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泰山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泰山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泰山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泰山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

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

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姚鼎(1731-1815),字

,一字梦谷。

代诗人,桐城人。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

;他与被尊为“”。乾隆二十八

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

《四库全书》馆开,任纂

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

四十余年。他提出文章要、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所作多为书

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著有《惜抱轩全集》。考据姬传惜抱先生桐城三祖刘大槲清义理方苞桐城派:亦称“”,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

上最大的。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等,皆为安徽桐城人。戴

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槐、姚鼎被尊为“桐城三祖”。桐城派提倡学习及散文。讲究“义法”:“义”即,,指文章的内容;“法”即‘

,,指文章的形式。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

文当以“

”为尚,反对冗辞。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把鲜明的思想观点、确凿的事实材料、精练的文字表达相统请言雅洁,文以载道。是一种严谨踏实的学风,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散文流派

言有序

言有物

两汉

雅洁桐城古文派唐宋八大家

先秦

创作背景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鼎以养亲

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

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

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

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

出,写下了这篇游记。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余始循以入(开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四、特殊句式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重点实词:泰山之阳乘风雪其阴半山居雾长城之限遂至山巅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为这里指泰山南面。山北水南,这里指泰

山北面趁,这里有“

冒着”

的意思界限,这里指城墙顶峰,巅峰停留第一段:总写登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第二段:记叙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思考:理清文章思路何人姚鼎与知府朱孝纯子颍何时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何故乾隆三十九年秋《四库全书》初稿完成,姚算

因自己病羸、双亲高龄需奉养为由致仕。何地泰山何景泰山的日落与日出的壮美及人文景观任务活动一

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表格雪

时间/游踪小细节正面、侧面或映衬大印象体会特点、概括雪景图情感结合“印象”体悟十二月至丁未赴泰安及登山途中正:“乘风雪”侧: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乘雪赴山图兴奋、无畏丁未山巅正:“苍山负雪”侧:“明烛天南”苍山负雪图喜悦、热爱戊申晦,五鼓

日观亭正:“大风扬积雪击面”侧:“白若樗捕数十立者”侧:“绛皓驳色”风雪击面图群峰负雪图丹日映雪图绛皓雪峰图洒脱、乐观热爱、赞美(戊申晦)

日观数里内正:“冰雪”“雪与人膝齐”侧:“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寒天厚雪图超然、豪迈任务活动二

登山临雪,品情析理小组合作探究心叠苍山负雪之美,雄浑壮丽之美,气象万千之美,这是眼中“自然之风雪”,自然之美。乘雪赴山之美,兴奋无畏之美,豪迈洒脱之美,这是心中“人生之风雪”,人生之美。经历风雪,不断攀登,以历绝美!“哲理之风雪”●深研悟“雪”,理解哲理。苍山因负雪而奇绝,人生因乘雪而精彩。任务活动三:神与物契,心灵远游。结合创作背景及“水月”与“风雪”中蕴含的“情理”,对比苏轼“夜游赤壁”

与姚鼎“登山临雪”的“目的”有何异同?夜游赤壁登山临雪【赤壁之水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自然之风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若带然。”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历史之水月】“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之风雪】“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哲理之水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超然物外】【哲理之风雪】“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以历绝美】“及既上,苍山负雪。”精神突围、豁达成熟

目的

心灵安放、华丽转身自然山水,安放心灵。苏轼被贬黄州,

仕途坎坷,人生低

谷,夜游赤壁,把悲喜之情与超

然物外的人生之理

融入赤壁“水月”

,实现了乐观豁达

的精神突围。姚鼎养亲辞官,

仕途尽头,人生路

口,登山临雪,把赞美之情与攀

登以历绝美的人生

之理融入苍山“风

雪”中,实现了超然洒脱

的心灵安放。暂将心灵寄山水,神与物契我自安。异中有同自然山水

安放心灵苏轼“夜游赤壁”

姚鼎“登山临雪”泰山地势图京师→泰安山麓

山顶登顶后所见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泰山人文景观泰山景物泰山自然景观总结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

冬日登泰山观日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