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12章本书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讲义_第1页
经济学基础1-12章本书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讲义_第2页
经济学基础1-12章本书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讲义_第3页
经济学基础1-12章本书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讲义_第4页
经济学基础1-12章本书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会成本原理的应用】央企高管薪酬首次与“经济增加值”挂钩_国资委2010年1月22日公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从第三任期开始,对所有央企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是为出资人创造的“真正的利润”。它不仅剔除了债务成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还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消除了在传统会计利润下企业认为“股东资本免费”的弊端。经济增加值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比如一家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为300万元,表面上看是这家公司是盈利的,但是它投入的资本是4000万元,那么还有400万元的资本成本需要支出(即4000万元若存银行应得的利息),这样一来它的经济增加值就成了-100万元。也就是说,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有利润。也就是说,企业不再像从前那样只对债务资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核算利息,而是要对全部经营性资本的使用按各自所属企业类别计算资本成本。其目的是引导企业为降低资本成本(将相应增加经济增加值)而节约资本使用,并且对投资项目同样计算全部资本成本,以期达到提高投资门槛、提高以投资回报率为代表的资产质量。【即问即答】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请用机会成本的原理解释。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侧重研究稀缺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侧重研究稀缺资源利用问题。(一)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一个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的规格和种类,产品的市场定位;一个地区根据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国家要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兼顾人们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提出适当的产业政策。这些都是在回答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2、如何生产?主要指选择何种生产方式的问题,包括用怎样的生产资源,采用何种技术、工艺、手段来生产。一般说来,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型方法、资本密集型方法和技术密集型方法)进行生产。当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劳动力还相对便宜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的生产技术手段采用劳动密集型,将是企业和地区经济主体的必然选择。【案例:中国制造业“下南洋”寻求更低成本】近些年来,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制造业的“东南飞”现象,与目前我国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密切相关。

制造业“东南飞”呈现两大趋势

一方面是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耐克运动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即生动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当时的份额只占13%。随后,中国产量逐步下滑,越南的产量逐年提升。2009年,中国和越南的耐克鞋产量就一样了,都是占全世界36%。2010年,局面发生逆转,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产国。另一方面,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趋势。广东是电子、IT产业的“世界工厂”,电脑配件生产占全世界的60%,电子配套能力占全世界的90%以上。然而,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陈芝华说,近年来,大量广东电子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到了东盟国家而不是中国西部地区。

寻求更为低廉的成本是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首要原因: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东部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必然上涨,环境负荷不断加大,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而目前,东南亚国家的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各方面成本相对低廉,相比中国,东盟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更为便宜。如在柬埔寨,一个生产线工人的工资成本400元左右,且不包吃住;同时土地价格只需1美元一平方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很大吸引力,正好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简单地说是产品如何分配问题。社会按怎样的原则进行分配,分配的结果会出现怎样的收入差距,国家如何调节收入差距,这些问题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对生产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总之,人们经济活动中由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引发的这三大基本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人们提出了很多原则,形成了各种经济学说。(二)资源利用的基本问题在现实中,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当出现失业时,意味着经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所以,经济学家不仅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还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所谓资源利用问题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三个问题: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用,如何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2、经济水平和产量为什么会波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3、货币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前者由微观经济学解决,后者则是宏观经济学的课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三、经济学的分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由此经济学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例如,单个企业如何把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家庭或消费者如何把既定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效用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和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为什么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由价格来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其他内容则围绕这一核心理论。正因为如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一国的国民收入是由哪些原因决定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维持和促进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为什么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回答国民收入取决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又是怎样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等问题。该理论主要包括封闭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总供给模型)等三个部分。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指明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均可以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分析。(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的两部分主题内容,二者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中心理论等方面存在区别,如表1-2所示。表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较比较项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存在着差别,但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他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三、资源配置与经济制度在资源稀缺约束的条件下,国家和社会在明确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以后,还要对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机制进行选择。