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恒民生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PAGE8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2环境风险评价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对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12.1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12.1.1物质风险性识别本项目脱硝采用氨水为脱硝剂,厂区内设置1个30m3氨水储罐。点火采用轻柴油,厂区内设置2个20m3的柴油罐。化水车间分别设置1个20m3盐酸和烧碱储罐。因此,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用危险化学用品主要为氨水、盐酸、氢氧化钠和柴油,它们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12.1-1~表12.1-4,物质风险识别见表12.1-5。表12.1-1氨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一览表中文名称氨
英文名称ammonia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引燃温度651℃闪点无意义熔点-77.7℃沸点-33.5℃蒸汽压506.62kPa(4.7℃)相对密度水=10.82(-79℃)燃烧热(kJ/mol)无资料空气=10.6临界温度132.5℃爆炸极限(vol%)上限:27.4;下限:15.7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刺激性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23003UN编号1005CASNO.7664-41-7包装类别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包装标志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化戴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表12.1-2盐酸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一览表中文名称盐酸英文名称Hydrochloricacid;Chlorohydricacid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引燃温度无意义闪点无意义熔点-114.8℃沸点108.6℃蒸汽压30.66kPa(21℃)相对密度水=11.20燃烧热(kJ/mol)无意义空气=11.26临界温度无意义爆炸极限(vol%)无意义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燃烧性不燃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氯化氢UN编号1789CASNO.7647-01-081013包装类别Ⅱ、Ⅲ包装标志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表12.1-3氢氧化钠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一览表中文名称氢氧化钠英文名称sodiunhydroxide;Causticsoda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引燃温度无意义闪点无意义熔点318.4℃沸点1390℃蒸汽压0.13kPa(739℃)相对密度水=12.12燃烧热(kJ/mol)无意义空气=1无资料临界温度无意义爆炸极限(vol%)无意义灭火剂水、砂土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物质危险类别第8类碱性腐蚀品燃烧性不燃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刺激性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刺激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无意义UN编号1823CASNO.1310-73-282001包装类别Ⅱ、Ⅲ包装标志20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应急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表12.1-4轻柴油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一览表名称理化性质风险危害特性轻柴油柴油为高沸点成分,因此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表12.1-5项目物质风险识别表物质名称有毒物质识别易燃物质识别爆炸物质识别识别界定特征标准特征标准特征标准氨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附录A.1表2中列入符合附录A.1表1有毒物质序号3(0.5<LC50<2)闪点:无意义;沸点:-33.5℃,附录A.1表3中未列入沸点:<20℃,属于附录A.1表1易燃物质序号1爆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有毒物质,易燃物质盐酸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附录A.1表2中未列入低于附录A.1表1有毒物质序号3(0.5<LC50<2)闪点:无意义;沸点:108.6℃,附录A.1表3中未列入爆炸极限无意义,附录A.1表4未列入腐蚀性物质氢氧化钠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附录A.1表2中未列入低于附录A.1表1有毒物质序号3(0.5<LC50<2)闪点:无意义;沸点:1390℃,附录A.1表3中未列入爆炸极限无意义,附录A.1表4未列入腐蚀性物质柴油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附录A.1表2中未列入低于附录A.1表1有毒物质序号3(25<LD50<200)沸点:282~338℃,闪沸点>20℃,闪点<55℃,属于附录A.1表1易燃物质序号2爆炸极限无意义,附录A.1表4未列入易燃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综合确定本次风险评价的因子为:氨、柴油。12.1.