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_第1页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_第2页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_第3页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_第4页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主要特色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能够像教材研究这样,其成果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教材的形式,直接影响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学生家庭。同时,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国际大型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是和统一的高质量教材密不可分的。因此,能够参加教材编写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即北师大版教材)研究团队自1994年组建以来,始终秉承“大众数学”思想,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与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1]。时至今日,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历时30载。本着“一以贯之、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编写组认真领会2022年版课标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念,深入分析国内各版本教材的特点,充分借鉴欧美及东亚发达国家或地区数学教材的发展思路,总结梳理本教材30年的演进历程,特别是在分析过去10年本教材取得的成功经验、遇到的困惑与挑战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五版教材的主要特色,着力打造一套旨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符合儿童数学学习与成长规律、反映多元丰富的数学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风格的小学数学教材。一、教材研发凸显数学课程育人理念,坚守学生发展为本教材编写突出德育为先,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努力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有机融入教材。如,在教材中增加科技类素材,让学生在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场景中,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在我国高铁2015年至2021年营业里程的变化趋势解读中,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祖国不断发展的成就。此类素材全面更新,平均每册教材有21处,全套教材共有252处。教材编写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如,四年级下册“尺规作图”单元第5课时“尺规作三角形”(图略),教材呈现两枚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邮票,让学生感受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历程,感受祖国的强大,并由此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然后直接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请你用尺规作出上面这个等边三角形。整体设计前后呼应,螺旋上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真实发生。教材编写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在掌握必备数学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有条理思考、主动合作、善于实践、勇于创新。如,在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二)”单元中,设计了积累解决问题经验课“有多少无人机”(如图1),教材设计了无人机应用的情境,将科技强国战略自然渗透在教材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科技理想。以“知道了什么”“能解决吗”“有什么收获”的问题串,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和发现数学模式和规律,运用多样化问题解决策略,借助数形结合等方式,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可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发展在多领域中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探究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图1二、教材内容全面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贯彻2022年版课标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标为标志,我国中小学教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材编写如何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既是对教材研究与编写团队的严峻考验,也是2022年版课标精神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一步,更是广大小学数学实践工作者的迫切期待。教材编写组对此有着清晰认识:素养发展需要刻意“实践”,只有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材的每一册次、每一单元和每一课时,才能切实把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与学的行为,引导到素养导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为此,编写组针对2022年版课标中强调的11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分别建立研究团队,以2022年版课标及其解读为主要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研究中相关实证成果的梳理、水平进阶的描述、学生案例的剖析等,形成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内涵与结构维度,以及各维度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表现。同时,我们以单元和册次为课程依托,全面挖掘课程内容的核心素养生长资源,力图每个单元侧重落实1~2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每学期力争将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全面覆盖,不同素养目标均衡协调发展。11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12个分册126个单元中总计布点259处,每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每个分册的布点总数为17~30个。具体到每一个素养主要表现,以量感为例,在2022年版课标基础上,编写组通过研究组论证、专家组咨询、实践组确认,进一步将量感划分为“感知量的意义”“测量量的大小”“估计量的大小”三个维度,并在维度层面描述量感在不同学段、不同册次、不同单元中的具体表现。以“感知量的意义”为例,在每个学段的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表1

