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边塞诗会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现在,我们举一些著名的作品为例,将这一现象加以说明,并试拟一个答案如次。高适《燕歌行》是边塞诗的名篇。当时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二十一年(733)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张守珪之命,遇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作此诗。本诗中涉及地名的诗句有“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征人蓟北空回首”“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大漠穷秋塞草腓”。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碣石应当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蓟北,指蓟州以北,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奚族的故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南部长城以外地区,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张守珪当时担任着幽州节度使,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奚、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在这里是同义语,指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奚、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兰察布盟境内,与奚、契丹全然无涉。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奚、契丹作战。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就是位于今青海省。雪山位置,诸书所说不一,但从诗中所写来看,则以系指横亘于青海与玉门关之间的祁连山较为恰当。玉门关是汉、唐两代通西域的要道,在今甘肃省西部。汉楼兰国故地则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西。青海之名,始于北朝。所以本诗地名是汉、唐兼用的。但此诗既云破楼兰,就事论事,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这支部队没有从青海出发,越过雪山,再出玉门关的必要;它完全应当走汉以来通西域的老路,经过武威、张掖、酒泉等地以出玉门关。同时,有一座雪山亘在当中,由青海西望玉门关,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太远了。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要更其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上述作品中出现地理方面的矛盾现象,是和作者的用典这一艺术手段分不开的。汉、唐两朝有许多可以类比的地方,因而以汉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当诗人们写边塞诗的时候,也往往是这样做的。所以今地与古地之间的方位,距离不符实际的情况,也就往往置之不顾了。总的说来,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而这一点,作者们是做到了的。当然,诗篇里的地名出现方位不合、距离过远的情况,并不限于唐朝人写边塞的作品。在南朝作品里,这种情况就已出现了。当人们接触到这类“反常”的地理现象时,又往往并不能够一下子就找到它的答案。为此,我们着重举出唐人边塞诗中的地名为例,其目的固然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身,同时,也希望这样一些探索有助于类似问题的解决。(摘编自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材料二:我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明代弘治年间人托拟之作。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详细辩证了《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这里撮述他的论据:一、这首《满江红》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十五年丙中(1536)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据弘治年间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而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间,无人提及此词。二、岳飞之子霖、孙珂,两代搜访父祖遗稿,不遗余力,而岳珂的《金佗稡编》中却没有收录这首词。岳珂其所刊《鄂王家集》仍只此三万余言,没有这首《满江红》词。余先生这两点论据,都很有力量。我以为《满江红》也有其可疑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便是。以地理常识说,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上京的黄龙府。黄龙府在今吉林境,而贺兰山在今西北甘肃、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地区。这首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有人以为贺兰山可能是泛称边塞,同于前人之用“玉门、天山”一类地名。唐人有用贺兰山入诗的,如王维《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等等,都是实指其地。