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生产装置风险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涉及的主要生产装置为3×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如下:(1)高温高压锅炉在运行中遇特殊情况可能会出现超压、超温、汽化、爆管等事故,如处理不当会引起锅炉爆炸。(2)高温高压锅炉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当压力超过锅筒承受压力时,会造成锅筒破裂(爆炸)。同时锅筒压力瞬时降为大气压力,高温热水迅速蒸发,体积激烈膨胀而爆沸造成第二次爆炸,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和冲击波,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伤害。(3)因机器上轴承转动部分摩擦发热(或缺少润滑油)、运转设备、机泵类因振动、机件撞击等原因,有可能发生停机或起火。拟建项目生产装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见表12.1-6。表12.1-6锅炉主要风险因素识别表危险因素危险单元火灾爆炸中毒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锅炉√√√√储存设施风险识别拟建项目储存场所主要为干煤棚,用来储存项目所需燃料煤。若管理不当,使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干煤棚,遇明火、高热可能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拟建项目点火采用轻柴油,2座20m3的地上柴油储罐;脱硝采用外购氨水(浓度20%),建设1座30m3的氨水罐;化水车间使用的化学药剂主要为水处理用酸碱,酸碱储罐分别为盐酸(30%)、液碱(30%)储罐各1个,单罐容积20m3。运输设施风险识别原料煤厂外采用公路运输,厂区内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蒸汽采用管线输送。原料煤在装卸、运输中可能由于碰撞、震动、挤压等,同时由于操作不当、重装重卸等,造成固体散落,甚至引起火灾、等污染事故。蒸汽管道输送时,如管道、泵的腐蚀、锈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管道爆裂、接口松动、阀门失控等,将造成泄漏事故,高温蒸汽会对人群造成伤害。从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可以看出,拟建项目主要风险为高温高压的锅炉引发的爆炸危险。12.1.3重大危险源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导则的相关规定,并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本项目涉及的物料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12.1-7。表12.1-7项目危险物质临界量单位:t序号装置及单元危险物料临界量拟建项目量是否是重大危险源1氨水罐区氨104.71根据GB18218-2009中4.2.2式1计算,R=0.471+0.0054=0.466<1,否2柴油罐区柴油500027.2由表可知,项目无重大危险源。12.2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导则要求,并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相关规定,本次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表12.2-1评价工作级别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根据导则要求,本次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半径3km范围。本次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并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2.3源项分析12.3.1主要风险事故可能发生的条件分析(1)超压:因违章操作、安全附件失灵或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使锅炉的运行压力超过锅筒的承受压力而发生爆炸。(2)锅炉的受压元件自身缺陷或损坏,降低了自身的承受压力而造成锅炉爆炸。(3)氨水储罐阀门或输送管道接头损坏,发生泄漏事故。12.3.2最大可信事故确定及其发生概率由于风险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较多、污染物排放的差异,对风险事故概率及事故危害性的量化难度较大。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氨水、柴油等的泄漏并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根据《环境风险评价使用技术与方法》中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化工装置典型事故风险概率为1.0×10-5/年左右。拟建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原因和概率应小于国内现有化工装置,工程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应低于国内类似典型事故概率。因此,本次风险评价确定拟建项目风险事故概率为1.0×10-6/年。12.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2.4.1环境风险影响分析项目锅炉点火采用0#与-10#柴油。柴油具有可燃性,贮存新建油罐中,罐区危险种类包括泄漏、火灾。可能导致罐区发生风险事故的原因包括:管道的凸缘和弯道裂缝、焊接失误;弯曲连接中软管、波纹管、接合支架的裂缝和连接装置故障;阀门堵塞或盖子裂缝;管道泵外罩破损和密封盖裂缝;油罐破损或连接处裂缝等。油罐发生泄漏后,柴油将流到地面并向外扩散,若泄漏量大则有可能进入厂区雨水管网而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可能通过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另外,一旦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并形成浓烟产生次生污染物CO,对厂区附近环境空气造成影响。