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绝密★启用前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02(成都专用)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粗拙(zhuō) 确凿(záo) 抽丝剥茧(bō)B.憎恶(zēng) 绯红(fěi) 矫揉造作(jiǎo)C.矗立(chù) 拮据(jū) 间不容发(jiān)D.粗犷(guǎng) 虬枝(qiú) 顿开茅塞(s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B项有误,绯红(fēi)。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B.这是某种令人惊赅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C.雕梁画栋的大楼金壁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形。B项有误,惊赅—惊骇;C项有误,金壁辉煌—金碧辉煌;D项有误,自出新裁—自出心裁。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词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我国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述鸟语花香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飘逸,展现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有的豪迈雄壮,抒写海枯石烂的爱国热忱……A.鸟语花香 B.金戈铁马 C.雄奇瑰丽 D.海枯石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运用。A.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景象,鸟儿叫,花儿香,表示环境宜人,生活愉悦;B.金戈铁马:原意是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后来也用于描述战争或战士的英姿;C.雄奇瑰丽:形容景色或事物雄伟奇特,非常美丽;D.海枯石烂:形容时间的漫长和事物的永恒,也常用来表示坚定不移的誓言或情感(多形容坚定的爱情)。D项中使用海枯石烂”来形容“爱国热忱”不恰当。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草长莺飞四月天,大幕山的映山红染红了群山,吸引着四面八方、大街小巷的游客纷至沓来。B.近日,神州十七号航天员在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D.只要路走对了,才不怕山水迢迢。经过人民的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壮丽篇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语义重复,“四面八方”包含“大街小巷”的意思,可删去“大街小巷”;B项成分残缺,可在“设施”后加“维修任务”;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才”改为“就”。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小题。【甲】出师表(节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丙】曹刿论战(节选)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的原因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诚恳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私有D.弗敢加也 加:增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B.诚:确实。C.私:偏爱。D.加:虚夸,夸大。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大之狱 B.可计日而待也 康肃笑而遣之C.皆以美于徐公 必以分人 D.皆以美于徐公 尝射于家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代词,他们/结构助词,的。B.均为连词,表修饰。C.动词,认为,以为/介词,把。D.介词,比/介词,在。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译文: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叹息着表示痛恨的。B.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译文: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因为(我)比徐公美而赞美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监管。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文:(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解释。A.痛恨:痛心、遗憾。B.以:认为。美于徐公:比徐公美。C.狱:诉讼事件。必以情:一定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篇文章都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君主进行劝谏,表达了自己的治国思想。B.从劝谏的方式来看,甲文以恳切、率直、质朴的语气,直言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乙文以讽谏的方式和委婉的语气,以小见大地进行劝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丙文一片赤诚,直言进谏。C.甲文诸葛亮以汉之兴衰为例,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乙文邹忌运用类比的方式,推断出齐威王受蒙蔽很深;丙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论述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没有根本关系的观点。D.