耳等真菌,此外还介绍了细菌和病毒丰富学生对徵生物的了解。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发面团”,引导学生尝试发面团,并比较加了干酵母粉和没加干酵母粉的面团有什么不同:活动2“发酵的秘密”,引导学生探究发酵的过程有气体生成,帮助学生了解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并认识到酵母菌是一种徵生物,与蘑菇、木耳等同属于真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酵母菌能使面团发酵;2.知道酵母菌是一种真菌。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大型真菌。科学态度目标: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对发酵的生活现象产生探究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发面团实验,认识酵母菌能使面团发酵。教学难点: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课前准备:PPT课件、面粉、干酵母粉、水、木耳、蘑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厨房里,妈妈在发面团。琪琪在旁边观察。问题:为什么小面团会发得那么大?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任务:经历发面的过程,了解微生物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二、活动1:发面团在生活中,人们常通过发酵的方法,将面粉制作成各种食物。在两个碗中加入等量面粉,期中一个添加少许干酵母粉。再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将揉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两块面团的变化,比较经过发酵和未经过发酵的面团有什么不同。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碗,在两个碗中加入等量面粉,期中一个添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不加;2.在两个碗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用筷子分别搅拌均匀(两个碗中的筷子不要混用);3.将两个面团充分揉捏,直至面团成型;4.将揉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请同学们观察与比较: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按一按、切一切”等方法观察与比较。实验现象:1.加入干酵母粉的面团会明显膨胀起来。按一下,面团很松软;切开观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空隙;闻一闻,气味有点酸。2.没有加入干酵母粉的面团,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按一下,较硬;切开后也没有那么多空隙;闻一闻,没有酸味。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团面粉有这么大的不同?教师小结:是干酵母的缘故,管酵母粉可以使面团发起来。三、活动2:发酵的秘密发面过程中加入的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资料: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徵生物一一酵母菌。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的体积膨胀,使面团变得松软讨论:根据资料,分析干酵母粉里酵母菌的作用。汇报:分小组整理并汇报信总,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小结: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解释: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问题:真菌属于微生物,一般来说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但自然界中正有些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大型真菌,能直接用肉眼音到,你知道它们吗?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小结:自然界中有一些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等,它们是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生物。四、讨论:常见的食用菌使用菌是指可供人们使用的大型真菌。到菜市场里进行调查,了解有哪些常见的食用菌。食用菌也是一种微生物,微生物不只是在水中有,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对于人类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1.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酒、制醋、面包、馒头等食品。2.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美容:肉毒梭菌的毒素。3.利用益生菌微生物调节人体免疫增加抵抗力的口服液:双歧杆菌等。4.制作酸奶和奶酪:乳酸柑橘。5.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加酶洗衣粉。并且,我们常吃的蘑菇和木耳也是微生物,虽然它们很大,但是那不是它们的一个细胞,而是很多细胞共同组成的子实体,它们几乎每一个单独的细胞在适应的条件下都可以逐渐发育成为一个新的子实体。五、科学阅读细菌和病毒细菌细菌是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人体内就有一些有益菌。例如,生活在人肠道内的嗜酸乳杆菌,可助消化,抑制致病菌,提供营养素。许多致病细菌可产生毒素而损伤细胞致人生病。另些细菌可直接侵入和破坏组织。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有: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感染。病毒病毒比细胞小得多。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一层保护性外壳,称为衣壳。病毒进入人体,侵入细胞后才能复制繁殖,在这个过程中致使宿主细胞被破坏。病毒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艾滋病、普通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疱疹、流感、麻疹水痘等。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刚才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微生物,那么,在生活中,如何防治微生物的危害呢?1.加强锻炼,增强人体抵抗力。2.勤消毒居室消毒:白醋、来苏尔;用具消毒:煮沸、酒精擦拭;食品消毒:加热伤口消毒:碘酒、紫药水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自来水。4.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六、课堂小结1、干酵母粉可以使面团发起来。2、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生物一一酵母菌。3、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4、自然界中还一些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等,它们是生活中常见的生物。

第12课《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发霉了》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六课。本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发霉现象入手,在观察发霉物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霉菌这种微生物是物体发霉的原因所在。学生通过对霉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进行探究,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并理解生活中防霉方法的科学依据。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1“橘子发霉了”,引领学生从做观的角度去观察发霉的橘子;活动2“霉菌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霉菌生活的环境,初步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霉菌生长的影响;活动3“防霉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储存食物的几种方法,并根据菌生长的条件对防霉方法进行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什么是发霉现象;2.知道霉菌的生长、繁殖条件;3.了解破坏霉菌生长的环境能有效防霉。