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六单元 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六单元 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六单元 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六单元 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习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B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

材料一: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的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所谓“博观"厚积”,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苏轼一生都在践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治学理念。如他强调读书乃治学之根本,“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强调“读书万卷始通神"。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学养,在治学方面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

“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汉书》。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

“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在治学实践中,苏轼也是这样做的。《汉书》他就读过很多遍,而且乐于将这种方法与人分享。苏轼对于《周易》也是反复研读,长期认真反复咀嚼,最终写就《东坡易传》。

“一意求之"是指治学要有针对性,读书贵在专与精。苏轼认为,治学时要针对一个主题做研究性阅读,学懂弄通之后,再换另一个主题进行研读,这样读书可以做到既博又精,是夯实治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

苏轼治学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治学理想,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他以著书立说为武器,针砭时弊、奉献社稷,主张治学要有益于世,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苏轼的诗文著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苏轼在仕途之初任凤翔府签判时,为改衙前弊政,给宰相韩琦写《凤翔到任谢执政启》,后又作《凤鸣驿记》,建议改善官驿投宿问题。他在《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中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主张变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摘编自赵纪萍《“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的治学之道》)

材料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严肃批评了一种不良学习现象,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知识里手”虽然学了不少、看似谙熟,但实则“夹生”,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年轻干部知识丰富、志向高远、工作积极,给各项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但也要看到,其中不乏“知识里手”的影子。有的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学历和文凭,不大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消化提高;有的眼高手低,只有坐而论道的“认识论”,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的不愿意扑下身子接地气,弯不下腰、俯不下身、沉不下心,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读书学习,是为了启智增慧、提高本领、涵养情操,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读更多的书、储存更多的书本知识,当所谓“知识里手"。

坚持学用相长,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既善于向书本学习,更善于向实践学习,运用好知和行“两只翅膀”,驾驭好学和用“两个轮子”,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水涨船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摘编自华金良《莫做“知识里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与他的治学理念关系密切。

B.苏过也曾经把抄书作为必修课,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

C.苏轼认为用“一意求之”的方法治学,既能做到精细化,又能从多方面吸收营养。

D.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读"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占有"挑选”与材料一中的“博观而约取"有相似之处。

B.苏轼喜欢哲思,善于说理,不仅在材料一中有体现,还体现在课文《题西林壁》中。

C.把知识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D.“纸上谈兵”典故中的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是“知识里手"的典型代表。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项是()(3分)

A.李白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B.毛泽东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C.明代诗人林鸿《饮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D.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是并列结构,论证清晰有力。

B.材料一列举大量事例,意在证明苏轼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治学理念。

C.材料二开头引用毛泽东的话,引出本文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了“学"和“用”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

5.某同学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多刷题,学不会练会!"对此,你如何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自修生活

唐弢

我在华童公学读过三年书,到正科二年级(相当于现在的初中二年级)为止,没有毕业。这三年也是勉强度过的。我能在那里读书,完全出于几位远房亲戚——包括一个在南账铺里当账房的舅父的资助:他们让我住在家里,免费供给食宿;或者安排我和店员学徒同住,象征性地交纳一点房饭钱。学费则由父亲筹措。我家世代务农,我的父母都不识字。父亲由于没有文化吃过大亏,因此他诚心真意地赞同我上学。为了凑足学费,千方百计节衣缩食,甚至将几间破屋典押出去,也毫不惋惜。他决心很大,不过他实在太穷了。

而我那时又年轻,很任性,不懂事。

曾经有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大概是刚刚转入正科那一年吧,我课余爱好中国古典诗歌,喜欢温庭筠、李商隐一路的近体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我读字发音不准,很想有一部既标音韵、又释字义的辞书。有一次,父亲从乡间出来,我和他同往河南路商务印书馆,到了柜台面前,向一个店员说明来意,店员捧出一部上下两本、刚刚出版的《辞源》来,我一面翻检内容,一面询问定价,店员漫不经心地回答:

“四块。”

“什么?"

