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名言警句(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瓶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黄,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澹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苗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眩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桅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中医名句整理(二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间・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
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I.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I.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解》)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解》)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
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瞥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
《温病条辨•解》)
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
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扉)
9.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
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川•桂《临证指南医案》)
14.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序)
15.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
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
港)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臧象学说
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鹏》)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赠》)。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口提》)。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胺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
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II.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脾胃者,仓康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臧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
之府。(《素问•五臧别论》)
22.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
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臧别论》)
23.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臧别论》)
24.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索问•五藏别论》)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J毓》)
37.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
42.上焦如雾,中焦如焦,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
病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珊《温病条辨•中焦篇》)
47.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
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Iffll.》)
7.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膜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椭》)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I.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
通天论》)
7.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碉•气)
10.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II.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卜、病机学
1.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颁》)
2.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臧,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
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搬》)
12.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诸病腑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糜》)
十二、四诊方法
1.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持脉之要有三,日举,日按,日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麻》)
6.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I.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诸气膻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诸湿肿满,皆属于牌。(《素问•至真要大论》)
7.诸热督痣,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
证并治》)
14.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
并治》)
16.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
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其愫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其实者,散而泻之。(《素国阴阳应象大论》)
11.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腌》)
12.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坚者奥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球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间•至真要大论》)
29.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
枢•经脉》)
3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牌为后天本论》)
39.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琏《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珊《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琏《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喷L》)
43.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鹿》)
十六、临床疾病
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技《医学正传」编》)
5.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滋》)
6.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
病脉证并治》)
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蹶》)
10.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蹶》)
II.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瞰《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中医名言拾粹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推!者征也,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痛修类》
藏痕与积聚异名同病。
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痼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潮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一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一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一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磅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i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撇气加诸身,速攻之
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
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张孝骞有一句名言: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圣人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华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戒人们,常常做些体育活动就会身体健康,不易生病,好像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转动的门轴是不会生蠹虫的。
郭霭春:,躬耕不辍死而后己.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二千四百年前名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身心索完全平衡才能挑有真正的健康、解脱利喜悦。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
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吴阶平讲:“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患者康复后的微笑,就是给我最大的奖励!-张秋娟
“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
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孙思邈
“大医精诚”
张文仲
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
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
中医名言拾粹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
趣,方是医中杰。
一(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日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
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痼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瘤类》
症痼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蝮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
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木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澳.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木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
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像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撅气加诸身,速攻之
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第三部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
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山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扁鹊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
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
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
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
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
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
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廿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痛;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
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
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恨。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江,下焦如渎”,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植《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板《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涧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
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中医名言完整版
中医名言拾粹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o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体治痰,见血体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
趣,方是医中杰。
一(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向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问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日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日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
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废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痛类》
症瘤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瘤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一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国考常识判断真题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定金合同(含节能环保改造)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税费代缴、融资及纠纷调解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搬家服务及绿色环保认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合作协议保证金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风险评估与环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光纤通信技术项目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区域小卖部承包经营细则合同版
- 2024版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资合同
- 管理ABC-干嘉伟(美团网COO)
- XX市“互联网+”-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建设方案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三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 驾驶员劳务派遣投标方案
- 家长会课件:四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课件
- 续签劳动合同意见征询书
- 水封式排水器的研究
- 导线三角高程计算表(表内自带计算公式)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 钢管装卸安全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