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_第1页
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_第2页
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_第3页
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_第4页
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草房子》是“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之一,小说以诗性的语言结合作者细腻的心思展现了一个个具有现代学习意义的新少年,突出不同成长经历下的少年的性格特征。曹文轩从少年形象的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表露了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以及重视少年成长过程中苦难因素对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少年形象的角度来分析曹文轩的作品,从少年形象塑造成因和书写价值探索曹文轩成长小说中少年形象的类型化、概念化特征,以及少年形象对建构现代少年读者人生观的引导作用。关键词:少年形象;塑造成因;书写价值Abstract"Grasshouse"isoneofthe"70yearsofnewChina70novelscollection",withpoeticlanguagecombinedwiththeauthor'sdelicatethoughts,thenovelshowsanewyouthwiththesignificanceofmodernlearning,whichhighlightsthecharacteristicsoftheyouthunderdifferentgrowthexperience.Fromtheunivers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ofyouthimage,Caowenxuanshowshisconcernforthehealthygrowthofyouth,andheattachesimportancetotheimportanceofthesufferingfactorsinthegrowthofyouthtotheshapingofcharacter.Fromtheperspectiveofjuvenileimage,Caowenxuan'sworksareanalyzedtoexplorethetypologyandconceptualizationofjuvenileimageinCaowenxuan'sgrowthnovelsanditsguidingroleinconstructingmodernjuvenilereaders'outlookonlife.Keywords:Juvenileimage;Shapingcauses;Thevalueofwriting目录TOC\o"1-2"\h\u一、引言 浅析《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引言曹文轩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把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与文学写作需要相结合,在其小说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思想,并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意义。他自成一派的创作理念和独特敦厚的儿童文学观获得读者的认可。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曹文轩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不断走向世界的见证。与此同时,《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等一系列的纯美小说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品的畅销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家对曹文轩的作品也越来越熟悉。《草房子》是一部少年长篇小说,获得国内多个著名奖项,并以多种语言文字译介到国外。其中,“红门”篇被节选到中学教科书中,可见《草房子》的影响很大。小说主要写了以桑桑为主的一群少年在油麻地经历着刻骨铭心的美好时光。每位少年的故事都能撼动读者的心灵,并带来精神鼓舞,这些故事体现了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养成。目前,研究曹文轩作品的期刊论文在逐年增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向:一是侧重论述成长小说和讨论小说中少年成长主题;刘彩珍在其硕士论文中分析了曹文轩长篇小说的少年们的成人仪式,对他们成长的心境分为两种,并深入探究了成人仪式原型对曹文轩小说创作的影响。二是研究小说的古典美学和审美追求;韩巧花通过语言、意象、风格和情感方面,对曹文轩小说创作的美学特色进行探究。陈丽萍通过曹文轩小说对童年田园、诗意田园和精神田园的关注,分析曹文轩对诗意田园的深度追求及表现其小说的古典气息。三是探究小说苦难和悲悯情怀;朱晓莉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曹文轩作品中的“文革”书写进行研究,写出了小说中的苦难与温情。四是对生命意识的研究;江秋颖通过分析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命内涵和生命意识,突出曹文轩对生命的尊重以及生命意识在文学中的意义。而目前对曹文轩作品中的少年人物进行讨论研究的文章较少,对少年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探究更少。张瑞娜在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有浅析《草房子》中的主要少年人物形象,但她只简要分析了少年人物的主要经历和特征,并没有进行人物的个性及共性的深剖。除此之外,国内学界对曹文轩作品中的少年形象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很少,国外学界暂时还未涉及对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进行研究。