父亲几乎跳了起来。看来这是他有生以来听到的第一部最贵的书吧,他从来不曾想到过一部书要卖四块钱,比两担稻谷还要贵。我也暗暗地吃惊了。但当我发现这部书确实符合自己需要的时候,便又任性起来,变得很固执。在父亲的犹豫面前,我摆了许多必须购买的理由。

“能不能不买呢?”他带着商量的口气。

“买。我读书离不开它。"

“太贵啊,你再想想……”他的声音有点发抖。

我还是固执地重复着自己的理由。父亲以仿佛是乞求的目光向我投了最后一眼。他终于从腰包里吃力地摸出四块钱,数了两遍,颤巍巍地递到那个店员的手里。我望着他:他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我的鼻子一阵酸,热泪夺眶而出,赶紧抱起书,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商务印书馆的大门。

我见到了自己的心,多么冷酷的心啊!

那天,我一个人回到在亲戚家借住的那间小阁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大哭。晚上,做完功课,推说身体不适,将头蒙在被子里,又独自痛哭了一个整夜。我为贫穷痛哭,为父亲的衰迈痛哭,为自己的任性痛哭。虽然新得的工具书对我是一个诱惑,然而出于内疚,出于强烈的自我谴责的心情,在开头两个多月漫长的时间里,我几乎连碰都不去碰一碰,它使我痛苦,我的创伤太深了。

我终于将《辞源》作为工具书拿出来使用,是在受了另一次刺激之后。那时我不仅喜欢古典诗歌,自己还偷偷地学着作,大部分是七言绝句,也有一些律诗,五言的比较少。我们学校有一位年纪最大的教师余槐青,大家都称他老余先生。老余先生负责中文教务工作,没有直接教过我,但他常常抽阅我的课卷,到高年级同学面前夸奖我,说我文章写得好,为我延誉。

大约是出于一种朴素的知遇之感吧,我对老余先生很感激,很尊敬,很信任,一心想将自己的诗歌习作送给他看,课余到朵云轩买了一些八行笺,将所有的诗抄写下来,订成一本。总有一百来首吧。有一天,老余先生到班里听课,窥个方便,我跑到前面,将抄本送给他。

老余先生拿在手里,没有作声。他戴上眼镜,翻了几首,立刻又从鼻梁上将眼镜摘下来,和气地、但是严肃地对我说:

“你不要把作诗看得那么容易呀!"

这真是当头一棒,将我的“诗人”的美梦打破了。那天我回到住处,一发狠,把那本诗撕得粉碎,烧掉了。往后怎么办呢?摆在我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从此洗手不干,不再写旧体诗;二,一切从头做起,决定攻下难关,把旧体诗学会、写好。

我选择了第二条路。

从那时开始,我读了许多古典诗歌,不仅温庭筠、李商隐,并且上溯至庾子山、陶渊明和曹孟德父子。我又非常喜欢《古诗十九首》。一直没有搬动的《辞源》也在这个时候打开了。只要课余有一点时间,我就捧起自己心爱的诗集,朗诵默念,凝神结想。我从多方面探索诗歌的规律:领会每一首诗的意境,熟悉每一首诗的形式,努力加深自己对诗歌特点的理解。这样大约过了一年,我又积了近百首习作,陆续抄写下来,送给余槐青先生。余先生照旧戴上眼镜,翻了几首,这一回,他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把诗收下了。

过了几天,他把抄本退给我,为我指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有几处还作了修正。

对这位教务主任,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一直没有忘记他。

不久我就离开了这所相当于中学的学校,走上社会,到邮局工作。我没有上过高中,也没有上过大学。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只是将学诗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必须钻研的学问上,努力在业余时间自修,写文章。

我觉得,不承认上大学的重要性是不对的,反过来,以为上大学便能解决一切,那也是一种偏颇的见解。在长期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因循是自修的大敌,但是,急于求成又往往会导致失败。对待学问需要有“韧"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相信时间终会将人带上成熟的道路。

一九八〇年六月于北京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回忆少时读书经历,对供给食宿的“几位远房亲戚”充满由衷的感激之情,体现出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

B.父亲“诚心真意地赞同我上学”,“不过他实在太穷了”,为下文叙述父亲忍受心里苦痛为儿子购买《辞源》作了铺垫。

C.《辞源》一书串联起了父子、师生等主要人物和买书、学诗等主要事件,使得文章主体部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致显得松散。

