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第九关:文言文阅读真题解析(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仗之、伟、允之任也。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
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
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缓慢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效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先恭王①性刚直。当时誉②鄂文端公③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④诸公,每训梿⑤必以诸城⑥为式⑦。文恪薨,王亲临其丧。壬戌冬,路过三河旅店,见壁有文达诗,挑灯属和⑧,涔然泪下,其真挚也如此。又善料事。甲午秋,王伦叛于寿张,率党北上,围临清,势甚汹恶。王笑曰:“贼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扬,而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逾旬,果为舒文襄公所灭。(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注释】①恭王:名永恩,谥号恭,清代宗室大臣。②誉:称颂,赞美。③鄂文端公:鄂尔泰,别号西林。④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均为清代贤士、名臣。⑤梿:恭王永恩之子。⑥诸城:刘文正是山东诸城人,此处以诸城代指刘文正。⑦式:标准,榜样。⑧属(zhǔ)和:作诗与别人唱和。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
素:_____________(2)率党北上
率:_____________2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23.请结合原文分析,恭王永恩具有怎样的品格与才能。(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选自《稽神录》)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B.君旦日能辱顾乎
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C.少年出延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D.间一岁,复诣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经常做木材生意的军吏徐彦成,在信州的汭口场陷入了“无木可市”的困境。B.“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至吴,当获善价”,这两句话隐隐流露出少年神异的一面。C.文末叙写徐彦成专程到汭口去拜访少年,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了踪影。D.本文所叙故事有类于蒲松龄的“志异”,以现代的眼光看,事虽荒唐但不无劝人为善的意义。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2)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27.徐彦成为什么会一再得到少年的帮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橡,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2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流辈甚称其贤
称:______(2)嘉树荫之
嘉:______(3)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持:______(4)稍逐于嬉游
稍:______2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3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31.【甲】【乙】文段中,作者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情形,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32.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颓废)C.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D.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35.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习题闯关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歇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①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②。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粟③。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④,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⑤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⑥奇之士恨焉。(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释】①去:相距,距离。②虞:忧虑。③栗:颤抖。④诡:指怪异的旋流。⑤糜碎:粉碎。⑥嗜:爱好,喜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略无阙处______②良多趣味______③惟川蜀最奇______④嗜奇之士恨焉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3)【甲】文中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作用是什么?(4)为了突出山的特点,两文共同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乙】文中的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作用。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请给划线句子断句(断两处)。为政宽简而事不弛爱何也(2)欧阳修为政宽简,请你根据选文谈谈你对“宽简”政策的理解。醒心亭①记(节选)(北宋)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②,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③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④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⑤《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⑥,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⑦;夷狄⑧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注】①醒心亭:古亭名,在滁州西南丰乐亭东山上,欧阳修所建。②在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即1046年。③即:到达。④所以然:可以造成这种醒心的效果。⑤韩子退之:即韩愈,字退之。⑥其实:这个地方真实的情景。⑦且良:泛指有才能。⑧夷狄:泛指少数民族。3.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是建于丰乐之东几百步。B.看到美景,听到泉声,心洒然而醒,故命名为“醒心亭”。C.从选文来看,“丰乐亭”和“醒心亭”都是由曾巩作记。D.欧阳公的快乐绝不仅仅在于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上。4.《醒心亭记》中欧阳公真正的快乐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句子加以表述。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B.旷野之无穷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草树众而泉石嘉
而钱不湿(《三峡》)D.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予谓菊(《爱莲说》)白水河记①①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②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③泻崖而下,捣入重渊。复逾阜④下半里,遂临其下流,随之汤汤西去,还望东北悬流,恨不能一抵其下。担夫曰:“是为白水河。”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度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复闻声如雷。②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注释】①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改。②陇隙:山垄的缺缝。②山腋:山窝。④阜:土山。6.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作者还未到黄果树瀑布,远远地就听见了水声轰轰。B.作者远望悬流,不能到达它下面去看一看心生怨恨。C.白水河十分宽阔,河上有桥横跨南北,名为白虹桥。D.作者看到悬空而下的河流犹如万练飞空,气势雄壮。7.担夫说这条河名为“白水河”,请从文中摘录表明其名称中“白”字由来的句子。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随之汤汤西去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其桥南北横跨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