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记北宋庆历中姚嗣宗题诗于驿壁云:“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蜂。”《野录》明说是指元昊之叛。到了明代中叶人作诗,用贺兰山尤多,也都是实指而非泛称。南宋人实指宋、金边塞的,多用大散关,如,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头又一秋”,等等,从来没有用贺兰山的。因为贺兰山在那时是属西夏国境的兴庆府,它和南宋国境中间还隔着金国泾、渭流域的庆原路、凤翔路一大块地区。假使金人攻西夏,可以说“踏破贺兰山缺”,南宋人是绝不会这样说的。《满江红》词里这样说,正是作这首词的明代人说当时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明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是鞑靼族。鞑靼入居河套,骚扰东北西北,从中叶一直纠缠到明亡。我们可以设想,“踏破贺兰山缺”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绝不会有的。岳坟《满江红》词碑阴刻赵宽所作的《书武穆王词后》,末行署年是“弘治十五年壬戌夏五月”。那正是弘治十一年王越在贺兰山打胜仗的后四年。这足以助证我们所要推测这首词的作年。我们不必坐定这首词作于弘治十一年至十五年之间,我们说它作于英宗天顺初年(1457)至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这四五十年之间,也就是鞑靼初入河套逼近贺兰山以后、下至赵宽写这首词之年。这样推测,大概是“虽不中不远矣”。(摘编自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边塞诗在使用地名时常常会出现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B.材料一列举了高适《燕歌行》中六个地名,其中有三个地名是运用典故,不是实指。C.唐人在写边塞诗时,常会使用一些汉朝地名,即使汉唐地点的方位、距离不相符。D.岳飞后人搜集岳飞的所有诗文编成《金佗稡编》,其中没有收录《满江红》。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青海和玉门关之间横亘着祁连山,如果王昌龄《从军行》的地点是实际地点,则诗歌前两句就不符合事实。B.在遇到古诗中的地名时,我们必须辨析清楚这些地名是实指还是用典,否则就不能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C.材料二认为《满江红》中“贺兰山”是实指,而它不在宋金的边界,也远离金朝的首都,因而该词不是岳飞所作。D.关于古诗中的地名是实指还是泛指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前代或同代诗人的使用该地名的习惯来作出推测。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在分析高适《燕歌行》时,首先交代诗歌创作的时空背景,这是作者展开论述的前提。B.材料一指出了《燕歌行》《从军行》中古地名如今的位置,以便论述诗中地名在方位、距离上不符合实际的情况。C.材料二开篇明确观点,即岳飞《满江红》是明代人托拟之作,并引余嘉锡的相关论述作为佐证。D.材料二末段根据《书武穆王词后》末行署年来断定《满江红》的作年,反映了文章论证的严谨性。4.两则材料都分析了古诗词中的地名,其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5.假如你是材料一的作者,你会赞同材料二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D2.B3.D4.①材料一通过分析边塞诗中与实际不相符的地名,解释诗歌中“反常”的地理现象,并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方法。②材料二通过分析《满江红》中的地名,来进一步证明《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而是明朝人的作品。5.不会。①古代边塞诗中使用边塞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岳飞《满江红》使用的“贺兰山”不在宋金边界,与金的都城也相距甚远,并无不可。②有些边塞诗中的地名,是诗人使用的典故,并非实指。在岳飞之前,已经有北宋人写过“踏碎贺兰石”之句,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不是实指,而是使用了这个典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岳飞后人搜集岳飞的所有诗文编成《金佗稡编》”错。于文无据,材料二并没有说明《金佗稡编》是岳飞后人搜集的岳飞所有诗文编辑而成的。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我们必须辨析清楚这些地名是实指还是用典,否则就不能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错。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一,唐人边塞诗使用汉代地名是为了激发读者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和对边塞将士生活及感情的理解,读者只要得到了这样的阅读效果,即使不知地名是实指还是用典,也能理解诗歌的感情。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材料二末段根据《书武穆王词后》末行署年来断定《满江红》的作年”错。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末段,材料二并没有断定《满江红》的作年,材料二是推测。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①据材料一第一段“边塞诗会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和最后一段“当人们接触到这类‘反常’的地理现象时……我们着重举出唐人边塞诗中的地名为例,其目的固然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身,同时,也希望这样一些探索有助于类似问题的解决”分析可知,材料一通过分析边塞诗中与实际不相符的地名,目的是解释诗歌中“反常”的地理现象,并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方法。