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方案TOC\o"1-2"\h\u28637第一章概述 3218921.1项目背景 3139081.2项目目标 3276561.3项目意义 323094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 4232322.1平台架构概述 4197342.2技术选型与框架 4232042.2.1数据感知层 47632.2.2网络传输层 5232672.2.3平台服务层 5216472.2.4应用层 5181322.3平台模块划分 526583第三章设备接入与数据采集 672383.1设备接入方案 6316833.2数据采集方法 6239023.3数据传输与存储 75390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76174.1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7161974.2数据挖掘与分析 7295234.3数据可视化 827383第五章生产管理与优化 834755.1生产计划管理 8313125.1.1生产任务管理 889205.1.2生产资源管理 8224515.1.3生产周期管理 9321855.2生产调度与排产 936045.2.1生产调度策略 995165.2.2生产排产优化 9228095.3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973295.3.1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 949425.3.2生产异常处理 935595.3.3生产过程优化 923280第六章质量管理与控制 9295126.1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 9189716.1.1数据采集范围 9193286.1.2数据采集方法 10177616.1.3数据监控 10282886.2质量分析与改进 10153746.2.1数据分析 1043706.2.2质量改进 10203956.3质量追溯与预警 10140456.3.1质量追溯 10175366.3.2质量预警 113424第七章供应链协同 11274177.1供应商管理 11163387.1.1管理概述 11294797.1.2管理目标 1148867.1.3管理原则 11230907.1.4实施策略 11210167.2物流管理 12319797.2.1管理概述 1257147.2.2管理目标 12184797.2.3管理原则 1254557.2.4实施策略 12120207.3采购与库存管理 1290587.3.1管理概述 12298747.3.2管理目标 12237847.3.3管理原则 1261527.3.4实施策略 1213008第八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13183568.1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测 13154268.1.1数据采集设备与技术 13235728.1.2数据传输与存储 13324118.1.3数据监测与分析 13250238.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 1397478.2.1能源消耗趋势分析 13261208.2.2设备能耗分析 13155608.2.3能源消耗优化策略 14318388.3能源管理与决策支持 1469228.3.1能源管理平台建设 14276248.3.2决策支持系统 1425369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环保 14119879.1安全生产监管 14111879.1.1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14310089.1.2安全生产监管措施 14225579.1.3安全生产监管效果评价 15273999.2环保数据监测与预警 15208909.2.1环保数据监测体系建设 15294659.2.2环保数据预警机制 15136739.2.3环保数据监测与预警效果评价 15181199.3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 15255239.3.1管理体系整合 16194659.3.2管理制度融合 16325489.3.3管理措施协同 16259009.3.4管理效果评价 1610745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维 162254310.1项目实施策略 162989710.1.1总体策略 16521110.1.2分阶段实施 162159010.2项目运维管理 173084710.2.1运维组织架构 172436010.2.2运维管理制度 172955110.3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72272310.3.1项目评估指标 17447510.3.2项目评估方法 183268610.3.3持续改进 18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机遇。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满足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需求。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一个具有较高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的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信息服务。(2)通过平台,实现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3)促进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推动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4)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我国制造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1.3项目意义本项目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建设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加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进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平台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3)促进产业链协同: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与协同,推动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4)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项目实施,我国制造业将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5)培育新兴产业: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我国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有力支持。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2.1平台架构概述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架构设计应遵循高可用性、高可靠性、易扩展性、安全性及可维护性原则。本平台架构分为四层,分别为数据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层。以下为各层次简要概述:(1)数据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类设备、系统和传感器的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2)网络传输层: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3)平台服务层:提供数据处理、存储、计算和业务逻辑等核心功能,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4)应用层:基于平台服务层,开发各类应用,满足制造业企业的实际需求。2.2技术选型与框架2.2.1数据感知层在数据感知层,我们选用了以下技术:(1)传感器技术:选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的传感器,以满足实时数据采集的需求。(2)边缘计算技术:在数据采集端进行预处理,降低网络传输压力,提高数据处理速度。2.2.2网络传输层在网络传输层,我们采用了以下技术:(1)TCP/IP协议: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2)MQTT协议:适用于低功耗、低带宽的物联网设备,实现实时数据传输。2.2.3平台服务层平台服务层采用了以下技术:(1)大数据处理技术:选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2)微服务架构:采用SpringCloud等微服务框架,实现服务的拆分、组合和治理。(3)容器技术:使用Docker等容器技术,提高系统部署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2.4应用层应用层采用以下技术:(1)Web技术: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开发用户界面。