本文就《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进行探究,通过对具体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归类,探索曹文轩的童年经验和青少年成长心理规律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细化分析《草房子》中少年形象的成因并论述少年形象书写的价值。最后,试图通过对《草房子》的分析,把握少年形象的特点,丰富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中少年形象领域的研究。《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在《草房子》中根据每个少年的成长境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别,即:纯真与稚美的天使、孤独与恐惧的迎难者、残缺与接纳的结合者。在作者笔下,他们成长的大背景相同,但各自的生长条件具有差异。因此,每个人物形象既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异性,丰富了“少年小说”的人物群像,并从中体现了对现代少年成长具有现实性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一)纯真与稚美的天使形象纯真、稚嫩、美丽等词汇都是少年的代名词,它们诠释出这个年纪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和成长经历,让成人世界的大人羡慕不已,怀念孩童时期那单纯又美好的时光。《草房子》中的少年都具有纯真、稚美的特点,他们生活得简简单单,与伙伴之间时而嬉笑时而打闹,这都是他们成长中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他在油麻地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在第二章《纸月》篇中,他第一次见到纸月这个女孩,从不爱干净到变得不仅爱干净、爱讲究,还多了几分文雅。“桑桑的母亲很纳闷,终于在见到桑桑吃饭不再吃得桌子上汤汤水水,直到将碗里最后一颗米粒也拨进嘴里才去看他的鸽子时,向桑桑的父亲感叹到:‘我们家桑桑怎么变得文雅起来了?’”REF_Ref16634\w\h①在他们最单纯的年纪里,看到美丽的小女孩会不禁害羞,并且向她靠拢。桑桑的这一变化正好能体现他稚嫩纯美的性格。再者就是桑桑热心帮助蒋老师传递情书,他认为这是一份富有神秘感、神圣感的地下工作,在这两件事中,通过桑桑的表现充分展现了纯真与稚美的天使形象。此外,还有陆鹤、杜小康、细马等少年,他们同样也是《草房子》中纯真与稚美的天使。陆鹤又叫“秃鹤”,这名字源自于他是个天生的秃子,尽管他有这样的外在不足,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卑,反而努力接纳自己的先天缺陷并获得了大家的尊重。杜小康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人家的孩子,但他从来没有滋生比别人优越的念头,在家门败落之时,他与父亲并肩克服困难。在他那样的年纪里就已经懂得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细马不顾他人眼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放羊”,并以此来回报继养他的邱二叔和邱二妈。这些少年的内心没有被世俗所感染,始终保有一颗天使般的童心,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纯真稚美的外化表现。(二)孤独与恐惧的迎难者形象孤独作为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也是曹文轩小说《草房子》中少年人物形象的重要表现。在曹文轩小说中,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些孤独少年的形象,并通过这些少年孤独时所选择的不同面对方式,表现孤独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少年只有在孤独的历练中才能收获成长与蜕变。孤独往往也伴随着恐惧,两者的聚合让少年们成长,从而战胜孤独与恐惧,并迎来属于他们独有的蜕变。《草房子》中少年杜小康和桑桑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杜小康殷实的家败落了,为了重振家业必须辍学和父亲去空旷的芦苇荡养鸭子。在若大的芦苇荡里,只有一群小鸭子和父亲与其作伴,没有同龄人一起玩耍一起聊天,有的只是和父亲那简单又干巴巴的对话,“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饱了。”……REF_Ref16228\w\h②只言片语的交流让杜小康产生了孤独感,再加上一眼望去全是芦苇,他孤独与恐惧的感受更深了。这种胆怯正是由孤独所产生的恐惧,杜小康背负的是超出该年龄段所该承受的孤独与恐惧。在这种磨难的浊蚀下,他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消解心中的孤独与恐惧。与父亲比赛捡雁蛋、堆芦苇塔、编小笼子、捉纺织娘,这些小活动丰富了他在芦苇荡的生活,同时也促使他成长,使他变成了一位勇敢的迎难少年。与此同时,在芦苇荡的另一端,桑桑也经历着由病魔所带来的孤独与恐惧,一向活泼胆大的他突然安静了,全家因为他患病也都陷入悲伤与恐惧。他的父亲带着他四处求医,在一次次的无果之后桑桑害怕了。这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桑桑的考验,第一次经历重大的病症,他不仅不能去上学,也没办法像往昔一样跑出去玩耍、去赶他的鸽子,生病后的他不是在家中养病就是搭在父亲背上去求医。面对突如其来的重病,他内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恐惧。但苦难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或是整日悲伤,油麻地的温暖让人没有空闲时间忧愁。油麻地的温暖体现在第九章《药寮》中,温幼菊以自己身患疾病为例,终日离不开药罐子来鼓舞他,让桑桑用平静、用勇气来看待一切,用美好的心态去想明天。拥有武器装备的桑桑,即使因病魔已瘦成骨架,依然不放弃、不消极,保持积极的心态战胜它。