在现实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机制有三种制度: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一)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一般是指生产性资源如资本和土地基本上都归公共(国家或政府)所有、经济决策高度集中、由中央计划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中央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而不是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最终目的是建立“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比如,前苏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比较接近于该模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有必然性和优越性,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但在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以后,管理就会出现困难,漏洞也越来越多,计划经济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了,所以常常出现物品的短缺。因而,自80年代后,原来采取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以便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一般是指生产资料私有、经济决策高度分散、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下三个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由于生产资料归个人和企业所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政府不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生产方法必然取代成本高的生产方法。如日本的纺织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在10美元以上,中国的纺织工人每月只有几百元上千元人民币,在日本纺织业应少雇佣工人,实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中国则适宜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成本最低。为谁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价格或要素供求决定人们收入的高低,产品的分配取决于人们的货币选票或消费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收入是由它出售东西所获得的付款所决定的。如果他是一位土木工程师,而企业愿意向他这样的工程师支付20万元的工资,那么这就是他可以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市场经济用“那些最愿意也最有能力购买的人”这个答案回答了“谁将获得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这个问题。那么公共利益如何维护呢?斯密认为“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是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说,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动机所驱动,而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只因这种利己动机去促进一般社会福利。可谓是“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中国30多年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如今,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地区,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效果高于计划经济体制效果的生动反映。【案例:小岗村改革——点燃中国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所有权是最强大的激励来源,它会促使人们付出精力、制定计划、承担奉献。拥有一项生产性的财产,就赋予了人们处置该财产的权利,同时还提供了一个保证,即该财产的使用收益归所有者拥有。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秘笈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的市场化,让数亿中国人摆脱可怕的贫瘠,走上致富的道路。始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其星星之火的源头是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乡小岗村。巨大的变革是从一件小事发端的:那是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农民们自发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的农民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他们参加集体劳动的公社已经运转失灵。安徽省有着中国最肥沃的一些耕地,曾经是全国的粮仓。但是在当时,小岗村的二十户农民竟然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自己了。他们不得不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在气候恶劣的年份里,他们只有忍饥挨饿。1978年11月24日,在漆黑的夜晚,副队长严宏昌召集全村18户村民到严立华家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在会议中,他们同意把公社集体所有的耕地分到各家各户。为此,他们制定了三条解决办法。第一,为了避免与当时的政府政策产生冲突,把土地承包给个人的协议需要严格保密;绝对不能泄露给外人。第二,他们将继续按照规定缴纳公粮。保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第三,他们相互约定,如果其中有任何人被捕入狱,那么别的村民将抚养被捕者的子女,直到满18岁。农民们在协议书上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也是著名的“小岗血书”。快速的变化随之而来,小岗村的农民突然之间创造了更强大的生产力。有一个人解释说:“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我们是在为自己劳动。”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劳作,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将产生相应的回报。一年后,小岗村获得了自1957年来第一次空前的大丰收。一队粮食总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向国家交售粮食2.9万斤,是粮食定购任务的十倍,从而结束了23年以来从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而且年年还吃返销粮的历史。此外,小岗人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正如一个农民所说的:“当为自己和家人进行劳动的时候,你绝不会偷懒。”到1984年,也就是小岗村的改革运动启动六年之后,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农村公社了。市场经济体制虽然效率较高,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如,竞争的压力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恶化;竞争的不完全性或垄断所造成效率的降低;国防、治安和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不会在供求作用下生产出来等等。正因为如此,现实中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以克服市场机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三)混合经济制度因为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都各有利弊,所以现实社会中,多数国家的现行制度都属于混合经济制度,即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一方面是指其所有制结构是由私人部门(或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国有企业)混合而成的,另一方面是指其经济运行时由自由市场机制和国家机构共同调节的。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混合经济,但各种混合经济之间也有差别,有的国家市场化程度高,有的国家市场化程度低。我国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一种混合经济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实施的现代市场经济。任务二:经济学的前世今生【案例导入】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着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在英国却正孕育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直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在他撰写的《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阵雨,雾都的空气霎时变得新鲜而清爽。这天晚上,职务仅仅是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业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下了马车,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来向他致意,私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斯密对经济学界的贡献是什么?