(2)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采用原生或跨平台开发技术,开发移动端应用。(3)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2.3平台模块划分本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划分为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类设备、系统和传感器中采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和计算。(3)数据展示模块: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数据,便于用户分析和决策。(4)业务逻辑模块:实现各类业务功能,如设备监控、故障诊断、生产管理等。(5)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6)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系统的配置、维护、升级等功能。(7)安全防护模块: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第三章设备接入与数据采集3.1设备接入方案为了实现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高效运行,本方案提出了以下设备接入方案:(1)设备分类与识别对制造现场的设备进行分类,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根据设备类型、功能和特性,为每台设备分配唯一标识符,便于后续数据采集与处理。(2)设备协议适配针对不同设备的通信协议,采用协议转换器或网关实现设备与平台的协议适配。协议转换器支持Modbus、OPCUA、Profinet等常见工业协议,保证设备数据能够与平台无缝对接。(3)设备接入网络根据现场设备的分布和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如有线网络(以太网、串行通信等)、无线网络(WIFI、4G/5G、LoRa等)。保证设备在网络环境下稳定、高效地传输数据。(4)设备接入认证与授权为保证设备接入的安全性,采用数字证书、预共享密钥(PSK)等认证方式,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同时建立设备接入白名单,防止非法设备接入。3.2数据采集方法本方案提出以下数据采集方法:(1)周期性采集根据设备类型和业务需求,设置数据采集周期。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可以采用较短的时间周期;对于实时性要求较低的数据,可以采用较长的时间周期。(2)事件触发采集当设备发生异常、故障或达到预设阈值时,触发数据采集。这种方式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状态,有助于及时发觉并处理问题。(3)边缘计算采集在设备端部署边缘计算单元,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进行采集。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3.3数据传输与存储(1)数据传输采用以下数据传输方式:(1)通过安全的协议,将设备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平台;(2)采用压缩、加密等技术,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3)支持断点续传功能,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2)数据存储(1)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保证数据存储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应用;(3)采用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4)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定期清理和优化,提高存储效率。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分析4.1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是的一步。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筛选、数据填充、数据转换和数据归一化等。数据筛选是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剔除,保证数据的质量。通过对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筛选,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数据填充是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在制造业中,由于设备故障、网络异常等原因,部分数据可能存在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均值填充、插值填充等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接着,数据转换是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例如,将时间戳转换为日期格式、将分类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等。数据转换有助于提高数据的一致性,便于后续分析。数据归一化是对数据进行线性变换,使不同量纲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制造业中,设备参数、生产指标等数据的量纲可能不同,通过归一化处理,可以使这些数据处于同一量级,便于分析。4.2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可以发觉潜在的生产规律、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关联规则挖掘是发觉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在制造业中,可以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觉不同设备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设备故障诊断和优化提供依据。聚类分析是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类别,分析各类别的特点。在制造业中,聚类分析可以用于分析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方向。时序分析是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造业中,时序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生产计划等。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应用于制造业的数据分析。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可以实现设备故障诊断、生产优化等功能。4.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数据可视化有助于企业决策者快速掌握生产状况、发觉潜在问题。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如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况等。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用于展示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情况,如工厂位置、销售区域等。通过GIS,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布局,优化生产与销售策略。数据可视化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企业提高决策效率、优化生产过程。,第五章生产管理与优化5.1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生产任务、生产资源、生产周期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实现生产过程的有序、高效运行。5.1.1生产任务管理生产任务管理主要包括生产任务的制定、分解、下达和跟踪。通过对生产任务的有效管理,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5.1.2生产资源管理生产资源管理涉及人力、设备、物料等资源的配置与调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5.1.3生产周期管理生产周期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所需时间的预测、控制和优化。通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5.2生产调度与排产生产调度与排产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生产任务的实时调度和优化排产,提高生产效率。