D.作者认为上大学是重要的,但上大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大学也只是做学问的起点,之后仍要锲而不舍地钻研。

7.关于文中购买《辞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店员“漫不经心"地回答《辞源》的定价,“我”和父亲却很吃惊,更衬出“我"家的贫穷。

B.读诗和写诗并不是“我”的功课,为了读诗和写诗而买《辞源》,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C.“吃力地摸出"四块钱,“颤巍巍地”递给店员,这些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父亲的态度、眼神和动作,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冷酷”并开始反省自己,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心理。

8.文本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传情达意,请举出两例并作简要分析。(6分)

9.作者在《文章修养》中说:“质朴应该是文章的本色。"本文从哪些方面实践了这一主张?请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材料一: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有删改)

材料二: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节选自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框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自秦汉A以来B作者C益众D纸与字画日E趋于简F便G而书H益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文中指去,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中的“适”意思不同。

B.后生,文中指后辈,后一代,与“后生可畏"(《论语》)中的“后生”意思不同。

C.凡,文中指总共,与“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并序》)中的“凡”意思相同。

D.无论,文中指不用说,与“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中的“无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举老聃、韩宜子、季札等人的例子,表明当时书籍缺乏,先贤们求书学习很不易。

B.李公择年轻时曾在白石庵的僧舍里读书,他去世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请作者作文以为记。

C.李公择读书循流探源、含英咀华,获益良多;并且他读过的书还和原先一样,几乎没有什么损坏。

D.李公择品德高尚,把读过的书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而不是藏在家里,是为了把这些书留给后来的人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针对人们读书的态度有什么共同观点?(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B.颔联写自己阅读时一眼扫过三千字,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

C.颈联上句写经常坚持读书,思想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永远清澈,这一感受与朱熹的《观书有感》如出一辙。

D.《观书》写出了诗人自我的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婉约,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16.作者在颔联、颈联中抒发了哪些读书之乐?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①由于文言文在日常应用上渐渐地失去效用,②我们对过去用文言写的典籍,③便漠不关心它们,④这是错误的思想。我们阅读过去的典籍,研究它们,可以知道古代的学术思想,了解古代的生活状况。你多读文言,多研究历史、典籍,这阅读工作的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

读文言最难的一步工作,是需要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有一种人图省事,对这步工作疏忽,()地读下去,还自号“不求甚解"。假若我们模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那是有害无益的。他是因为学问已经很渊博了,隐居时才自称“不求甚解"的,这句话含着他的人生观,青年人是万万不能从表面去仿效的。如果你以为他的不求甚解,就是马虎过去的意思,那么你非但没有了解“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义,对于你所读的书,就更无从了解。

碰见文言中不懂的词汇,除了请教国文老师外,必须自己去查字典,以求“甚解"。如文言中的“驰骋文场”这成语,有人译到外国去是“人在书堆里跑马"的意思,这岂不是笑话吗?又如“巨擘”,本义是指人的大拇指,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是用来表扬的赞语。这些地方就得留神,才不会出错。再举一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在词句上直接表示的意境已非常优美,但这首诗更说出一种道理,它暗示__。所以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懂得“言外之意”。

18.文中画框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19.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目十行B.手不释卷C.自以为是D.囫囵吞枣

20.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巨擘"一词的解读,从下列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进行解说。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语言表达流畅,句式与画横线的句子基本一致。(4分)

眉目琢磨

21.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2个字。(3分)

22.本文是朱自清1944年在昆明中法中学的演讲《怎样学习国文》中的一部分。文中多处交替使用人称代词“我们”和“你”,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隨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一本书,深入阅读,才能得其精髄;一篇文章,沉浸其中,方能领会思想。因此,书要好好读,路要自己走。

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请人来阅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把读后的收获做成10-30分钟的录音或者视频。请人代替自己“读书”,就可以不用花费自己过多的时间,这种“读书"方式也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想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错误。材料一中说苏轼“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这是苏轼的主观看法,而非既定事实。

2.答案:C

解析: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说的是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

