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来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广西梧州未来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8月考语文试题
(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就其内涵而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此外,唐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着有关西域的地名、人物、器皿、民俗等,许多诗人都先后有从军西域的经历,但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焦点还主要停留在材料发掘与整理层面,而缺乏对其背后机制、关系的深入挖掘,这或许是日后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抓手。
而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又具有主观性,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由于人们可从各种媒介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多数人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在亲眼所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人们透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读出作者对某一特定空间地域之地方性的理解。基于此点可知,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首先,再现地方典型的景观。例如轮台这一地名,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而唐时治所则位于天山之北,汉唐轮台县治的巨大差异和唐代前后期统治区域的伸缩,使“轮台"在唐代文学的前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悲喜俱存的地理符号和文学意象。其次,文学写作重构丝路遗失的地方文化。楼兰是汉代丝路上的一个邦国,后为黄沙所掩,但唐人却通过反复吟咏书写“楼兰”,最终借助想象与回忆,建构起诗文中的“楼兰"意象,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
(摘编自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
材料二:
西域文化丰富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内容,西域风光、歌舞、人物、服饰、用具都进入唐代诗人的视野。岑参的70多首边塞诗出现“沙碛、沙、碛”37次,“轮台"18次,“火山”11次,“白草"11次,“热海”4次,“雪海"3次,“胡虏”29次。他两次西北军幕供职,活动地域广阔,超过以往任何一位边塞诗人。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诗中对西域地名多有记录。沟通与防御成为西域历史文化产生时代差异的驱动力。战争与和平成为唐代西域诗歌的两大主题。在战争主题之下,唐代西域诗歌意象主要表现为辽阔苍茫、严寒冰冻、萧瑟荒凉、苍凉悲壮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边塞诗的战地风光描写,陌生事物出现的多,熟悉的东西相对少些。写入陌生事物使作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二者各具艺术魅力,彼此补充,相得益彰。陌生的事物是诗人在边塞才见到的,故冠以“胡"、“虏”等字。边塞诗中汉和胡、虏对举的句子,往往都是把熟悉和陌生的两类事物加以比校。“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汉月是熟悉的事物,胡尘、胡霜则属于陌生类。“蒸沙砾石然虏云,沸浪突波煎汉月。"《天山歌送萧治归京》:“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和虏云、胡风、胡沙相对的都是汉月,前三者作为陌生事物出现,汉月则是作者熟悉的对象。以熟悉的意象写陌生的环境,表达的是心理定势与对家乡的眷恋;在熟悉与陌生的比较中,以倍增其哀乐。
(摘编自郭院林《唐诗中的西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沿线各类遗存众多,大量宫殿遗迹宏伟壮丽,与赋体文学的精神相符合,常常被唐代文人赋予政治与审美意蕴。
B.长安帝陵众多,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
C.天山南北两麓三条向西通行的丝绸之路上,文学会随绿洲发生发展,交通路线影响着文学创作及其传播状况。
D.岑参西域活动地域之广远超以往的边塞诗人,这使他诗中对西域地名有较多的记录,其经历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陇头诗”能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是因为“陇头"地处河西走廊的特殊人文地理价值。
B.对唐诗中有关西域的各种信息、唐代诗人从军西域的经历等材料中蕴藏的机制、关系的挖掘可形成重要的研究路径。
C.楼兰作为丝路邦国,文明文化早已遗失,而唐诗中反复书写的“楼兰”,其实寄寓的是唐人的思想和精神。
D.边塞诗中陌生事物出现的比熟悉的东西多,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色彩。
3.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代文人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观点的一项是()
A.“阳关”以西已是穷荒之地,唐人反复书写,反映了汉时“阳关大道"到唐后期屡被外族侵扰的盛衰变化。
B.丝路南道上的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已神秘消失,却因为唐人的记述获得了文学新生。
C.唐诗经常“以汉喻唐”,汉代西域旧地名“河西四郡"常出现于唐人笔端,成为国力强盛的文化符号。
D.李白《战城南》诗中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相关文字“轮台”释义
汉武帝盛年李广利攻占轮台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汉书》大汉武力征伐对象
晚年下诏驳回轮台屯田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汉书》汉武帝反思用兵之祸舍弃之地
初盛唐唐疆域扩大,在天山北麓,今乌鲁木齐市附近设轮台县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岑参用汉代典故,代指北庭或边塞
中晚唐吐蕃最终攻陷北庭,唐与西域联系松散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李商隐借武帝轮台诏事,讥刺穷兵黩武
A.盛唐时期设立的轮台县比汉代的“轮台"地理位置更远。
B.初盛唐诗人好借汉代轮台典故表达征战建功的精神鼓舞之“喜”。
C.中晚唐诗人多借用轮台意象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
D.“轮台”作为意象表情达意的巨大反差与统治区域的伸缩变化相关。
5.结合两则材料,从“边塞诗"创作的角度简析唐代“丝路遗存”与“文学书写"的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生宝是一位年轻、勤奋、有责任心的庄稼人,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互助组试办“百日黄”稻种,体现了对农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党的政策的坚决拥护。
B.雨中的小站对梁生宝来说既是一个暂时的困难所在,也是一个精神磨砺的场所。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体现了他的节俭和对群众利益的关心。
