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_第1页
202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_第2页
202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_第3页
202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_第4页
202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装、本企业标准适用于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2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①《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②《GB/T2423.4电电产品本境验程 试验Db:交湿试法》③《GB/T2423.17工产品本境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装、本企业标准适用于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2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①《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②《GB/T2423.4电电产品本境验程 试验Db:交湿试法》③《GB/T2423.17工产品本境验程 试验Ka:盐试方》④《GB4943-2001信息设备技术安全规范》⑤《GB/T17619-1998⑥《GB/T17626.4-1998抗扰度试验总论》⑦《GB/T18384.3-2001⑧《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⑨《GB/T19836-2005⑩《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⑪《QC/T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⑫《GB/T2828.1-20033以下术语或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由电池电子部件和电池控制单元组成的电子装置。3.2电池系统(batterysystem)以及机械总成。23.3 SOC(StateofCharge)SOC=0SOC=1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3.4 单体单体,即单体电池,指电池的个体为单个形式,没有经过内部的串、并联组合,外部的电极,也是这个电池直接引出的,这个电池,就可以说是单体电池。3.5 阻即直流漏电流。4 4.1 4.1.1 电池管理系统所监测状态参数的精度要求见表1。表1 状态数量度求4.1.2 SOC按6.1.2方法进行试验,SOC估算精度要求不大于5%。4.1.3 和表33不限于表2、表3所列项目。表2 电池统障断3.3 SOC(StateofCharge)SOC=0SOC=1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3.4 单体单体,即单体电池,指电池的个体为单个形式,没有经过内部的串、并联组合,外部的电极,也是这个电池直接引出的,这个电池,就可以说是单体电池。3.5 阻即直流漏电流。4 4.1 4.1.1 电池管理系统所监测状态参数的精度要求见表1。表1 状态数量度求4.1.2 SOC按6.1.2方法进行试验,SOC估算精度要求不大于5%。4.1.3 和表33不限于表2、表3所列项目。表2 电池统障断本求项目表3 可扩的障断目3序号电池故障状态条件电池管理系统状态序号电池故障状态条件电池管理系统状态1最高单体电压超过过充保护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电2最低单体电压低于过放保护阈值显示报警3充电电流超过充电过流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电4放电电流超过放电过流阈值显示报警,切断放电5温度超过过温保护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放电参数总电压值电流值温度值单体电压值精度要求≤±0.5%FS≤±2%FS≤±2℃≤±0.25%FS4.1.4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1.4要求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且满足4.1.2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1.5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1.5要求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2 4.2.1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2.1测试方法下测量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00Ω/V。4.2.2 6.2.24.2.3 6.2.3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 4.3.1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经受6.3.1规定的高温运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2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经受6.3.2规定的低温运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3 6.3.34.1.1测量精度的要求。4.3.4 41总压超过总压过高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电2总压低于总压过低阈值显示报警,切断放电34.1.4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1.4要求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且满足4.1.2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1.5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1.5要求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2 4.2.1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在6.2.1测试方法下测量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00Ω/V。4.2.2 6.2.24.2.3 6.2.3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 4.3.1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经受6.3.1规定的高温运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2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经受6.3.2规定的低温运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3 6.3.34.1.1测量精度的要求。4.3.4 41总压超过总压过高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电2总压低于总压过低阈值显示报警,切断放电3SOC值超过SOC过高阈值显示报警,切断充电4SOC值低于SOC过低阈值显示报警,切断放电5最高单体电压超过过充报警阈值显示报警6最低单体电压低于欠压报警阈值显示报警7充电电流超过充电过流报警阈值显示报警8放电电流超过放电过流报警阈值显示报警9温度超过过温报警阈值显示报警10电压一致性超过报警阈值显示报警6.3.44.1.1测量精度的要求。4.3.5 6.3.54.1.1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6 6.3.64.1.1量精度的要求。4.3.7 6.3.44.1.1测量精度的要求。4.3.5 6.3.54.1.1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6 6.3.64.1.1量精度的要求。4.3.7 6.3.74.1.1量精度的要求。