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4T 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_第1页
DB2304T 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_第2页
DB2304T 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_第3页
DB2304T 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_第4页
DB2304T 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CCSB642304DB2304/T077—20242024-09-12发布2024-11-01实施IDB/T2304077-2024前言 II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4复绿设计 5复绿实施 6采伐剩余物处理 7生物多样性保护 8后期监测管护 9生产档案 IIDB/T230407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鹤岗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岗市林业和草原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跃伟、李海涛、程伟、吴军、邢宇鹍、王丹妮。DB/T2304077-2024矿山复绿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地恢复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复绿设计、复绿实施、采伐剩余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监测管护、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鹤岗市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恢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地下水质量标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DZ/T028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172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估LY/T2356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LY/T2592-2016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抚育技术规程TD/T1068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矿山废弃地因采矿工程活动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造成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DB/T2304077-2024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3.3辅助再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促进措施,使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并进入良性循环。3.4生态重建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丧失或发生不可逆变化,以人工措施为主,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生态或工程技术方法,围绕修复生境、恢复植被、生物多样性重组等过程,重构生态系统并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3.5乡土植物原产于本地或通过长期引种驯化适应本地生长繁殖的植物。3.6排险清坡清除露天矿山下坠落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坡体稳定。3.7喷播绿化将植物种子、肥料、土、纤维、保水剂、粘合剂等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后,用特定设备喷射到边坡坡面进行播种绿化的方式。无需人工干预或采取少量人工干预,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能够恢复的地区。3.9适应性管理基于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时限性,通过监测评估过去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来获得经验,并根据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修正、改进管理措施和实践措施的方法和过程。3.10植被覆盖度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主要表征植被水平结构状况。3.11矿山地类划分a)矿产资源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及塌陷区。b)高品位矿石或粗矿石开采分选后由低品质矿物与精选剩余物共同形成的尾矿堆积废弃地。c)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剥离的自然土、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排土废弃地。d)因矿产资源开采导致受重金属或其他化合物污染的土地。e)因地下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形成的其他废弃地。4复绿设计4.1设计原则DB/T2304077-2024尊重科学,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技术可行,注重成效。4.2基本要求应对矿山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矿山地类划分、地质安全隐患、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土地损毁情况、水资源破坏程度、生态退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4.3恢复措施采取封闭修复场地、拆除废弃设施等措施,消除影响自然恢复的生态胁迫因子,封林恢复和封育恢复可按照GB/T15163执行。采用补植、补种和飞播等方式增加植被种类和覆盖度,减少与生态恢复参照系的差距,使其协调一致,补种补植及植被5复绿实施5.1树种选择选择适合北方寒冷地区、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在矿山地区的恶劣环境下也能生长,根系发达,能够起到固土护坡,防治水土流失的树种。如樟子松、紫穗槐、沙棘等。5.2植树要求采用穴植法,穴的大小应大于苗木根系,苗干应扶正,根系应舒展,深浅应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对于胸径3cm以上的带土坨苗木,可根据实际对树干作支撑处理。5.3造林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a)下层抚育:伐除下层被压木等干扰树,保留目标树和辅助树,増大保留木生长营养空间;b)上层抚育:伐除妨碍目标树生长的上层干扰树,并保留不影响目标树生长的辅助树;c)全面抚育:伐除干扰树,保留目标树和辅助树。对混交林宜实行上层兼顾下层进行抚育,纯林及针叶林宜实行下层兼顾上层进行抚育。a)生长伐作业时间应符合季节性要求,应在林木出现分化加剧、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进行;b)作业间隔期:天然林4年~6年,人工林3年~5年。DB/T2304077-2024补植对象为林中空地。a)宜采用植苗方式补植;b)树种选择须与已有林木形成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c)根据已有林木的树种、培育目的、株数、年龄、立地条件、林隙以及补植树种的特性确定补植株数和补植点;d)宜采用穴状整地,采用穴植或缝植。列入抚育计划的当年或翌年春季进行;采用裸根苗木补植的宜在春季、雨季进行;采用直播补植的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用容器苗补植的在春季、雨季、秋季均可进行。5.6割除灌草6采伐剩余物处理7生物多样性保护8后期监测管护8.1后期监测监测目的是掌握自然恢复实施效果,为后期管护和成效评价提供依据。确定为自然恢复的区域,要适时监测和管护,一般监测与管护期为2年~3年,生态脆弱区为3年~5年,在消除人为活动干扰的基础上关注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变化动态,确保区域生态系统恢复自我更新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范围以自然恢复实施区域为主,与矿山整体生态修复紧密结合,可适当扩展到周边地区。监测内容主要包括8.2后期管护矿山废弃地确定为自然恢复区后,应做好后期管护工作,管护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设施维护及监测设施维护。主要对围栏、警示牌和相关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损毁,应及时修复或替换。除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外,禁止在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