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孝先行,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浙江省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课题组①[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和礼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孝文化和礼文化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抓手。但是,礼孝文化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目中逐渐淡化,现在的学生,他们生活在安闲舒适的环境中,很少受挫折,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道德感严重缺失。本课题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礼孝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校洋溢着礼孝的氛围,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以此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关键词]礼孝特色文化一、课题的提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课题组组长:华楚明课题组成员:陈春亚、沈琼、刘倩(执笔)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和礼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孝文化和礼文化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抓手。做人从“孝”起步,做事以“礼”为先。但是,礼孝文化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目中逐渐淡化,现在的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安闲舒适的环境中,在家受到老人和父母的“宠爱”,在学校受到教师们百般呵护,在社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他们很少受挫折,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道德感严重缺失。同时对基本的礼仪也毫无认识,与老师、与家人,与长辈、与同学不懂得如何相处。同时,当今社会正面对各种不讲亲情、不讲道德,只讲金钱与竞争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未成年人“孝德”乃至中华美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成为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因此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进行礼孝文化的建设,意义深远。一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国家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培养和教育。这不仅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和乐融融,也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健康和谐,不仅影响到现代化事业的进程,更影响到民族精神品格的铸造。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礼孝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校洋溢着礼孝的氛围,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以此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试想:一个学生,如果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懂得如何尊敬师长,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优秀呢?还有什么不能教化呢?所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文化及其建设,是我们的古老传统,它期待有更多方面的认同、理解、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行动和实践。这样才能使孝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竞放异彩!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孝”文化的历史内涵“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到了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悌”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孝经》、《礼记》以及“三纲”学说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魏晋至隋唐五代七百余年,孝道观念虽然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但各朝统治者都坚持汉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比如“举孝廉”作为察举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致为后世所承袭沿用,清代的“孝廉方正”仍是进宫入仕的重要途径。其间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孝道向法律领域的全面渗透,凭借法律力量推行孝道,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这也是“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方法。宋元明清:孝道走向极端化、愚昧化宋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理学家认为孝道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伦理属性,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一性、绝对性、约束性进一步增强,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这里,孝成为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孝”文化的辩证发扬: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事迹,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在大力推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德的今天,国内各种社科组织、各种青少年组织、各级各类学校,都对礼孝文化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不少学校也把“孝文化”作为学校的德育研究课题。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通过制度建设,使“礼孝文化”成为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2.通过对校园环境的改造,使“礼孝文化”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使学生的“礼孝行为”成为一种习惯。3.