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9.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摩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属文
属:撰写B.请恣寻检
恣:任意C.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
见:被D.载衔恨颇深
恨:遗憾(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A.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B.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C.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D.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揆出身是显贵的豪门世族,从小就聪敏好学,善写文章。B.李揆以西汉时期周勃为例,劝说皇上采纳羽林军巡夜的请求。C.元载因李揆轻视其出身怀恨很深,等他登上相位就伺机报复。D.李揆在元载因罪被杀后,朝廷又重用他,却被宰相卢杞所嫉恨。(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①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④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命讫即还
讫:完成B.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遗:遗留C.悉上送官
悉:全部D.彬每缓师
师:进军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A.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B.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C.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D.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出使吴越,既坚持原则拒绝借公务谋取私利,为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礼品后如数上交。B.太祖掌管禁兵时,曹彬为官秉持中立,不依附,没有公事从不登门,群居宴会,也很少参与。C.曹彬认为自己是周室的亲属,又忝任宫内职务,就应该恭谨地奉守岗位,不敢过多结交太祖。D.在宫门外等候李煜时,部下提醒曹彬李煜可能会有阴谋,曹彬认为李煜懦弱,没有叛乱之心。13.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14.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少负①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②八石,学射于周同③,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注释】①负:具有。②驽(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③周同,人名,即朔日和望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名为鹏/名之者谁B.去以六月息者也/去国怀乡C.诵习达旦不寐/一狼假寐D.尤好《左氏春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甲】文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乙】文中岳飞形象是否和【甲】文中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契合,请结合事例分析。15.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战国策•曹刿论战》)【乙】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悲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
鄙陋,目光短浅B.弗敢加也
增加C.齐师败绩
军队溃败D.望其旗靡
倒下(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曹刿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B.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鄙陋的形象。C.本文中军事指挥用语,简短明确。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D.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写战中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4)对文中划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B.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C.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D.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5)两篇文章中,曹刿和诸葛亮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举措分别是什么?16.“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请你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①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选自《晋书》,有删改)【注释】①融:和乐,恬适。②畜:收藏。③徽:系琴弦的绳子。【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或载酒肴而往(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家务悉委之儿仆______②未尝有喜愠之色______③惟遇酒则饮______④具答之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4)一般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特点。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文句人物特点【甲】文: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A______【乙】文:B______热情好客【乙】文: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______(5)【乙】文描写桃花源有何意义?【甲】文与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有删改)【乙】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蘗①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礼也者,义之实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②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③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选自《礼记·礼运》,有删改)【丙】田园乐(其三)(唐)王维天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④,桃花源里人家。【注释】①蘗:酿酒的曲。②耜:古代一种农具。形如锹,用于翻土。③耨:除草。④“杏树”句:《庄子·渔父》载:孔子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下船而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选贤与能(2)不独子其子(3)是谓大同(4)父子笃(5)大臣法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2)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19.甲乙两文都描述了作者理想中的社会,请对文中所展现的理想社会的特点作简要概括。20.下面选项对文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即使“矜、寡、孤、独、废疾者”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B.甲乙两文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C.丙诗写诗人采菱角、看夕阳的情景,展现出其对田园生活的闲适、恬淡。D.乙文论述充分,说服力强,多处使用类比手法,句式整齐,语势强烈。