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_第1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_第2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_第3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_第4页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6.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8.请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身世的句子。9.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句子。10.请写出《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三、古诗文默写(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1.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默写《渔家傲·秋思》。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文本略】13.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1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15.文章中引用典故有何作用?(3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18题。(共5分)【诗歌略】17.诗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2分)18.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作文(共25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略】请以“成长的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1.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2.叙述一个促使自己成长的事件;3.议论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六、文言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共10分)【文言文略】2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21.翻译下列句子。(4分)2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共5分)【文言文略】24.请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3分)25.文中提到的某人物对你的启示是什么?(2分)七、语法填空(共10分)26.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填空。(每空1分,共10分)【语段略】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共10分)2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2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29.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及结果。(6分)九、综合性学习(共10分)3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一个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活动方案。(6分)【材料略】3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32.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2分)十、材料分析题(共5分)3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5分)【材料略】十一、句子仿写(共5分)3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诚信”为话题,写一个句子。(3分)【例句略】35.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以“友谊”为话题,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略】十二、诗歌鉴赏(共10分)3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738题。(共10分)【诗歌略】37.诗歌的主题是什么?(4分)38.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作用?(6分)十三、作文修改(共5分)39.阅读下面的作文,修改其中的错误。(5分)【作文略】十四、文学创作(共10分)40.请以“环保”为话题,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短文。(10分)十五、课外阅读(共5分)4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5分)【材料略】一、选择题答案1.B2.D3.A4.C5.B6.A7.C二、填空题答案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古诗文默写答案1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四、现代文阅读答案13.答案示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4.答案示例:文章介绍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的饮食状况,包括食物种类、食物处理和保存方法等。15.答案示例:引用典故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16.答案示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友的关怀。五、作文答案(略)六、文言文阅读答案20.答案示例:(1)到,(2)代词,指元方,(3)离开,(4)正,刚刚。21.答案示例:您正要出门,下官专程上门来告别。22.答案示例:文章讲述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友人迟到,元方对其父友不恭的行为进行了批评。23.答案示例:观点一:赞同元方的做法,因为友人既无信又无礼,元方批评得对。观点二:不赞同元方的做法,友人已经认错,应该原谅对方,不应该失礼。七、语法填空答案(略)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答案27.B28.A29.答案示例:孙悟空因不满天庭安排的弼马温职位,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天庭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大败天兵天将,最终被佛祖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九、综合性学习答案30.答案示例:活动主题:孝敬父母,从我做起。活动形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等。31.答案示例: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32.答案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传承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十、材料分析题答案33.答案示例:示例一:我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示例二:我认为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诚信很重要,但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的原则。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安慰、鼓励和帮助他人的目的,是与人为善的行为。十一、句子仿写答案34.答案示例:诚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35.答案示例:友谊如同阳光,温暖我们的心灵。十二、诗歌鉴赏答案36.答案示例:诗歌主题为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7.答案示例:意象有烘托氛围、借景抒情、寄托作者情感等作用。十三、作文修改答案(略)十四、文学创作答案(略)十五、课外阅读答案41.答案示例:材料与原文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一、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标点符号、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二、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三、古诗文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四、现代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的理解能力。五、作文: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六、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子翻译、文章内容概括及观点分析的能力。七、语法填空: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掌握。九、综合性学习:考察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534期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拘泥(jūnì)沮丧(jǔsàng)精湛(jīngzhàn)C.挣扎(zhēngzhá)挣脱(zhèngtuō)挣钱(zhèngqián)D.演绎(yǎnyì)淹没(yānmò)淹留(yānli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气喘吁吁念念不忘B.眼花缭乱锋芒毕露振聋发聩C.良辰美景良师益友良知良能D.良禽择木良药苦口良莠不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表现得从容不迫,让人感叹不已。B.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承担起了领导责任。C.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让人看得如痴如醉。D.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阅读课外书籍。C.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D.由于天气原因,比赛不得不推迟举行,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很遗憾。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略识之无:形容人的文化水平很低。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互尊敬。C.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缺失。D.不耻下问:比喻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二、文言文阅读(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属:同“嘱”,嘱托。C.横无际涯:形容江面宽阔无边。D.迁客骚人:指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B.前人之述备矣C.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正确的一项是()A.吞长江B.横无际涯C.览物之情D.得无异乎?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前人之述备矣C.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悲凉情感。B.作者认为岳阳楼的景色非常美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C.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D.作者希望通过修建岳阳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洞庭湖的美景。三、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一、基础知识1.B2.B3.B4.C5.C二、文言文阅读6.C7.A8.A9.B10.C三、现代文阅读(由于未提供现代文阅读材料,故无法给出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字音: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涉及形近音、多音字的辨识。2.字形: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涉及形近字的辨识。3.成语运用:考查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4.病句辨析: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及语病的识别和修改能力。5.词语解释:考查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部分1.实词解释: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2.虚词用法: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3.词类活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识别能力。4.句子翻译: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5.文章内容理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字音题:如“憎恶”中的“恶”应读作“wù”,而非“è”。2.字形题:如“眼花缭乱”中的“缭”字,易误写为“潦”。3.成语运用题:如“举案齐眉”表示夫妻之间相互尊敬,不能用于描述其他关系。4.病句辨析题:如“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