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名词解释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A反映论B实践论C先验论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A本质认识B深刻认识C内在认识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②)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社会实践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④)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②)A反映论B可知论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先验论(20)假象是(③)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④)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③)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③)A认识与实践B真理与谬误C真理与价值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③)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④)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③)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④)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②)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③)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属于(②)A感觉B知觉 C表象D概念(3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③)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3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有(④)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三、多项选择(3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是(①③④)A实用主义的观点B旧唯物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34)感性认识是(①②)A认识的初级阶段B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C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D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35)理性认识是(①②④)A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B认识的高级阶段C生动形象的认识D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36)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①③④)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B要有鲜明的效果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行动D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7)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是(①③④)A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前提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提高(3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①③④)A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B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向谬误转化(3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①②④)A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B在我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和前人为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相互排斥的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相互促进的(40)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①②③④)A把感觉看作是隔绝主观与客观的屏障B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C怀疑客观事物存在的真实性D怀疑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41)属于人类的基本实践形式有(①②③④)A学生读书B农民起义B运动员训练D宇航员探究火星的奥秘(4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②③)A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D真理的形式也是客观的(43)实践具有理论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①②)A普遍性品格B直接现实性品格C主观能动性D历史继承性(44)犯错误是难免的,因为(①②)A人的认识过程是复杂的B人的认识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的认识有预见性D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因人而异(45)真理都是具体的,因为(①②③)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C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向谬误转化D真理是包含谬误的(4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①②③④)A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C由真理的本性决定D由实践的品格决定(47)“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为真理”就是说(①③)A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C有用就是真理D真理与谬误有确定界限(48)有些科学家在哲学上信奉唯心主义,科学研究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因为(①②③④)A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不完全一致B科学研究中有意无意贯彻了唯物主义C思想信仰与研究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等同D唯心主义哲学中也有合理成分(4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说明(①②③④)A人的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B人的认识运动是辩证发展的过程C人的认识运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50)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的前提是(①②④)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能够反映客观C真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D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5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②③)A带着问题在书上找答案B反对学习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C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用什么(52)造成主体主观因素差异的是(①②④)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的环境的差异C认识对象的差异D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53)相对真理是指(①②)A真理是对物质世界的一定领域的正确认识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C真理的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包含谬误(5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①②③)A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B人类的能动性的活动C人类的客观物质性活动D人类的精神活动(55)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在画家眼中是色彩与风韵,在植物学家眼中是形态特征,这是因为(①②③)A人的感觉受理性支配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认知结构影响感觉活动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56)科学家对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准确的预报,说明(①③④)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经可以预测一切天文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5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说明(③④)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D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革命运动就不能成功(58)有科学家认为“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说明了(③④)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C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转化为人化的自然D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5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①②③④)A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认识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实践C认识是思维对存在无止境的接近D人的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60)“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说明精神力量(①③④)A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B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源泉C精神力量对社会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D为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6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说明(③④)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有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6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③④)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C认识要受认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D客观事物不能自然而然被意识正确反映(6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是(②③)A审美关系B实践关系C认识关系D主从关系(64)旧唯物论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②③)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C否认认识是辩证发展过程D否认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6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②③④)A认识对实践不起推动作用B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C实践不断积累感性材料D实践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66)割裂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①②③④)A唯心主义B教条主义C经验主义D或“左”或“右”的错误(67)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说明(③④)A真理被推翻,为谬误取代B谬误本身变成了真理C真理超出适用范围D谬误是真理的先导(68)发现科学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②③)A掌握和通晓现行的“背景知识”B有怀疑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勇气C善于把握科学发展出现的“新势头”抓住机遇D听从感觉的召唤(69)科学研究要经过(①②③④)A孕育阶段B准备阶段C明朗阶段D验证阶段(70)属于认识客体的有(①③④⑤)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E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71)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做“异端邪说”,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囚禁伽里略,但这并不能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说明(①④⑤)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客观规律发挥作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包含不依赖人的客观内容E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7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②③④)A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为“主观真理”B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为“客观真理”C具有绝对性,因而称为“绝对真理”D具有相对性,因而称为“相对真理”E具有终极性,因而称为“终极真理”四、判断说明1.认识的主体就是主观。错误。认识的主体是现实中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主观是第二性的属于思想观念等的存在,认识的主体在认识论中是第一性的存在,而主观在本体论中是作为与物质相对立的第二性的存在,混淆两者是错误的。2.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错误。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主体的实践范围与认识的主体相对应的认识对象,客观指的是全部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在本体论上是第一性的存在,认识的客体在认识论中与主体相对应才获得对象性。混淆两者是错误的。3.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错误。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并非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