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驽(nú)马寇仇(chóu)经传(zhuàn)斯庠序(yáng)B.觇(chān)视樯(qiáng)橹蛟(jiāo)龙人烟阜(fù)盛C.锱(zī)铢正恁(rèn)凝愁窥(kuī)伺骊(lì)山D.贻(yí)赠汗涔涔(cén)敕(cì)造金块珠砾(l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庠序”的“庠”应读“xiáng”;C.“正恁凝愁”的“恁”应读“nèn”,“骊山”的“骊”应读“lí”;D.“敕造”的“敕”应读“chì”。故选B。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庖厨踌躇缘木求渔越陌度阡B.嫁奁砒霜长弘化碧秋毫无犯C.狡狯言筌随俗雅化击瓮叩缶D.模拟缪种沸反盈天金玉良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A.“缘木求渔”中的“渔”应为“鱼”,意思:原义是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B.“长弘化碧”中的“长”应为“苌”,意思:比喻精诚忠正。D.“缪种”中的“缪”应为“谬”,意思:指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等,也指坏蛋。故选C。3.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比喻。“玉鉴琼田”,碧玉磨成的镜子、美玉一般的田地,皆喻洞庭湖湖水的澄清与平静。B.比喻。把“澄江”比作“练”,把“翠峰”比作“簇”,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山峰的峭拔。C.对偶和夸张,意思是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把广袤的东南地区分裂成吴楚两大部分,天地万物也好像都日日夜夜漂浮在湖水中一样,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D.夸张和比喻。把激起的浪花比喻成“雪”,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综上,A、B、D均有比喻,C没有比喻。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_____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_____的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及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众目昭彰义不容辞推己及人B.新陈代谢众目睽睽责无旁贷推己及人C.新陈代谢众目昭彰义不容辞以己度人D.推陈出新众目睽睽责无旁贷以己度人【答案】4.A5.D6.A【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划线句子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问题;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问题。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题中BC项,“去向、来源”语序不当;CD项,“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前面说“通过安装‘身份证’”,后面应是说安装“身份证”的价值,后面说“同时也……”,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一般是“不仅……也”“不但……也”。A.从关联词看,“虽然”是表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与后文的“也”搭配不当,排除。B.从语境看,“阻止”的时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现象。C.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处,“推陈出新”和“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语境“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此处选用成语“推陈出新”。第二处,“众目睽睽”和“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根据语境“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此处选用成语“众目昭彰”。第三处,“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根据语境“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此处选用成语“义不容辞”。第四处,“推己及人”和“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根据语境“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此处选用成语“推己及人”。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乙】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①,非铦于钩戟长铩②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注释】①锄耰棘矜:均指农具。②钩戟长铩:均指兵器。7.下列加点词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函谷: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B.山东:战国、秦汉时指泰山以东地区;战国时除秦外,韩、赵、魏、齐、楚、燕等国都在泰山以东,故称“山东之国”。C.八州:是指雍州以外的其他八个州。相传古代把“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秦居雍州。D.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11.在两则文段中,杜牧和贾谊分别指出了秦灭亡的原因。他们的观点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你的理由。【答案】7.D8.D9.B10.(1)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项羽放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2)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并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11.示例:相同,杜牧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爱惜百姓;贾谊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义。两者本质上都是不爱惜百姓。示例:不同,杜牧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骄奢淫逸;贾谊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以暴力奴役百姓,不施行仁义。【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钩心斗角,文中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B.精英,文中指金玉珍宝,今指出类拔萃的人;C.气候,文中指天气,今指一个地方一个季度的整体气候;D.功业,文中指功勋和事业,与今天相同。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之后把天下当作家,把崤山、函谷关当作自己的宫墙;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六合为家”与“崤函为宫”是并列的短语,中间要断开,排除BC;“为天下笑”是一个被动句,“为”是介词,与“天下”构成介宾结构,作“笑”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指泰山以东地区”“都在泰山以东”错。山东:战国、秦汉时指崤山以东地区;战国时除秦外,韩、赵、魏、齐、楚、燕等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故称“山东之国”。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函谷举,被动句式;可怜,可惜。(2)得分点:区区,小小的;致,发展;序,给……排次序;朝,使……朝见。【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可知,杜牧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爱惜百姓。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知,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不施行仁义。如果认为相同,就指出两者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不爱惜百姓。如果认为不同,就从文中找到更加具体和直接的原因,如杜牧认为“秦爱纷奢”,贾谊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能够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甲文:六国统治结束,四海合而为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覆盖三百多里地面,遮天蔽日。沿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直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飞檐像鸟嘴般高啄。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房屋高高低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冷。一天之中,一宫之内,而气候不相同。