3.答案:D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坚持学用相长,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A项,李白的诗意在反对空洞无用的学问,即提倡经世致用;B项,毛泽东的话意在强调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强调用以促学;C项,林鸿的诗意在表明学以致用的重要性;D项,荀子的话强调的是学习要注重积累,没有涉及运用的问题,不能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答案:A

解析:“‘总分总’结构”错。材料一开头先总说苏轼的治学理念有借鉴意义,然后分说其治学理念是什么,为“总分"结构。

5.答案:①此学习经验强调了不断重复对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点和苏轼的“一生日课”强调筑牢根基的重要性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但此学习经验片面强调重复训练,割裂了学和用的关系,很容易培养出只会做题的“知识里手”,对所学难以融会贯通,更难做到学以致用。

解析:结合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第六段中的“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可知,此学习经验强调了不断重复对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点和苏轼的“一生日课”强调筑牢根基的重要性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结合材料二第四段中的“读书学习,是为了启智增慧、提高本领、涵养情操,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读更多的书、储存更多的书本知识,当所谓‘知识里手’"、第五段中的“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既善于向书本学习,更善于向实践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可知,此学习经验片面强调重复训练,割裂了学和用的关系,很容易培养出只会做题的“知识里手”,对所学难以融会贯通,更难做到学以致用。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大学也只是做学问的起点”错误,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中“不承认上大学的重要性是不对的"以为上大学便能解决一切,那也是一种偏颇的见解”对上大学进行辩证分析,并没有表明“大学也只是做学问的起点"的观点。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为了读诗和写诗而买《辞源》,其实是没有必要的”错误。“我"为了学习古典诗歌想买一部《辞源》也是合理的,不能因为读诗和写诗不是正式功课,就认为“我”的做法没有必要。

8.答案:①将“我"的冷酷的心和父亲的爱子之心进行对比。“我”明知父亲的艰难,却坚持要买《辞源》;父亲爱子情深,终于咬紧牙关给儿子买书。这一对比体现了“我"的任性、固执和冷酷,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创伤,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②将两次送诗的结果进行对比。第一次老余先生委婉地批评了“我"的诗,第二次老余先生认可了“我”的诗,并作了细心的指正。这一对比体现了“我"在刻苦钻研诗歌后取得了进步,刻画了老余先生客观公正、爱护学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余先生的感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在听到“四块钱"的价格之后,父亲舍不得买《辞源》,“我”依然坚持要买,“父亲以仿佛是乞求的目光向我投了最后一眼。他终于从腰包里吃力地摸出四块钱,数了两遍,颤巍巍地递到那个店员的手里”,这一对比体现了“我”的任性、固执和冷酷;“我望着他:他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我的鼻子一阵酸,热泪夺眶而出,赶紧抱起书,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商务印书馆的大门"和买书后的痛苦、不碰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创伤,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我"第一次将诗作送给老余先生时,他说“你不要把作诗看得那么容易呀”,委婉地批评了“我"的诗。第二次给老余先生时,他收下了诗并作了细心的指正。这一对比体现了“我”在刻苦钻研诗歌后取得了进步,刻画了老余先生客观公正、爱护学生的形象;“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一直没有忘记他"直接表达了“我”对老余先生的感激之情。

9.答案:①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全文没有生僻的字眼,没有华丽的辞藻,遣词造句平易浅近,却能打动人心。②写人记事平铺直叙。文章写人叙事娓娓道来,不营造曲折波澜,却能平淡有味。③情感内容朴实淳厚。文章记叙往事,袒露内心,毫无掩饰;告诫青年,语重心长,情意殷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能不能不买呢?"太贵啊,你再想想……”,这些口语朴实,文中没有使用生僻的字眼,符合父亲的身份;“热泪夺眶而出,赶紧抱起书,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商务印书馆的大门"等内容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用平实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创伤,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本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自己在学习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买《辞源》和老余先生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指导,文章写人叙事娓娓道来,叙写故事的过程中没有营造曲折波澜,但在平淡的叙述中却体现出了父亲和老余先生对“我"的爱护,袒露了自己对于父亲的愧疚和对老余先生的感激之情。最后一段是关于大学的议论,告诫青年“对待学问需要有‘韧’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相信时间终会将人带上成熟的道路”,语重心长,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殷切的情意。