遇到困难的人只要内心充满了阳光就不会产生孤独,那么恐惧也会随之消亡,杜小康和桑桑都是孤独与恐惧的迎难少年,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少年是这样坚韧成长的。残缺与接纳的结合者形象残缺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美,这种美会让人坚强的成长,从而拥有接纳自己、爱自己与爱一切人的魔力。《草房子》中的陆鹤就是典型的残缺与接纳的结合者形象,因为他学会了接纳自己的先天缺陷,并且很好的让这一残缺变成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部分变成一种残缺美,而美的认定即是接纳,二者之间相互存在、相互鼓励。这就是曹文轩笔下的少年。陆鹤也叫“秃鹤”,他先天就是秃头不长头发,大家经常拿此开玩笑逗他玩。当他开始意识到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时,他开始努力表演节目,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当他不在意大家拿他是秃头开玩笑时,他明白了只有自己不在意并且接纳自己是秃头的事实,别人就不会刻意因为他的外表不同而时常逗他摸他的脑袋。首先,他不再因为自己没有头发而恼,也不再因为同学逗他玩而不去上学。其次,他愿意用自己是秃头的这一事实来扮演小品角色——秃头司令。他请桑桑帮忙把一张字迹工工整整的纸条交给蒋老师,上面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REF_Ref17756\w\h③陆鹤的这一举动说明他努力地踏出了一大步,并且为演好这一角色每天反反复复地练习,把台词记得滚瓜烂熟,最后把“光头司令”演绎得活灵活现,这都是他自我接纳的转变过程。作为一个少年他能有这般的觉悟是多少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无法完成的自我认知过程。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且会有自我认知、自我审美。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自己的每一部分,会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细马是外地人家过继到油麻地邱二爷家的孩子,他跟陆鹤存在同样的问题——具有一点生理缺陷。他讲话吭吃而被同学嘲笑,以至于不去上学。“你真的不想读书了?”“不想。”“想好了?”“想好了。”REF_Ref25227\w\h④从邱二爷和细马简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细马抗拒上学的心理十分明显。虽然刚开始他没有自我接纳,但在后面的日子里,他逐渐完善自己并以优秀的作为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做生意不仅有头脑,还很有耐心,“这份耐心绝对是大人才有的。”REF_Ref25417\w\h⑤就连和他做生意的船主都夸赞他,“这个小老板,太精。”REF_Ref19073\w\h⑥大家对细马的认可,不仅证实了他的成长,也让读者明白人只有接纳自己的残缺并且努力改变消极的心态,才能融入社会生活。细马的转变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自我接纳的体现。后来他坚定的意志让他在油麻地获得尊重与赞赏,别人不再因为他的吭吃取笑他,而是把他当做油麻地的一份子。小说中,出现了外在相对不完美的少年,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无与伦比的纯净美丽。作者塑造这样的人物,传达的就是一种积极的正向能量,他认为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并且完成人与自然的交往中的社会化过程,懂得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问题和化解孤独与恐惧。《草房子》中少年性格的成因人物形象的生动性离不开性格的形成,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千人有千面,并不是说人因长相不同而不同,而是每个人的性格迥异,所以呈现的人物形象各不一样。桑桑、陆鹤、杜小康、细马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同有异,作者塑造的这些少年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他们性格的独特性脱离不了作者的童年经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少年成长的心理规律。作家童年经验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对作家的创作素材来源表示好奇:“我们这些门外汉总是急切地想要知道……不可思议的作家从什么源头提取创作素材,他如何用这些素材使我们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印象,在我们心中激起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情感。”REF_Ref25671\w\h⑦曹文轩正是这样一位不可思议的儿童文学家,他作为儿童文学创作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何地?毋庸置疑,一个创作型的作家,作品思想的来源离不开生活,但却又不依附于社会生活。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的生活,所以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验,更何况儿童文学家的创作。曹文轩的作品大多是“成长小说”,并以少年儿童的成长经历为小说的主要历程。在作品中,可看到童年经验对曹文轩的小说创作意义非凡。材料的积累是作家创作的第一步,而生活经验是材料加工合成的源头。“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创作需要有生活经验,那么写作素材就会像“活水”一般不断涌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学创作,作者的创作客体都依托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并把生活经验外化成动人的文字,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引起情感共鸣。