……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呀。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密集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郭还多;管弦奏出的嘈杂声音,比集市上的人声还多。看着这些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独夫民贼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结果戍卒大呼而起,函谷关被一举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啊,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啊,而不是秦国;消灭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可叹呀!要是六国都能爱护自己的人民,就完全能够抵挡住秦国了。要是秦国能够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们却不把他们作为鉴戒,只怕又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呢!乙文:况且那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的失败而条件差的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各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国势,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并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当作家,把崤山、函谷关当作自己的宫墙;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2)《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度义而后动④.是而不见可悔故也⑤.良辰美景奈何天⑥.赏心乐事谁家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繁”“寡”“辰”。(三)(1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①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注】①后主:刘备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②《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上述两首诗歌的一书是()A.《乐府歌辞》 B.《格律诗萃》 C.《诗余汇编》 D.《古风拾贝》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诗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表面流露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实则抒发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愿望的感伤。B.后诗首联领起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C.后诗颔联上句从时间维度驰骋遐思,下句从空间维度开拓视野,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D.两首诗都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和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境壮阔,寄意深远,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5.请根据《登岳阳楼》鉴赏范例,分析杜甫在《登楼》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鉴赏范例】:《登岳阳楼》抒发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伤心之情。首联“昔闻”“今上”两相对照,写出初登岳阳楼的复杂情感;颔联一“坼”一“浮”,写出洞庭烟波浩渺,其大既分裂吴楚,又包罗乾坤,境界顿开;颈联一“无”一“有”,写出作者身世飘零,前途迷茫,唯有孤舟与之相伴,更增强其孤独之感;尾联直抒胸臆,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力感油然而生。《登楼》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B14.C15.《登楼》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漂泊在外、对国家多难的感伤,以及对报国无门的伤感和对君主不思进取的愤懑之情。首联“万方多难”总领全篇,用反衬的手法,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颔联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所见锦江、玉垒之景,和古今风云变幻的形势相联系,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的同时,也暗含对国事的担心;尾联借古讽今,借刘禅亡国辞庙北上故事,暗讽唐朝统治者不思进取,同时用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一事,表达了杜甫对英雄的仰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判定古代诗歌的体裁的能力。这两首诗都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所以,从体裁来说,都格律诗。第一首是五言律诗,第二首是七言律诗,所以应放在《格律诗萃》这本书里最合适。A.《乐府歌辞》是古代中国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乐府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C.《诗余汇编》里收录的是词,而这两首是诗。D.“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拾贝》里收录的是古体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后诗颔联上句从时间维度驰骋遐思,下句从空间维度开拓视野”说法错误,“锦江春色来天地”写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这是从空间维度开拓视野。“玉垒浮云变古今”写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这应该是从时间维度开拓视野。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根据范例,首先分析诗歌情感。本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国家多难。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表达作者对君主不思进取的愤懑之情。最后坦露了自己对英雄的仰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2)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联,写作者因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来此登临,却见满眼繁花游子,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更能体现忧愁之重。颔联,作者登楼所见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联想到玉垒山从古到今的浮云变幻莫测。此联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由眼前之景想到古今变幻,古今形势相联,既是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也暗含对国事的担心。颈联,此联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担忧,指出人们认为大唐朝廷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骚扰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尾联,此联作者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刘禅亡国辞庙北上的故事,暗讽唐朝统治者不思进取。同时用“《三国志》中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一事”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了杜甫对英雄的仰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元杂剧《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位列我国十大悲剧之首。之前我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制度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地痞流氓的猖狂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等。近年来,人们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争论。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当时的审讯方式的主观随意性和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与职业传统的支持,悲剧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借助鬼神来作为裁判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窦娥冤》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蔡婆,只把她作为弱者看待而深深地同情她。