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教学设计

1

一、设计依据

(一)新课标的素养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这就提示我们,新课程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运用情境,这个情境的真实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来进行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合适的主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综合性语文活动中,通过真实的参与,切身的体验,完成相关任务,培养思维能力,拥有自己的理解和独到的经验。

过去的教学习惯以文本、知识为纲,将文本的思想性、艺术性等嚼碎灌输给学生。虽然也有课堂的提问和互动,但是教师的指向性过于主观、课堂的牵引力过于强大,到最后学生只会这一篇、这一课,死记硬背的辛苦背后是举一反三能力的欠缺,对课外文本的束手无策。

语言文字是丰富灵动的,语言文字现象是鲜活充满生机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围绕合适的主题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读书、思考、交流、写作。那么任务完成了,学生的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发生变化,核心素养必然也早已渗透其中。

(二)任务群的启发指引

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这一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开阔视野,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运用语文,提升学生对当代文化的感受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各类文化现象,都是学习语文很好的契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组织文化现象的调查,围绕相关语言材料进行梳理和探究,安排学习内容时应突出设计的文化性和实践性,因而在这一单元中安排了参与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环节。语文活动的设计还需要基于语言文字,使学生在完成语文任务的同时逐步提高把握交际情境的能力,让每一个任务都落脚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强化语文意识,因而安排了撰写导游解说词、写作建议案等任务。同时,在学生大量阅读文字、图片材料的过程中,穿插课堂分享、展示等环节,努力做到听说读写多维度训练。

(三)单元导语的任务要求

本单元导语要求,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了解家乡。家乡时时刻刻牵动着情思。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有着鲜活的生活体验,留有独特的生命印痕,藏有无限的记忆。高中阶段也是多数学生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生活的最后阶段,家乡文化将成为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印记,伴随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家乡更需要青年们参与建设,这是当代高中生、当下高中语文课程的应有担当及重要内容。

家乡余姚有着众多杰出的名片: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是人文荟萃的文献名邦;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73年在姚江之滨发现河姆渡遗址,大量出土文物证明了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人工栽培水稻,捕鱼打猎,构建干栏居舍,形成原始村落。余姚因而被考古学家确定其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发祥地,同为文明的摇篮。继河姆渡遗址之后,又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当代著名学者史树青教授认定余姚为虞舜所出的“姚墟古迹”。余姚作为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漫长而辉煌的过去: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青瓷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舜江楼、状元楼、宰辅第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以千年古刹龙泉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五桂楼为代表的藏书文化都令人仰视。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东汉高士严子陵、明末清初的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和浙东史学派鼻祖黄宗羲,都是光昭后世的明贤大儒。

考虑到专题开发最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突出鲜明的家乡文化特色,最后将课程设计的主要载体确定为余姚域内的四大考古发掘。分别是1973年在河姆渡村发现的余姚河姆渡遗址、2001年初在三七市镇发现的田螺山遗址、2013年发现的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的井头山遗址,余姚巍星路发现的相对年代大致是宋末元初的瓷器窖藏地层。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将单元主题定为“万卷诗书存疑案千年古井泛新漪"——余姚考古发掘课程资源挖掘与开发。

2

二、课程规划

万卷诗书存疑案,千年古井泛新漪

—余姚考古发掘课程资源挖掘与开发暨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问卷调查:家乡文化知多少?

1.设计有关余姚考古发掘的问卷调查,分别统计社会人士与高中学生对于家乡考古发掘的认知情况。

2.指导学生根据“问卷星”和纸质问卷的统计结果撰写相关调查报告。

(二)读文献材料:秀读书笔记

观看《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等纪录片,阅读有关余姚考古发掘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全方位了解余姚域内四大考古发掘。

1.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

2.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

3.巍星路宋代瓷器考古发掘

4.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三)写作实践:拟写解说词

任选一项考古发掘,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解说词,向初次到访该地的游客介绍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意义。

1.观看导游解说的视频,了解解说词的实用价值。

2.阅读导游解说词范例,了解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规范。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搜集资料。

4.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整合,写成一篇知识介绍较为全面、又富有激情与哲理的导游解说词。

5.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解说词。

(四)举行地陪导游解说大赛

1.用合理的语速、语调反复朗读自己撰写的解说词,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

2.在学习小组或寝室内向其他同学做解说,演练解说技巧。

3.班内举行导游解说比赛,评选优秀解说员。

4.举行校级导游解说比赛,每班派一名选手参加,评选校级优秀导游。

(五)给地方文保部门写建议案。

小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写成人大议案或政协提案,就四大考古现场的保护与开发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