通过行为的约束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使“礼孝文化”长存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以此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研究实施根据课题计划和方案,课题组全面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礼孝文化”教育,打造“礼孝文化”环境,建立合适有效的制度,使依托“礼孝文化”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探索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发展特点、有实效、有推广价值的德育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过程中遵循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一)通过制度建设,使“礼孝文化”成为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在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以《礼孝引领、教改创新、携手合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落实礼孝教育,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礼孝教育,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培养孝心……”。以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礼孝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大抓手,并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渗透,形成常规化教育:1.礼孝文化活动月:学校将每年三月定为“礼孝文化活动月”,开展礼孝征文、礼孝PPT制作等活动,并评出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展示、表彰;2.礼孝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寒暑假均布置一项与礼孝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于开学初进行评比表彰;如: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感恩的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为家长分忧,帮家长做一件实事;3.礼孝教育主题班会: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礼孝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进行评比。4.阳光跑操呼号:今年九月,学校在阳光跑操活动中加入礼孝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跑操的同时呼号,呼号内容为《弟子规》的内容,并安排行政领导进行监督管理;5.开设礼孝课:今年九月开始,学校在初一初二增设了一节礼孝课,每两周一节,由校长亲自任教;6.评比孝德标兵:学校开展了“孝德标兵”的评选活动,由每班推荐一名候选人,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公开评选活动,并将最后评出的十位“孝德标兵”的光荣事迹做成宣传展板,展示于学校“礼孝长廊”,供全校师生学习。通过这些措施,使礼孝教育逐步上升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化教育,使“礼孝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德育制度的一部分,给全校礼孝校园文化的形成起了纲领性作用。(二)改造校园环境的,使“礼孝文化”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使学生的“礼孝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学校的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显性呈现,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部分。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这个“特”字,更要重视硬环境的建设,使校园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都打上“特色校园文化”的烙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特有的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墙壁、楼道,橱窗、黑板、文化长廊等地方和场所,在学校里添置文化石、在石上刻录“礼”、“孝”等文字,在学校建设“礼孝文化”墙,增设“礼孝文化”宣传窗,宣传窗里贴上了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的故事,不少学生在课间散步时会站在这里读一读,看一看,现在,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学生中津津乐道。学校组织信息教师制作礼孝文化的宣传展板,悬挂、张贴于操场的围栏、行政楼的廊柱、行政楼三楼的礼孝长廊,通过这些展板,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还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礼孝文化”的大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礼孝文化的熏陶。(三)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大力开发“礼孝”校本课程。“礼孝”的研究,在中小学德育方面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全国范围内虽然有不少学校都开展礼孝方面的教育活动,但都各自为政,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有蓝本可依。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具有掌中特色,适合本校学生的礼孝教育,发动全校师生,自主开发礼孝校本教材。1.引导学生自编自写礼孝读本2011年6月,学校雏菊文学社的同学在社长王淑薇的倡议下,提出要出一本礼孝方面的小册子,以方便全校师生开展礼孝方面的活动。学校领导大为赞赏,为学生们开设了专门的工作室,配置了专门的电脑,并新购置了一台打印机。文学社的同学们用了半年的时间,编成了掌起中学的第一本礼孝读本。读本共分为理论篇、励志篇、实践篇和感悟篇4个版块,共有六十余篇文章,读本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征稿,由校“雏菊”文学社成员整理编纂而成,其中理论篇、励志篇的内容多由学生从网络、报刊杂志收集古今中外的关于礼孝方面的人物和故事,经改编整理而成;实践篇和感悟篇的内容则由学生通过礼孝活动,发自内心的感悟,撰文而成。这本由学生自编自写的读本在全校同学中引起了具大反响。整本读本没有枯燥的说教,有的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礼孝故事,是一个个感人泪下的孝子典故,是身边同学发自内心的感悟,这样的由同龄人编撰的读本,引起了广大学子的共鸣,同学们对“礼孝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11年12月,这部完全由学生编撰的礼孝读本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授书仪式,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礼孝”文化的冲击。2.发动部分教师收集整理,撰写礼孝教材2012年暑假,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利用休息期间,搜集整理了礼孝方面的资料,编撰了第二本礼孝读本,《礼孝读本之二》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弟子规”、“诸子家训”、“劝孝歌”、“礼孝金言”和“礼孝节日简介”。读本着重于传统孝文化的介绍,不仅全文收录“弟子规”、“诸子家训”等古文经典,还整理了相关的注释讲解,并以此为教材,作为初一初二学生每两周一课时的“礼孝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诵,而且能够理解,并付诸于行动。3.发动全校教师收集“礼孝美文”,撰写“礼孝教育教案”,并编撰成册。2012年暑假,学校布置了教师“暑假作业”,要求每位教师在暑假期间,结合我校礼孝文化的教育主题,推荐当代社会的礼孝故事一则,用发生在身边的礼孝故事教育学生;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所教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撰写礼孝教育教案一份。开学初,每位教师都上交了自己精心搜寻的礼孝故事和精心撰写的礼孝教案,学校经过挑选、评比,共有四十位教师搜集的礼孝故事入选《掌中礼孝美文》,四十五位教师撰写的教案入选《掌中礼孝教案》。教师们纷纷表示,在搜集资料和撰写教案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对学校实施“礼孝文化”教育的决策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后在教学中会更深入地渗透礼孝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做家庭孝子,国家栋梁。