C.梁生宝在火车站的坚定选择,彰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坚定决心,他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并坚信通过互助合作,最终能够带领大家走上富裕的道路。
D.梁生宝与继父梁三在农业生产和互助组问题上的矛盾,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冲突,也暗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子通过描写春雨和远处的景色,为故事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生宝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B.此处展现了生宝眼中的自然美,体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赞美和生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他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提供了背景。
C.远处的秦岭西部太白山、渭河上游的平原等自然景象,既展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也象征着生宝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D.句子中的“白茫茫的春雨"不仅指自然的雨,也象征着生宝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迷茫,同时也预示着他在困境中将会找到出路。
8.文章最后说到“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如何理解?(4分)
9.有学者评论认为,“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既高唱着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①亡,荆急求之,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
【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儿子:小孩儿,
材料二: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即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节选自《汉书·萧何传》,有删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后A世B贤C师D吾俭E不贤F毋为G势家所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意为封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封"意义不相同。
B.绝,意为渡过,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义相同。
C.石,表单位,文中表示俸禄的多少,与《五石之瓠》中的“石”意义相同。
D.适,意为到、往,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宝物的认知与世俗之人不同,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大王赏赐的肥沃富饶的土地。
B.伍员在逃亡中得到一位撑着船正在打鱼的老人的帮助,寻而不得后每次吃饭前都要祝祷那位老人。
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贤者;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越粗陋,就像鄙人。
D.汉五年,刘邦登皇帝位,萧何因功劳最大,被封酂侯,却选择在穷苦偏僻的地方置办田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2)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14.材料中提到“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孙叔敖的“道”体现在“以不利为利”,因而能够长久占有土地。那么“丈人”“子罕"和“萧何”的“道"分别是什么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5.下列对曾几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形成对比。盼望久已的甘霖突降,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复苏了。选“梦回"这一时刻,更显意外之喜。
B.第三句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第四句化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虽用前人的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
C.“千里稻花应秀色”句运用了虚写,诗人想象千里稻花是一派青绿,生机勃勃,抒发了久旱逢甘霖,秋收有望的欣喜之情。后一句是以听雨打桐叶,寄托欣喜的心情。
D.尾联用了衬托手法,写无田者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丰收有望的喜之情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政绩的自豪之情。
16.两首诗都写雨抒怀,两者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论及“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而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露”是古诗词里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此意象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①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②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③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④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⑤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⑥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在类似“红色精灵"出现的天气条件下,若空气团的电荷累积量没有达到放电条件,就不会出现“晴天霹雳”。虽然人们对环境的变化_,但是大气中的强对流已悄然形成。如果“晴天霹雳"发生在白天,阳光可能掩藏“红色精灵”,也就隐藏了强对流的警示。这种不可见的强对流比强对流云更具危险性,难以防范。
如果飞机遭遇这样的强对流区,飞行员很难快速做出正确的应对,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如果高大的轮船驶入强对流区,也有倾覆的风险;山区的高架桥,如果正处于强对流中,也是_。
所以,当我们享受大自然赠予的快乐时,不要忽略它的警告,美景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18.请结合文本,给闪电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字。(5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贸易谈判中,葛经理诚恳地说:“宁可我们吃点亏,也不能让你们受累。
B.冯团长站在新兵队伍前,说:“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兵?就是要保家卫国!