读者不仅能从作家的文字里领悟其思想情感,同时也能看见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曹文轩在写作过程中喜欢把自己的童年经验与创作理念结合起来,找到写作灵感。《草房子》这部成长小说汇聚了曹文轩少时的经历,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曹文轩《草房子》是否有生活原型时,他说:“那是一本以我少年时一段非常重要的生活为背景的小说,里面的小主人公桑桑,他有一个真实的姓名,那就是曹文轩。校长的原型就是我的父亲,里面写了很多我个人童年的真实经历。”REF_Ref25877\w\h⑧从曹文轩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他出生的地方是苏北的农村,他的父亲是乡村校长,《草房子》中的“油麻地”虽然不是他家乡的名字,但“油麻地”的生活环境跟他的家乡十分吻合,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有难忘的回忆,他的这段记忆带给读者美好的情感体验,并把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少年体现在作品中,《草房子》中的桑桑,《细米》中的杜细米、杜子渐,《白栅栏》里的“我”等都是曹文轩关于童年经历的回忆。可见,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经验,至于能否将自己宝贵的生活经历慢慢咀嚼并消化吸收其中能为吾所用的精神能量,那就得靠你是否能洞察生活带给你的独有体验,然后把其中丰富的情感转化为打动读者的文字。曹文轩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生成创作理念,并在作品中展示出来,桑桑与杜小康在孤独与恐惧中蜕变、陆鹤与细马在自我认知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性格特征各有不同却又不完全不同,人物的丰富性及相通性可以追究在作者的童年经历上,童年经验的不同对小说人物的塑造也会不尽相同。童庆炳在自己文艺理论中认为,童年经验可分为两种:“丰富性体验”——童年生活很幸福;“缺失性体验”——童年生活很不幸。REF_Ref25952\w\h⑨而缺失性体验往往是作家创作的依据,因为难以忘怀的经历会让自己反复思考,尤其是童年带给人们的经历对往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影响。曹文轩的童年是在磨难颇多的年代,他的童年是在贫穷中度过的,而他认为正是因为经历过贫困的生活,他在写作时才有了依托,这个依托就是经验的依托,经验是童年苦难的生活经历。正是这样的苦难才使他创造出《草房子》中不惧困难的少年形象,他的这种迎难而上的品质造就了跨难者形象,温暖的家人予以了他们纯真稚美的天使形象,天生的残缺让他们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生活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性格的人,曹文轩将《草房子》中的少年放置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里,并将那个时代的磨难转换为少年们成长历程中的荆棘。在曹文轩的童年生活环境里,“穷”是他印象深刻的体会,他的家一直是在物质的窘迫中一日一日度过的。他的自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他童年时的生活环境是贫困的,正是因为在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才让他拥有纯真、坚韧、自信、迎难而上等高尚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往往体现在人物的性格上。在《草房子》中,作者是这样描写油麻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的,“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后三间,左两间,右两间,前面立起一道高墙,连成一个大院。院门两扇,为红色。”REF_Ref29006\w\h⑩房子是那里人家庭情况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油麻地唯一富有的人家,那么也可以看出其他的家庭情况非常的一般甚至是穷困。《草房子》的少年们就是在油麻地这个农村条件非常一般的地方成长着,三年自然灾害的现实社会环境没有吞噬少年们茁壮成长的模样,反而呈现了一种身处逆境依然要向阳而生的年轻生命力,这就是不同视角下的中国少年。在人生道路上,所有的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你在这个困境中生活,困境磨砺你并给你感受世界的能力。这是曹文轩写小说所认为的观点,他以动荡的社会环境及清苦的农村生活来刻画一个个具有鲜活力的少年人物。正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必须坚强的去应对每一个苦难,尽管杜小康家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人家,但家门衰败、父亲重病让他不得不去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桑桑的家庭条件适中,但他那突发的疑难杂症让家人不惜花费积蓄四处为他奔波求医,面对家人的鼓励和付出他能做的只有坚强;陆鹤面对遗传秃顶,他也只能去接纳自己身体残缺的一部分;细马接受自己被抱养的现实并努力去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生来就会,而是在油麻地这个人人都在努力生存着的生活环境下,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更好的生存成长。他们的纯真稚美是每个孩子天生的,家人与朋友的陪伴让他们保有少年的那份童真,而那些苦难则助他们拥有另一种性格特点——坚韧。青少年成长规律对性格养成的影响少年形象的性格形成除了外在的因素,还有本体内在的心理状况原因。由于青少年处于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一些行为举止、外形、性格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作为青少年必须进步。