②据材料二“《满江红》词里这样说,正是作这首词的明代人说当时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岳坟《满江红》词碑阴刻赵宽所作的《书武穆王词后》,末行署年是‘弘治十五年壬戌夏五月’……这足以助证我们所要推测这首词的作年……我们说它作于英宗天顺初年(1457)至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这四五十年之间……这样推测,大概是‘虽不中不远矣’”分析可知,材料二通过分析《满江红》中的地名,来进一步证明《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而是明朝人的作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作答时先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再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加以反驳即可。材料二的观点是:据“我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明代弘治年间人托拟之作。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详细辩证了《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满江红》词里这样说,正是作这首词的明代人说当时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可知,材料二认为《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而应是明代人所作。由此明确作答观点:即“不赞同材料二的观点”。①据材料一第一段“边塞诗会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可知,作者认为古代边塞诗中使用边塞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因而材料二第五段“以地理常识说,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上京的黄龙府。黄龙府在今吉林境,而贺兰山在今西北甘肃、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地区”可知,岳飞《满江红》使用的“贺兰山”不在宋金边界,与金的都城也相距甚远,并无不可。②据材料一“上述作品中出现地理方面的矛盾现象,是和作者的用典这一艺术手段分不开的……当诗人们写边塞诗的时候,也往往是这样做的”可知,作者认为有些边塞诗中的地名,是诗人使用的典故,并非实指。据材料二“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记北宋庆历中姚嗣宗题诗于驿壁云:‘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蜂。’……到了明代中叶人作诗,用贺兰山尤多,也都是实指而非泛称”可知,在岳飞之前,已经有北宋人写过“踏碎贺兰石”之句,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不是实指,而是使用了这个典故。(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骑兵列传汪曾祺“你问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小名叫个如意,从小可不如意。我父亲生我们哥儿七个。我虚岁十五上就揽了工。给汉人种地,给蒙古人放马。白天干,晚上还要找点零活。那年来了八路军。俺们这几也成立了抗联会。有一天晚上,有人叫我。我以为是找我干点零活。原来是抗联会敛了一批军鞋,要送给八路军去。他们问我敢不敢去,——那会儿遍地是鬼子、汉奸,八路军没个准地方。我说:‘咋不敢!’八路军挺和气,还给好的吃。我说:‘下回再有这事,我还去!’去了几次,就熟了。有一次,他们走失了一匹军马,找了几天了。我问了问是哪天走失的,那天刮的是什么风,第二天,就给他们找回来了。走失的马,总是顺着风向走去的。骑兵营原本都是南方人,都是步兵。步兵改骑兵,可得有个过程。那个时候,有的人从鞍子这边跨上去,从那边就掉下来了。他们问我愿不愿留下来。我想,这比揽工好,这就参了军。“参军后调到山西训练了一年,我这才知道有个礼拜天。一到礼拜天,睡一天。“分配我当司务长。我可是个漂亮的司务长!怎么能搞到吃的,跟群众一商量,全解决了。大家伙表扬我,我可不安心。当司务长,打不了枪,打仗时只能管马桩子。——骑兵并不老是骑在马上打仗。特别是偷袭,离敌人十几里就得下马。不然,一片马蹄子声音,敌人早发现了!马,得有人管,这就叫马桩子。我老往班里跑。后来就调成排长。当时伤亡大,提升快,七转八转,我就成了连长,在三连。”“三连是白马连?”我心中一喜。“对。”“你就是白马连的连长?”“对。——你们是不是听过一些白马连的故事?群众那么传,有些是夸大了的。”“有个萨克亚你认识不?”“那还不认识!”“这是个传奇人物?”他对“传奇人物”这个名词有点耳生,但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连连点头:“对对对,传奇人物,传奇人物……“转山子有个汉奸,叫个道尔吉。——他是蒙古人,应该叫蒙奸才对,可是群众都叫他汉奸。他儿子当日本翻译,他就到处欺负人。群众叫惯了道尔吉,再叫他,他举手就是一鞭子:‘什么道尔吉,道尔吉!’大人小孩都得叫他一声爷爷。他骑一头毛驴。到了哪儿,一下驴:‘去,给爷爷蹭蹈驴去!’从来只有蹭马,谁听说过有蹭驴的?他就要摆这个谱。他带着鬼子、汉奸到处搞牛羊,搞粮食。他是本地人,谁家有没有,瞒不过他。西山有个小煤窑,有几个地下工作人员在那里活动。他去向鬼子告了密。鬼子来了大批人马,把窑下几十户烧得光光的。萨克亚约了六个人,一天晚上,拿石头把他砸死了。这就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他这支游击队是吓唬出来的。他跟这六个人说:‘乱子是趸下了,你们的名声在灰腾梁是染下了。不干,也是个死!’这七个人扶香拜了把子:‘有饭同吃,有马同骑,同心抗日,永不翻悔,若有三心二意,关老爷大刀一刀两断!’这就成立了一支一共七个人的游击队。”“听说他打枪打得很准?”“很准!他能骑在马上把枪拆开,再装上。耍得太多了。