C.《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全区教师表彰大会上,欧阳老师说:“我们都是教师,要用良心来教书。
四、写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你没有跟着上,这时候你才知道你是谁,你才开始认识你自己。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1)①“丝路遗存”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陇头"等成为边塞诗中的重要题材。②丰富了边塞诗的主题(情感),出现了征人思乡、反战等主题。(2)边塞诗的创作赋予了“丝路遗存”丰富的内涵。边塞诗人将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附加在“丝路遗存"上,增添了“丝路遗存”的文化内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错,因果倒置。原文“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可见是“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错,原文“写入陌生事物使作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可见是写入陌生事物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色彩,不是“以‘熟悉’写‘陌生’"。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没有增加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C.“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错,应是表达借轮台讥刺穷兵黩武之“悲”。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
①由“‘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可知,“丝路遗存”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陇头"等成为边塞诗中的重要题材。
②由“‘陇头诗’……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楼兰……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可知,丰富了边塞诗的主题(情感),出现了征人思乡、反战等主题。
(2)
由“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楼兰……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可知,边塞诗的创作赋予了“丝路遗存"丰富的内涵。边塞诗人将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附加在“丝路遗存”上,增添了“丝路遗存"的文化内涵。
D
7.B
8.①外部环境的寒冷:句子中的“天气是凉的”指的是外部环境,即雨夜小站的天气寒冷、潮湿,给人带来不适和困难。②内心的热情与坚定:生宝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指示的信仰,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改变自己和乡亲们命运的强烈愿望。③通过“天气是凉的"与“心中是热的”的对比,突出了生宝坚定的性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宝能够保持内心的热情和坚定,这正是社会主义创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他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9.①运用了心理描写,作者通过梁生宝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贫雇农的同情、对互助组任务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②运用了行动描写,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这种行动直接展现了他的节俭和牺牲精神。③环境描绘:小说以春雨中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梁生宝面临的现实困境——没有足够的钱住旅馆。这一环境的设置既展示了时代的艰辛,也突显了梁生宝的性格特点和选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选项错误地将梁生宝与继父梁三之间的矛盾理解为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冲突,这种理解在文本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源于对互助组的不同看法和对家庭未来道路的不同规划,而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正确,画线句子确实为故事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并暗示了生宝面临的困难。B错误,因为景色描写并未直接体现生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为了展现他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即将面临的挑战。C正确,因为景色描写确实展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并可能象征着生宝的志向和信念。D正确,因为“白茫茫的春雨"在文中确实具有多层含义,既指自然的雨,也象征着生宝面临的困境和迷茫,同时预示着他在困境中将找到出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①外部环境的寒冷:句子中的“天气是凉的”指的是外部环境,即雨夜小站的天气寒冷、潮湿,给
人带来不适和困难。这种环境不仅体现了生宝所面临的客观挑战,也烘托出他坚持原则的艰难。
②内心的热情与坚定:尽管外部环境是冷的,但生宝“心中是热的"。这里的“热”指的是他内心的热情、坚定和对目标的执着。生宝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指示的信仰,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改变自己和乡亲们命运的强烈愿望。这种内心的热情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
③对比与突出:通过“天气是凉的"与“心中是热的”的对比,突出了生宝坚定的性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宝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内心世界。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宝能够保持内心的热情和坚定,这正是社会主义创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他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评分标准:指出“天气是凉的"是指外部环境的寒冷得1分;“心中是热的”是指内心的热情,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得1分;指出对比手法得1分;正确体现对文章主旨的思考得1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多角度探究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①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写:作者通过梁生宝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贫雇农的同情、对互助组任务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决定,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牺牲精神。
②行动和语言描写:梁生宝的行动和语言都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这种行动直接展现了他的节俭和牺牲精神。同时,他的语言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侧面描写:
③时代背景和环境描绘:小说以春雨中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梁生宝面临的现实困境——没有足够的钱住旅馆。这一环境的设置既展示了时代的艰辛,也突显了梁生宝的性格特点和选择。
④作者还通过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和态度来侧面展示他的形象。如任老四对他的感激和王书记对他的信任和期望等,都从侧面衬托了生宝的高尚品质和时代价值。
其他手法:
⑤对比和衬托:通过与继父梁三的对比,突显了梁生宝的思想境界和远大理想。梁三关注的是个人家业的创立,而生宝则致力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生宝作为时代新人的形象。
