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的变迁 (解析版)_第1页
3.3 海陆的变迁 (解析版)_第2页
3.3 海陆的变迁 (解析版)_第3页
3.3 海陆的变迁 (解析版)_第4页
3.3 海陆的变迁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三节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证据:①地壳运动(主要原因)——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海洋变陆地;②海平面上升——如我国东部海底出现古河道遗迹;③人类活动(填海造陆,有利有弊)——如荷兰、香港、日本、迪拜的填海造陆;利:围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弊:围海造陆破坏了地下水位;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破坏海洋生态环境;2、大陆漂移说:创立者:魏格纳(1)观点:两亿年前,我们脚下的大陆是互相连接再一起的,后来开始分裂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2)证据: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相互吻合、古老底层相似、古生物相似3、板块构造学说:(1)观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在不断运动,相互挤压和分离。(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板块运动方式:碰撞/消亡边界——形成山脉、岛弧;张裂/生长边界——形成海洋、裂谷;①红海不断扩大——非洲板块河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②地中海不断缩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地带;③珠穆朗玛峰不断长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4)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两大火山地震带: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冰岛——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日本——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地带;汤加——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活动一:教材P57,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海陆的变迁,这是令古人疑惑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常识。居住在海边的同学甚至可以见到这种海陆之变。阅读图3.18-图3.20提供的实例及下列拓展材料,了解海陆的变迁。拓展资料:1.2023年1月,中科院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综合考察队抵达拉萨,再次开启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区古生物考察与寻找珠峰地区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的科考之旅。在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所长和倪喜军研究员的带领下,一行近二十余人,集合了不同研究方向科研力量的队伍,在定日县岗嘎镇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岗嘎南部三叠纪曲龙共巴组的至少三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确定无疑的大型海生脊椎动物化石。从化石骨骼结构上判断,正是大家寻找了多年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此时距刘东生先生(1964年)和邱占祥先生等人(1966年)找到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已经过去近60年。2.台湾海峡原来是台湾岛和中国大陆中间的陆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陆地下沉北海水淹没,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所以在台湾海峡的海底还保存着古代的森林和河道的遗迹。台湾桃园、新竹等地先后发现了犀牛、剑齿象、古鹿等化石。这些动物化石与四川、浙江、广西等地洞穴堆积层中所发现动物化石十分相似。这是否证明大陆和台湾在远古时代就有一个陆路通道?近日,在福建东山博物馆中,专家又发现大量“台湾斑鹿”(现代的台湾斑马)化石,这种“台湾斑鹿”为台湾所独有,它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此前专家关于大陆和台湾在远古时期有陆地相连的猜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玉柱来到福建东山进行考古,在对这个县博物馆馆藏的大量“东山人”古脊椎动物化石进行再次甄别的过程中,他发现其中有大量大陆至今尚未发现、台湾所独有的“台湾斑鹿”化石。那么,这些“台湾斑鹿”是如何跨过台湾海峡到达了大陆沿海的?东山发现的动物化石与台湾出土的动物化石惊人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一个动物群。3.荷兰堪称填海造陆最悠久的国家。自13世纪以来,荷兰人向大海索地近七千平方公里,约占其现今国土面积的20%。其中20世纪时因急剧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总共新造了约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须德海和三角洲两大围海造陆工程。荷兰围海造陆原因,一者是国土狭小,人地矛盾紧张;二者是地势低洼,易受海水侵袭。在1953年那场大规模的洪涝灾害中,倒灌的海水冲毁了荷兰五万栋房屋,夺走近两千人命。而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地区的损失尤甚,由此举世瞩目的三角洲工程诞生。三角洲工程是把大海挡在外面,其兼顾抵抗强劲海潮、照顾航运和连接三角洲各岛屿的功用,是荷兰人奇思妙想的结晶活动二:教材P61,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地理现象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虽然只是一种假说,却不是空想,而是在科学推断的基础上,找到了相应的资料和实证。图3.24和图3.25提供的资料,被认为是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两个典型实例。请你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对图示地理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答:魏格纳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似的一些证据,论证自己的“假说”。活动三:教材P63,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板块运动引起的大陆漂移,形成世界地形的分布格局。地球上的山脉的大规模的隆起、裂谷带的生成和发展、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以及海洋的发育和小时,都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请你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对图示地理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1.读图3.29,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在不断隆升?答: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②两大板块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③两大板块压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④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区,不断扩张;(2)红海为什么在不断的扩张?答:因为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地带。(3)地中海我为什么不断缩小?答: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缩小;考点一海陆变迁(23-24八年级下·河南新乡·期末)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我国的青藏高原也曾发现海胆化石的踪迹。下图为海胆和海胆化石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青藏高原发现海胆化石,这说明(

