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选项土地改革完成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D选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领土完整的重要进展。因此,正确答案是C。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正确的是()A.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战争双方在战争中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C.战争最终以德国战败而告终D.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导致的。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因为战争双方并未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C选项错误,因为战争最终以德国等中央同盟国战败而告终;D选项错误,因为战争结束后,虽然英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但美国和苏联的实力也逐渐崛起,世界霸主地位不再仅限于英国。因此,正确答案是A。3、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B.实行焚书坑儒C.开设郡县制D.颁布《汉律》答案:D解析: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实行焚书坑儒、开设郡县制等。《汉律》是汉朝的法律,与秦朝无关,因此选项D不正确。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是由谁提出的?A.汉武帝B.董仲舒C.李斯D.赵高答案:B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汉武帝采纳了这一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选项B正确。5、题干:以下哪个朝代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C解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尤其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被誉为“开元盛世”。秦朝虽然统一六国,但国力有限,汉朝时期虽然出现了文景之治,但整体上不如唐朝繁荣。宋朝虽然经济发达,但政治上相对较弱。6、题干: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兵圣”?A、孙武B、孙膑C、诸葛亮D、曹操答案:A解析:孙武,又称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圣”。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但并非被誉为“兵圣”。诸葛亮和曹操虽然都是杰出的军事家,但并不被普遍称为“兵圣”。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所引发的战争。B.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确实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所引发的战争,因此A选项表述正确。B、C、D选项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也是正确的表述。故选A。8、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D.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确实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因此A、B、C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立即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因为革命后,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故选D。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主张“仁爱”,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C.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法教化来约束。D.儒家思想强调“三纲五常”,主张社会等级制度。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它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和社会等级制度,并非主张社会等级制度。因此,D项错误。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数学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B.《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之祖”。C.《农政全书》是明朝农学家宋应星所著,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D.《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和矿冶业技术。答案:B解析:A项,《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C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农学家徐光启所著;D项,《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而B项,《黄帝内经》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之祖”,因此,B项正确。11、题干:以下哪位古代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B.班固C.贾思勰D.杜甫答案:A解析: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是东汉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贾思勰是北魏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与“史家之绝唱”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A。12、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共第一次合作D.抗日战争胜利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并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并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抗日战争胜利虽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并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正确答案为B。13、题干: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B.“贞观之治”是唐朝后期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朝中期的盛世局面C.“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唐朝中期的盛世局面D.“贞观之治”是唐朝中期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朝后期的盛世局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盛世的相关知识。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选项A正确。14、题干: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B.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C.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指挥中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相关知识。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指挥中心是国民政府的军事指挥机构,而非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此,选项D不正确。1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长征【答案】B.五四运动【解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导的爱国运动,它不仅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6、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对日军采取的主要战术是什么?A.游击战B.阵地战C.运动战D.持久战【答案】A.游击战【解析】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并逐渐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料二: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强调“仁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材料三: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强化中央集权。1.请简要分析孔子、孟子和董仲舒三位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异同点。答案:相同点:孔子、孟子和董仲舒都强调仁政,主张以德治国,关注民生。不同点:(1)孔子强调“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强调“仁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3)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强化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了孔子、孟子和董仲舒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异同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思想家都关注仁政和民生,但他们的具体主张有所不同。孔子主张“仁”的学说,反对苛政;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董仲舒则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强调君权神授和中央集权。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历程。第二题简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分析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10分)要求:1.列举至少三项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2.分析辛亥革命对现代中国有哪些长远影响。3.字数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与解析:1.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共和时代。社会方面: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的变革,如废除缠足陋习,倡导男女平等。经济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辛亥革命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法律制度方面:辛亥革命后,一系列法律和制度的建立,为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框架。文化观念方面:辛亥革命提倡的民主共和理念,对于塑造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和公民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地位方面:虽然辛亥革命初期并未使中国摆脱列强的控制,但革命者们的努力和牺牲,最终促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它对当前中国社会各方面持续影响的认识。答题时应注意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及其长远意义。第三题题目:以下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事件,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朝实行一种制度,规定每隔一定年限,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亲临考场,对举人进行面试,合格者授予官职。材料二:这一制度促进了人才的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的名称。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答案:1.科举制。2.历史意义:(1)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2)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3)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解析: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材料一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结合材料二,科举制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二是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三是科举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解答时需结合材料,准确概括科举制的名称和意义。第四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并逐步推广至全国。材料二:《汉书·地理志》中提到,西汉初年承袭秦制,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扩展。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稳固。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简述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从秦到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答案与解析】(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纷争局面,防止再次出现诸侯割据的情况。他认为如果再分封诸侯,就是给未来埋下战争的种子,因此他希望通过实行郡县制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郡县制之下,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主要措施是推行“推恩令”。这一政策通过减少诸侯王的领地和权力,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力量,增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力。同时,汉武帝还继续沿用了秦朝创立的郡县制,并加以完善,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局面。这些措施的影响在于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从秦到汉,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体现了从地方自治走向中央集权的趋势;随着中央权力的加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减弱,国家整体呈现出高度集中管理的特点。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追求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历史进程。第四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