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发霉的物体上有很大霉菌;2.通过调查生活中霉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对发霉的生活现象产生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乐于参加观察、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教学重点:知道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调查霉菌的生活环境,并利用霉菌生长的条件对防霉方法进行科学的解释。课前准备:PPT课件、发霉的物体、透明密封袋、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客厅里的年橘已经掉果,稀稀落落,花盆里还有几个己经发霉的橘子。波波正把年橘搬走。琪琪在旁边帮忙。问题:1.小男孩手中拿着什么?2.仔细观察掉下来的橘子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橘子会发霉呢?能用放大镜看清楚霉是什么样子吗?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二、活动1:橘子发霉了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发霉是由于霉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霉菌个体较小,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用镊子把发霉的橘子放入蜜蜂的透明器皿或塑料袋中,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说说你的发现。实验步骤:(1)戴: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2)看:用放大镜观察放在透明保鲜袋中的发露食物。(3)记:记录观察结果(图文结合)(4)洗:观查结束,马上洗手注意事项:不要直接接触发霉的物体,也不要用鼻子闻。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现象:A.霉菌颜色多样:白色、黄色、青绿色、黑色B.霉菌形状各异:绒毛状、絮状、蛛网状…小结:霉菌的菌落呈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支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三、活动2:霉菌生活的环境刚刚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基本了解了霉菌。学生思考: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空气、阳光等。霉菌的生长繁殖是否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家中较久不穿的衣服,家距离晒不到阳光的角落、放置较久的蔬果食物等都可能会发霉,思考霉菌生长的环境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引导:观察霉菌生长环境是,主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疏通等方面进行观察。时间地点发霉物体霉菌颜色环境特点小结:水分、温度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潮湿、温度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生长和繁殖。四、活动3:防霉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霉菌广泛存在。当条件适宜时,霉菌就会大量地生长、繁殖。食物、衣物等发霉之后,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怎么样能防止霉菌生长?分组交流,交流汇报。刚才我们研究了霉菌生长的所需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防止物品发霉的措施?学生讨论并汇报。教师小结:人们总结出有效的防霉方法1、间歇通风法雨天把朝南或东南方向(即上风方向)的门窗关闭,只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待天气转晴时,可打开所有的门窗,以加速水分蒸发。【小贴士】中午,外面的空气湿度处在最高值,不宜开窗,应在下午或傍晚,气候相对干燥的时候,开窗调节室内空气。2、木炭除湿法每间房放5到10公斤黑木炭,事先加水煮沸10分钟,滤去水分通风阴干,放两天后置于透气篮子中,放在屋子内对角位置即可。如用将竹子炭化制成的竹炭,它比木炭有着更多的洞孔,其吸附作用更强。【小贴士】阴干后可以重复使用,既除湿也除臭,一举两得。3、石灰吸潮法石灰是吸附剂,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气中大约0.3公斤水分。阴雨天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小贴士】此举简单易行、便宜、安全。4、报纸防霉法天气潮湿,衣橱里的衣物经常发霉,怎么办?长期打开衣橱的门,可通风防霉,不过灰尘也多。如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甚至在橱门内侧贴上报纸也行。报纸能吸收湿气,达到防霉效果;报纸上的油墨味道也能驱虫。【小贴士】别让衣物直接摆在报纸上,以免弄脏衣物。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能有效地防霉: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和高温杀菌。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有效的防止物品发霉,请同学们下课后调查当地常见的防霉方法,并结合自己的调查报告,分析这些防霉方法的依据,与同学交流分享。

第13课《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2.了解不同地区格局特色的发酵食品及简单的制作流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上传至网络,并与他人交流,从而进行分析与汇总。科学态度目标:体会到在发酵食品的过程中国,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教学重点:1.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并尝试进行分类;2.搜集当地具有特色的发酵食品的简单制作流程;3.了解各地发酵技术应用特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发酵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改变人们的生活的道理。课前准备:PPT课件、当地发酵食品的制作流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波波在彬彬家做客,饭桌上摆放着一坛泡菜、一盘毛豆腐和几盒酸奶,饭桌上摆放的都是经过发酵的食品,你还知道哪些食品是经过发酵的吗?在生活中,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常见的主要有谷物、豆类、蔬菜和乳类发酵食品,如豆腐乳、泡菜、酸奶等。发酵技术能更好地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搜集身边发酵食品的资料,通过网络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地区有哪些常见的发酵食品。(板书课题: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二、确定主题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什么是发酵食品?学生查阅资料。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分组确定研究主题:各小组从1.谷物发酵食品;2.蔬菜发酵食品;3.豆类发酵食品;4.乳类发酵食品。四类中选定一个种类作为研究主题。三、搜集信息在教科书的提示下,教师帮助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调査。主要是对当地传统的发酵食品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搜集这些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由于学习的任务还包括通过网络课堂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地区传统的发酵食品,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活动做出提示,并要求学生要做好过程性的记录。调查当地传统的发酵食品,搜集这些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并填写记录表。食品材料条件制作流程四、上传资料将整理好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五、交流分享古代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进行食品加工。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良,人们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实现了发酵食品的大规模生产。发酵技术的应用不但丰富了食品的种类,还解决了食物保存的问题。阅读各地同学们上传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发酵技术的特点。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不仅了解身边发酵食品有哪些,而且还尝试给它们进行分类:不仅收集当地的发酵食品的制作原料、控制条件和制作流程等信总,而且还了解各地发酵技术特点。大家能够利用小学科学网的平台上传资源,下载、浏览资源,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和好的做法

