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记叙线索和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品味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4.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线索,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体会本文语言的平实、质朴和深情,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升华到爱人民的境界。

(2)分析本文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借鉴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他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亲的。

二、知识备查1.作者介绍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三、预习检查

1.字音检查

溺(nì)___佃农(diànnóng)___劳碌(láolù)私塾(sīshú)

周济(zhōujì)宽厚(kuānhòu)仁慈(réncí)___连夜(liányè)

慰勉(wèimiǎn)不辍(bùchuò)___任劳任怨(rènláorènyuàn)

为富不仁(wéifùbùrén)

2.词语解释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四、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的伟大母亲。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明写作此文的原因,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同时“勤劳"一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第二部分(2-13):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展现了母亲的形象。第三部分(14-17):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五、精读细研

1.阅读第1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说说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明确:第1段直接点明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同时抒发了“我爱我母亲"的感情。“勤劳一生”点明了叙事线索,“永远回忆"既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起下文。这一自然段在全文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这些事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请做简要概括,

并说说哪件事最让你感动。明确:

母亲家境贫穷,儿女多,不得已只得留下八个孩子,这件事体现了母亲的悲苦。

母亲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展现了母亲的勤劳、辛苦。母亲终日忙碌,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是个好劳动,体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母亲做家务、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自己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体现了母亲的朴素善良,宽厚,同情穷苦人民。

生活困苦,母亲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表现了母亲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不屈。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劝慰,体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

作者将母亲接出来,但母亲劳动惯了,回家继续劳动,体现了母亲的劳动者本质。

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不论联系与否,都在家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展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与辛勤劳作。

最让我感动的事情可能因人而异,例如母亲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这种为了孩子的未来而付出的精神让人感动。

0.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为什么选择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情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明确: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这些事件都围绕着“勤劳一生"这个主题,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1.结合全文思考:母亲的一生对作者有哪些教育与影响明确:

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母亲聪明能干,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作者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朱德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学习了生字新词,梳理了文章的结构,感知了母亲的形象以及她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主题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回忆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母亲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二、语言品味

1.本文的语言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例如:“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这句话通过简洁的语言,列举了母亲的多项劳作,生动地展现了母亲的勤劳。

明确:这种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母亲的辛勤付出,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的辛苦和不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文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这些描写细腻而生动,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例如:“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这句话通过对“家织布”的描写,细节地展现了母亲的勤劳和能干,以及她对家庭的付出。

明确:这些细节描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母亲的优秀品质。

三、写作手法分析

1.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文章中通过母亲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等事例,展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通过母亲周济和照顾比自己穷的亲戚,体现了母亲的宽厚仁慈;通过母亲支持作者读书和参加革命,表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这些具体事例使母亲的形象生动可感,深入人心。

2.文章在记叙母亲的事迹时,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详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如母亲的劳动场景、对作者的教育和支持等,而对一些次要事件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能够突出母亲的主要品质和特点,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四、主题探讨

1.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由此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最后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本文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

五、拓展延伸

1.学完本文,你对母爱有了怎样的新认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受。

明确: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它体现在母亲的辛勤付出、对子女的关爱和支持中。正如朱德的母亲,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关心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我们应该珍惜母爱,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

2.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与同学们分享。

例如:“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明确:这些名言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