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_第1页
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_第2页
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_第3页
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_第4页
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复活(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复活(节选)》为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中的重要篇目,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本文节选部分围绕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世界展开,探讨道德、信仰、人性等深刻主题。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高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和认知水平。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复活(节选)》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在以下核心素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本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文化理解,深入探讨文本中的道德、信仰等人性主题,理解19世纪俄罗斯社会背景下的复杂人性;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对聂赫留朵夫的人性复活过程进行思考与评价,激发学生的道德反思和价值观形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运用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些目标与新课改要求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小说的基本阅读方法,理解了文学作品的表层意义,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他们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有一定了解,为学习《复活(节选)》奠定了基础。

2.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不同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部分学生对文学创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等内容感兴趣,善于从宏观角度理解文本;部分学生擅长文本细读,对语言和人物心理有较敏感的把握。此外,学生中存在视觉型、听觉型和动手操作型等不同学习风格。

3.学生在学习《复活(节选)》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文本中复杂的人性主题理解不够深入,如道德、信仰等;对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困难;在批判性思考和价值观形成方面存在分歧,需要引导和讨论。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获得《复活(节选)》的教材或打印资料,以便于课堂阅读和分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复活》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作者简介、人物关系图、小说插图以及节选部分的关键情节概括,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阅读区、讨论区和展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供白板或黑板,方便记录讨论成果和关键信息。

4.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电子教室或网络平台,分享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复活》的电影片段或专家讲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复活(节选)》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经典文学的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听说过列夫·托尔斯泰吗?他的作品《复活》是如何反映人性和社会的?”

展示托尔斯泰的图片和《复活》的封面,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经典地位。

简短介绍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复活》的基本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复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复活》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价值。

过程:

讲解《复活》的情节概要,包括主要人物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故事。

通过人物关系图,详细介绍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发展。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托尔斯泰的文学风格和作品的艺术成就。

3.《复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复活》中的人性探讨和社会批判。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节选片段,分析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情节和深层意义,展现作品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探讨道德和信仰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复活》中的某个主题,如救赎、人性觉醒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主题在现代社会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个人的反思。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复活》主题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分析、个人见解和反思。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复活》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复活》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强调作品的文学地位。

强调作品在当代的启示,鼓励学生将文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复活》中人性探讨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全文,推荐学生阅读完整作品,以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

-19世纪俄罗斯文学背景资料,包括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学流派和作家介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复活》的创作背景。

-托尔斯泰的其他著名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鼓励学生对比阅读,探索托尔斯泰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关于小说中道德、信仰、人性等主题的学术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如玛丝洛娃的命运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探讨小说中的法律、宗教和社会正义问题,分析聂赫留朵夫的人性复活与这些问题的关系。

-比较中俄两国19世纪的社会变革和文学发展,探讨两国文学的异同。

-创作一篇以《复活》为灵感来源的短篇故事,要求结合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特点,发挥创意。

-设计一场关于《复活》的读书会或辩论赛,让学生在交流和辩论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思考深度。评价学生是否能主动提问、发表见解,以及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合作程度、观点的创新性和论述的逻辑性。关注学生在展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对他人观点的尊重。

3.随堂测试:设计针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随堂测试,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复活(节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撰写的关于《复活》人性探讨的短文,关注文章的结构、观点、论证和语言表达。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成果、测试成绩和课后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强调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复活》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中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文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内容逻辑关系①知识点阐述:

-《复活》的情节概要: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故事,以及两人心灵的复活过程。

-人物关系分析: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关系变化,以及他们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

-文学手法探讨: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对人物心理、社会环境、道德观念的细腻描绘。

②关键词强调:

-复活:指人物的道德觉醒和人性回归,以及小说的核心主题。

-道德:探讨人物在道德困境中的选择与挣扎,以及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社会批判:分析小说对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批判,以及其现实意义。

③句子解读:

-“人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常常是矛盾的特性组成的。”(小说中的一句话)

-“生命是什么?它是一瞬间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然后熄灭。”(小说中的一句话)

-“只有通过爱,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小说中的一句话)

板书设计:

```

《复活(节选)》

├──情节概要

│├──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故事

│└──心灵的复活过程

├──人物关系

│├──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

│└──其他角色互动

├──文学手法

│├──心理描写

│├──环境描绘

│└──道德观念

├──关键词

│├──复活

│├──道德

│└──社会批判

└──句子解读

├──人性的复杂性

├──生命的短暂

└──爱与理解

```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复活(节选)》的学习,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和艺术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复活(节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就小说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此外,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讲解时更加详细和生动。此外,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教材,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首先,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我会设计更多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典型例题讲解-题目:请分析《复活(节选)》中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

-解答: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贵族身份的优越感,又有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心。在小说中,他经历了从道德堕落、对玛丝洛娃的抛弃,到后来对她的救赎和自我救赎的过程。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觉醒。

2.补充和说明举例题型:

-题目1:请结合《复活(节选)》的内容,分析玛丝洛娃的形象特点。

-解答:玛丝洛娃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原本是一个善良纯洁的乡村姑娘,但后来因生活所迫沦为妓女。她的形象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在社会压迫下的无奈。

-题目2:请分析《复活(节选)》中的社会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解答: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背景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封建制度和阶级压迫使得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玛丝洛娃的命运就是这一背景下的缩影。而聂赫留朵夫虽然出身贵族,但也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他的道德觉醒和社会批判意识也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题目3:请结合《复活(节选)》的内容,谈谈你对人性善恶的看法。

-解答:《复活(节选)》中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聂赫留朵夫从一个道德堕落的人逐渐觉醒,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恶斗争。玛丝洛娃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依然保持善良和坚韧。这表明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题目4:请分析《复活(节选)》中的道德观念。

-解答:《复活(节选)》中展现了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