叫他总结打枪的经验,他说只有一条:‘只要你不害怕,枪就跟你走。’这话是不错的。“鬼子想尽办法要捉他,就是捉不住。他主要也是靠了换马。”“换马?”我有些不解。“骑兵,马乏了,你有多大能耐也不行。那时蒙古人都有马,就拴在蒙古包外面的杆子上。他一觉着马乏了,扔了他的马,跳上别人的马,骑了就走。来得及,解开缰绳;来不及,在马上拿刀子从前面把缰绳一刀截断。“这家伙真是个傻大胆。他经常一个人跟鬼子干。有一回,他骑了一匹驳花马,把鬼子的骑兵队冲得稀里花拉,砍下鬼子好些胳臂。后来鬼子一看见骑驳花马的就害怕。“他觉得带着这么一支六个人的游击队不是长久之计,就带着他的把兄弟来投奔黄营长。黄营长说:‘你把你的驳花马跟老乡换换。我这里只有白马连、红马连、黑马连,没有花马连!’他去换了。不知从哪里弄了一匹白骡子!骡子就骡子吧,总是白的。就这样,别人骑马,他骑骡子!他这头骡子真是个神物,不说是日行千里,一天走五百里没问题。”“这人还在么?”“在!他能够活下来,真是想不到的事。”“白马连像萨克亚一样的人还有吗?”“你是说枪法还是胆量?”“都算上。”“俺们连特等射手有二十个,一等射手四十个。不过称得神枪手的,只有三个人。”“都是谁?”“一个是王振东。”“王振东,我听说过。”“对,他是武川县人。原本是个普通农民,在家给人种地。有一天,他在耕地,有个熟人叫白秀山的在地边叫他:‘喀,振东,我去当八路军去,你去不去?’——‘去!’他把犁铧插在地里,把牛解下来,跟一个过路的老乡说:‘咳,你跟主人家说一声,他的地我不给他种了呀!’就这么走了。“他的打法和萨克亚不一样。萨克亚是横冲直撞,越乱越准。他不。他总是选择好有利地形,趴下来一枪一枪地打。这人在战场上打仗,好像在屋里摆象棋似的,多会也没见他慌乱过。他还有个毛病,打枪时爱抽烟。有一回,给他一个任务,保护电台。——俺们营有过一部电台。忽然,鬼子围上来了。他叫所有的人都往下撒,他一个人顶在那里打。鬼子呜呜啦啦地上来了,他不慌不忙,点起了烟灯。‘唠——’,吸一口;‘砰——’,撂倒一个鬼子。黄营长冲他喊:‘王振东!把那个拿小旗的鬼子打掉,他是指挥!’振东一口气吹灭了烟灯,那个鬼子就从马上掉下来了。……这人死了。”“怎么死的?”“有一次他去执行侦查任务,叫鬼子咬住了。他骑着马,一边还枪,一边还唱。唱了半句爬山调,‘吃了一颗麻籽……’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后脑勺。”杨如意接连抽了好几口烟,用羊皮擦着烟灯,说:“我这盏灯就是他的遗物。”他说的第三个神枪手呢?不用问,就是他自己。(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杨如意偶然为八路军送军鞋而与八路军熟悉起来,他深谙草原生活,而骑兵营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把他招揽进去了。B.杨如意担任司务长非常称职,但由于打仗时不能上战场,他心有不甘,后来偷袭敌军时,队伍伤亡大,他就被调任排长。C.萨克亚曾约六个人砸死了汉奸,组成一支游击队,后加入了白马连,在连队作战时,他喜欢独自冲锋陷阵,建立了突出的功绩。D.王振东是白马连三个神枪手中唯一战死沙场的,他在一次侦查任务时,被鬼子追击,在危急关头仍点起烟来抽,结果被鬼子杀害。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标题为“骑兵列传”,除了借鉴了传记的笔法,也凸显了人物故事的真实性,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战士的颂扬之情。B.杨如意对“传奇人物”这个名词有点耳生,表明在他们队伍里大家对萨克亚的评价不高,从侧面反映了白马连高手如云的情况。C.本文的语言简洁明快,多用短句,符合说话者身份和场景,也使故事简练而不芜杂,叙事节奏快捷而不拖沓,内容丰富而不冗长。D.杨如意先用较多的话语讲述道尔吉卖国求荣、压榨同胞的劣迹,再叙述萨克亚与同伴砸死他的事迹,更能取得大快人心的表达效果。8.“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9.杨如意讲述三个神枪手的故事分别刻画了三个人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我”是故事的挖掘者,“我”询问杨如意和白马连其他将士的革命事迹,杨如意向“我”讲述了这些故事。②“我”是本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杨如意根据“我”的提问讲述三个人的故事,“我”的话语把三个故事串联起来。③“我”是故事的倾听者,不时现身,提出疑问,这些疑问也是读者理解故事的难点,“我”的提问使故事更加明白易懂。9.①杨如意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交代自己在白马连之前的经历,几乎没有提到自己在白马连的功绩,表现出他谦逊低调的品格。②杨如意在讲述萨克亚的故事时,讲述了他组建游击队,单枪匹马勇斗日军,刻画了萨克亚不惧艰难、敢于冒险的品格。③杨如意在讲述王振东的故事时,讲述了参军的原因和两次战斗经历,刻画了王振东随性洒脱、气定神闲的品格。【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后来在偷袭敌军时,队伍伤亡大,他就被调任排长”错。原文说杨如意“老往班里跑。后来就调成排长。当时伤亡大,提升快,七转八转,我就成了连长”,可知并非“后来在偷袭敌军时,队伍伤亡大,他就被调任排长”。C.“在连队作战时,他喜欢独自冲锋陷阵”错。文中讲述他喜欢独自冲锋陷阵是在没有投奔八路军的时候。D.“被鬼子追击,在危急关头仍点起烟来抽”错。王振东牺牲的时候是骑着马,一边还枪,一边还唱,并没有点烟抽。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表明在他们队伍里大家对萨克亚的评价不高”错。杨如意对“传奇人物”这个名词有点耳生,表明杨如意没听过这个名词,反映了他文化程度不高,也能说明在他们队伍里大家没有用“传奇人物”来评价萨克亚,但杨如意很快就理解了这个词,并认为萨克亚是传奇人物,说明他对萨克亚的评价很高。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从内容看,(杨如意)“你问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三连是白马连?”,文章开头“我”询问杨如意和白马连其他将士的革命事迹,然后主要写杨如意向“我”讲述了三个神枪——自己、萨克亚、王振东的故事。可见,“我”是故事的挖掘者。②从结构看,原文“你问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你们是不是听过一些白马连的故事?”“白马连像萨克亚一样的人还有吗?”“都是谁?”