八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少年形象,大多是坚韧的,精明的,雄辩的孩子。而曹文轩笔下的少年形象与大多八十年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少年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草房子》中的少年的成长与变化,不再是大家对以前少年既定的认知,这里的少年纯真稚美、勇于面对孤独与恐惧、努力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一步一步地走进大家的视野,让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的少年。当然,作者并不是一味的塑造高大的少年形象,他结合了青少年此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的成长特点来刻画每一个少年形象,尊重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创造出来的少年身上既符合大众心理审美的既视感,同时又不丢失作者所要传达的能量。《草房子》这部长篇小说写出了少年们的童心,感动了作者也打动了读者,读曹文轩的这部作品,不难看出他对人物的用心付出。桑桑、陆鹤、杜小康、细马的塑造得益于作者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同时又尊重少年成长心理对性格形成有影响的事实,从而对人物性格特点不断加工、锤炼、创造,最终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作者的付出让少年性格的形成具有讨论点,并且重新认识和感受他们,同时也使少年人物性格的养成与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新的认识价值。曹文轩笔下的少年会让人觉得他们内心世界不仅单纯,还有神秘力量,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庞大的能量。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有种半成熟、半独立的气质并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加速了他们的心理成长,与此同时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体验。桑桑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这个年纪正是对情感充满疑惑的时候,尤其是对青春期性意识产生的爱恋之情,桑桑心性活泼、调皮捣蛋、不爱干净,当他遇到纸月这个安静又干净的女孩,他突然变得讲卫生了,去河里洗澡把自己洗得通红,没有一星污垢,还要穿新的白大褂,白大褂还没裁好,他就坐在人家门槛上等,纸月的出现带给了桑桑不一样的心理体会。纸月受欺负了,他不顾一切去帮助纸月,和邻村三个比自己大的男孩打架,桑桑重病时,纸月经常提着外婆装了鸡蛋的篮子去看望他,还送桑桑新书包,希望他能用很久很久。青春期的少年们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种感觉可以使他们为了保护在意的女孩去做一些不顾及后果的事,桑桑在纸月出现后的变化正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征,符合少年成长的心理历程,对那份不明的好感让他拥有纯真的性格特点。陆鹤在书中是一个脾气倔强、性情执拗,但又不失勇敢之气的少年,他的性格形成与他先天的秃头有关,或者说从秃头这件事后他有了这样的性格。陆鹤他们村都是秃子,年纪尚小的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对同学们想摸他那光溜溜的脑袋还乐此不疲的把头伸过去给他们摸,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陆鹤不再如此了,他开始讨厌大家摸他的头,他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没有头发。因为这件事曾一度不去上学,还用生姜擦拭脑袋,但依然没有效果,最后带着一顶帽子去上学,大夏天里热得流汗他也不摘掉帽子。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他意识到“秃”是一种缺陷。同龄的孩子也越来越关注陆鹤的秃头,因为他们发现了不同之处,对此的好奇丝毫不减,而陆鹤也在极力地掩饰自己的不同。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引发了让陆鹤改变对自己是秃头的看法,桑桑把陆鹤的帽子偷偷摘下来与同学们传送打闹,还挂到旗杆上,陆鹤拿不到被大家看了笑话,从此他再也不戴帽子。大冬天里,其他孩子都戴上棉帽,他也不戴帽子,可见陆鹤是多么的倔强。每个人都存在着心理性格的弱点和误区,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当陆鹤发誓再也布戴帽子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正视了自己不同于普通孩子的地方并接受自己就是个秃子。后来的他为了让大家也坦然接受他的不同,他主动请缨要求饰演伪军“秃排长”,并把这一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掌声不断。当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他们就会产生心理动力,并朝着成长的方向。陆鹤的转变代表着他接纳自己的缺陷,找对了成长的方向,面对大家开的玩笑,他没有像个小孩似的哭闹,甚至离开这个集体,反而经过这件事他学会了更好地去融入大家和认识自己。他在这件事上的反应以及行为都符合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特点,一环扣一环的情节发展指向了一个方向——陆鹤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他做到了接纳自己的不足并把这部分与身体及心理相统一。四、《草房子》少年形象书写的价值曹文轩作为儿童文学界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也备受大众喜爱,尤其是少年读者群。