项目脱硝采用氨水,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除此之外,根据淄博周村嘉周热电有限公司氨水罐爆炸事故分析,氨水受热挥发,在聚集一定浓度后与其他气体混合受热会有爆炸风险,造成人员伤亡与环境污染。12.4.2风险事故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物料泄漏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项目柴油发生爆炸及泄露后产生火灾时,随着化学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泄露柴油将会向大气扩散,对周围人群及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现场处置人员应迅速切断泄漏源,封闭事故现场,切断电源,发出柴油逸散报警;组织专业医疗救护小组抢救现场中毒人员,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根据现场风向,加强现场人员的个人防护,疏散现场及周边无关人员;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力量对泄漏管线进行封堵、抢修作业。12.4.3风险事故水环境影响分析发生水污染事故分析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主要有点火油罐区消防废水和氨水罐区泄漏的事故排放。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可能通过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污染周围水环境。水环境事故风险分析(1)对地下水的风险影响分析项目区如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项目区内储罐及运输管线发生泄漏、燃烧事故后,由于泄漏物料及消防水不能及时收集,可通过下渗及地下径流等对项目区及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2)对地表水环境的风险影响分析项目东侧为虞河,若发生事故,废水不能及时、全部收集时,对虞河水质将产生的一定影响。水污染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地下水防范措施参考《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将拟建场地分为污染区、轻微污染区和一般区。具体分区防渗参见第7章7.5.1小节。项目在建设前应对厂区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后,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设备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并采取完善的防治措施后,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但项目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或防渗设施出现问题,将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应加强管理,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厂区上下游设置地下水监测点,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如在局部出现污染,应采取打帷幕等措施隔断厂区与周边地下水的联系,控制污染扩散,将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2、事故废水收集设施可靠性分析在罐区、装置区、化学品库、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贮存场所四周设废水收集系统,收集系统与事故水池相连。在装置开停工、检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含有可燃、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液体漫流到装置单元周围,因此设置围堰和导流设施。消防废水通过废水收集系统进入厂区事故池,不直接外排。确保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化学品及灭火时产生的废水可完全被收集处理,不会通过渗透和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1)事故废水量计算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事故池容积计算公式为:V总=(V1+V2-V3)max+V4+V5其中(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装置区或罐区分别计算V1+V2-V3而取得最大值,也即是“最大事故处”。V1为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泄漏物料量;V2为发生事故时的消防水量;V3为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V4为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池的生产废水量;V5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池的降雨量。V1:环境风险事故下,按氨储罐泄露计算,泄露物料量为24m3;V2:考虑到点火油(柴油)的火灾风险,根据可研,发生火灾时,室内消防水量为25L/s,室外消防用水30L/s,火灾延续时间2h,按室内和室外消防水量之和计算,一次火灾最大消防水量492.88m3,收集系数按照0.7考虑。因此V2=345m3。V3、V4:本项目不考虑V3、V4;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池的降雨量,V5=qFq:降雨强度,mm/d;潍坊降雨量约为619.7mm。F:必须进入事故池的雨水汇水面积,m2;发生事故时进入事故池的雨水汇水面积(氨水罐区与柴油罐区)为900m2。根据计算,该项目最大雨水量V5约为11.6m3。所以V总=(V1+V2-V3)max+V4+V5=(24+345-0)max+0+11.6=380.6m3(2)事故废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上述计算,事故状态下废水量约380.6m3/次,事故废水收集后送至新建的400m3事故水池存放,然后逐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置。