5.2.1生产调度策略生产调度策略包括基于订单优先级、交货期、设备负荷等多种因素进行调度。合理选择调度策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5.2.2生产排产优化生产排产优化是对生产任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分配。通过优化排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停滞等浪费现象。5.3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是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5.3.1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产量、质量、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发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5.3.2生产异常处理生产异常处理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5.3.3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过程优化是对生产流程、操作方法、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六章质量管理与控制6.1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6.1.1数据采集范围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过程中,质量数据采集范围应涵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成品检验、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采集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保证数据真实反映产品质量状况。6.1.2数据采集方法(1)自动采集:利用传感器、自动检测设备等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2)人工采集:对于无法自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人工方式录入系统,包括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6.1.3数据监控(1)实时监控: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展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觉异常情况。(2)历史数据分析:对历史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2质量分析与改进6.2.1数据分析(1)统计分析: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项质量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2)趋势分析:分析产品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预测未来质量走势。(3)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2.2质量改进(1)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计划。(2)实施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分析出的关键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优化生产流程等。(3)持续跟踪与评估:对质量改进效果进行持续跟踪与评估,保证改进措施的落实。6.3质量追溯与预警6.3.1质量追溯(1)建立质量追溯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质量追溯。(2)追溯查询: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可通过追溯系统查询相关生产环节的质量数据,快速定位问题原因。6.3.2质量预警(1)预警阈值设置:根据历史数据,设定各项质量指标的预警阈值。(2)预警机制:当质量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3)预警处理:管理人员根据预警信息,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第七章供应链协同7.1供应商管理7.1.1管理概述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中,供应商管理是保证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原则及具体实施策略。7.1.2管理目标供应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7.1.3管理原则(1)合作共赢原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2)质量优先原则: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企业质量要求。(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供应商合作关系。7.1.4实施策略(1)供应商筛选与评估:通过资质审查、现场考察、样品测试等方式,筛选优质供应商。(2)供应商分类管理: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质量、价格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3)供应商协同发展:与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业务协同等合作机制。7.2物流管理7.2.1管理概述物流管理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本节主要阐述物流管理的目标、原则及具体实施策略。7.2.2管理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优化供应链整体运作。7.2.3管理原则(1)高效协同原则:实现物流环节的高效协同,提高物流速度。(2)成本控制原则: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3)信息化管理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7.2.4实施策略(1)物流网络优化:合理规划物流网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2)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3)仓储管理:合理配置仓储资源,提高仓储利用率。7.3采购与库存管理7.3.1管理概述采购与库存管理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库存控制等方面。本节主要阐述采购与库存管理的目标、原则及具体实施策略。7.3.2管理目标采购与库存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物料供应的及时性、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7.3.3管理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以生产需求为依据,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2)成本控制原则:在保证物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3)库存优化原则:通过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7.3.4实施策略(1)采购计划制定:根据生产需求、物料消耗规律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2)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综合评价供应商的资质、质量、价格等因素,选择优质供应商。(3)库存控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第八章能源管理与优化8.1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测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测成为制造业能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8.1.1数据采集设备与技术为实现能源数据的高效采集,需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实时、准确的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包括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热流计等,可实时监测生产线、设备、车间等不同层面的能源消耗情况。8.1.2数据传输与存储采集到的能源数据需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进行统一存储与管理。数据传输过程中,需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实时性。