三篇文章都表达了治国理政的主张,如甲文用先汉与后汉的区别强调亲贤远佞的重要性;乙文通过日常小事说明了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丙文论证了取信于民对治国、作战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丙文论述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观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2)请在谭嗣同的《潼关》和李商隐的《贾生》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潭影空人心③何处觅知音(2)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考查学生对课内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识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小题。甲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以四川的博物馆为例,今年端午节三天假期里,成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6万人次,金沙遗址博物馆吸引3.5万人次打卡……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63万人次。这与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频频推出的展览分不开。四川博物馆2021年推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2022年又推出苏轼主题文物特展,这两大展览,一个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另一个更是引来观展热潮。成都博物馆推出的意大利艺术大师真迹展和敦煌艺术展等也广受好评,后者创下3个月观展人次超百万的纪录。这些主题鲜明且特色十足的展览就能让博物馆“圈粉无数”?当然不止如此。三星堆博物馆大量“奇奇怪怪的文物”吊足公众胃口,四川博物院35万余件馆藏文物中有6件是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成都博物馆的汉代织机是蜀锦织造技艺全球领先的直接证据……这些珍稀文物的背后反映的是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博物馆具有强大“吸睛”能力的有力保障。乙3D投影、AR智能导览等多种数字化手段轮番上阵,可以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频频亮相,“梗”味十足的文物表情包屡屡出圈,“剧本游”“夜宿博物馆”等接地气的活动好评如潮……各地博物馆简直“热”爆了。但是,博物馆的发展,不能停留于一时的升温,要追求持久的保温。各种创新值得肯定,然而尺度的把握同样重要。种种外在形式要为展览的内容服务,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刺激眼球上,否则便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热爱传统文化、注重素养提升的精神追求。总之,厚重庄严的博物馆可以“接地气”,但不可过度娱乐化,而应充分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葆有让观众“走心”的深度,这样才会有持久的温度。(摘自新华网等,有删改)10.近年来博物馆“热”居高不下是哪些因素促成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主题鲜明且特色十足的展览;②深厚的文化底蕴;③创新的形式;④人们高品质的精神追求。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甲文第③段、乙文第②段可概括出。11.甲乙两文都以博物馆“热”开头,两文的第一段是否可以交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说观点及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互换。甲文开头通过博物馆热的现象引出对博物馆热原因的介绍,乙文开头通过促成博物馆热的创新形式引发对博物馆持续发展问题的论述。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开头段落能否互换,关键在于分析开头段的内容与后文内容的关联。甲文,第①段写博物馆热的现象,可引出第②段对博物馆热原因的介绍;乙文,第①段写促成博物馆热的创新形式,引发第②段对博物馆持续发展问题的论述。因此,不能互换。12.如果将甲乙两文共同作为材料,可以证明下面关于博物馆的哪一个观点?请作出选择并结合两文简述理由。(3分)A.促“爆热”为“长热”B.化“流量”为“热量”C.变“走近”为“走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A。甲文介绍了当前博物馆“爆热”的现象及原因,乙文对博物馆发展的主张对应“长热”,两则材料可以一起证明让“热”爆了的博物馆保持长久热度的观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甲文,第①段介绍了当前博物馆爆热的现象,第②、③段介绍了原因;乙文,结合最后一段可知,对博物馆发展的主张对应“长热”,两则材料可以一起证明让“热爆”了的博物馆保持长久热度的观点。故选A。五、作文(共60分)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鞠躬尽瘁为蜀汉;林冲思过白虎堂走过野猪林,风雪山神庙后终于绝地反击上了梁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师徒无人再轻言离去。有些时候,坚持一下并不难,难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坚持到最后,我们也许找到伙伴、奔向理想,也许认清现实、找到方向,也许看清自己、认准目标。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历吗?请以《再三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答案】略。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筹笔驿①[唐]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徒令上将④挥神笔,终见降王⑤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⑥,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释】①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划军事。很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②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猿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③储胥: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⑥不忝:不愧。