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一上学期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_第1页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一上学期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_第2页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一上学期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_第3页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一上学期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_第4页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一上学期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09地震与地震波01地球的内部圈层02地球的外部圈层03目录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能辨识地球各圈层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认知:能说出地区各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存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信息,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地球圈层结构模型。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并能说明科学家如何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2了解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征。3能从不同层面(宏观、微观)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科拉超深钻井位置?深度?科拉超深钻井地标“上天右路,入地无门”,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关于地球内部你想了解哪些内容?01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地震与地震波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原因: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好坏、抗震结构和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等震线: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称为等震线。震中距: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源: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地震与地震波震级:地震的大小。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区别:震级和烈度相同吗?不同

烈度:是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原因: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好坏、抗震结构和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震级:地震的大小。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与地震波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何不同,它是如何跑赢地震波的,要想实现精准地震预警又面临怎样的难题?地震与地震波名称传播速度传播介质运动方向破坏强度共同点纵波(P波)横波(S波)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较弱较强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发生而变化地震与地震波思考:海上航行遇到地震,船上人员感受到怎么的晃动?原因是什么?答案:上下颠簸,因为纵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思考:陆地上地震时,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晃动?原因是什么?答案: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因为纵波传播的速度快。地震与地震波活动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抵达甘肃陇南前19秒、抵达四川成都前71秒对外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以广播预警、电视弹窗、手机App报警、专用接收终端预警等形式发出。地震预警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比电波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提前几秒到几十秒沟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预警警报。地震预报:是指地震发生前,我们根据相关的观测资料和研判,我们确定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小;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之后的事情,更准确来说,就是地下断层刚刚开始破裂,但是它的地震波还没有传播开来的时候,我们进行快速处理来发出警报。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属同一概念吗?为什么?地震与地震波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于2024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了台站观测、数据处理、紧急地震信息服务、通信网络、技术支持与保障五大技术系统。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这是一个高速集成的复杂系统,包括33个预警中心,近2万个不同类型的监测站点和一整套自主研发的完全自动化的处理系统。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在一般预警区首报用时10至30秒,将在破坏性地震波达到之前为目标用户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地震与地震波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提前数秒或几十秒发出的警报。这短短数秒的预警,能发挥多大作用呢?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5.5级地震发生后7.5秒,国家铁路地震信息交换平台收到国家预警工程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多趟载客列车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地震预警虽然只有短短数秒,但地震避险减灾的每一秒都很宝贵。提前1秒,可以关闭电磁阀,提前2秒,可以让核电站紧急停堆,提前3秒,可以让很多化工厂处于安全状态。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及时关闭燃气管线、关闭核反应堆、停止精密仪器操作等,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利用地震预警时间,公众可以采取避震措施减少人员伤亡,手术室也能提前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手术失误。湖北地震局研发的电梯地震开关,可以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紧急停运在最近楼层,目前已在湖北、安徽多地的高层电梯推广应用。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地震与地震波0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问题探究:1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在多少千米的深度?2地震波波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请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并阐述理由。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位置: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厚度: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5-10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的组成元素:90多种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这8种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地球的内部圈层硅铝层:位于地壳上层,因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较小而形成。不连续层,在大洋底部罕见。硅镁层:硅铝层之下,因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比硅铝层大而形成。硅镁层是连续的。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幔:位置: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莫霍面一下到古登堡面以上。深度:地壳底界到2900千米结构组成: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岩浆的发源地)。物质组成: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位置: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位置: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结构组成及状态:内核和外核;外核(液态或熔状态),内核(固态)组成物质: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圈层名称界面地震波传播特点圈层特点地壳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速度较慢。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海洋薄,大陆厚。地幔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增加。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固态地核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分外核和内核,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地球的内部圈层03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有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2000-3000千米为大气圈的上界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水圈组成: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组成。按照位置和状态(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