存储系统应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能源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查询需求。8.1.3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能源消耗状况,为能源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监测内容包括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结构、设备运行效率等。8.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是制造业能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8.2.1能源消耗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掌握企业能源消耗的总体趋势,为能源优化提供依据。分析内容包括能源消耗总量、能耗强度、能源消耗结构等。8.2.2设备能耗分析针对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进行能耗分析,找出能耗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分析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效率、故障率、能耗波动等。8.2.3能源消耗优化策略根据能源消耗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能源消耗优化策略。优化策略包括设备更新改造、生产流程优化、能源管理制度完善等。8.3能源管理与决策支持能源管理与决策支持是制造业能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8.3.1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构建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展示、分析和决策。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数据展示:展示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等实时数据;(2)历史数据查询:查询历史能源消耗数据,支持数据导出;(3)能耗分析:提供能耗趋势分析、设备能耗分析等;(4)优化建议:根据能耗分析结果,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8.3.2决策支持系统基于能源管理平台,构建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以下决策支持:(1)能源消耗预测:预测未来能源消耗趋势,为能源采购提供依据;(2)能源政策制定:根据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3)节能减排措施:提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能源成本;(4)能源投资决策:为企业能源投资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投资效益。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环保9.1安全生产监管9.1.1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为保证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方案提出了以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程。(2)设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对平台内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和指导。(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9.1.2安全生产监管措施(1)实时监控: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2)定期检查:对平台内企业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3)隐患整改:对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要求企业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9.1.3安全生产监管效果评价通过以下指标对安全生产监管效果进行评价:(1)安全生产发生率:评价安全生产监管措施的有效性。(2)安全生产投入:评价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水平。(3)安全生产培训覆盖率:评价企业员工安全培训的普及程度。9.2环保数据监测与预警9.2.1环保数据监测体系建设本方案提出以下环保数据监测体系建设措施:(1)建立环保数据监测平台,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2)制定环保数据监测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建立健全环保数据监测管理制度,规范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9.2.2环保数据预警机制(1)设立环保数据预警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等。(2)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指标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通知企业采取措施。(3)对预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提供环保改进建议。9.2.3环保数据监测与预警效果评价通过以下指标对环保数据监测与预警效果进行评价:(1)环保数据监测覆盖率:评价监测数据的完整性。(2)环保数据预警及时性:评价预警信息发出的速度。(3)环保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价企业采取改进措施后,环保数据的变化情况。9.3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9.3.1管理体系整合将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纳入同一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管理效率。9.3.2管理制度融合制定统一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环保责任,保证制度的执行力。9.3.3管理措施协同在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过程中,采取以下协同措施:(1)定期开展安全环保检查,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2)对安全生产与环保问题进行联合整治,提高问题解决效率。(3)加强安全生产与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9.3.4管理效果评价通过以下指标对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效果进行评价:(1)安全环保发生率:评价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2)安全环保投入:评价企业在安全生产与环保方面的投入水平。(3)安全环保培训覆盖率:评价企业员工安全环保培训的普及程度。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维10.1项目实施策略10.1.1总体策略本项目实施策略将遵循“分阶段、分步骤、滚动发展”的原则,以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控性、有效性和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型货车租赁合同书
- 2024租车服务协议范例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讲义
- 装修房屋合同书样本
- 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协议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书模板
- 正规店铺转让协议书样式
- 借款合同范文:2024年贷款担保协议书
- 工厂内部装修合同模板
- 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协议
- 2024年医疗信息安全培训资料
- 无人机飞行操作手册
- 癌症治疗指南手册
- 智慧环卫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车辆定点维修询价文件
- 教师教学述评管理制度
-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和责任
- 安徽省工伤职停工留薪分类目录
- 30题南昌轨道交通集团供电技术类岗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食堂灭四害方案五
- 安全技术之传动装置的防护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