1.本诗在写作上有抑有扬,请结合诗歌前两联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的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诸葛亮之威严,为扬;颔联却言诸葛亮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为抑。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筹笔驿》是一首怀古之作,首联描写了诸葛亮的神威,为扬。中间两联出句均赞颂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为扬。对句均指出了功业未就的原因,为抑。2.尾联中“恨有余”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无限憾恨;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尾联句意: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李商隐通过回忆自己曾经路过武侯祠并吟咏《梁父吟》的情景,直接表达了对诸葛亮未竟抱负的遗憾和同情。“恨有余”凸显了诗人对诸葛亮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深切同感,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惋惜之情。又隐含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筹边楼记[宋]陆游淳熙三年八月既望,成都子城之西南,新作筹边楼。四川制置使、知府事范公①,举酒属其客陆游曰:“君为我记”。按史及地志,唐李卫公②节度剑南实始作筹边楼。后废,无能识其处者。今此楼望犍为僰道、黔中诸郡,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比楼成,公复按卫公之旧图,处处新志之。边城地势险要及异同者,皆考信不疑。虽然,公于边境,岂真待图而后知哉?方公在朝,以洽闻强记擅名,一时天子有所顾问,近臣皆推公对,莫敢先者。其使北而归也,尽能道其国城邑、制度云云。且朔方古今,战守离合,得失是非,一皆究见本末,口讲手画,委曲周悉,如言其国内事,虽彼耄老大人,知之不如是备也。而况区区西南彝距成都或不过数百里,一登是楼尽在目中矣。则所谓图者,直按故事为记而已。范公慨然曰:“君之言过矣!予何敢望卫公?然窃有幸焉。卫公守蜀,丞相牛奇章每排沮之,维州之战既成而败。今予会清明宽大之朝,论事荐吏,奏朝入而夕报可使。使卫公在蜀,适得此时,其功烈壮伟,岂止取一维州而已哉?”游曰:“请并书范公言,以诏后世,可乎?”公曰:“唯唯”。(有删改)【注释】①范公:即范成大。南宋淳熙二年,调至成都任职。②李卫公:即唐代李德裕。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处处新志之 志:作标志B.天子有所顾问 顾问:询问C.考信不疑 信:相信D.请并书公言 并:一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意思。C.“考信不疑”的意思是:经过查验,确实是这样的。信:确实。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则所谓图者,直按故事为记而已。(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高山河流的位置区域都大约可以知晓,李卫公修筑的筹边楼的旧址确实在这里吗?(2)那么所说的地形图,只是考察以往的旧事,做下记录罢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作答本题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1)山川:高山河流。方域:位置区域。略:大致,大约。皆:全,都。可知:可以知晓。故址:筹边楼的旧址。其:增强语气,不译。诚:确实。是:这。乎: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2)则:那么。所谓:所说的。图:地形图。直:同“只”,只是。按:考查。故事:以前的旧事。为记:做下记录。而已:罢了。5.文章是为记录范成大修筑筹边楼而作,为何要多次提到李卫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衬托范成大杰出的才干与成就。②表现范成大的谦虚。③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为国之栋梁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的心声。【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原文第②段“唐李卫公节度剑南实始作筹边楼。后废,无能识其处者。今此楼望犍为僰道、黔中诸郡,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比楼成,公复按卫公之旧图,处处新志之”可知,范成大按照李卫公的地形图,重新绘制了西南边防图,将西南边防要地和西南夷出入的道路全部予以标注,更好地抵御入侵,镇守边关。这一处写李卫公是为了衬托范成大的杰出才干与成就;根据原文第④段“今予会清明宽大之朝,论事荐吏,奏朝入而夕报可使。使卫公在蜀,适得此时,其功烈壮伟,岂止取一维州而已哉”可知,范成大认为卫公若在政治清明的朝代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这一处写李卫公是为突出范成大谦虚的美好品质;根据原文第④段“然窃有幸焉。卫公守蜀,丞相牛奇章每排沮之,维州之战既成而败”可知,李德裕被排挤指摘,和范成大当政时期政治的清明形成对比,因此这一处写李卫公是为了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为国之栋梁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的心声。【参考译文】淳熙三年八月十六,成都城墙西南方,新修建了一座筹边楼。四川制置使、知府范成大,端起酒杯嘱托陆游说:“你替我写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检索史书和地方志,唐代时季德裕担任剑南节度使的时候就修建了筹边楼。后来废弃没有人能辨别最初修楼的所在。现在,这座楼高高矗立在要道、黔中等部县,高山河流的位置区域都大约可以知晓,李卫公修筑的筹边楼的旧址确实在这单吗?等到这座楼落成时,范成大按照李德裕的图纸一一进行标注。边境上的地势险峻的或稍有不同的城楼,经过查验,确实是这样的。即使这样,范成大修建的这座边楼对于边境的意义,真的是在做了标注之后才显现出来的吗?当范成大还在朝廷中任职的时候,他就以博闻强记而出名,每当皇帝要问询一些事情时,大臣们都说范成大可以应对,没有超过他的人。让他北归朝廷,他对途径地方的行政区划、制度等情况了然在胸。而且古今变化、战争动乱、分分合合、得失成败等方面的情况都调查得清清楚楚,说明分析,特别详细,就像讲述自己治理的地方一样,虽然他年事已高,我也知道他做事就是这样的。