“不过称得神枪手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王振东”“他说的第三个神枪手呢?不用问,就是他自己”,杨如意根据“我”的提问讲述自己、萨克亚、王振东三个人的故事,“我”的话语把三个故事串联起来。可见,“我”是本文的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从效果看,原文“你就是白马连的连长?”“有个萨克亚你认识不?”“这是个传奇人物?”“听说他打枪打得很准?”“白马连像萨克亚一样的人还有吗?”“都是谁?”,“我”不时现身,提出疑问,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难点,“我”的提问使故事更明白易懂。可见,“我”是故事的倾听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杨如意在文章第一段详细的讲述了自己是怎样参军的,第三段简略地提及自己怎样成为三连连长,但是几乎没有提到自己在白马连的功绩,可见,杨如意谦逊低调。②在讲述萨克亚的故事时,杨如意详细地讲述了萨克亚带人砸死汉奸道尔吉,然后扶香拜把成立了一支一共七个人的游击队,以及靠换马单枪匹马勇斗日军的故事。可见,萨克亚不惧艰难、敢于冒险。③在讲述王振东的故事时,杨如意首先称赞王振东是神枪手,总是选择好有利地形,再趴下来一枪一枪地打,多在战场上也没见他慌乱过。其中讲述了王振东不种地了去参军,和保护电台、执行侦查任务的两次战斗经历。可见,王振东随性洒脱、气定神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阁人辞焉。惟其昏恶,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节选自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材料二: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孔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①,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同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节选自苏轼《上梅直讲书》)【注】①周成王即位时,周公摄政,主持政务,引起其弟召公的怀疑和不满,其弟管叔、蔡叔也因此起兵造反。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天下之士A群B至于礼部C执事D与欧阳公实E亲试之F轼不自意G获H在第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吊,指安慰,与《陈情表》中“形影相吊”的“吊”意思相同。B.数,指多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数”意思相同。C.意,指料想,与《孔雀东南飞》中“吾意久怀忿”的“意”意思不同。D.苟,指苟且,与《陈涉世家》中“苟富贵”的“苟”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等候宰相的指示等了四十多天,期间一再写信给他,却得不到回信,多次登门求见而被看门人阻挡在外。B.韩愈指出,唐朝国家统一,士人如果得不到重用,又不愿远离故国而到夷狄之国去,那就只能隐居山林了。C.苏轼七八岁的时候就阅读了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诗文,听说他们是像孟轲、韩愈一样的人物,对他们的为人有了一定了解。D.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梅尧臣看了他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有孟轲的风格,欧阳修认为他的文章与众不同,就录取了苏轼。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2)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14.两则材料开篇都提到了周公,其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CFG11.D12.C13.(1)也应该召见他们并加以举荐,考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决定)让他们离开或接近他们(“去就之”解释为“任用或者不任用他们”也可),不应该不予理睬。(2)不是亲戚旧友为我请求嘱托,而过去十多年间听到名声而不能见到的人,现在忽然成为知己。14.①材料一借周公握发吐哺的事迹,来指责宰相不重视人才。②材料二通过对比周公和孔子,指出孔子有贤人在身边会快乐,进而类比梅尧臣、欧阳修和自己师生相得的情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您和欧阳公亲自主持考试。我意想不到自己会考取第二名。“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是主谓结构,“执事与欧阳公”做下一句的主语,“执事”需前断开,C处断开;“之”作“试”的宾语,“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是主谓结构,其后断开,F处断开;“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是两个独立的句子,且句意完整,中间可断开,G处断开。故选CF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都是“安慰”的意思。句意:三个月不能得到官职,就互相慰问。/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B.正确。都是“多次”的意思。句意:屡次登门求见而不知道应该停止。/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C.正确。料想。/心里。句意:料想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自己也陶醉在这种快乐之中。/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D.错误,意思不同。苟且。/如果。句意:觉得人不可以苟且富贵。