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一)经济学的萌芽“经济”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30—前355)约于前387—前371年间写了《经济论》一书,在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色诺芬强调,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我国古代汉语中原有的“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最早19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代汉语中“经济”这个词。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最初是译“富国”“生计”等,最初将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翻译成《国富论》,后来,逐渐采用了“经济”这一译法.。古代经济学只是形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某些要素,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二)现代经济学的产生现代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被公认是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1776年,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虽然现代经济理论的许多观点可以追溯到更早一些时期,比如早在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说。这一学说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金银;而金银货币是流通中贱买贵卖的结果;因此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奖出限入,以增加一国财富。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主张,至今还有影响。但这些研究内容及其理论成果还不足以开门立派。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理论被后人称之为古典经济学。《国富论》的主要观点是: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是财富的代表;广泛的社会分工和贸易是增进国民财富的根本;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充分有效率的,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古典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尤其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迄今仍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斯密在《国富论》中表述了使他欣喜若狂的伟大发现(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这一发现与牛顿的伟大发现相提并论):动机良好的法令和干预手段,不能帮助经济制度运转,不要计划、利己的润滑油会使经济齿轮奇迹般地增产运转,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解决一切。他说:“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它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益,是市场价格机制。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现,这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描绘中最经典、最清楚的一段文字。亚当·斯密的思想非常精彩而深刻。由他开始人类有了经济学,所以,人们称他为经济学的鼻祖,他的那本《国富论》成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他的思想指引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得到发展,然后是西欧,之后是美国。斯密的思想统治了资本主义世界15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们用他的经济思想来管理一个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只做个守夜人。【人物小传】斯密的故事亚当.斯密于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柯卡尔迪。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苏格兰的军法监察官和柯卡尔迪地区的海关关员,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一直活到90岁,仅比斯密早死6年。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终生未娶。斯密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他到舅舅家去,把他放到门前,让他自己玩耍,妈妈就进到院子里去跟舅舅说话。没想到这时来了一群吉普塞流浪汉,抱起他就跑。舅舅听到他的哭声顺着哭声就就追了出来,一直追到二十多英里以外的一片大森林,这群吉普塞流浪汉发现不好就把这个孩子放下,逃远了,舅舅把他抱了回来。当斯密奠定了经济学体系的基础,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时,传记中这样写道:“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是这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家。”斯密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家,与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小渔村里不无关系。那里有一个码头,由于贸易的发展,这个小渔村变成了—个中等城市。船员们出海回来就坐在那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谈论着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以及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斯密发现了贸易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斯密14岁就进了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得硕士学位。174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巴特奥尔学院。他先在爱丁堡大学任讲师,1751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第二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由于他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极富智慧的思辩而远近闻名。176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担任布克莱西公爵的私人教师。年薪300英镑加旅费,另外再加此后一年300英镑的津贴,开出的条件太优厚了!当他第二年陪着年轻的公爵踏上了欧洲大陆的时才发现,原来英国这么落后,欧洲却如此发达。他们到了法国,去了德意志等各国,游历了欧洲,看到了所有的一切。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研究经济的学者。他拜访了重农学派,他们说,商业创造价值;他拜访了重农学派,他们说农业创造价值。他自己提出则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欧州侍学两年半结束后,斯密回到英国,1767年他带着丰厚的报酬回到家乡。他十年深居简出,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转的呢?经济究竟是怎么发展的呢?思来想去,最后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运转靠的是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时,并没有首先想到社会利益,他想到的都是如何有利于自己,所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但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拉着他,其结果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社会利益要好得多得多。斯密认为自己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真正内核。他异常兴奋,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到了1929年,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然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陷入经济大萧条中。这时人们不禁要问: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用管,经济就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怎么失业问题解决不了?怎么银行都都倒闭了?怎么股市都崩盘了?经济怎么才能恢复过来呢?这时英国又出了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以宏观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要用“看得见的手”解决经济危机问题。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发生经济危机,是因为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两者又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制约。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引起利率偏高导致投资不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就业量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于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出现成为不可避免。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时,光靠“看不见的手”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供给不会自动创造需求;经济不可能自动达到均衡。必须靠“看得见的手”,即借助于国家干预,通过政府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刺激社会总需求,解决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才能使经济摆脱衰退。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正是通过制定和调整税率政策、利率政策、政府本身的货币支出来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来控制经济。