况且这地处西南的地方距离成都不过百余里,登上筹边楼,周围境况尽收眼底呢。那么所说的地形图,只是考察以往的旧事,做下记录罢了。范成大叹息着说:“你说得有些过了!我怎么能和李德裕相比呢?只是幸运地做成了一些事情而已。李德裕镇守四川,丞相牛奇章多次指摘他,只有夺取维州的那次战斗让人无法挑剔。如今,我生逢政治清明的时代,朝强根据个人本事任命官职,早晨写好奏章,晚上就得到答复。李德裕若在政治清明的朝代,他的丰功伟业,又哪里只是攻取一个维州呢?”陆游回答说:“请允许我把您的话一同记录下来,以昭告后面的人可以吗?范成大说:“可以。”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小语同学发现很多名著都喜欢用“三”故事情节,他整理了读书笔记,请帮助他完成表格。(2分)名著作者“三”的情节《西游记》吴承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②________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三打祝家庄等《③__________》吴敬梓周进三阅范进考卷《骆驼祥子》老舍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②施耐庵③儒林外史④祥子三起三落【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识记。《西游记》含三的情节包括: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编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讲述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作者是施耐庵。《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讽刺小说,讽刺了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骆驼祥子》讲述的是北平城里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7.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从中汲取到怎样的精神养分。(2分)A.《红星照耀中国》 B.《艾青诗选》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简·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段充满硝烟与热血的革命年代。斯诺的笔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形象鲜活而立体,他们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对着重重困难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认识到,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这种精神养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示例二:《艾青诗选》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的魅力。艾青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阅读这些诗歌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艾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精神养分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也让我学会了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精神滋养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世界。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充满斗志和激情的革命文学作品。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让我深受启发。他在生活的困境中坚持不懈地努力,通过自我教育和革命斗争的锤炼,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的故事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这种精神养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也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精神滋养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示例四:《简·爱》是一部充满女性独立意识和爱情追求的经典文学作品。简·爱这个角色以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于追求真爱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坚持自我,追求自由和尊严;在爱情面前勇敢而坚定,不畏强权和世俗的压力。简·爱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女性应该拥有独立思考和勇敢追求幸福的能力。这种精神养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追求真爱的权利,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保持自信和勇气。这种精神滋养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心灵的自由。同时,简·爱对爱的坚守和执着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学会了用爱和关怀去温暖他人。这种精神养分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有温度、有情怀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感悟。结合名著主要内容以及书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谈阅读收获即可。(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小题。药香满山坡肖学文①推开车门,一股初夏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湿润,清新。猛吸一口,有淡淡的花香。放眼望去,石磡砌成的梯地,层层叠叠,从山脚到山顶。除了褐色的石磡如墨痕,漫山尽是葱绿,好像这从山坡流淌下来的阳光也是绿色的。②“药姑山上百药全,只缺甘草与黄连。