/如果有一天富贵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苏轼七八岁的时候就阅读了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诗文,听说他们是像孟轲、韩愈一样的人物”错。根据原文“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可知,苏轼七八岁的时候听说了欧阳修和梅尧臣,听说欧阳修是像孟轲、韩愈一样的人物。文中“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说明苏轼并非七八岁就读了他们的诗文,而是后来长大一些后才开始阅读他们的诗文。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宜”,应该;“就”,接近、任用;“默默”,默不作声、不于理睬。(2)“亲旧”,亲戚朋友;“属”,同“嘱”,嘱托;“向”,过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①据材料一“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可知,韩愈认为,现在即使不能做到像周公那样的吐哺握发,也应该召见他们并加以举荐,考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决定)让他们离开或接近他们,不应该不子理睬。所以,材料一借周公握发吐哺的事迹,来指责宰相不重视人才。②据材料二“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可知,无人能与周公一起分享富贵的快乐,而和孔子共贫贱的天下的贤才却能让孔子感到足够快乐了;梅公喜爱我的文章,欧阳公也认为那篇文章不同于世俗的文章,予以录取,过去十多年间听到名声而不能见到的人,现在忽然成为知己。可见,材料二先通过对比周公和孔子,指出孔子有贤人在身边会快乐,进而类比梅尧臣、欧阳修和自己师生相得的情景。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听说,周公做辅佐君主的宰相的时候,他急于求得贤才,在一顿饭之间,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去会见来访者,在洗一次头发的时间里,多次握着已经解开了的头发去接待客人。现在即使不能做到像周公那样的吐哺握发,也应该召见他们并加以举荐,考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决定)让他们离开或接近他们,不应该不子理睬。我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四十多天了。接连递交了两封书信,可我的志向仍然不能使您了解。多次登门求见,都被您府上看门的人挡了回来。只因为我生性愚钝,不懂得自己离开了事,所以才发了关于周公的这一通议论,希望您也能够仔细地看看它。古代的士人,三个月不能得到官职,就互相慰问,所以,他们离开国家时就一定要带上见面礼。但是他们之所以重视自我推荐,就是因为若在周不被任用就可以离开周到鲁去;在鲁不被任用,就可以离开鲁到齐去;在齐还不被任用,就可以离开齐到宋去,到郑去,到秦去,到楚去。可是现在,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君主,四海之内只是一个国家,抛开它,就只有夷狄这些地方了,就只好离开故国了。所以要求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主张的士人,不在朝廷上得到任用,那就只有到山林隐居去了。在山林过隐居生活,是士人中那些只顾独善其身,保养自己,不为天下大事担忧的人才能安心的。如果怀有为天下担忧之心的人,则不能安心。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经常自我推荐而不感到羞愧,递交书信,屡次登门求见而不知道应该停止。又哪里仅仅如此而已,我还惶惶不安,生怕不能成为您的门生呢。希望您稍微给以重视吧!材料二:富贵的周公有比不上贫贱的孔子之处。凭召公的贤能,凭管叔、蔡叔的亲近,却不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和谁一起分享他那富贵的快乐呢?而和孔子共贫贱的人,都是天下的贤才,那么,单凭这一点也就足够快乐了。我七八岁时,才知道读书,听说当今天下有个欧阳公,他为人像古时候的孟轲、韩愈那些人。而又有一位梅公。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欧阳公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料想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自己也陶醉在这种快乐之中。我正在学习写作诗赋,想谋得一些微薄的俸禄,思量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公。所以来京师一年多了,未曾登门拜访。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您和欧阳公亲自主持考试。我意想不到自己会考取第二名。随后听说,您喜爱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认为那篇文章不同于世俗的文章,予以录取。所以我能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亲戚旧友为我请求嘱托,而过去十多年间听到名声而不能见到的人,现在忽然成为知己。闲暇时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可以苟且富贵,也不可以白白地处于贫贱的境遇中。有大贤人在世而作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假如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身后跟有车骑随从几十人,使里巷的小百姓围观而发出赞叹,又怎么能代替这样的快乐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指西山的三处防守州城,为蜀地要镇,防吐蕃入侵。②万里桥:诸葛亮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后因以名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西山白雪”“南浦清江”,实写诗人“跨马出郊时极目”的“野望”之景。B.