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大学之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学之道》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篇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礼记·大学》,围绕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身为本"。全文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准确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以及其内部关联。结合了解到的历史文化知识,思考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礼记》这部著作的主要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明德任责
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个共同点:源自或部分源自《礼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学之道》,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核,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环节一:知人论世
【了解大学】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题、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朱意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历代评论】
1.宋代理学家朱熹:“《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阐释《仪礼》之书,又有他说附益于其间。"
2.明代诗人黎靖德:“大抵说制度之书,惟《周礼》《仪礼》可信,《礼记》便不可深信。”
3.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补《礼经》之所未备,以会通于事物之变,而为之定体也。"
4.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
5.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礼记》为七十子后学之书,又多存礼家旧籍。读之,既可知孔门之经义,又可考古代之典章,实为可贵。"
6.现代学者王梦鸥:“《礼记》不但是打通《仪礼》《周礼》二书之内蕴的钥匙,同时亦是孔子以后发展至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
环节二:初读感悟
任务活动一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4)播放多媒体音频
任务活动二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大学之道的核心是什么对于社会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①“大学之道"的核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大学之道”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位有所追求的君子都是很有意义的。“明明德"是修身克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亲民”是影响他人,发挥社会影响作用;“止于至善"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理想目标。
第二课时
环节一:入情入境
任务活动一文本研读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彰明,动词明:美好的,形容词亲:亲抚止:达到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品德,在于亲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知道止:应达到至善的境界定:志向坚定
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合宜
译文:知道应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的道理近:接近
译文:每个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先后次序、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宗旨)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治:治理齐:使...整齐有序
修:修养其身:自身的品性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正:使...端正诚:使...真诚致:获得
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要先让自己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取知识。
原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对外物之理充分认识
译文: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与探究事物的真理。充分认识了的外物之后就能对外物之充分认识,充分认识到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庶人:平民百姓壹是:一律;一概
修身:修养品性本:根本
译文: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第三课时
任务活动再读课文
1.概括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
2.“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环节一:研读析旨
1.有的版本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民"应为“新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亲民"的意思是“亲近爱抚民众”,就是要关心众生疾苦,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示例二:同意。“新民”的意思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2.儒家学说强调个人“修身”,请分析“正心”与“修身"的关系。
【答案】“正心”指端正自己的内心,“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只有先“正心”,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环节二:思考延伸
1.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甘肃省临洮县全国初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威海市古寨中学2025年初三4月百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武昌职业学院《C4D动画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科普讲座
- 上消化道病人出血护理
- 广告传媒行业报告模板
- 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培训课件
- 2025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 心理健康与养生
- 吉塔行星模拟课程
- 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空军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企业招聘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筒子形成及卷绕成型分析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
- 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MT/T 240-1997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60-1998化学转化膜铝及铝合金上漂洗和不漂洗铬酸盐转化膜
- GB 6245-2006消防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