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颜士荣、姜山、吕泊宁、马建华、李俊、冯晓满、徐金瑞。3.任务分工山东大学负责标准起草,泰安(山东大学)城乡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重庆大学、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米科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泰诚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宇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泰安市泰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准的审核。多方对标准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由山东大学进行汇总修改。其中:崔新壮担任标准起草组组长,全面组织、协调标准的编制工作。王炳雷、季节等其余起草人对标准技术内容进行把关。王炳雷负责标准起草编写、对各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归纳和处理,以及负责组织召开标准研讨会议,标准编制进度把控。(三)起草过程标准的起草工作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立工作组和完成标准初稿编写。2021年3月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初步提纲。起草组结合现阶段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主管部门的发文、要求以及试点实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完成已有标准、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结合自身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相关规范,起草组经过内部讨论、相关方调研及专家意见征集等环节,至2021年6月完成了标准草稿的编2021年7月-12月,起草组根据调研及专家意见,凝练山东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需求,明确了标准定位,修改完善了标准的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细化了水泥稳定基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原材料等级分类要求,并根据已有道路交通运输量与道路等级细化了适用于不同类型道路水泥稳定基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技术要2022年3月提交专家评审会材料,已于7月召开初稿专家评审会,专家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技术指标等进行了审查,共形成23条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23条意见全部采纳,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阶段为征求意见阶段,形成送审稿。2022年9月,公开征集意见,征集的领域为本标准的使用方、监督方、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利益相关方等。发送“地方标准草案征求其中20家单位给出了修改意见。共收集到92条意见,采纳69条,不采纳23条,汇总形成地方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2023年7月,根据反馈意见,编制组修改规范内容,形成规范送审稿。召开标准送审稿审查会。来自山东公路学会、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9名专家对标 准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对标准编制说明等进行了审查,共形成17条修改意见。为扩大应用范围,本次会议还将标准名称变更为《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16条意见采纳,1条意见不采纳,形成报批稿。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公路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根“先期改造扩建,后期完善网络”的计划安排,山东省内将有大批高速公路先后开展改扩建、新建工程。目前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如何高效利用建筑垃圾进行改扩建工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旧城改造项目的进行,大量的老旧建筑物被拆除报废,产生大量的废弃砖块、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山东省大力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现阶段建筑垃圾已经应用于道路基层之中,但是缺少相关的省级地方标准。本标准可为建筑垃圾应用在水泥稳定基层提供依据,助力我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三、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依据(一)标准的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2.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3.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本标准的编写,是以大量的工程实践为基础,总结实验室数据与铺筑试验段的服役情况,考虑建筑垃圾的复杂性、差异性,重点关注建筑垃圾在水泥稳定基层中的表现情况,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新建、改扩建和养护维修工程。涵盖了建筑垃圾在水泥稳定基层利用的全过程,科学合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3.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本标准所使涉及的术语、定义及来源。2)编制依据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再生混凝土颗粒、微粉是经咨询专家、施工方并结合自身实验经验确定的。再生集料来源于JC/T2281-2014,3.1,有修改。原术语为再生骨料,此处修改为再生集料,二者并无本质差别,此处借鉴之。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再生细集料、杂物、轻质杂物参考自JTG/T2321-2021,并作出相应的修改。4.原材料本章主要对再生集料的分类、储存、技术指标、应用范2)编制依据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与天然级配碎石成分相似,故可参考DB37/T357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垃圾材料应采用不少于4个等级工程粒径备料,并给出了推荐分级。为方便施工及保证合理的级配,限制再生集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等于37.5mm。其他规定的目的均为保证工程质量,水泥和水等其他原材料质量应符合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中关于原材料的规定。该标准对原材料的规定较为详细,且与本标准使用范围相重合,故借4.2再生粗集料将再生粗集料分级,可以最大程度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再生粗集料。类比JTG/TF20中水泥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级别再生粗集料的应用范围。Ⅰ级应用于较为重要的路段,其他次之。