当出现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政府会增加财政支出(公共工程、政府订购、转移支付)减少税收、降低利率;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存贷利率,使储蓄减少、消费增加,贷款上升,投资增加。如果出现经济高涨,方向正好相反。正是从凯恩斯开始,西方国家的经济真的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开始复苏,美国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采用了他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修了很多铁路,铺了很多公路,是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的泥潭,步入了快车道。这时,人们看问题已经从微观转向了宏观,从个量转向了总量,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历史从它开始,他的思想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又一次繁荣。美国、英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从经济衰退中走了出来,出现了从40年代到7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奉行凯恩斯理论,以此制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即所谓“滞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说纷纷出台: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合理预期学派等。凯恩斯的追随者也认为凯恩斯理论有重大缺陷,试图补充和发展凯恩斯主义。如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他们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微观理论,既强调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又保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折中主义的理论体系。【人物小传】凯恩斯的传奇故事凯恩斯小的时候是个数学神童,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奖学金,1902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数学系去读书。可是当第一个学期上下来后,他没能考上第一名。他想,既然自己不能名列第一,就决定不做一个数学家。那做什么好呢?就去当文官吧!可以去周游世界。于是,他决定选择当文官之路。英国的文官考试非常严格,当他做出这个抉择时,他要去旁听很多课,通过考试才能取得文官资格。他有幸旁听了英国另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课程。马歇尔是微观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教授。凯恩斯坐在后面旁听,同学们没有注意到他,教授也没有注意到他。当一学期下来以后,所有的人都给老师写考卷的时候,他也写了,马歇尔拿来一看就惊讶了,我的班里还有这么好的学生,能答出这样的卷子来。结果他在卷子上写了这样一段批语:“这是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答卷,深信你今后的发展前途决不仅止一个经济学家而已!如果你能成为那样一个大的经济学家,我将深感欣慰。”当时凯恩斯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而马歇尔已经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了。凯恩斯未来的发展证实了马歇尔当年的预言,他果然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改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运的大经济学家。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他去参加文官考试的时候,各科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秀,只有经济学不及格,他还是名列第二,他非常生气地说:“典考官的经济学水平怎么能看出我经济学思想的光辉呢!”由于经济学成绩不及格,文官考试他还是名列第二,结果没有去成英国财政部,而是把他派到印度事务部去工作。没想到正是这第二名造就了他,使他亲眼看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政府没有钱,拿什么去打仗的呢?他看到了政府债券是怎么产生的,债券是怎么发出的,战争是怎么打完的,钱是怎么回来的,他目睹了整个发债的过程。战争结束以后,马歇尔还记着这位有经济学天赋的年轻人,把他请回到剑桥大学做了经济学的讲师,后来又做了经济学的教授。他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睹了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时,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办法了,他说:我有办法,这就是“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宏观调控。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可以加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把经济刺激起来,即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凯恩斯认为供给不会自动创造需求,政府要去刺激需求、拉动经济,靠“看得见得手”、靠国家干预来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正是在他的这个思想引导之下,美国罗斯福总统,先使了他这一招儿,修了公路,搞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修了好多基础设施的工程。美国真的先从这种危机中走了出来,继而西方国家都从这个经济危机中逐渐走出来,就用得是凯恩斯这只看得见的手。(四)新古典综合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部分构成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经济学的主流经济体系。其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是萨缪尔森。萨缪尔森(1915-2009.12)他曾将数学分析引入经济学,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奖;他曾帮助肯尼迪政府制定税收政策;他撰写的教科书为数百万大学生所拜读,被称为美国经济学泰斗。【人物小传】萨缪尔森的故事“三胞胎催生经济学教科书”。萨缪尔森的结发妻子玛丽恩·克劳福德是他的同学,两人1938年结为连理,育有6个孩子。最后一次生育时他的夫人一次为他生下三胞胎,全是男孩。三胞胎的出生让他的孩子一下子翻了一番,他们家不得不每周给洗衣店送去350条尿布。他的朋友劝他出本书挣钱养家,于是他决定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于1948年出版,备受欢迎,畅销不衰,至今已是第19版,被翻译成40余种语言,销量超过400万本。他说:“如果我能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在乎谁书写国家法律。”得意“门生”肯尼迪。萨缪尔森最著名的角色是教育家。《纽约时报》称,萨缪尔森最有影响力的“学生”是肯尼迪。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萨缪尔森在马萨诸塞州一片海滩旁的一块岩石上给肯尼迪上了第一堂40分钟的课。虽然肯尼迪希望他出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但萨缪尔森拒绝了。他说,他不希望坐到一个不能表达他所思所想的位置上。萨缪尔森对年轻的肯尼迪总统说,美国正走向衰退,他应当推行减税政策。他在给肯尼迪的报告中说:“暂时削减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成为应对衰退的强大武器。”肯尼迪大惊失色:“竞选中我一直大谈财政责任,预算平衡,现在你告诉我就职后的第一件事是减税?”不过,肯尼迪最终接受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减税促进了美国后来的经济繁荣。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也都纷纷采取措施,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税收,降低短期利率。任务三: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案例导入】假设航空公司的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在国内飞行一次的成本是10万元,则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元/200,即500元。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元。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在飞机上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果汁的成本而已。只要乘客所支付的票价(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经济学要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经济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把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作出评价。例1: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降低失业率?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防止发生通货膨胀?例2:如果政府对消费者征收10%的消费税,社会商品销售额就会下降7%。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依据。它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价值判断问题。例1:政府应该更关注通货膨胀还是应该更注重降低失业率?例2:一名动物权利保护者说:人人都不应该购买皮大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二者之间不是绝对的相互排斥。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分析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则越具有规范性。在对经济现象分析过程中,这两种分析方法需要结合起来进行运用。