黄连苦了半世人,没得甘草水不甜!”从山坡上流淌下来的,还有飘渺的山歌,直漫过心坎。③村主任小戴指着半山腰上采摘金银花的人说:“唱山歌的老汉就是戴日光,是咱詹桥镇余湾村的建档立卡户。”药姑山,有着“天然药库”的美誉。余湾,地处药姑山腹地,是一个贫困村。④我一听,立马来了劲儿,早就听说过戴日光的传奇故事,今天竟然真的就碰上了。据说戴日光认识三百多种草药。山里人有个蛇虫咬伤,头疼发热,他都会找到合适的草药,药到病除。⑤我们沿着梯地间的小径,循着山歌盘旋而上。山有些陡,攀在麻石铺设的石级上,腿已酸胀,背上也渗出微汗,但手扶一把爬满青苔的石头,身心又一下子沁凉起来。石缝里钻出绿油油的芭茅与蕨菜,一丘丘梯地弯弯曲曲地向两边伸展。地里的药苗正蓬勃地生长。山风拂过来,黄精、白芨、虎杖、射干、金银花,在风中摇曳,身姿曼妙。⑥小戴说,早些年,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这些梯地就抛了荒,漫山遍野全长满了一丈多深的芭茅与荆棘。前年,村里招商引资五百多万元,流转土地一千多亩,并成立了农林开发公司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这些荒地全部种上中药材。⑦黄精与虎杖我是认识的。这是这里的山地常见的东西,特别是虎杖,田头地边,山野沟谷,一片片,一蓬蓬。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挣钱的好东西。⑧“今日又摘了好多金银花哟?”爬到半山腰,小戴扯起嗓子喊道。见有人招呼,戴日光停下嘴中的山歌,放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腰,扭身答道:“不多不多,才采半箩!”⑨戴日光一听说我们是来了解野生药材种植的,脸上笑开了花,一手叉腰,一手向山坡一挥,得意地说:“这山上,全是药!只是很多人不认得!看,你脚下踩的那草,是白花蛇舌草,治蛇伤的药!”我见他说得神乎其神,随手从石缝里扯一把草问他:“您说,这是什么药?”戴日光笑道:“这是井栏草,又叫凤尾蕨,用来治痢疾,止泻的。”戴日光果然是一个识药高手,我对他心服口服。⑩戴日光又说,这半边山的梯地,共有两百多亩,全部流转给了农林公司,现在都种上了黄精、虎杖、金银花等药材。这些药种,都是他带着村里一些未出门务工的老人与妇女们从山里挖来的,质量有保证。⑪“现在是自己种药,还是帮公司做工呢?”⑫“也做工,自己也种黄精,闲时还到山里挖些药种药材卖给公司。”⑬“那一年能挣不少钱吧?”⑭戴日光不好意思地笑道:“像我这样的半劳力,以往全靠政府救济,总觉得脸上无光。从前年起,靠自己每年也能挣不少钱,心里舒坦啊。”⑮小戴告诉我,余湾村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但规模化种植才刚刚起步。如果按这条路子走下去,村民们完全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可以奔小康了。⑯戴日光忙抢过话把子:“今年村里好多后生家都已留在湾里跟我学种药材啦!”⑰小戴笑道:“戴日光,那你徒弟这么多,酒可有得喝喽!”⑱戴日光有些腼腆,又有些得意地哈哈一笑,好像春风拂过山坡。⑲果然,又起风了,金银花的清香在山坡上流淌,阳雀子的叫声从花丛中飞来,声声清脆悦耳。我们沿着石级说说笑笑下山,山坡上再次响起透亮的山歌:“药姑山上百药全,只缺甘草与黄连。没得甘草不要紧,山里的日子比蜜甜!”⑳我回望梯地,戴日光早已融进了漫山的药香里。(有删改)8.本文围绕戴日光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从“我”的角度进行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我”听见飘渺的山歌,小戴指出唱山歌的老汉是戴日光。②早已听闻戴日光认识众多草药且能治病的传奇故事。③被戴日光带领着参观药姑山,并与他交谈,听他唱山歌。④回望梯地,戴日光融进漫山药香里。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注意从“我”的角度表述。根据第②段和第③段可概括出:“我”听到山歌,村主任小戴介绍唱山歌的人是戴日光;根据第④段可概括出:“我”早已听闻戴日光认识众多草药且能治病的传奇故事;根据第⑨段、第13段、第16段、第19段可概括出:戴日光带领我们参观药姑山,“我”和他交谈并听他唱歌。根据第20段可概括出:“我”回望梯地,戴日光融进漫山药香里。9.任选一个角度,对第①段的环境描写进行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嗅觉和视觉相结合。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山野间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花看,从视觉描写的角度,写出了石磡的层层叠叠和植被的葱绿,突出山野的美丽。示例二:运用比喻修辞,将堆叠的褐色石磡比作墨痕,生动地表现石磡堆叠下的颜色之深;运用夸张修辞,写从山坡流淌下来的阳光也是绿色的,突出山野间植被的茂密和葱绿。表现了褐色的石礅和葱绿的植被相互辉映之下的美景。示例三:用词精当,富有表现力。“扑面”描写了初夏山野间的浓郁气息;“层层叠叠”写出石磡砌成的形态;“褐色”“葱绿”“绿色”这些表现颜色的词语,彰显了山野间的大块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对词句的赏析可以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情感等角度赏析。本题可以从多感官结合的手法,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或用词的角度赏析。10.山歌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次:通过山歌表现药姑山上草药众多,及是在药姑山上的百姓生活的艰苦。引出对唱山歌的人戴日光以及药姑的余湾村的介绍。第二次,以山歌表现村民们通过药姑山上的百药致富,日子过得比蜜甜。“黄连苦了半世人,没得甘草水不甜”与“没得甘草不要紧,山里的日子比蜜甜”相对比,点明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次:根据第②段可知,药姑山上药草众多,但百姓生活艰苦;根据第③段可知,这里引出对唱山歌的戴日光以及余湾村的介绍。第二次:根据第19段可知,村民们通过药姑山上的百药致富,日子过得比蜜甜;第②段与第19段形成鮮明的对比,突出因地制宜,药姑山村民靠药材脱贫致富的主题。

11.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我”的见闻串起了村民靠着药姑山的草药致富的故事,突出脱贫致富的主题。②以“我”的视角来表现药姑山上的村民戴日光识得上百种草药、勤劳、质朴的形象特点。③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体现出药姑山村民靠药材脱贫致富的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解析】本题考查人称的作用。一般来说,第一人称的作用有:结构上,连缀文章不同场景;构成行文主要视角。内容上,便于抒情;使情节真实可信;便于进行心理描写;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