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起因。我们知道《窦娥冤》的第一个也是很关键的焦点是高利贷。楔子里说,窦天章因为不愿错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不得已借蔡婆的高利贷;又因为还不上蔡婆的高利贷,才忍痛将女儿卖给蔡婆八岁的儿子作童养媳,所以才有后来的悲剧发生。显然剧作家也是将蔡婆放高利贷作为故事的起因。元代放高利贷是合法的,但元代高利贷的利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元英宗时代修订的《大元通制》上明确指出:“诸称贷钱谷,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息……违例取息者,禁之。”一本一息就是按借款金额的10%支付利息。但是我们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而且看上窦天章的女儿,提出作为交换要窦娥作童养媳,属于夺人女儿。按照法律规定,罪上加罪,应该严惩。不仅如此,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她采取默认态度,一言不发,和窦娥“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形成鲜明对比。轻易代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的婚事,说什么存事冲冲的,而和张驴儿父亲厮混在一起。所以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有明显过错。桃机太守贪污受贿、严刑遇供,是案件的裁定者,也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张驴儿父子为非作歹、抢劫投毒。也是悲剧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桃机太守接受张驴儿的贿赂,贪赃枉法,内外勾结,固然在程序上、法理上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在证据上的处理也明显违法。《元史·刑法志》说:“诸有毒之药,非医人辄相卖买,致伤人命者,买者卖者皆处死,”作为赤死张驴儿父亲的毒药是哪里来的?按照元代的法律,需要搞清楚,致死人命,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是桃机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窦娥临死前发了三桩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早三年。结果显示,窦娥的这三桩誓愿:都应验了。这三桩誓愿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古代人们表达冤杠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一方面是中国古代承认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古代天罚神断传统的延续,所以在当时没有什么瑕疵。戏剧的题目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的事都会在天象上表示出来。感天动地实际上是对桃机太守和整个楚州的惩罚。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英好的结局,譬如《孔雀东南飞》之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特色。(摘编自孙娟《<窦娥冤>里的蔡婆》,《光明日报》2020年03月16日)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悲剧是因为当时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的支持。B.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在研究《窦娥冤》时,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C.违法放贷,夺人儿女,承认下毒,代答婚事,蔡婆法律上有罪,道德上也有过错。D.桃机太守在证据处理上明显违法,在程序、法理上值得指责,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17.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之前人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和近年来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个人观点。B.文章在论证上,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而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之混乱、黑暗与残暴。C.文章引用《大元通制》《元史·刑法志》的内容,是基于法理的考量,这就从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让人们思考窦娥悲剧产生的根源。D.文章采用因果论证,多角度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蔡婆通债到窦天章以女当债,从张驴儿父子通婚到桃机太守逼供,形成因果链。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元律,非医人买卖毒药致死人命者,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桃机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草菅人命。B.三桩暂愿是古代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来体现天罚神断传统,窦天章断案苦于没有证据时鬼魂登场也是这个意图。C.戏剧的全名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感天六月里飞雪,动地楚州三年不下雨,既应了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的思想,又正好和题目切合。D.窦娥的冤案最终得以昭雪,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都会在末了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这样美好的结局,这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答案】16.D17.B18.D【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错误有二:一是以偏概全,“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支持”只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之一,还有“审讯方式”等;二是忽略了前提“大家普遍认为”;B.“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错。原文第一段“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起因”,选项混淆了“主因”和“起因”两个概念;C.“承认下毒”的不是蔡婆。原文是“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可见被迫承认下毒的是“窦娥”而不是“蔡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而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错。结合原文“但是我们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不仅如此,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可见对蔡婆的分析是从法理和道德两个层面。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都会”绝对化。原文的表达是“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英好的结局”,注意是“往往”。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塵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塵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得动它?”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不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她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注】选文中的情节出自《红楼梦》第40回,这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文本二: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份儿。我糊涂得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扯她。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哪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挣扎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她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姥姥道:“姑娘,你哪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巧姐儿听见她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她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她请个安。”