二、实证分析的工具(一)均衡分析法均衡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作用,这两种力恰好相等时,该物体会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力量处于平衡时的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方法就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如当大米的市场价格为2元时,大米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恰好相等,既没有不足,也没有剩余,此时,大米的价格就既没有上涨的空间,也没有下跌的可能,我们把这种市场状态称为均衡。(二)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如“边际效用”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入了经济学。边际分析法下,经济学家在进行选择时总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当某项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会扩大这种活动;反之,则会减少这种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分析的应用,使经济理论精密化,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因此被人们称为“边际革命”。(三)经济模型分析方法经济现象不但错综复杂,而且变化不定,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为了便于研究,经济学往往舍去一些比较次要的因素,专门研究普遍性、决定性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实的概括,将有助于人们对经济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利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原材料的价格上升10%,厂商的产量将会下降多大幅度。经济模型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几何图形、数学符号三种表达方式,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语言文字运用逻辑推理,可以细腻到所需要的任何程度;几何图形运用线条反映因素之间的联系,简明而直观;数学符号运用数学定理,比较严谨,而且可以处理任意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学习经济学是为了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经济学家是如何评说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政治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没有受过一些经济学训练的人,对一国经济问题要思考都无从思考起,就如聋者要去欣赏交响乐一样。给他一个助听器,他可能仍然缺乏足够的才华,但至少可以意识到音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雷戈里·曼昆:29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2003年3月起,曼昆出任小布什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我20年的学生生涯中,最令我兴奋的课程实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所选的连续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程改变了我一生。”“经济学将使你更精彩地参与经济。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经济决策。当你是学生时,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一旦你参加了工作,你要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以及把你的多少储蓄用于投资。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要管理一家小企业或一个大公司,而且你要决定对你的产品收取多高的价格。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提供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得人得出正确结论。”“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否正确,其力量之大都超过对他们的普遍理解。事实上,世界总是受这些思想统治的。许多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实践家都往往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学习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第一,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的生活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使引起你的好奇心。为什么市中心的房价高?航空公司往返机票低?为什么明星得到的报酬高?为什么有时通货膨胀,有时通货紧缩?为什么现在工人下岗失业的多?这些问题恰恰是经济学课程可以帮助你回答的问题。第二,经济学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在你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经济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多少用于投资?你是一个公司老板你要决定对你的产品收取多高的价格,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给你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手段。第三,经济学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什么我们要实行再就业政策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北京中南海决策者们的事,也是我们老百姓牵挂的事。因此,经济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无论以后你阅读报纸;管理企业、政府机关或者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你都会为你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本项目内容框架图】【教案】项目五:洞悉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本项目教学时间:8学时。2.本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理解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与条件;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营销策略;了解寡头垄断厂商的博弈;能够分析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如何通过产量与价格的调整,在短期和长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能运用各类市场均衡的含义初步分析现实社会中各类市场中价格歧视、广告营销等经济现象。3.本项目教学重点:各类市场的条件和长期均衡的分析,特别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的优劣比较分析。4.本项目教学难点:寡头垄断厂商的博弈。5.本项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法,市场调查法。6.本项目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学会运用各类市场均衡的含义初步分析现实社会中各类市场中价格歧视、广告营销等经济现象。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如何划分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9.本项目课程引入方法:案例引入。10.本项目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曼昆:《经济学原理》(2)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3)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项目导读】每个家庭几乎每天都要到菜市场上买一些新鲜的蔬菜、鱼肉禽蛋等各种副食品。菜市场上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商贩,仔细观察却会发现,虽然市场上的卖者非常多,相同商品的价格却是近乎没有差异的,任何擅自抬高菜价的商贩都将无人问津,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对于要购买哪一种菜,要买多少,有着绝对的自主权。再来看手机移动通讯这个市场。现代社会,通讯越来越发达,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必备的一项日常工具,但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却只能在移动与联通这两家公司中来做出选择。如果我们要使用手机,就必须接受它们所提供的仅有的几项业务服务,并为此支付它们所要求的报酬。在这个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失去了在菜市场上所拥有的大部分权利。这里涉及到市场结构问题,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其产量和价格的制定策略是不相同的。本项目研究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上,厂商(企业)如何决定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学习任务一:如何划分市场【案例导入】发达国家的现实是,一个行业最终留下3~5家龙头企业是产业格局的常态。这种寡头形成是竞争的结果。在这方面,中国彩电行业的发展史最具代表性。20世纪80年代,彩电在中国刚刚兴起,由于需求增加,彩电价格高、利润厚,几年以后,大量的企业进入该行业,从而使彩电的供给大量增加。20世纪90年代末,彩电需求基本饱和,由于各家产品没有多大的品质差异,于是竞争的手段只能是价格。经过几年的价格恶战,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或破产或被兼并。目前全国仅剩10余家大规模企业。厂商用降价的方式来占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规模大,谁就能在价格战中生存下来。通过这样一个血腥的行业结构优化进程,最终形成几家大企业控制该行业,即所谓的寡头市场。各行业的市场发展进程大概都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完全竞争、个别厂商在质量上脱颖而出,于是成为龙头企业决定行业的价格趋势。