)A.海胆曾生活在陆地 B.当地曾经是海洋C.这里即将变成海洋 D.当地以渔业为主2.青藏高原存在海胆化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升降 C.地球运动 D.人类活动【答案】1.B2.A【解析】1.青藏高原发现海胆化石,这说明这些古生物曾生活在海洋,A错误;青藏高原发现海胆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B正确,C错误;青藏高原发现海胆化石,与渔业无关,D排除,故选B。2.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变迁,如填海造陆等;青藏高原存在海胆化石,这种现象说明了海陆变迁,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A正确;与海平面上升、地球运动、人类活动无关,BCD错误,故选A。考点二大陆漂移学说1.(22-23七年级下·湖北恩施·期中)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洲a是面积最大的大洲,该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目前,大洋①的面积比大洋②大,大洋③的海洋平均深度比海洋④大C.大洲c和a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大洲b和a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大洲c和大洲d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答案】C【解析】大洲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亚洲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A叙述正确;大洋①是太平洋,大洋②是大西洋,大洋③是印度洋,大洋④是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和平均深度最深的大洋,印度洋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所以目前,大洋①的面积比大洋②大,大洋③的海洋平均深度比海洋④大,B叙述正确;大洲a是亚洲,大洲b是北美洲,大洲c是非洲,大洲d是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C叙述错误;大洲c是非洲,大洲d是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古老地层在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12-13七年级上·四川凉山·期中)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答案】B【解析】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德国科学家是魏格纳,B符合题意;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学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三:板块构造学说(2024·吉林长春·二模)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及部分地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近10年来的8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

)A.板块与板块的内部地区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区 D.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2.图中A处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原因是(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答案】1.C2.C【解析】1.读图可知,近10年来的8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主要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及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2.读图可知,A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张裂拉伸地带,面积会不断扩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一、单选题(23-24八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夏威夷岛也称“火山岛”,与其他岛相比,她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巨人。结合夏威夷岛位置及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夏威夷岛所在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2.图中观测站位于火山口附近,所在山峰的海拔最高不超过(

)A.2400m B.3000m C.3600m D.4200m3.夏威夷岛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巨人,反映了(

)A.火山喷发形成新的陆地 B.海平面呈持续下降趋势C.当地居民不断围海造田 D.河流三角洲形成新陆地【答案】1.C2.D3.A【解析】1.读图可知,夏威夷岛所在的大洋是太平洋,太平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是世界第一大洋,排除ABD,故选C。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600米,观测站所在山峰的海拔位于3600-4200米之间,不超过4200米,排除ABC,故选D。3.结合所学知识,夏威夷岛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巨人,说明火山喷发形成新的陆地,是板块运动形成的,A正确;与海平面呈持续下降趋势、当地居民不断围海造田、河流三角洲形成新陆地无关,BCD错误,故选A。(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北京时间12月20日20时11分(当地时间12月20日7时11分),秘鲁发生6.2级地震。据报道,此次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1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与当地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昼夜更替 B.地球公转—五带划分 C.地球自转—时间差异 D.地球公转—昼夜长短5.秘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该国地处(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答案】4.C5.B【解析】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与新西兰当地时间不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时差,C正确;昼夜更替、五带的划分、昼长夜短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5.秘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该国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4·重庆·中考真题)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多火山和地震。如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新西兰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7.惠灵顿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8.新西兰地处(

)A.板块边缘 B.板块内部 C.洋盆边缘 D.大洋中脊【答案】6.A7.B8.A【解析】6.读新西兰经纬网图,可知新西兰经度范围大致是165°E-180°,属于西半球;纬度范围大致是35°S-45°S,属于南半球。A符合,排除BCD,故选A。7.北京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N,116°E),惠灵顿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S,175°E),因此惠灵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B符合,排除ACD;故选B。8.读材料可知,新西兰多火山和地震,说明新西兰位于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3-24八年级上·北京通州·阶段练习)下图为大陆漂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现在”的海陆分布是(

)A.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B.南极地区没有陆地分布C.南极洲与其他大洲相连 D.全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10.两亿年来,在地球表面上(

)A.赤道位置在不断的变化 B.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变化C.海洋从断开到连成一片 D.陆地从断开到连成一片【答案】9.D10.B【解析】9.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A错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错误;南极洲与其他大洲不相连,C错误;全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