10.答案:BDG

解析:“自秦汉以来"为句首时间状语,可单独成句,其后应断开,即B处应断开;“作者益众”语意完整,且后面的“纸与字画"另换主语,故“众”后应断开,即D处应断开;“书益多"语意完整,故其前应断开,即G处应断开。

11.答案:B

解析:“后生可畏”的“后生"也是后辈的意思。A项,“少无适俗韵”的“适"指适应。

12.答案:B

解析:“他去世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请作者作文以为记”错误。材料一中说的“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

13.答案:(1)出生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可以说是很难啊!

(2)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忧心忡忡,不断抚摸玩赏那东西。

解析:

14.答案:①有大量书籍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束之高阁不认真读;②借书而读的人因为得来不易,往往能及时发愤攻读。

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材料二中的“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可知,有大量书籍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束之高阁不认真读;而借书读的人因为得来不易,往往能及时发愤攻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出生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可以说是很难啊!然而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比得上的。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多,造纸方法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简便,而书也越来越多。学子们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做学问的人却越来越草率,这是为什么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先辈,他们说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亲手抄写,日夜诵读,生怕读不完。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印刷一万张纸。书对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得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后代的科举士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然后在当代出名了。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公择请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我于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的人知道从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的。

材料二: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忧心忡忡,不断抚摸玩赏那东西,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风格婉约"说法有误。“多情似故人”“每相亲"直下三千字”“全无一点尘"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所以其风格应为“风格率直”。

16.答案:①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②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境界日新。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在颔联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诗人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读书的作用:涤荡心胸,让人感觉内心和外部世界一片澄净。颈联运用典故以自然景象说明勤读书的好处,增长知识、境界日新。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概括出答案。

17.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8.答案:语句:③;修改为:便漠不关心。

解析:语句③,“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其后不能带宾语,应删掉“它们”。

19.答案:D

解析:结合“读文言最难的一步工作,是需要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有一种人图省事"自号‘不求甚解’”分析,此处是说有些人对“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这步工作疏忽,采用的是不加分析的方式笼统地去读文言,故应选用“囫囵吞枣”。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A项,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B项,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C项,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20.答案:示例一又如“眉目”,本义是指眉毛和眼睛,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事情的头绪或文章的条理,是用来形容做事和写文章的。

示例二又如“琢磨”,本义是指雕琢玉器的方法,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认真而仔细地思索、研究,是用来形容思考问题的状态的。

解析:首先从所给的两个词中选择一个,然后分析“巨擘"的句式结构:又如“××”,本义是指……,而它普通的意义是指……,是用来……。最后,根据所给词的意思,按照上述句式仿写即可。

21.答案:示例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示例二人必须往高处走

解析:此处是要填写《登鹳雀楼》这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要从诗的最后两句入手分析。“欲穷千里目"说的是看得远,“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站得高,这两句诗暗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故可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可以把“更上一层楼”理解为人要往高处走,故也可写“人必须往高处走"。

22.答案:文中“我们”和“你"这两个人称代词的交替使用,便于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强化演讲的表达效果;同时,让语言更加自由、生动。

解析:“我们”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我们”的使用,能够更好地抒发演讲者朱自清的情感;而第二人称“你"的使用,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给听众以亲切感,便于演讲者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两者交替使用,除了有上述表达效果外,还让语言更加自由、生动。

23.答案:

读书岂能雇帮工

平儿是《红楼梦》里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一般评论都认为她善良会处事,却也过于懦弱最典型的莫过于第四十四回挨打却为主子开脱一事。我也完全赞同这样的现点,无缘无故地挨了王熙凤的打,即使不能像晴雯那样奋起反抗,至少也不应该倒过头来为王熙凤开脱,真如列宁所说的,过惯了奴隶生活便津津乐道地赞美奴隶生活的美妙,是十足的奴才。

近来再读《红楼梦》,发觉有点不对。平儿是买来的丫头,自小起就服侍王熙凤,年龄大了,本该发配出去,因为能干,便被留了下来,成了王熙凤的“副手”,共同维持这个“家"。但是,副手毕竟是副手,在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