本项目新建氨水罐区设围堰长×宽×高为6m×6m×1.0m,有效容积约为36m3,能够满足一个30m3氨水储罐全部泄漏物料(约24m3)的收集要求;项目柴油储罐围堰有效容积都为10m×6m×0.8m,有效容积为48m3,满足2个20m3储罐全部物料泄漏(约32m3)的收集要求。经采取上述措施后,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事故废水收集措施如发生事故,事故废水、泄漏物料及雨污水可全部被收集汇入事故水池中,渐次泵送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事故废水进入水体环境造成影响。事故废水收集流程见图12.4-1。事故水池(厂内预处理)泵事故水池(厂内预处理)泵事故区内收集园区污水处理厂虞河事故废水园区污水处理厂虞河事故废水图12.4-1事故废水收集流程项目区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并设有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概率较大的泄漏及火灾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可全部收集起来,不会出现泄漏的物料和消防水漫流的情况,从而不会通过下渗污染项目区周围地下水和地表水。12.5锅炉爆炸风险事故影响分析高温高压锅炉在运行中遇特殊情况可出现超压、超温、汽化、爆管等事故,如处理不当会引起锅炉爆炸,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伤害。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可靠的防范风险措施,严格按照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对锅炉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修,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在落实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项目的安全性将得到有效的保证,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较小,环境风险属可接受水平。12.6风险防范措施12.6.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各装置区内平面布置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所处位置确定相应的耐火等级,并按国家标准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12.6.2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1、项目工艺技术设计考虑原则工程建设生产装置(设施)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以确保安全生产。采用的主要安全防范措施如下:(1)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各装置区内平面布置应满足安全及消防要求。(2)蒸汽输送管道各个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3)在干煤棚、锅炉房等可能有可燃性气体积聚的场所,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并设置氨气泄漏报警器。2、装置设计安全规范措施(1)装置的安全性及设备的完整性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泄压系统等的可靠性对装置安全生产十分重要。(2)事故紧急排放设施事故排放设施应包括可燃气体紧急排放系统和可燃液体紧急排放系统。12.6.3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工程除设置低压消防外,并针对易产生火灾特点,配备大型干粉移动等消防设备。12.6.4健全管理制度必须意识到管理工作对预防事故的重要作用,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等必须纳入预防事故的工作中。应按不同性质分别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检测和检验系统,公共报警系统。设计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12.6.5锅炉的监控锅炉运行的监控,主要是锅炉的压力、温度和燃烧情况。锅炉运行时,要定时巡回检查,并随时监控运行压力和温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12.6.6燃料存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在干煤棚内设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严禁动火吸烟;进入危险区的机车,停止抽风,关闭灰箱,其烟筒上装设火星熄灭器;进入危险区的机动车辆,其排气管应戴防火帽;进入危险区的人员,按规定登记,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使用气焊、电焊等进行按照维修时,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动火批准手续,领取动火证,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动火作业。动火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批准手续,领取动火证,并消除物体和环境的危险状态。备好灭火器材,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动火作业。动火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2、防止电气火花: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气线路和电气设施在开关断开、接触不良、短路、漏电时产生火花,防止静电放电火花;采取防雷接地措施,防止雷电放电火花。3、储存过程应加强通风,通风排气口的设置要得当,加强通风,采取防潮措施防止枝条腐烂及产生可燃性气体。4、储存场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干煤棚与周围构筑物设置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以防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5、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对消防措施定期检查,保证消防措施的有效性,并定期组织演练。