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着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前年你来,我还合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凤姐道:“不然你带了她去罢。”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顽,拿什么给她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便在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来交给她。刘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个。我们村庄人家许了愿,好了,花上几百钱就是了,哪用这些?就是我替姑奶奶求去,也是许愿,等姑奶奶好了,要花什么,自己去花罢。”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注】选文中的情节出自《红楼梦》第113回,抄家之后,贾府败落,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刘姥姥并不知道宴会上大家是拿她取个笑儿,之所以放下自己的尊严,是想博贾母一乐,得到众人的待见,得到些实惠。B.面对贾府宴会的吃食摆设,刘姥姥惊叹、夸赞、嫉妒的情态,侧面反映出贾府的生活状况,表现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奢侈。C.凤姐所说的“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贾府的主人们较注意生命安全的心理状态。D.凤姐褪下金镯子,求刘姥姥替她祷告时用,被她拒绝了。刘姥姥没有见钱眼开,是因为此时贾府败落,凤姐也不似以前那样有钱。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写出了她们与众人的不同,“撑”字生动表现了她们努力憋住笑的情态。B.刘姥姥饭前吟“诗”引得众人发怔,该细节尤为传神,无声的间歇时间,为后面写大笑做了铺垫。C.两个文本中,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D.两个文本通过刘姥姥两进贾府的心情的对比,写出了贾府的由盛到衰,刘姥姥是贾家历史的见证人。21.下列不属于金陵正册十二钗的人物是()A.妙玉 B.巧姐 C.晴雯 D.史湘云22.简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23.在描写众人大笑的场面时,作者注重独像刻画,将黛玉、宝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请任选两位加以赏析。24.请概述凤姐对刘姥姥前后两次进贾府的不同态度,并据此概括其为人特点。【答案】19.C20.D21.C22.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23.①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写出了湘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②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表现了她身体孱弱,经不起狂笑的特点。③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这反映出宝玉的天真和孩子气浓的性格特点,也表明了他在贾家尊宠的地位。④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反映出惜春的娇气、年龄小,单纯可爱。24.①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凤姐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和鸳鸯导演着让刘姥姥出尽洋相,为讨好贾母而戏弄刘姥姥。对刘姥姥的态度是轻视和利用。②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时,凤姐病危,处境凄惨,拜托刘姥姥替自己祷告祛病,还把自己的女儿巧姐儿托付给刘姥姥。对刘姥姥的态度是尊敬、恳求和信任。③据此可见凤姐善于逢迎,势利圆滑,洞察人情世故。【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刘姥姥并不知道宴会上大家是拿她取个笑儿”理解有误。刘姥姥知道自己在宴会上的角色,从文本一“鸳鸯一面待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可以推断出。B.“刘姥姥惊叹、夸赞、嫉妒的情态”中“嫉妒”于文无据。“去了金的,又是银的”“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刘姥姥有惊叹和夸赞,但是没有流露出“嫉妒”的情态。D.“刘姥姥没有见钱眼开,是因为此时贾府败落,凤姐也不似以前那样有钱”理解错误。结合原文“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可知刘姥姥拒绝凤姐的金镯子,主要体现了她善良淳朴的性格。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两个文本通过刘姥姥两进贾府的心情的对比”说法有误,两个文本没有对比刘姥姥两进贾府的心情。文本一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主要写她在宴席上都众人笑的场景,文本二是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看望凤姐,凤姐将巧姐托付给她。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C.金陵正册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晴雯是副册之首,不在正册中。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重要情节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建造大观园的故事情节时,首先要阅读小说第三回,其中写道:“敕造宁国府”这一章节,了解有关“大观园”建造的建造原因,再简述其建造的来历。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后元春回家省亲,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元春离开后,这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住所。【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形象的能力。“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湘云性格豪爽,笑至喷饭;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写出了湘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黛玉笑岔了气,表现了她身体娇弱,“伏着桌子只叫‘嗳哟’”,表现她经不起狂笑。“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滚到贾母怀里”反映出宝玉的天真和孩子气浓的性格特点,“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表明了他在贾家尊宠的地位。“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王夫人比较矜持,而且知道是凤姐弄鬼,笑得指着她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薛姨妈一向持重,但也笑到喷茶。“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探春精明强干,处处不忘主人身份,却也笑到忘乎所以。“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惜春年纪最小又很娇嫩,笑到叫奶妈揉肠子,反映出惜春的娇气,单纯可爱。【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述情节、鉴赏文本艺术形象的能力。“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凤姐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和鸳鸯导演着让刘姥姥出尽洋相,“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为讨好贾母而戏弄刘姥姥。对刘姥姥的态度是轻视和利用。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时,“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凤姐病危,处境凄惨,拜托刘姥姥替自己祷告祛病,“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还把自己的女儿巧姐儿托付给刘姥姥。对刘姥姥的态度是尊敬、恳求和信任。第二次刘姥姥被贾母召见,凤姐态度就转变的比较亲热,而且捉弄她,和她开玩笑,逗大家玩笑,刘姥姥又很配合,两人算是同台演了一场好戏。第三次刘姥姥知恩图报,雪中送炭,救了凤姐的女儿,凤姐对她自然万分感激,也有些尊敬起她来据此可见凤姐善于逢迎,势利圆滑,洞察人情世故。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三种。有人只关注红、绿灯,无视黄灯的存在;有人把黄灯看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作余地……个人生命、社会生活、国家发展都可能亮起黄灯。“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利用好每一次黄灯黄灯,是由绿灯安全转入红灯危险的缓冲地带,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性。无论是面对个人生命、社会生活还是国家发展中的黄灯,我们都应谨慎相待,利用好每次黄灯。个人生命中的黄灯促使我们反省、完善自身。生活中,黄灯亮起的原因颇多:过度熬夜,身体会亮起黄灯;过于偏激,人际交往会亮起黄灯;过于奔波,人生发展会亮起黄灯……这些黄灯促使我们停下来,反思自己。然而,黄灯并不仅仅是一种“警示”,它更促使我们调整个人规划与生活节奏,不断充盈自我。“吾日三省吾身”,便可“积跬步,致千里”。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