3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家乡文化知多少

(一)观看用余姚风景名胜图片制作的特色短片,请同学介绍家乡余姚。

(二)家乡文化知多少(知识竞答)

幻灯片依次展示问卷调查的题目,学生现场竞答。

(三)展示普通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

提前一周发放电子问卷,总共收到169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经过数据统计制作柱状图供学生撰写调查结果分析。

(四)撰写调查结果分析

请学生结合课堂调查和问卷调查,试着写一段70字左右的调查结果分析。

给出范例和三点建议:

1.分析数据,找出共性。

2.用好典型,叙议结合。

3.表达准确,通俗易懂。

(五)纪录片播放

观看河姆渡遗址的介绍短片,请同学分点转述河姆渡文化的成就。

(六)交流与设想

你最希望自己能以什么身份(行政官员、新闻记者、当地居民、考古专家、景区导游等)参与家乡的考古发现,就此谈谈你的构想。

展示普通市民们的选择:

第二、三课时读文献材料秀读书笔记

(一)观看田螺山、巍星路考古视频

(二)读书笔记面面观

教师介绍四种读书笔记

1.摘录式笔记

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思考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这个笔记法很常见,如许多同学喜欢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2.概括式笔记

阅读时不做摘录,待读完整本书之后再根据回忆来复述全书的内容主旨。

3.评注式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可以分为书头批注、提纲、提要、评注读书笔记等。常用方法是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4.图表式笔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5.心得式笔记

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收获的一种笔记。主要有以下两种: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6.表格式笔记

根据图书的内容板块合理设置表格,再将书中的关键词或观点句填充进该表格,以使全书内容能够更有条理地呈现。

(三)阅读有关余姚考古发掘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材料,作读书笔记

(四)组内交流读书笔记

(五)每组推选1-2位同学上台分享

第四课时写作实践拟写解说词

(一)阅读导游解说词范例,了解写作基本规范。

(二)教师指导

1.导入

如今,随着文化的繁荣,解说词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电影电视、新闻图片、产品展销、文物展出、风光景点等方面的介绍都要用到这一文体。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解说词是重要的写作形式之一。

2.走近解说词

(1)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任务、图片、影视、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说明的一种实用性文体。解说词的运用十分广泛,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贡献、社会评价等,或就事物的形状、特征、成因、功用等进行说明,使观众或听众了解熟悉。解说词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2)解说词的文体特征

以口头语言为主,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

内容注重事实,叙述形象要完整、逼真、生动。

结构不苛求严谨,段落之间不苛求紧扣。

(3)解说词的类型

描述性解说词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及解说要求进行多角度的描述。如有关人物介绍、产品制作过程、生产流程的解说。

分析型解说词按照解说对象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由浅入深、由事实到结论、由具体到概括、由一般到特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把事物解说清楚。如图片解说、徽标解说等。

说明型解说词按照解说对象的空间方位为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功用、类型、特征、关系等解释明白,如有关风光景点、文物展出的解说词。

2.写作解说词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规划

查看地图、现场探路,规划出最合理的行走线路(包括交通工具、接送站点、换乘转乘之类)。

(2)根据类型

区分车上讲解、沿途讲解和景区定点讲解,根据讲解类型确定语言风格和讲解内容。

(3)了解对象

请教前辈同行,了解游客的文化层次与审美品位,确定语言风格与讲解内容。

3.写作方法

(1)解说词的基本结构

导游解说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习惯用语浏览前的“欢迎词"、浏览结束时的“欢送词”等;

b.整体介绍用概述法介绍旅游目的地,帮助游客宏观了解,引发游客兴趣。

c.重点讲解主要浏览内容的详细讲述,这部分是导游词最重要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2)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强调知识性搜集相关资料,既要保证讲解内容确切无误,又要让讲解对游客有吸引力。

讲究口语化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少用生僻词语、避免多音词语。

突出趣味性学会自嘲,随时穿插小幽默,发挥想像力,编造与景点相关的故事。

要有针对性讲稿的语言风格与游客的审美品位相匹配。

彰显人文性适当引用名人轶事和经典诗文,让讲解能有一定的人文气息。

(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搜集资料。

(四)撰写解说词

写作任务:

1.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整合。

2.以余姚四大考古发掘现场为旅游目的地(巍星路可变更为余姚城市展览馆),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撰写一篇1000-1500字数的导游解说词。

3.追求导游解说词达到知识介绍较为全面,富有激情与哲理的较高水准。

(五)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解说词。

(六)观看导游解说的视频,体会解说词的实用价值。

第五课时班级导游解说比赛

(一)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