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各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④矣,而力未逮⑤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⑥,后世子孙修其业⑦,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⑧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⑨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或异二者之为(2)微斯人(3)咸施之(4)遗其子而已22.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或异二者之为/惟以施贫活族之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养济群族之人C.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力未逮者二十年D.而终其志/处处志之2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2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2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丙】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丁】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释:①沮止:阻止。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选自《唐才子传•李白》)26.下列对两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尾联“怜”和“送”,用拟人化的修辞,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B.乙诗选取“杨花”“子规”两个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杨花”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啼”表示对朋友命运的忧虑。C.丙诗作者吕尚、伊尹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D.李白,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27.解释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数宴见关联教材: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1)数:_____力士素贵查阅词典:①白色的。②不加装饰的。③向来,一向(2)素:_____拜谢结合语境。(3)谢:_____28.下列对展板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B.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C.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D.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29.把展板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0.结合所选丁文李白的传记材料,思考哪些事例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请简要概括。31.阅读李白的三首古诗,请选择其中一首分析:诗人以何种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或精神追求。【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3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持汤沃灌
汤: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3)以军务倥偬
以:_____
(4)今日预为
预:_____3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34.【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_____”(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_____”。35.【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邱濬,字仲深,琼山人。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举乡试第一,景泰五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①。濬既官翰林,见闻益广,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濬廉介②,所居邸第极湫隘,四十年不易。性嗜学,既老,右目失明,犹披览不辍。(《明史》邱浚传)【注释】①编修:编修职。②廉介:清廉不苟取。36.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shí)B.余幼时即嗜学(shì)C.改庶吉士(zhè)D.犹披览不辍(cuò)3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足: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以中有足乐者()(2)日:①计日以还()
②主人日再食()3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2)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定将书借到才罢休。39.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中学生应该用怎么的态度对待读书。4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学字当专一,择古人佳帖,或时人墨迹,与己笔路相近者,专心学之。若朝更夕改,见异思迁,鲜有得成者。楷书如端坐,须庄严宽裕,而神采自然掩映。若体格不匀净,而遽讲①流动,失其本矣。(节选自《聪训斋语》)[乙]仿书②知其好处固要,知其不好处尤要。败笔人人不免,名家即不过差少过失耳。善学者取其长,不善学者兼其短。何也?无真鉴也。(节选自《寒山帚谈》)[丙]书法云:作字不可急促。王介甫③书一似大忙中作,不知此公有如许忙。嗟乎,可怜忙忙作字,岂惟字丑,人品亦从此分矣,可不勉④乎!余常论食饮徐徐而进,诸病不作,何也?寒者可令稍温,热者可令稍凉。饥时渐入,饱时量加,喉未通渐开,性不喜渐别,是故不惟百病不作,即有疾可廖⑤矣。作字缓下笔,不惟谬妄不侵,即败笔可补矣。(节选自《寒山帚谈》)【注释】①遽(jù)讲:匆忙讲求。②书:书法,字体。③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④勉:尽力,努力。⑤廖(chōu):病好了。(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鲜有得成者/陶后鲜有闻(《爱莲说》)B.知其不好处尤要/林壑尤美(《醉翁亭记》)C.若朝更夕改/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D.是故不惟百病不作/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善学者取其长,不善学者兼其短。②余常论食饮徐徐而进,诸病不作,何也?(3)丙文中,作者认为“作字不可急促”,其理由是什么?(4)从甲、乙两个选段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苦渴:苦于。4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2)性质讷而好学
好: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43.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其中,甲文第二章讲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第三章讲______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讲述要充分利用______学习。4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山间之四时也/年与时驰B.负者歌于途/负势竞上C.醒能述以文/策之不以其道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战则请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中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B.本文大量运用“也”字,如“众宾欢也”“太守醉也”洋溢着平和、从容、愉悦的情调。C.通过对滁人游、太守宴的描述,体现出滁州的政治清明,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D.“太守”一词多次出现,最后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解开悬念,反问饶有兴味。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小题。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光:(2)咨:4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47.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4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③一狼洞其中______④屠自后断其股______(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3)翻译下面句子。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第九关:文言文阅读真题解析(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仗之、伟、允之任也。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