“感知量的意义”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表现编写组高度关注如何在教材中有机构建从课程标准到日常数学学习之间实践核心素养培育的桥梁。依据2022年版课标,我们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各分册、各单元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设计,具体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实践。全套教材每个单元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均会有配套的表现性评价样例,以评价驱动指向核心素养的“学—教—评”一体化与一致性。三、教材体例进一步突出“情境+问题串”引导的“五个过程统一”继承和发扬本套教材历时30年的建设经验和独特优势,在尊重和顺应儿童天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情境+问题串”的设计质量。“情境+问题串”是在本套教材前两版“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本套教材区别于国内其他同类教材的一大重要特色。“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是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下,通过一个个自然产生的真实问题,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和已有知识,鼓励学生在面对新任务、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独立思考、同伴交流相互启发的背景下,发现和发展新的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逐渐养成。“情境+问题串”由以下元素构成:问题的情境、提问的类型、问题前后之间的顺序及逻辑关系、问题解决的多样化表征形式、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反思与建构等。将这些元素进行统整就构成了学习过程微系统,也构成了教材正文的基本元素。高质量的“情境+问题串”,可以有效实现教材内容的展开过程、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教学引导过程、课程目标达成过程的有机统一(以下简称“五个过程统一”)。以一年级上册“有趣的立体图形”单元的解决问题一课为例(如图2),教材从“怎样搭得高”这一真实情境出发,以“知道了什么”“能解决吗”“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图2“知道了什么”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核心问题,寻找已知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侧重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能解决吗”希望学生结合问题和信息进行主动思考,能够运用尝试、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同伴合作、尝试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路径,侧重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有什么收获”希望学生针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学生可以结合自己遇到的困难谈如何解决问题,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及联想到的新问题,侧重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情境出发,水到渠成地提出一组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让“五个过程统一”真实落地、生根、发芽。四、教材设计注重任务导向与活动经验积累,探索多种新样态教材编写提供大量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反思的机会,激发儿童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丰富多样、富有个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如,在五年级下册新编了数学游戏“地图着色”(如图3),希望学生通过经历非常规的、开放性的思考和探索过程,拓展数学学习视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本课设计了“读懂了吗”“初步尝试”“挑战升级”“回顾反思”四个游戏环节,呈现了三条递进的着色规则,引出着色问题。图3教材顺应2022年版课标大力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学习”“学科实践”的新要求,以项目学习理念整体设计“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材内容与编排体例,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学科实践性要求,推动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如,二年级下册设计的综合实践内容,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包括:设计“参加趣味运动会”活动,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体会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设计“发现身体上的‘尺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发现身体上的相关长度,积累并分享有关测量的活动经验,进而发展量感。这样的内容每册两个单元,每单元3~5课时,全套教材24个单元共96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3%。五、教材编修强化循证研究的教材建设范式,打造全方位证据支持体系教材编修强化循证研究的教材建设范式。教材编写团队(专职和兼职结合、高校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结合)遵循实践调研、基础研究、全面修订、第一轮试学试教、审读修改、第二轮试学试教、排版和提交审定等编写流程,从证据采集实施主体(谁来采集)、证据采集来源(从哪里采集)、证据采集内容(采集什么)、证据采集用途(怎么用)、证据效度验证(怎么样)等多个方面,构建起循证研究导向的教材研发证据支持体系。该体系尽可能从多个不同层面全面地采集教材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证数据,以验证教材在实践过程中的效度。创新“试学试教”的教材循证范式,夯实教材修订的实践基础。为推进教材高质量建设,编写组协调多方资源,在国内开拓性地开展了循证导向的教材试学试教。教材编写组于2022年初制订了试学试教总体方案和操作手册,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等中部、东部、西部55个地区,组织85个由特级教师带领的教师团队,对约370课时的新增或有较大改动的教材内容开展了试学试教,实现了对修改内容、新编内容的全覆盖。主要运用设计研究方法,通过第一轮个体访谈、第二轮小组试教、第三轮整班试教(兼顾农村学校和其他薄弱校)采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表现和教师教学表现。通过学生个体访谈,初步验证教材修订方案(即试学试教的内容);通过小组试教,优化教材修订方案;通过整班试教,完善教材修订方案。随着教材试教范围的扩大,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不断加强,新教材的有效性也逐步得以验证。每一轮的教材修改建议,均由试学试教核心成员、教材编写者、高校研究者、资深教研员等共同组成的专业组,对收集的证据和结果进行集体“会诊”。像这样的注重基于证据的研究还有很多。可以说,强调证据、注重实证已经成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者的习惯思维范式。如果说过去几十年研究者更多反对教师“照本宣科”、鼓励创造性使用教材,那么今时今日,在教材研究过程不断科学化、生本化的演变进程中,我们更鼓励教师能够“照本宣科”[2],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