第14课《变化着的地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化着的地壳》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火山与地震”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首先引导学生观禀岩壁上的褶皱,并思考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然后,通过观察和模拟活动,做出推測:最后,聚焦于地球的内部构造,体会地球内部的运动影响着地表的变化。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岩壁上的褶皱”,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做模拟实验,探究地球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活动2“地壳下面有什么”,引导学生査阅资料,了解地球内部不同层的特点,并模拟地球内部枃造制作模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地貌;2.知道岩壁上的褶皱成因;3.了解地球的结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模拟实验发现正走是由于外部巨大力量挤压形成的;2.通关观察、制作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科学态度目标:对地球的地貌成因产生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对地球内部结构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并知道与地壳的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制作模型,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地壳运动的关系。课前准备:PPT课件、毛巾、岩石剖面图、各种岩石标本、橡皮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波波和彬彬郊游时,发现远处岩壁的断面有褶皱现象。问题:图中是什么地貌?你知道这种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这些岩石为什么会皱起了呢?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发表看法。教师小结:教科书上展示的的是丘陵地貌;丘陵地貌是由地球内部岩石圈相互作用,挤压形成的。引导: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个是怎么形成的,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变化着的地壳”(板书课题)二、活动1:岩壁上的褶皱媒体:出示不同地区岩层断面的图片或视频任务:观察岩层出现的皱现象,并尝试用科学的语言或简图进行记录。活动:分组展开有序的科学观察活动,观音岩层断面的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讨论,做好记录。交流:小组代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可做适当引导帮助理解:高山上岩层的断裂面上往往会有不规则的弯曲现象任务: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设计:围绕探究的主题制订比较完的探究计划交流: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原理:在学生探究计划的基础上,逐步确定具体的操作步骤:①把一条毛巾折叠成长条状,模拟岩层:②双手放在毛巾两增,稍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③观察现象,并作记录。活动:学生根据设计展开探究活动,并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讨论:尝试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对岩层褶皱形成的原因进行推理和分析汇报:学生代表陈述小组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发现:岩层在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会形成我们看到的岩层褶皱现象。三、活动2:地壳下面有什么刚刚我们己经了解到地壳褶皱的成因了。1、思考:是什么力量让地表的岩层运动呢?2、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出示图片)3、无论是在陆地上,正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着硬的岩石层,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地壳(出示图片)4、根据搜集到的大量证据,科学家发现地壳在不断运动着。不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地壳的运动非常缓慢(出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5、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6、思考:地壳运动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否有关?地下熔融状态的岩石能像液体一样流动吗?7、我们通过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来探究。8、地球内部不同的圈层与地壳的变化是否有关?(观看视频)四、地形模型1.模型概念依地形资料制成的实地模仿造型或按立体效应制成的有立体视觉和形象的实地感观模型,统称为地形模型。2.展示地形模型组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个地形模型,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不同的地貌应该用哪些颜色区分。3.小组讨论设计制作分组讨论设计图(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的展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5.教师巡回指导。6.优秀作品展示。五、画地貌图1.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地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20世界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备的图片。2.出示航空照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周手段各有哪些有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先进性。3.发散思维:让学生猜想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4.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和北极分别在哪里?5.引导学生回答。6.总结地球地貌: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又是高原多,平原少。7.在纸上画一下我们学校的地图。8.优秀作品展示六、课堂总结、拓展有句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就基本概括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你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第15课《火山的喷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火山的喷发》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火山与地震”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从火山喷发后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模拟实验,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火山喷出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现象:活动2“火山的影响”,引导学生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现象2.培养细心观察、思专和分析的饞力。科学态度目标: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尝试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体会灾害也具有利弊的两面性。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