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
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缓慢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效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答案】18.D19.A20.B【解析】18.考查词语释义。D.句意: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慢,怠慢。故选D。19.考查古今异义。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古义与今义均为“危险困难”;C.古义与今义均为“慎重,小心”;D.古义与今义均为“交付,委托”;故选A。20.考查内容理解。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中的“当”是应当的意思。由此可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尚未完成。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先恭王①性刚直。当时誉②鄂文端公③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④诸公,每训梿⑤必以诸城⑥为式⑦。文恪薨,王亲临其丧。壬戌冬,路过三河旅店,见壁有文达诗,挑灯属和⑧,涔然泪下,其真挚也如此。又善料事。甲午秋,王伦叛于寿张,率党北上,围临清,势甚汹恶。王笑曰:“贼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扬,而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逾旬,果为舒文襄公所灭。(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注释】①恭王:名永恩,谥号恭,清代宗室大臣。②誉:称颂,赞美。③鄂文端公:鄂尔泰,别号西林。④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均为清代贤士、名臣。⑤梿:恭王永恩之子。⑥诸城:刘文正是山东诸城人,此处以诸城代指刘文正。⑦式:标准,榜样。⑧属(zhǔ)和:作诗与别人唱和。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
素:_____________(2)率党北上
率:_____________2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23.请结合原文分析,恭王永恩具有怎样的品格与才能。【答案】21.一向,平素率领,带领22.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驻扎军队,这是(他们)自取失败的做法。23.品格:恭王永恩不盲从于他人对鄂尔泰的称赞,能够直言鄂尔泰的不足之处,体现了他的刚直不阿;他平素喜欢贤士,并以贤教子,亲临文恪丧,流泪属和文达诗,体现了他的敬贤重情。才能:能够通过分析敌情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预测,说明他善料事,具有军事才能。【解析】2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解答此题要结合句意来理解。(1)句意:恭王一向喜欢和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等人交往。素:一向,平素。(2)句意:率领叛党北上。率:率领,带领。2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屯,驻扎。于,在。之,的。此,这。道,做法。2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当时誉鄂文端公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可知,恭王永恩不盲从于他人对鄂尔泰的称赞,能够直言鄂尔泰的不足之处,体现了他的刚直不阿;根据“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每训梿必以诸城为式。文恪薨,王亲临其丧。壬戌冬,路过三河旅店,见壁有文达诗,挑灯属和⑧,涔然泪下”可知,他平素喜欢贤士,并以贤教子,亲临文恪丧,流泪属和文达诗,体现了他的敬贤重情。以上是他的品格。根据“王笑曰:‘贼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扬,而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逾旬,果为舒文襄公所灭”可知,能够通过分析敌情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预测,说明他善料事,具有军事才能。以上是他的才能。【点睛】参考译文:先恭王性情刚直。当时人们都称赞鄂尔泰能够居相位,恭王非常不认为是这样,说:“居相位的人,应当有丞相的气度,鄂尔泰偏袒乡党,不能持平天下的道义!”恭王一向喜欢和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等人交往,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必定拿这些贤人作为榜样。曹文恪去世之后,恭王亲自来他的丧事。壬戌年的冬天,恭王路过三河旅店,看见墙壁有裘文达的诗歌,就挑亮灯光作诗相和,涔然泪下,其中真挚的感情达到如此地步。恭王善擅长料事。甲午年的秋天,王伦在寿张叛变,率领叛党北上,包围了临清,气势非常汹恶。恭王笑着说:“叛贼不往西走大名,却南下走淮州、扬州,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驻扎军队,这是(他们)自取失败的做法。”过了十来天,果然被舒文襄公打败了。(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选自《稽神录》)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B.君旦日能辱顾乎
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C.少年出延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D.间一岁,复诣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经常做木材生意的军吏徐彦成,在信州的汭口场陷入了“无木可市”的困境。B.“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至吴,当获善价”,这两句话隐隐流露出少年神异的一面。C.文末叙写徐彦成专程到汭口去拜访少年,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了踪影。D.本文所叙故事有类于蒲松龄的“志异”,以现代的眼光看,事虽荒唐但不无劝人为善的意义。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2)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27.徐彦成为什么会一再得到少年的帮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24.C25.C26.(1)过了一两天,果然(从山里)运来了大批的木材,质量好而价格便宜。(2)先前的木材,是我卖给您的,今天把这(四块杉板)送给您。27.乐于助人:徐彦成以为少年碰到了困难,就请他上船吃饭,以礼待之。知恩图报:赚了钱之后,徐彦成买了大量珍玩酬谢少年。【解析】2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带领,携从/相当于由、自、打,表示起点;B.屈尊/责辱,侮辱;C.邀请/邀请;D.间隔/参与;故选C。2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C项中“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了踪影”表述不正确,根据文中第二段“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可知,隔了一年,(徐彦成)又到汭口,只见村子还是原样,但大宅子却不见了。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⑴居:居住;大:大量的,大批的;至:到;而:连词,表并列,并且;⑵向:先前;之:结构助词,的;赠:赠送。2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文中第一段“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可知,徐彦成看见少年带着两个仆人在江岸边徘回,样子像是找什么人没找到,以为少年碰到了困难,于是徐彦成把少年请到船上,并用招待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可以看出,徐彦成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根据文中第一段“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可知,当徐彦成通过卖木材获得大量钱财时,还不忘回报少年。可以看出,徐彦成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点睛】译文:军吏徐彦成,一直从事木材生意。丁亥年,(他)到江西信州的汭口场,没有木头可买卖,船停泊了很久。一天晚上,(他看见)有个少年带着两个仆人在江岸边徘回,样子像是找什么人没找到。于是徐彦成把少年请到船上,设酒招待(少年),用招待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少年对此感到非常惭愧,将要离开时,他答谢说:“我家在离这几里远的别墅里,您明天能屈尊拜访吗?”徐彦成答应了。第二天(徐彦成)就往少年家去,走了一里多,就有仆人牵马来迎接,不一会儿到一个大宅子,门楼屋舍十分华贵。少年出门迎接,(房子里)酒水美食丰盛完备,悠闲的停留久了。于是徐彦成提到在这里待了很久也买不到木材,少年说:“我有木材在山里,明天让人给你运出来。”住了一两天后,果然从山里运来了大批的杉木,物美而且价廉。买卖完毕,(徐彦成)去向少年辞别,少年又叫人抬出四块大杉木板,说:“之前的木材是我卖给你的,现在这(四块板子)是我送你的。运到吴地会卖上好价钱。”徐彦成运着木材回返,才到秦淮河时,正逢吴国大帅去世,采购杉木板做棺材,因为徐彦成的木板质量特别优异,得到了数十万钱。徐彦成大肆购买珍宝古玩,又返回汭口酬谢少年,再次和少年在市场里做交易。(徐彦成)三次往返(汭口与金陵)获得了很高的利润。隔了一年,(徐彦成)又到汭口,只见村子还是原样,但大宅子却不见了。(徐彦成)询问村子里的人,竟然没有人知道大宅和少年。(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橡,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2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流辈甚称其贤