一、“看不见的手”——市场市场(Market),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任何一种商品都有一个市场,有多少种商品,就有多少个市场。譬如,这种市场可以是大米市场、服装市场、汽车市场、期货市场。行业(Industry),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同一种商品的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对应的是完全竞争的行业等等。二、市场结构及划分标准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是指市场的组织和构成,它会影响厂商的行为和活动。2、竞争与垄断竞争是指每个买者和卖者与市场的规模相比微乎其微,因而他们各自没有能力影响市场价格。垄断是指某个企业可以影响出售商品的市场价格,就是说该企业有市场势力。3、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根据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如何判断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从五个要素判断:(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形成垄断的原因: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强弱将市场被划分为四个类型。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市场类型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个别厂商控制价格程度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现实中接近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很多几乎没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很容易农产品垄断竞争市场较多有很小的差异厂商对价格有很小的影响力较容易服装、香烟、餐饮寡头垄断市场很少,只有几个有差异或者无差别有较大的影响力困难汽车、钢铁、石油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只有一种产品,没有替代品价格受厂商的控制不可能自来水、电力学习任务二: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导入】狡猾的农场主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以下的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从今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美元。如果我付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美元),我就会亏本,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以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了2万美元。如果为了那些仅值3.5万美元的粮食而让我花上5万美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如果你们愿意只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万美元),我的总成本将为3.5万美元,至少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们不同意降低工资,那么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工人能答应农场主的要求吗?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含义: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条件: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对整个行业而言,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就由这种需求与供给决定。对个别厂商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市场价格确定之后,对个别厂商来说,,这一价格就是既定的,无论它如何增加产量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即是说,在既定的价格下,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厂商总收益(TotalRevenueTR):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TR(Q)=P×Q厂商平均收益(AR):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厂商边际收益: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结论:完全竞争市场P=AR=MR注意: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上,平均收益与价格都是相等的,因为每单位产品的售价就使其平均收益。但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个别企业来说,才有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价格。因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销售量的增加才不影响价格。举例:牛奶市场上,价格、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相等表5-2李嘉图奶牛场的收益表产量(加仑)价格(美元)总收益(美元)平均收益(美元)边际收益(美元)QPTR=PQAR=TR/QMR=△TR/△Q1666-261266361866462466563066663666764266864866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MR=MC)当MR=MC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厂商肯定盈利,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只能比较在均衡产量下的市场价格和平均成本。如果市场价格大于平均成本,厂商便有盈利;如果市场价格小于平均成本,厂商便会亏损。(1)当市场价格P=AR>AC时,厂商获得超额利润(2)当市场价格P=AR=AC时,厂商超额利润为零,但可获得正常利润(3)当P=AR<AC,AR>AVC,厂商亏损,但仍继续生产【案例】生意惨淡的餐馆(4)当P=AR=AVC时,厂商亏损,停止营业(5)当P=AR<AVC,厂商亏损且停止生产【案例】买菜钱不够工人工资四、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在短期中,厂商的供给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或曰: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所代表的曲线。)如图中的E3MC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长期生产时厂商获利润最大化的状态。长期均衡时,厂商依旧要遵循MR=MC(LMC)的原则。但是,由于长期生产的特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只有一种状态:所有厂商都达到零利润均衡,都只获得正常利润。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说明:1、图中长期均衡点E又是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所获得的只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正常利润;2、实现长期均衡时,LMC=LAC,此时,AC处于最低点。这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这就是经济学家把完全竞争作为最优状态的理由。【课堂练习】小张大学毕业后,针对专接本考试办理辅导班,前期办理许可证花费10000元,聘用教师花费20000元,教室的租赁费10000元,每位学生资料费50元,参加补习班学生每人交纳学费500元。业务员招生提成10%。问需要招到多少学生才能做到损益平衡?试算损益平衡人数(+1人)、(-1人)时公司的收益情况。答案:FC=10000+20000+10000=40000AVC=50+50=100设损益平衡时学生人数为X,根据TR=TC列方程:500X=40000+100XX=100学习任务三:完全垄断市场【案例导入】是是非非话微软21世纪初世界计算机行业的最大新闻莫过于微软老板比尔·盖茨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而由其好友巴尔默接任了。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联邦司法部对微软垄断问题长达10年的调查与诉讼。1998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汤姆斯·杰克逊公布了长达207页的事实认定书,认为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中独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打击、威胁竞争对手,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而且,没有可替代Windows的商业操作系统。2000年6月,美地方法院作出对微软拆分的判决。2001年6月,上诉法庭推翻地方法官对浏览器案件的裁决,微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但其违反反垄断法罪名成立。2001年11月,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2002年美国联邦法院批准了和解协议,微软面对至少为期5年的惩罚性措施。在微软的这个案子中,美国司法部长说得很明白,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扶持Netscape

或其他任一与微软在浏览器软件上竞争的厂商,也不是要扶持Sun