“海内风尘”说明当时战火纷乱的动荡时局,与诗人郊游的闲适之态形成鲜明对比。C.“惟将迟暮供多病”与《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都写了诗人年老多病的境况。D.尾联“日”字凸显情况的变化,“人事日萧条”表明世事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糟糕。16.《唐诗训解》评此诗:“天涯涕泪,岂徒以哭吾私。”即本诗流露的悲伤不仅是个人私情,更是强烈的家国之情。诗歌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通过描写野望之景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首联通过写西山三城这一边塞之地来表达忧国之思,通过写“南浦”“万里桥”这一分别之地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②通过写自己的身世经历来抒发情感。颔联通过写自己与兄弟天各一方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颈联通过写自身年老多病不能报效国家表达对国家的关怀。③直抒胸臆。尾联“不堪人事日萧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对自身的悲痛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B.“与诗人郊游闲适之态形成鲜明对比”错,诗人郊游并没有“闲适”,而是在“野望”中饱含了离愁和忧国之思,诗人郊游与国家动荡并不构成对比。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抒情手法的能力。①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据注释①可知,“三城戍”指西山的三处防守州城,为蜀地要镇,作者借写这一边塞防守之地来表达忧国之思;据注释②可知,“万里桥”代指送别始发地。南浦,南郊外水滨。“南浦”和“万里桥”都是常见的分别之地,作者借此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所以,首联通过描写野望之景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②颔联中“诸弟隔”,写几个兄弟音讯阻隔;“一身遥”,写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此联通过写自己与兄弟天各一方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颈联中“迟暮供多病”,写自己已入“迟暮”之年,并且体弱多病。此联通过写自身年老多病不能报效国家表达对国家的关怀。所以,此处通过写自己的身世经历来抒发情感。③尾联“不堪人事日萧条”,写“我”感叹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所以,此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对自身的悲痛之情。(直抒胸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花假期去爬华山,华山路途险峻,悬崖耸立,小花抬头仰望,看到山峰高耸入云,偶尔有一两颗松树在崖壁石峰中艰难生长,她觉得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容这种景色也很恰当。(2)爷爷拄着拐杖在公园里遛弯,走走停停,时不时地抬头仰望,小明看到了,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3)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前后文义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答案】①.连峰去天不盈尺②.枯松倒挂倚绝壁③.策扶老以流憩④.时矫首而遐观⑤.主人下马客在船⑥.举酒欲饮无管弦(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盈、壁、憩、矫、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村庄的大树下有人躺在浓荫里午睡。年轻人被热情的村民留在家中喝了半碗高度烧酒,此时正①地走出来。日头也一晃一晃。他一直走到大树底下。这个午后有点悠长,山风吹过来带着植物葱茏芬芳的气息,也带着山边井水的清凉。在山顶,那是一个叫平天镶的小村。七十五岁的老高,还能想起那样的一个夏日午后。记忆里有知了的鸣叫,大树的荫凉……这样宁静的时光就滑过去了,【甲】回忆依然像放电影一样鲜明。那时还很年轻的小高,扛着八毫米的电影拷贝与放映机来到山顶,晚上,他要在山顶放映电影。平天镶,②,就是一口平底锅。这座山也真是很奇怪,高高的山顶居然有那么大的一块平地。于是,一座小村庄就落在了这里,七八十户人家。晒谷坪上,早早摆好的条凳和椅子,见证了小高的受欢迎程度——小村庄早就传遍了要放电影的消息,【乙】人人都像过年一样开心。连山脚下的人们也闻风而至,虽然爬山爬得③,但依然满面春风。18.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B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C.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的。D.一吃到咸味,我不由得想起山上同志们那些黄瘦的脸色——山上缺盐缺得凶呢。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都有“像……一样”,说说二者的异同。【甲】回忆依然像放电影一样鲜明。【乙】人人都像过年一样开心。【答案】18.D19.①东摇西摆②顾名思义③汗流浃背(气喘吁吁)20.①相同点:两句话都用“像……一样”,都表达了两种事物的相似性。