称:______(2)嘉树荫之
嘉:______(3)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持:______(4)稍逐于嬉游
稍:______2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3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31.【甲】【乙】文段中,作者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情形,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28.称道美好拿着略微29.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30.(1)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31.甲文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读书时的艰难与勤奋,以此勉励马生勤苦学习。乙文作者是为了强调姐姐对自己的敦促与勉励,表达对姐姐的想念与感激。【解析】28.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句意: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称:称赞,称道。(2)句意:美好的树木覆盖着它。嘉:美好。(3)句意:我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花园树下读书。持:拿着。(4)句意:略微贪图玩耍。稍:略微。2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树根下有两块巨大的石头:一个姐姐用来作为捣衣服的石砧,一个让我用来坐在上面读书。“树根安二巨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在“石”后断开;“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说明这两块巨石的功用,所以应在“砧”字后断开;故断句为: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3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手,亲手;笔,用笔;录,抄写;计,计算。(2)故,所以;朝,早上;塾,书塾;乃,就;熟,熟悉;于,比。3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作者写自己幼时借书经历,“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等内容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之难,意在强调当时学习之艰苦,读书之刻苦,从“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可知,是为了勉励马生要刻苦学习。从乙文“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日出,乃遣入塾”“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念姊氏教不可忘”可知,母亲去世来投奔姐姐,姐姐夜陪苦读,晨伴诵读,泣告母亲劳累病死的状况,敦促作者勤奋学习,现在回忆起那时读书的情形,是感念姐姐的教育之恩,表达对姐姐的感激之情。【点睛】参考译文:【甲】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说我勉励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乙】回想起我从七岁时,母亲去世了,于是来投靠姐姐。屋后有个小花园,有几丈平方,美好的树木覆盖着它。树阴低下有两间屋子,姐姐带着我住在这里。我十岁以后,到私塾跟着老师学习,早晨出来傍晚回家。到了晚上,我姐姐常常手持女红,点一盏灯,让我在她的身旁读书。夏天很热,就停止了晚上上课。天刚一黎明,姐姐就叫我起床,我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花园树下读书。树根下有两块巨大的石头:一个姐姐用来作为捣衣服的石砧,一个让我用来坐在上面读书。太阳出来,姐姐就催我去私塾。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有时晚上读累了,稍微贪图玩耍,姐姐一定会哭泣,告诉我母亲劳累憔悴而死的情形;并且说:“你现在不勤奋读书,母亲在地下就会伤心!”唉!我很不争气,都三十岁了,想到姐姐的教诲不能忘记。(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32.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颓废)C.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D.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35.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答案】32.A33.C34.(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35.《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解析】32.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有误,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故选A。33.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写的是作者与同伴每天的行为,它们的后面都应该停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是说任何一个偏远的地方都去过,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故选C。34.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复,又;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2)句重点词语:觉,睡醒;起,起来;归,回家。35.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甲文《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乙文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点睛】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封装编带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铸线片铁帽自动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触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纳米型盲沟材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块状烘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彩条T恤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6课时上课课件新版沪科版
- 2024年平顶山赤峰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4年昆明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长沙客运员考试考什么内容的题目好
- 美丽的颜色ppt课件(完美版)
- 儿童牙外伤课件
- 台湾歌仔戏的历史演变
- 《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word版本
-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 真菌性皮肤病-甲真菌病的诊疗(皮肤性病学课件)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次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土建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地球仪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科学知识精讲与典例提升 (浙教版)
- 国家职业类别1-6类明细表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