(四)发挥校园电视台的德育教育功能,自编自导自拍礼孝教育节目:校园电视台是现代化学校的传播媒介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利用校园电视台,丰富校园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还能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园电视台配合“礼孝”校园文化建设,录制了专题片《礼孝引领,和谐同行》。专题片由校园电视台成员拍摄,由慈溪市十佳校园之星童宇翔同学解说:“踏进慈溪市掌起中学这座年轻美丽的校园,感受最深的是浓厚的校园文化,以礼孝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能让你呼吸到与众不同的心灵气息。”通过校园环境、系列活动的拍摄,让大家通过这个专题片了解掌起中学的礼孝特色校园文化,了解掌起中学。这部专题片经浙江省电教馆组织初审,并报送全国参评,最终获得了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电视大奖赛专题片组的铜奖,同时荣获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二等奖。专题片同时在校园电视台播出,节目播出后在学生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同学们对“礼孝”校园文化的了解更深入了。第一本由学生自编自写的《礼孝读本》出版后,校园电视台的成员抓住这个新闻素材,采访了相关教师和读本的编撰人员,并录制了校园新闻节目《掌中八名学生自编自写礼孝读本》,新闻采访中,文学社的成员普遍认为,在《掌起中学礼孝读本》的编纂过程中,接受一次心灵的激荡,灵魂的洗涤,感悟良多。“我们是用心在编这本书,一边搜集各种资料,一边也在学习礼孝文化,收获很多,感触很多。”作为编辑人员之一的王淑薇说:“我们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来编这本读本,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悠久的礼孝文化史,同时也觉得自己以前在礼孝方面做得还不够,以后要更加用心孝敬父母,以礼待人。”《礼与孝》的作者王益峰则说:“自从参加了编写礼孝读本,我自己对礼孝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在跟父母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融洽了。”这部作品被浙江省电教馆报送全国参评,最终荣获了全国第九届中小学电视大奖赛“校园新闻”类的银奖。(五)在班级中渗透礼孝文化教育,相继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和“感恩父母—礼孝传承”主题班会,并进行班会活动评比。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以礼孝文化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全校各班举行了关于“孝心”的主题班会。我们相继在全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和“感恩父母—礼孝传承”主题班会,并进行了班会活动评比。在班会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从不同的礼孝故事、事例中,分别从不同角度的各个方面去感悟礼孝文化的冲击,在场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并在每个年段评选出一节优秀班队课,进行展示。活动使同学受益菲浅,使礼孝文化更深入人心。(六)树立典范,评选十佳孝德标兵。榜样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特定区域中的学习样板,榜样能使广大学生感到更亲切,更易学习,以达到用榜样(孝样)来指导学生的道德生活,抑制和贬斥不孝的人和事,用榜样作示范,是消除孝道教育中的空洞说教的较好方式。学校开展了“十佳孝德标兵”的评选活动,通过班级初选、推荐,学校通过候选人的演讲、事迹介绍等方式展示“孝德标兵”候选人的风采,并通过公开投票评选,以激励其崇尚孝文化、孝敬父母的光荣之举,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学生,使“礼孝”文化能够浸润学生的思想,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十佳孝德标兵”的评比标准如下:1.在家庭: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如不顶撞、不说谎、不让父母担忧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如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刷碗、洗小衣服等;要勤俭惜时,不盲目攀比。如不挑吃穿、不乱花钱,先做应该做的事,再做喜欢做的事等。2.在学校:尊敬师长。如见面行礼、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等;友爱同学。如互帮互助、多宽容、少计较等;言行文明。如不讲脏话、不打架、爱公物、保护环境等;关心集体。如主动担当、热情服务,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等;讲究卫生。如勤剪指甲、勤洗澡,衣着干净,簿本整洁等。3.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如公共场所轻声慢行、自觉排队、主动让座等;遵守交通规则。如不闯红灯、走斑马线、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嬉戏等。通过评比标准可以看出,学校所倡导的“孝文化”是一种“大孝”,要求学生不仅在家庭对父母、长辈孝顺,在学校对师长尊敬,对同学友爱,在社会上更要遵守社会公德,对社会负责。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通过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校园中遇到老师问好的声音多了,同学之间争吵的声音少了;更重要的是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懂事了,会帮忙做家务了,零花钱要得少了,与家长顶嘴的现象少了,有的同学还主动去探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礼孝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体现。同时,学校在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教材建设、人文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效:1.初步形成了礼孝教育制度,将礼孝教育列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常规化工作,使礼孝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抓手;2.加强了校园礼孝环境的建设,使礼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一般货物销售合同(合同版本)
- 《天马水厂参观报告》课件
- 2024深圳市HL大厦物业服务合同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金融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安保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2024学校标准房屋租赁合同范本范文
- 心动过缓的治疗与护理
- 《s文化专栏资料》课件
-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 2024北京房地产买卖标准合同范本
- 人音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 中建污水支管逆作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
- 初中体育《篮球单元计划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 万物之理-爱因斯坦之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
- 项目备案申请表
- 洛洛学专注:用故事帮助容易走神的孩子
- 2.1.2+岩石圈物质循环+第二课时+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 2、UV-固化-过程确认报告-PV-01.2-A0
- 阿基米德的故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