少年群体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书籍内容对少年读者群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草房子》的畅销对象大部分是青少年,这也就意味着小说所传递的价值观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书中的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对他们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桑桑、陆鹤、杜小康、细马这四位少年身上的正能量会传递给现代的青少年,引导他们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面对自己的不足要勇于接纳并完成“自我同一性”。在成长过程中,要用一颗赤子之心去追逐梦想和完成社会化。《草房子》少年形象书写的价值不仅仅是引导了现代少年的人生观,同时也关注了有残缺的个体并给予精神鼓励。鼓舞现代少年迎难而上《草房子》中的少年人物对现代少年读者群有着潜濡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国家兴衰的命运,“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正是在述说少年培养的重要性。而现代的少年生活环境不同于往昔,生活条件富足、社会环境平稳、科技高速发展等变化让少年们在物质上无忧无虑。其中有一大部分少年被形容成“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风风雨雨,有的是悉心的浇灌与呵护。平日里,他们与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比走进大自然还多,与自然环境的交流逐渐减少,让他们的童年时光少了那份对自然追求探寻的纯真。繁多的学习任务、紧凑的学习时间也让他们少了与伙伴的玩耍与交流的乐趣。在大人监控下他们无危成长,不需要经历生活所带来的窘境,成长道路呈“三点一线”没有大波折,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所以当遇到挫折或转折,他们没有坚韧的信念与磨难持续抗争,没有办法忍受苦难所带来的孤独与恐惧,于是把化解困难的责任推给父母,无形中养成了一种靠他人力量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就是当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曹文轩正是一位关乎少年健康成长的儿童文学家,他通过在作品中设置少年成长的苦难,让读者获得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作家给社会最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力来让读者领悟书中人物努力克服苦难的魅力,引领少年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获得精神财富。曹文轩认为他的小说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童趣方面,而是表达既深刻又有意义的教育思想,透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性格外化并表现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这一品质透过平凡的文字变成一种直击人心的情感共鸣。因而《草房子》中少年人物的出现就是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因素。桑桑、杜小康的塑造给少年读者带来了一种新少年形象,他们有少年的纯真稚美和迎难而上的毅力,让少年读者知道努力克服困难不容易,但也不是艰巨到难以实现。作者通过少年的性格特征来体现他的创作价值,让现代少年在阅读小说时,领略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的独特成长经历,最后从中汲取文学所带来的精神补给。这一精神补给正是现代少年成长所需要的意志情感,他们在阅读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草房子》少年形象的书写价值得以体现,书中少年的个人成长经历鼓舞着现代少年要学会在苦难中成长,遇难克难、迎难而上。勉励现代少年自我接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一种自我情感——自卑感,这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种生理及心理暗示,这一种自卑可能来源于生理缺陷,也有可能来自心理思想残缺。自卑感能摧毁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而决定成功与否的因素在于是否能正确的疏导,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引起关注。少年时期没有处理好的自卑感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就算到了成年时期能够自我调整,也难以完全化解这种惯性情感。所以要对出现自卑感的少年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引导他们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自卑感往往在无形中侵蚀人的意志,此时必须要有勇气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摆脱自卑感。改善环境的过程是漫长而又煎熬无助的,只有通过个体的自我认知并且自我接纳,才能完成自卑转化为自信的社会化过程。《草房子》里的陆鹤,他的转变过程经历了众多小磨难,同学们的嘲笑嬉弄让他开始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所不同,这就是自卑的开始,自卑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他人的不同眼光投射给主体,主体逐渐懂得自己的不同,原来是一种缺陷。当陆鹤觉得“秃头”是生理上的一种残缺后,他的内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让别人摸他的头,就算拿东西换,他也不愿意。与此同时自卑感悄然而生,陆鹤不去上学了,父亲也懂得他不去的原因,并用生姜擦拭头皮的方法来治疗陆鹤,但依然无果。在家中待了一段时间后,最后他戴着棉帽去上学了,这是一个小小的转变,虽然还没有完全接纳自己,但他开始积极面对“秃头”这一现实。