灭火器材配置有安全帽、安全带、切割机、气焊设备、小型电动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电筒等。统一存放在仓库,仓库保管员24小时值班。消防器材主要有干粉灭火器和灭火器、国标消防栓。设置现场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周围消防栓应标明地点。急救物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担架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其它必备的物资供应渠道:保持社会上物资供应渠道,随时确保供应。急救车辆:项目部自备小车,或报120急救车救助。为了防止自燃起火,贮煤温度应控制在60℃下,万一发现温度上升有可能超过60℃时,应采取洒水降温措施。煤发生的自燃起火是缓慢进行的,接近起火时会产生异味和白烟,安全巡视人员应对煤的露出面定期监视,以便早期发现。另外,在自燃起火的初期,由于煤炭低温氧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设置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检测装置,连续地进行监视。发生自燃起火时,可大量注水进行灭火。煤经过灭火冷却以后,周围没有起火的煤应重新进行堆积,干煤棚内应安装洒水消火管道。为了防止发生火灾,煤仓内严禁烟火,工作中需要时,需要准备好灭火器、消火软管等,为初期灭火做好准备。12.6.7燃烧烟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脱硫塔SO2排放浓度控制:根据排放烟囱上设置的烟气在线监测仪测得SO2含量,由石灰石浆液下方的定量给料泵控制吸收剂石灰石浆液的给料量。根据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和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控制烟气反应塔降温水量。电袋复合除尘器拟建项目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正常情况下,布袋可在停炉检修时按使用周期成批更换,保证过滤效率。一旦运行过程中布袋发生泄漏,在线监测仪可根据浓度变化立即发现,可逐一隔离检查更换,不会造成烟尘超标。当布袋除尘器进口烟气温度大于230℃或小于140℃时,立即停车检修,以防止烧毁滤袋或出现滤袋结露现象。在事故、紧急停机和除尘器警报(温度或压力)等出现时,除尘器进出口阀自动关闭。设置一套循环加热风系统防止滤袋内结露。此系统通过再循环风机、电加热器使循环烟气保持在一恒定的温度,在布袋除尘器启动时,除尘器预热到140℃。在事故停机时空气加热系统保持布袋除尘器温度为140℃。根据连续监测的滤袋阻力使脉冲控制仪工作,脉冲控制仪控制脉冲阀进行喷吹。压缩空气以极短的时间顺序通过各脉冲阀并经喷吹管上的喷嘴向滤袋内喷射,使滤袋膨胀产生的振动和反向气流的作用下,迫使附着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脱离滤袋落入灰斗。为使布袋除尘器及其部件和引风系统运行更平稳,采用在线清灰。在线监控为控制拟建项目非正常工况及事故状态下污染物排放,评价结合项目污染物产生及处理环节,设置相应的应急措施,详细情况见表12.6-1。表12.6-1在线监测、应急报警仪表布设要求一览监测因子点位备注报警PM10、SO2、NOx烟囱进气口/排气口记录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同时,记录烟气排放量和稳定。(每台锅炉配一套系统)一旦发现污染物超标,立即报警,并显示超标因子及问题环节。压力锅炉排气-烟气净化塔管线记录管线内压力压力出现较大波动,可能管线破损。烟气净化塔-除尘器管线温度循环流化床锅炉记录设备内温度温度控制非800~1000℃范围内时严格控制进炉燃料量。脱硫塔塔出口温度高于100℃,出现降温异常。电袋复合除尘器设备内部温度大于230℃/小于140℃出现异常。注:所有现场PLC信号全部与主控室DCS通讯联系。12.7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12.7.1应急准备(1)厂内风险事故应急工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副总经理是环境应急预案实施责任人,全面负责预案的指挥工作。(2)建立应急事故救援组织,负责重大生产事故的指挥和救援工作。①医疗机构:企业设置卫生所、配备急救车和抢救药品及器械,负责职工卫生保健和事故抢救工作。②安全卫生管理和监测机构:企业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职工安全教育、参与事故抢救工作和事故监测工作。设计完善的生产管理通讯设施。③全员安全教育:从事生产的全体职工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每年进行事故抢救演习。(3)环境事故易发生单位成立应急队,由厂长(部长)负责,工艺、技术、维修、操作岗位人员参加。各单位给应急队配备应急器具及劳保用品。应急器具及劳保用品在指定地点存放。(4)由各车间安全员、联络员成立环境监测队,在事故救援中,迅速监测有害物质种类、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和后果,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5)各单位对应急队员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培训,使其具备处理环境事故的能力。如条件许可,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处理演习,检验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完善。(6)明确事故处置措施。事故处置的核心是及时报警,正确决策,迅速扑救。为采取有效行动,应有充分的处置措施:①除配备必要的报警、通讯系统外,应设立事故处置领导指挥体系。②事先制订有效处理事故的行动方案。方案要经有关部门认同,并能与工厂、地方政府及各服务部门(如消防、医务)充分配合、协调行动。③明确领导、部门、个人的职责,按计划落实到单位和个人。④应有制止事故漫延、控制和减少影响范围和程度及扑救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救护厂内外人员和财产、设备及周围环境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组织职工及附近企业职工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应急方案及启动程序。