②不同点:甲句把回忆比作放电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句把放电影给人带来的开心与过年给人带来的开心相比较,运用了类比、不是比喻。【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说话中断。C.表示补充说明。D.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①上文说喝了半碗高度烧酒,下文说“日头也一晃一晃”,此处指东摇西晃,走路不稳,可填“东摇西摆”。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②后文说高高的山顶居然有那么大的一块平地,所以“就是一口平底锅”是联想到这一名称的解释,可填“顾名思义”。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③横线前后是转折关系,后文说满面春风,前文应是说爬山爬得很累,可填“汗流浃背”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多。也形容非常惊恐或羞愧。(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和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相同点:【甲】句说回忆和放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是鲜明的。【乙】句说人人的心情和过年一样,都是开心的。所以,两句话都用“像……一样”,都表达了两种事物的相似性。②不同点:【甲】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回忆”是本体,“放电影”是喻体,把“回忆”比作“放电影”,突出了回忆时的心情;【乙】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放电影给人带来的开心”与“过年给人带来的开心”相比较,突出人们此时的愉快的心情,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界上有不少动物是透明的,①,如一些鱼、虾、水母等。而在中美洲却有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透明动物——玻璃蛙,它们能控制身体,使之变透明。玻璃蛙只有曲别针大小,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们的皮肤原本是绿色的,当它们白天趴在叶子上睡觉时,②,与叶子融为一体。在日光照射之下,它们透明的身体也不会投射出阴影,如同露珠一般。动物学家研究发现,与活动时相比,玻璃蛙在睡眠期间身体透明度会高出34%-61%。这是为了③,因为它们在睡觉时最容易遭受攻击。对于从上方或下方经过的捕食者而言,它们几乎差不多是隐形的。即便是对于人类而言,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中②皮肤就变透明了③保护自身安全22.(1)删去“几乎”或“差不多”。(2)删掉第二个“对于……而言”或者将“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改为“它们的踪迹也很难被发现”。【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所举例子“如一些鱼、虾、水母等”以及后文“生活在陆地上”可知,此空是说这些透明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据此可写“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第二空,根据首段内容可知,玻璃蛙的特点是身体可以变透明,再结合后文“与叶子融为一体”可知,此处应写“皮肤就变透明了”;第三空,由后文“因为它们在睡觉时最容易遭受攻击”可知,玻璃蛙睡眠期间身体透明度变高是因为它要保护自己的安全,据此可写“保护自身安全”。【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第一处,“几乎差不多”语义重复,应该删去“几乎”或“差不多”;第二处,“即便是对于人类而言,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的主语应该是“人类”,可删掉“对于……而言”,也可在“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中填加主语,将其修改为“它们的踪迹也很难被发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有人主张放过自己,接受平凡;有人则鼓吹,奋斗到无能为力,努力到精疲力尽。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多歧路,勇奋战,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制造中的品牌推广与企业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危险品仓储的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制定考核试卷
- 搪瓷制品的节能效果与环保意义考核试卷
- DB11T 270-201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规范
- 筑堡工程课件教学课件
- 法国概述课件教学课件
- 兵团精神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工程项目管理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下册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高性能玻璃微珠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高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00字3篇
- 电力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细则
-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数轴上动点问题》 课件
- 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老年友善医院创建-老年人社会服务相关职责
- 高等天气学讲座---锋生动力学和锋面次级环流课件
- 液压站更换作业指导书
-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 医药代表晋级管理办法
- 格林公式(公开教学用)
- AWS_D1.1焊接工艺评定记录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