最后在桑桑的“抢帽子”游戏下,陆鹤彻底爆发了他的情绪,他开始反击并制作一个精妙绝伦的报复计划,这一反击的行为看上去是在外化发泄自己的委屈情绪,实则是伪装自己的自卑感。他的报复行为遭到了大家的排斥,于是他明白了集体的重要性,完成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彼此的尊重及认可。这些收获得益于自己的转变,陆鹤接纳了自己在生理上的不足这一残缺,并及时遏制了心理上的自卑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去直视外在的不足,化解内在的复杂情绪,用不完整的外表去接纳完美的内心,达到残缺与接纳相统一的境界。从这些少年身上读者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他们具有怎样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对各自的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从而警醒世人应重视少年的心理成长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要结合外部因素与内部机制来分析、研究和探讨少年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草房子》中的少年形象及性格特征展示了年少时期的孩子是怎样的,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是如何产生及发展的,这一系列的写作内容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之一,展现少年人物的不同面及丰富少年形象,勉励着、鼓舞着现代的青少年,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促进其自我发展和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一定的苦难培养,他们性格具有社会性,具有生存与发展个人的精神力量,完成社会化过程。五、结语曹文轩的作品丰富了“少年小说”的内容,也细化了“少年小说”的类别。他的纯美小说系列,不仅表现了悲悯情怀,还彰显了少年在成长中不低头的傲骨之气。这一气质被《草房子》中的少年通过努力克服阻碍快乐成长的磨难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以八十年代的农村社会为背景,作者以细微的观察角度来描写环境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表现那时候的青少年是如何应对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窘境。在困境中,他们迎难而上锻炼自己吃苦的耐性,从未丢失年少时心灵的纯真稚美。作者在创造这些少年形象时,把自己的童年经验与少年成长心理规律相结合探索具有现代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少年形象,展现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给成长中的少年带来无限的正能量,培养无数个具有民族性格特征的现代少年。优秀的少年小说,饱满的人物形象,对塑造新一代少年的精神性格、文化素质具有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注文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39.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240.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29.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76-177.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99.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99.(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本刊独家专访——和曹文轩老师面对面[J].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11:3.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86.曹文轩.草房子[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33.参考文献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吴玉仑.读书时间四十二本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曹文轩.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论文选:1949-1989[G].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周小波.当代儿童文学面面观[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班马.前艺术思想[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曹文轩.苦难是远景也是美景[N].信息时报,2005-5-30.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韩永胜.曹文轩少年成长小说研究[J].文艺争鸣,2008-5-15.张梅霞.曹文轩守望人性高地[N].中国图书商报,2007-11-13.陈玲.曹文轩少年小说中作家童年经验与创作关系考察[J].安徽文学,2014-10-25.(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吴杰,郭本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致谢时间是这世间留不住的迷恋之物,我时常在想要是不毕业该多好,永远定格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但留不住的终究会溜走。恍惚间,我来到了毕业季,悲喜交加。悲的是即将结束我的大学生活和离开我的老师及同学,喜的是将要面临未知的社会生活的挑战。在别离之前,我要感谢曾经教育我、引导我、帮助我、鼓励我的所有大学老师。其中,我要特别感谢指导我毕业论文的缪舒珊老师,从论文的开题到中间的一次次修改直至最后的定稿,无不得益于导师的谆谆教诲与认真指导。导师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与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在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不断影响和激励我。没有他们殷勤的付出与耐心的解答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会带着老师们由衷的祝愿与恳切的教导继续奔赴前景。