⑥象征和隐喻:春雨的描绘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氛围,也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生宝在春雨中坚守自己的选择,预示着他在新的时代里将扮演重要角色,引领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标准:指出运用了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每点可得2分,正面描写得分不超过4分;指出运用了时代背景、环境描绘、他人评价等侧面描写手法,每点可得2分,侧面描写得分不超过2分;指出运用了对比、衬托、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每点可得2分,得分不超过2分。本题满分为6分。
10.CEF
11.C
12.C
13.(1)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
(2)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
14.(1)丈人:施恩不望报。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羽毛。有权位,却不接受别人送给自己的宝物,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3)萧何:目光长远。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或者持家有道,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后世贤"是主谓结构,C处断开;
“师吾俭”也是动宾结构,E处断开;
“不贤"省略主语“后世”,意思完整,F处断开。
故选CE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封赏;使……成为边界。句意: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界。
B.正确。句意: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C.错误。文中表示俸禄的多少;表示容积。句意:享受万石俸禄。/能盛五石容积的大葫芦。
D.正确。到、往;女子出嫁。句意:伍员到了吴国。/刚刚出嫁就被遣回了娘家。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错,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昔”,先前,从前;“犹”,尚且,还;“何以”,为什么。
(2)“具”,详细;“厄”,险要的地方;“以”,因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丈人:施恩不望报。丈人把伍子胥送给江去,却不收取他的千金之剑,还说“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后来伍子胥派人到江上找他也未曾找到,可见他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
(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羽毛。子罕位居高官,有权位,一个野人来献宝,子罕却不接受,说“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受到宋国长者的称赞,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3)萧何:目光长远。沛公攻打到了咸阳,众将领都争着却抢金银财宝布帛等财物,只有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他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或者持家有道,“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可见他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于是他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
材料二:
萧何,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基,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萧何买田宅一定在穷苦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他说:“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15.D(解析:“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政绩的自豪之情"错,无中生有。)
16.同:都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或对农人的关心)(2分)异:曾诗抒发降雨(丰收有望)的喜悦之情。(2分)杨诗抒发了对农人在雨中吃苦耐劳品格的赞美(或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2分)(共6分)
17.(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须臾”“蜉蝣"渺”“沧海"粟”“蒹葭"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闪电是热泡群间高压下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产生的极高温火花。
19.浑然不觉(毫无察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20.①处将“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修改为“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
③处删去“……”或“等"。
21.第一个空:“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
第二个空:“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
22.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核心信息、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
“热泡群间高压下”指出了闪电形成的物理环境,即热泡群之间的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高压状态。其次,“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描述了闪电产生时电流在特定通道中的运动状态,这是形成闪电的必要条件。最后,“极高温火花”则强调了闪电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其极高的温度,这与文本中提到的“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相符,同时也隐含了闪电能够使周围物质离子化的能力。
评分标准:指出闪电在“热泡群间高压下”形成得1分,条件为“电流在导电气道中碰撞"得1分,“极高温火花”得1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在第一个空中,这里的“悄然形成"意味着强对流是在人们没有察觉或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形成的,需要一个成语来描述人们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的情况。在这里,“浑然不觉”或“毫无察觉"比较合适,它意味着人们完全没有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语文教案前
- 《红托竹荪鲜品贮运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集锦
-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 护目镜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拉力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制药加工工业机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 2024新信息科技三年级第四单元:创作数字作品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JGJ48-201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 新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主题
- 小学体育课件《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 个人招生计划方案
- 2024年中煤集团西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肺栓塞指南解读2024
- 电信云网工程师-云网融合(客户IT上云)备考试题库(集团网大版)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