4.3.8 6.3.8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9 6.3.9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10 6.3.10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11 6.3.115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12 电池管理系统按6.3.12装车进行实际路况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4.3.13 电池管理系统按6.3.13进行负载常温老化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满足4.1.1状态参数测量精度的要求。5 5.1 18℃~2845%~75%86kPa~106kPa5的环境中进行。5.2 28V±0.4V(245.3 于被测参数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6 6.1 的环境中进行。5.2 28V±0.4V(245.3 于被测参数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6 6.1 6.1.1 (52(0.5。6.1.2 SOC6.1.2.1 SOCSOC500A300AH0AH2与理论充电容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每段充电过程的SOC精度。SOC1-|AHAH|/AH*100%6.1.2.2 SOCSOC500A-500A300AH2SOCSOC1-|AHAH|/AH*100%6.1.3 2管理系统状态,进行功能确认。6.1.4 16(1)或2V标称24V行1H,试验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状态监测参数,并进行误差比较。6.1.5 6912或1标称4V912或1标称4V1H,试验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状态监测参数,并进行误差比较。6.2 6.2.1 500VDC6.2.2 )50Hz()时1min。50Hz)550V550V),1。50Hz试验电压(有效值)为该回路可能发生的最高工作电压(如小于550V,则试验电压为550V),历时1min。6.2.3 将输入供电电源为反接电压值时,电池管理系统接通供电电源,持续1min。试验结束后,电池管理系统正常供电,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如正常,监测电池系统状态参数,并进行测量误差比较。6.3 6.3.1 65℃±22H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状态监测参数,并进行误差比较。6.3.2 将电池管理系统放入从室温开始的低温箱中,使其处于工作状态,达到-25℃±2℃后保持2H。试验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状态监测参数,并进行误差比较。6.3.3 85℃±2系统状态参数测量误差比较。6.3.4 将电池管理系统放入从室温开始的低温箱中,达到-40℃±2℃后保持4H。恢复到室温后,进行电池系统状态参数测量误差比较。6.3.5 GB/T2423.22Na-40℃和+8520~30s5作状态下进行试验。恢复到室温后,进行电池系统状态参数测量误差比较。76.3.6 GB/T2423.4552环(48h)。恢复到室温后,进行电池系统状态参数测量误差比较。6.3.7 GB/T2423.1716H数测量误差比较。6.3.8 QC/T413-20026.3.6 GB/T2423.4552环(48h)。恢复到室温后,进行电池系统状态参数测量误差比较。6.3.7 GB/T2423.1716H数测量误差比较。6.3.8 QC/T413-20028h试传感器安装在电池管理系统上,或安装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夹具上。扫频试验条件:——扫频范围:10~500Hz;10~25Hz1.5mm;25~500Hz30m/s2;——扫频速率:1oct/min;试验中、试验后监测电池系统状态参数,并进行测量误差比较。6.3.9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由切换电感性负载等原因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对电气和电子设备建立一个评价抗击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共同依据。GB/T17626.4-1998EFTGB/T17626.4-1998的应用环境涵盖了计算机房等一般环境,以及变电站等严酷的工业环境。GB/T17626.4-19983()级。6.3.9.1 32KV之外的产品。6.3.9.2 4电源端的试验脉冲电压为4KV、信号线的试验脉冲电压为2KV。此标准适用于大巴车电池管理系统。6.3.10 GB/T17619-1998态监测参数,并进行测量误差比较。6.3.11 85电流设定以实际电池规格为准,以检查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6.3.12 100统和整车控制器实现CAN总线通讯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达到最真实的验证环境。路况测试期间分四种状态测试:535KM/H2605电流设定以实际电池规格为准,以检查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6.3.12 100统和整车控制器实现CAN总线通讯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达到最真实的验证环境。路况测试期间分四种状态测试:535KM/H260KM/H285KM/H2等现象。6.3.13 72H每隔24H记录电池系统状态监测参数,并进行误差比较。7 7.1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 47.1.2 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当中的所有检测项目。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f)g)上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的项目按表4规定进行。934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7.2 7.2.1 验收。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7.2.2 3应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后,重新提交型式检验,待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8 8.1 标志应有醒目工整﹑清晰易认﹑永远贴牢、耐日晒、耐雨淋的产品标志和包装标志。8.1.1 在产品的明显位置,应有下列标志:10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状态参数采集功能4.1.16.1.1√√SOC估计功能4.1.26.1.2√√电池故障诊断4.1.36.1.3√√过电压运行4.1.46.1.4√欠电压运行4.1.56.1.5√绝缘电阻4.2.16.2.1√绝缘耐压4.2.26.2.2√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4.2.36.2.3√高温运行4.3.16.3.1√低温运行4.3.26.3.2√耐高温性能4.3.36.3.3√耐低温性能4.3.46.3.4√耐温度变化性能4.3.56.3.5√耐湿热性能4.3.66.3.6√耐盐雾性能4.3.76.3.7√耐振动性能4.3.86.3.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4.3.96.3.9√电磁辐射抗扰性4.3.106.3.10√快速充放电4.3.116.3.11√实际路况4.3.126.3.12√负载常温老化4.3.136.3.13√34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7.2 7.2.1 验收。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7.2.2 3应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后,重新提交型式检验,待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8 8.1 标志应有醒目工整﹑清晰易认﹑永远贴牢、耐日晒、耐雨淋的产品标志和包装标志。8.1.1 在产品的明显位置,应有下列标志:10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状态参数采集功能4.1.16.1.1√√SOC估计功能4.1.26.1.2√√电池故障诊断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