Word常用快捷键由于Word有定义快捷键的功能,在重新指定快捷键后,不能再使用该组合完成以前的操作。例如,按快捷键Ctrl+B可将选定文本改为加粗格式,如果将Ctrl+B重新指定给一个新的命令或其他命令,则不能通过按Ctrl+B为文本应用加粗格式,除非将快捷键指定恢复到初始设置。下面的列表使用说明如下:(1)表中出现的(F)、(E)、(V)、(I)、(O)、(T)、(A)、(W):分别代表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和窗口菜单。(2)(切换方式):表示重复按该键还原操作。(3)Num?:表示小键盘上的数字键。(4)Ctrl+A:表示Ctrl键和A键的组合,其余类推。A.1常规快捷键Ctrl+A(E)选取整篇文档(Ctrl+Num5)Ctrl+R可使段落右对齐Ctrl+B(E)加粗文本(Ctrl+Shift+B)Ctrl+](O)按磅值增加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C(E)复制所选内容Ctrl+[(O)按磅值缩小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D(O)修改选定字符格式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下标(切换方式)Ctrl+E(O)段落居中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上标(切换方式)Ctrl+H(E)查找并修改指定文字或格式Ctrl+*(V)显示/隐藏所有非打印字符Ctrl+I(O)倾斜所选文字(切换方式)Ctrl+Tab(A)在单元格中插入制表符Ctrl+M(F)调整整段缩进Ctrl+L(O)段落左对齐Ctrl+N(F)创建新文档或模板Ctrl+Enter(O)在插入点插入一个分页符Ctrl+O(F)打开已有的文档或模板Ctrl+Up(E)将插入点上移一个段落Ctrl+P(F)打印文档(=Ctrl+Shift+F12)Ctrl+Down(E)将插入点下移一个段落Ctrl+Q(O)删除段落格式Ctrl+Home(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开始Ctrl+S(F)保存当前活动文档Ctrl+End(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结尾Ctrl+T(O)设置悬挂式缩进Alt+/(A)快速选定整个表格Ctrl+U(O)给所选内容添加下划线Shift+F1(W)有关命令、屏幕区域的帮助信息或文字属性Ctrl+V(E)在插入点插入剪贴板内容Ctrl+Alt+I打印预览Ctrl+W关闭文档Ctrl+K(E)插入超级链接Ctrl+X(E)剪切所选内容并将其放入剪贴板Ctrl+Shift+Space-bar创建不间断空格Ctrl+Y(E)重复上一步操作(=F4=Alt+Enter)Ctrl+连字符创建不间断连字符Ctrl+Z(E)取消上一步操作(=Alt+Backspace)Ctrl+Spacebar删除字符格式A.2Ctrl与光标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段落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段落A.3Ctrl与部分数字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0可迅速在段前增加或删除12磅的行距Ctrl+1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Ctrl+5改变段落的行距为1.5倍行距Ctrl+2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双倍行距A.4Ctrl与Shif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Shift+P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号Ctrl+Shift+>增大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减小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A将所有选定的字母设为大写Ctrl+Shift+C复制选定内容的格式Ctrl+Shift+D段落最后一行文字占满全行Ctrl+Shift+E打开或关闭任务栏上的“修订”标记Ctrl+Shift+F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体Ctrl+Shift+H应用隐藏文字格式Ctrl+Shift+K将所选字母中的小写字母设成大写,但字母字体大小不变Ctrl+Shift+L应用“列表”样式Ctrl+Shift+M取消左侧段落缩进Ctrl+Shift+N选定段落变为“正文”样式Ctrl+Shift+Q将所选英文字母变为Symbol字体Ctrl+Shift+S再通过按“↑”和“↓”键改变样式Ctrl+Shift+T减小悬挂缩进量Ctrl+Shift+V对选定内容粘贴格式Ctrl+Shift+W只给字、词加下划线,不给空格加下划线Ctrl+Shift+*显示非打印字符Alt+Shift+D插入“日期”域Alt+Ctrl+L插入ListNum域Alt+Shift+P插入页数域Alt+Shift+T插入时间域A.5Ctrl与Al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Alt+D在文章末尾插入尾注Ctrl+Alt+F在当前页插入尾注Ctrl+Alt+K启动“自动套用格式”Ctrl+Alt+LListnum域Ctrl+Alt+M创建批注Ctrl+Alt+N切换到普通视图Ctrl+Al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