或任一与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竞争的厂商,只是为了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平竞争是美国商业的精神。对于公平竞争的保护,也是微软反垄断案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启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的含义:完全垄断市场是指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的市场。1.水利2.石油3.电信业4.铁路5.航空6.烟草、7.金融8.证券9.天然气10.电力满足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仅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某一商品。(2)这种商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市场极为困难,或者是根本不可能的。(4)单独决定价格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1、需求曲线:d曲线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2、平均收益AR与边际收益MR: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仍等于平均收益。但当销售量增加时,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这样平均收益就不会等于边际收益,而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P=AR>MR某自来水供应商的收益表水量(立方米)价格(元)总收益(元)平均收益(元)边际收益(元)QPTR=PQAR=TR/QMR=△TR/△Q011011010101029189838248647287456306265305074284-2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可以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也不能为所欲为,要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仍依据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这种产量决定后,短期中难以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或供求相等的状况。供大于求时,会有亏损;供小于求时会有超额利润;供等于求时则只有正常利润。在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是盈利还是亏损,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与平均成本的比较。若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则有盈余;若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则会出现亏损.(1)若P=AR>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2)若P=AR=AC,厂商获得正常利润(3)当P=AR<AC,AR>AVC,厂商亏损,但仍继续生产(4)P=AR=AVC,厂商亏损且是停止营业点(5)P=AR<AVC,厂商亏损且停止生产四、完全垄断厂商的供给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同时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而且P总是大于MR的。随着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状况的变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如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价格水平的情形。由此可以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定控制力的情况下,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五、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产量与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MR=LMC=SMC垄断厂商在长期中也能获得超额利润。(P>AC,获得超额利润。)六、完全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一)单一定价单一定价:产品以相同价格出售给不同的消费者。核心:在考虑市场需求特点的情况下实施定价策略A:高价少销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石油)B:低价多销产品需求富有弹性(通信产品)(二)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指厂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事例:工业用电居民用电(0.761元/千瓦时;0.560元/千瓦时)工业用水居民用水(2.5元/吨;3.63元/吨)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第一,必须是完全垄断的市场。在竞争性市场上,竞争者会以竞争价格来破坏差别价格。第二,必须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否则,产品将由低价市场流向高价市场。第三,各个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各个市场弹性相同,就谈不上差别价格。价格歧视的类型: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来逐个确定产品售价,以榨取全部消费者剩余的定价方法。例1,国外私人医生对富人和穷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例2,比较近似的情况是艺术品的拍卖市场,在这一市场中,当对所拍卖的艺术品有兴趣的消费者都在场的时候,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竞争价,每一件艺术品都可能按其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实行不同的价格,这样可以榨取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剩余。如规定买五送一,买十送三;市话费前三分钟两角,超过部分一分钟一角。麦当劳等优惠券。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销售价格。如:同一商品在豪华商场与在超级市场、在穷人区与富人区、在城市与在农村等价格差别很大;很多服务性行业往往会对学生、老人、军人等一些特殊人群提供低价位的服务;电力公司对工业用电收费低,对居民用电收费高;通讯公司规定夜间通话费率低于白天通话费率。【案例】关于定价的一个寓言学习任务四:垄断竞争市场【案例导入】“良心油条”带来的附加值刘洪安学的是会计,但他一毕业就开始自己创业,由于资金有限,他就从做早点小生意做起。早点铺主要卖豆腐脑和油条。起初,刘洪安和其他经营者一样,为了节省成本,头一天用过的油第二天接着用,如此循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次上网时,他看到一则消息说,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他觉得很震惊。想着自己每天卖出去的油条居然会对他人的健康造成这么大的威胁,刘洪安有些良心不安,他决定用一级大豆油炸油条,而且只用一次。

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他在铺子旁写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大标语,还用一张白纸写上了如何鉴别复炸油的方法,贴在了临近油锅的窗口上。同时,他还在油锅旁放了一个“验油勺”,顾客如果不放心,可以随时拿起勺子检验。这些措施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大家不怕多出钱,就怕吃得不健康。虽然刘洪安每天都要倒掉二三十元的油,但可喜的是,生意越来越好,别的铺子都冷冷清清,而他这里却排起了长队。连当地媒体也被这家小吃铺吸引,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刘洪安一不小心成了新闻人物,并一跃成为网络红人,大家亲切地叫他“良心油条哥”。

出了名的刘洪安,依然守着自己的早点摊,不过,现在他家的生意可是今非昔比了,营业额翻了好几番。面对大家一致的称赞,刘洪安有些搞不懂,自己的早点铺位置并不好,也不比别人的高级,只是凭着良心卖油条,咋一下子就火了呢?

其实,百姓心里有杆秤,这秤最准、最公道!只要讲良心、有信誉,即使不打一分钟广告,也会顾客盈门。因为良心就是最好的卖点。这就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走差异化的道路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是指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市场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如个人电脑在速度、型号、内存、维修服务以及入CD-ROM之类的配件、调制解调器和声音系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第二,由于市场中的企业数量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如至少有50-100家)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因此,进出一个行业是比较容易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垄断竞争在轻工业、零售业和服务业中是较常见的。服装、鞋帽、家具制造、行李包、图书出版、鼓风机和风扇,旅游景点饮料,酒类,水果罐头,化妆品健身器材等等也大都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二、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每个企业在许多方面很像垄断企业。因为他的产品与其他企业提供的这种产品有差别,所以它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垄断竞争市场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MR=MC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一致的价格。在短期内,垄断竞争竞争的每一家厂商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产品特色对一部分消费者形成垄断地位,从而控制产量与价格,在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之间作出选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为在短期其他竞争对手不会加入,这些企业可以向完全垄断者那样行事。FFHP1EP0QACD(AR)MRMC【案例】企业成功的秘籍——产品差异化三、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中,生产有差别的企业垄断竞争厂商可能在短期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利润,但这不可能长久,因为经济利润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或者模仿其差别特色,或者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就会形成激烈的竞争。新的有差别的相似产品会瓜分该行业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每一个企业只能实现收支相抵,没有经济利润。这时既没有新厂商进入也没有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的条件:MR=LMC=SMC,P=AR=LAC=SAC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使得利润为0。