⑤工厂安全部门工作人员和富有事故处置经验的人员,要轮流值班,监视事故现场及其处置作业,直至事故结束。12.7.2锅炉超压情况的处理(1)现象①压力表指示压力急剧上升超过锅炉最高容许压力。锅炉汽化引起超压时,压力表抖动甚至压力表晃动。②安全阀起跳。③系统局部变形、泄漏或开裂。(2)处理①停止燃烧设置的运行(要维持循环水泵的运行)。②锅炉超压时,如安全阀未起跳,应立即手动打开安全阀泄水降压。③因定压装置失效,而引起超压时,应对压力控制系统重新调整。12.7.3锅炉汽化情况的处理(1)锅水超温汽化①现象a、锅水超温汽化时,锅水的温度急剧上升,超温报警器报警。b、锅水超温汽化,同时锅水压力也突然上升,安全阀动作排出蒸汽。②处理a、锅炉超温汽化时,应立即紧急停炉。b、向锅炉补进冷水,排出热水,降低锅炉温度。c、因系统恒压装置失效,引起压力降低或系统泄漏,经大量补水仍不能维持压力,而造成汽化的应立即紧急停炉。(2)锅水局部汽化①现象:汽化管段发生水击或炉管震动。②处理:发生严重的锅水局部汽化时,应停止燃烧设备运行(循环水泵继续运行),开大汽化回路回水阀,增大水流量。12.7.4锅炉爆管事故的处理(1)现象a、爆管时,有爆破声并可听到水流的喷出声。b、炉膛由负压变正压,且有蒸汽、烟气和水,由炉墙各孔门喷出。c、炉膛火烟发暗,燃烧不稳定或熄灭。d、排烟温度下降。e、锅炉压力下降,补水后压力仍下降。(2)处理a、水冷壁管或对流排管、爆管如裂口较小,还能维持运行,应先通知有关部门后立即停炉。b.虽经补水,但压力仍然不能维持,或其它原因无法运行时,应立即紧急停炉。c、停炉后,应关闭锅炉的出水阀门与回水阀门。12.7.5柴油储罐泄漏事故的处理(1)柴油储罐泄漏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厂区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现人应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3)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4)厂区应急救援队配备防护服装等安全设施进入事故现场,严禁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情况。(5)当柴油大量泄漏,超过储罐围堰储存容积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6)泄漏的柴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12.7.6氨水储罐泄漏事故的处理(1)氨水储罐泄漏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厂区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事故发现人应尽可能量关闭储氨容器或设备。(3)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向进行,并穿戴自吸式呼吸器和防护服。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4)当氨大量泄漏时,应设置隔离带,并撤出隔离带内所有人员。12.7.7紧急停车事故处理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1)因水循环不良,造成锅炉汽化或锅炉出口热水温度上升到与出水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20℃时。(2)锅炉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时。(3)循环水泵或补给水泵失效时。(4)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时。(5)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时。(6)不断给水泵、不断给锅炉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时。(7)燃烧设备损坏,外墙倒塌或锅炉构件被烧红,严重威胁锅炉安全时。紧急停炉要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中紧急停车部分和环保补充规定进行,防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2.7.8事故应急处理(1)报警锅炉在运行中,如发生锅炉缺水,锅炉超压、锅炉爆管等安全事故,经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及事故处理措施处理后,事态仍继续扩大而无法控制,发生锅炉爆炸或可能发生锅炉爆炸时,第一发现人即向值班人员报告,说明事故情况;值班人员应通过电话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根据事故程序,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拨打119、110及120;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事故应立即指挥和相关人员到达现场。(2)应急处置进入现场的各支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抢救工作。(3)现场指挥部尽快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抢救方案;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组织指挥抢救行动。(4)着火源控制消防人员穿着消防服进行火灾扑救,如果火势过大,就将着火点分割,分片进行扑救。(5)现场警戒
警戒疏散组根据划定的危害区域做好现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其他人员及车辆靠近。(6)现场医疗急救
医疗救护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医院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医疗救护组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急救时按先重后轻的原则治疗;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7)疏散撤离事先设立安全区域,警戒疏散组组织和指挥引导污染区人员撤离事故现场。12.8环境风险应急监测12.8.1煤质抽样对燃煤煤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分析煤质组成,包括硫份含量、灰分组分、热值等指标,避免在燃烧超出烟气净化设备处理能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