规格要求跟级配类似,级配的目的是使颗粒粗细搭配良好,以达到最大强度。不同集料的级配都大同小异,因此本标准的再生粗集料规格与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保持一致。编制组查阅多篇文献,参考多部现行规范并结合自身试验数据确定了再生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具体数据来源见表1。从试验来看,再生粗集料的各项指标基本能满足DB37/T3577的要求,但DB37/T3577针对的是碎石,而本标准针对的是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集料的强度不及碎石,为了更科学合理的分级利用建筑垃圾,同时也为了扩大建筑垃圾的应用面,结合试验和文献数据,我们在DB37/T3577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了放宽。Ⅰ级的表观密度限定在2450kg/m3,Ⅱ、Ⅲ级依次递减100kg/m3。吸水率、压碎值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再生集料的孔隙率较高导致的,故在DB37/T3577的基础上,结合试验对相应指标进行了适当的放宽,以符合再生集料孔隙率高的特点。通过试验发现,再生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不是很高,故在DB37/T3577的基础上将指标减小。再生混凝土颗粒是再生粗集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试验发现,当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在35%时,可较好的保证强度,为保证工程质量,Ⅰ级的指标限制进行了扩大。控制轻质杂物的含量是为了保证再生集料的洁净,相关文献对此并不是很重视。我们结合自身试验数据,试验时我们已剔除部分肉眼可见的轻质杂物,因此试验数据可作为Ⅰ级再生粗集料轻质杂物含量的指标。Ⅱ、Ⅲ级递增。Ⅰ级Ⅰ级Ⅰ级---试验一试验二------------------------------4.3再生细集料与再生粗集料的规格要求一样,再生细集料的规格要求大同小异,各标准的要求相差不大。因此本标准的再生细集料规格与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保持一砂当量越大、微粉含量越低,表明再生细集料越洁净。经试验可知,二者均远超现行标准。考虑到再生细集料本身微粉含量较高,砂当量自然有所降低,故在DB37/T3577的基础上对指标予以放宽。由于建筑垃圾在拆除前已服役多年,且源头不一,故对机物含量和含泥量做出规定。上述指标的检测方法按JTGE42-2005执行。再生细集料技术要求数据来源见表2。--试验一-----5.配合比设计主要对再生级配集料的级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配制及抗压强度做出规定。2)编制依据5.1配合比设计流程配合比设计流程相对固定,不同标准的配合比设计流程大同小异,本标准给出了通用的设计流程。 5.2再生级配集料如前述,级配的目的是使颗粒粗细搭配良好,以达到最大强度。不同集料的级配都大同小异。同时,我们的试验指标均在JC/T2281所规定的范围之内,故本标准的再生级配集料规格与JC/T2281保持一致。再生级配集料的级配要求数据来源见表3。------------试验一 5.3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我们的试验水泥剂量是3%~6%,与现行标准相近,故结合二者,对指标做出了限定。试配水泥剂量数据来源见表4。以下是试验及文献给出的数据。不同水泥剂量下的再生集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见表5。试验一---试验二---------根据该数据,并结合相关标准给出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技术要求。指标与DB37/T3577保持一致。不同水泥剂量下的抗压强度均能满足最低要求。6.施工本章主要对施工时材料的拌合、摊铺和碾压;以及施工结束时的养护做出规定。2)编制依据为了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参考JTG/T2321做出了相应的规定。7.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本章主要对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完毕时的验收指标做出规定。2)编制依据为了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判,参考JTG/TF20、JTGE42、JTGF80/1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参考JC/T2281《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再生粗骨料中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及轻质杂物含量测定方法。四、与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与本标准密切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本标准符合该法律第五章中关于建筑垃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a)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规定了试验所需试样的处理方法,本标准附录中所涉及的材料处理方法与其规定保持一致。b)本标准中的一部分参考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部分指标取自该标准。 c)本标准的部分试验方法取自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与本标准无冲突。d)JC/T2281《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只对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本身做出规定;而本标准还对后续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做出了规定,本标准是对其的补充。e)本标准的质量检查与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保持一致。f)本标准的配合比设计和部分技术指标参考DB37/T357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比其更具体、更细致,是对其的补充。本标准所涉及的技术指标均参考或取自上述参考文件,相关对比已在各章节中列表说明。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要求。本标准首次制定,与本行业现有的其他标准协调配套,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五、其他应予说明事项为扩大应用范围,送审稿审查会议上专家将标准名称变更为《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本标准无重大分歧意见。七、对地方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为确保道路交通行业准确理解、掌握,规范《道路水泥稳定基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实施,标准发布后将向标准实施主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推动标准的落地实施。预计此项工作需要1个月的时间。八、实施效益分析通过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需求,降低道路基层建设的成本。建筑垃圾作为再生集料可在施工现场近距离获取,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的采购和运输费用。此外,该技术可以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从而节约资金并提高道路的经济效益。首先,建筑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