FFP2EP0QLACD(AR)MRLMC四、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没有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这是因为在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找不到垄断竞争厂商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学习任务五: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像钢铁、汽车、石油、化工、香烟、彩电等行业都属于这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上四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按集中率作为测定寡头垄断程度的标准。集中率是指一定数量厂商(如四个)的销售量(或产量、雇佣人数、资产等)占全行业的比率。集中率越大,垄断程度也就越高。寡头垄断一般具有四个特点:1.厂商数量很少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只有少数几家,每个厂商在其市场上都有相当大的份额,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各寡头间相互依存厂商作出产量与价格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成本收益,还要考虑其他厂商的反应。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所决定,而是由少数寡头通过无形的勾结,形式不同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这种价格被称为操纵价格或价格领导。寡头价格一经确定,不易改变。为了最大利润,面对其他厂商,寡头选择是:合作或者竞争。3.进出困难寡头垄断市场在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中普遍存在。由于规模、资金、信誉、市场、专利、法律等原因是其它厂商很难进入,由于投入巨大,寡头退出困难。4.产品同质或异质寡头垄断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同质的或异质的。寡头垄断市场根据寡头厂商的产品差别程度,将其分为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纯粹寡头是指产品同质、没有差别的寡头垄断。例如,石油、钢铁、炼铝、水泥等产业。这类寡头厂商之间彼此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程度很高,垄断性更强。差别寡头是指生产的产品性质相同,但在产品规格型号、质量外观、售后服务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色,彼此有差别,各厂商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二、寡头垄断市场模型(一)公开勾结:卡特尔卡特尔:就是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用公开和正式的方式进行勾结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就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在卡特尔中,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厂商往往签订关于价格、产量和销售区域等事项的明确协议。如: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功的在1973年-1974年间将石油的价格提高至原来的四倍;在1979年-1980年,它再次掀起了巨大的价格上涨浪潮。(二)寡头的竞争博弈——纳什均衡在寡头市场上,厂商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欺瞒,他们经常考虑的是采取什么策略打败对手。经济学用博弈论来分析在价格、产量、广告、研发等方面竞争寡头(非合作寡头)的策略。补充:纳什的故事【案例】囚徒困境我们先通过“囚徒困境”这个经典例子来说明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囚徒困境是一个关于两名被警察抓住的犯罪分子的故事。我们把这两个犯人称为张三和李四。警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张三和李四犯有非法携带枪支的轻罪,因此每人都要在狱中度过一年。警察还怀疑这两名罪犯曾合伙抢劫银行,但他们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两名罪犯有严重罪行。警察在分开的屋子里审问了张三和李四,而且向他们每个人提出以下的交易: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各判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合伙抢劫银行,各判8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坦白方获得自由,不坦白方判20年。如果张三和李四是残忍的银行抢劫犯,只关心自己的刑期,你预计他们会怎么做呢?图5-13表明了他们的选择。每个囚犯都有两种策略:坦白与保持沉默。他们每个人的刑期取决于他所选择的策略,以及他的犯罪同伙选择的策略。首先考虑张三的决策。他会如此推理:“我并不知道李四将会怎么做。如果他保持沉默,我的最好的战略是交代,因为我将自由而不是在狱中呆1年。如果他坦白,我的最好的战略仍然是坦白,因为这样我将在狱中呆8年而不是20年。因此,无论李四怎么做,我选择坦白会更好些。”图5-13囚徒困境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如果无论另一个参与者采用什么策略,它都是一个参与者所遵循的最好的策略,那么,这种战略被称为占优策略。在这个例子中,坦白是张三的占优策略。无论李四承认还是保持沉默,如果张三承认了,他在狱中呆的时间就短。现在考虑李四的决策。他面临着和张三同样的选择,而且他的推理也与张三相似。无论张三怎么做,李四可以通过坦白减少他呆在狱中的时间。换句话说,坦白也是李四的占优策略。最后,张三和李四都坦白了,两人都在狱中呆了8年。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糟糕的结果。如果他们两人都保持沉默,他们两人的状况都会更好些,只会因为持有枪支而在狱中呆1年。由于追求自己的利益,两个囚徒共同达到了使每个人状况变坏的结果。(三)博弈论在商家的应用三、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如同垄断厂商和垄断竞争厂商一样,寡头垄断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存在寡头厂商和行业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学习任务六: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一、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厂市场较高,寡头垄断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二、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只能在市场价格为既定时决定产量和进入或退出。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成本低于行业成本。2、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在于创造产品差别,使自己的产品不同于同类其它产品,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3、在寡头市场上,行业成为微利行业,只能通过大量生产来实现利润量最大化,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4、在垄断市场上,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高价少销实现利润率最大化,也可以低价多销实现利润最大化。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可以在这两种目标中任选其一。在垄断市场上关键在于如何定价。【练习题】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Q3-5Q2+20Q+50,成本以美元计算,假设产品价格为45美元。(1)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2)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25.5美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亏损,亏损多少?(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营业?【项目五内容框架图】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收益曲线需求曲线件市场均衡件短期均衡件长期均衡件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条件收益曲线需求曲线件市场均衡件价格歧视件条件收益曲线需求曲线件市场效率件市场均衡件特证价格产量决定博弈论与竞争完全竞争市场【教案】项目三:学会理性消费——消费者行为理论1.本项目教学时间:6学时。2.本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经济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实质;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消费者剩余;能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商家促销手段等经济理论根据;学会分析无差异曲线。3.本项目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4.本项目教学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本项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法,市场调查法。6.本项目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学会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商家促销手段等经济理论根据。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9.本项目课程引入方法:案例引入。10.本项目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曼昆:《经济学原理》(2)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3)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项目导读】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价值悖论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它物品。”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学习任务一: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案例导入】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